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
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另外,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2、剑龙
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剑龙出现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剑龙,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
3、翼手龙
翼手龙侏罗纪晚期的翼龙类,短尾,头长,中间一些种体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鹰一样,两翼开展可达30——70厘米,以昆虫为食,有些可能觅食鱼类,在分类上并不真正属于恐龙。
4、三角龙
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
5、双冠龙
双冠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双冠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恐龙的名字有哪些?
1、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食肉动物。
2、棘龙-棘背龙:
棘龙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95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
3、异特龙:
异特龙又称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
4、三角龙:
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5、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是所有发现肉食恐龙化石证据支持的“体长”第二,南方巨兽龙也是证据支持的“体重”第三的肉食恐龙,体重仅次于雷克斯霸王龙和埃及棘龙。
恐龙图片和名字
纯手工!二叠纪:(初龙不算龙)棘齿龙,灵鳄,蛇齿龙,(上龙类,迷龙类,鳄类)……三叠纪:始盗龙(最早的恐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古鳄)。
嗜鸟龙,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龙),建设气龙(在中国,被一个石油考察队发现,因此得名。只有一个属),巨齿龙(最早有名字的恐龙),蜀龙(尾巴上有尾锤的长颈恐龙),翼龙
世界上有什么恐龙(至少100种)
极龙剑龙鲸龙雷龙梁龙气龙蜀龙弯龙腕龙异龙鱼龙重龙安琪龙大地龙钉状龙华阳龙滑齿龙巨齿龙昆明龙棱背龙鸟窃龙盘足龙
蛇颈龙始祖鸟双冠龙异齿龙翼手龙圆顶龙喙嘴龙沱江龙蝙蝠龙阿普吐龙大眼鱼龙法布林龙建设气龙马门溪龙苏氏巧龙伊拉夫罗龙
将军庙单棘龙杨氏马门溪龙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恐龙?分别是什么
1.兽脚龙:所有食肉的用两腿行走的恐龙,比如霸王龙,看过《侏罗纪公园》3吗?2.蜥脚龙:体型庞大的植食性恐龙,比如雷龙和梁龙。3.鸟脚龙:像禽龙和鸭嘴龙一样用双腿行走的小型植食性恐龙,比如青岛龙。4.剑龙:这种恐龙带有版状物它们都以植物为食,用四条腿走路。5.角龙:有角的植食性恐龙,比如三角龙。6.甲龙:这类包括像结节龙这样的有铠甲的恐龙,像剑龙一样,它们也以植物为食,用四条腿走路。7.肿头龙: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厚脑壳。指有着很厚颅骨的一类恐龙,并以非常闻名的肿头龙来命名等等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恐龙
在磨合期内车速不要超过100公里/小时,其他的就是你怎么学的就怎么开,千万别撞了,多心疼啊.
世界上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别嫌多
暴龙
棘龙
阿根廷龙
马门溪龙梁龙
腕龙
迅猛龙
伤齿龙
重爪龙
禽龙
慈母龙
双脊龙
地震龙
似鸟龙
恐爪龙
镰刀龙
甲龙
剑龙
雷龙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
世界上有多少种恐龙(数量和名字)
恐龙生存了1.6亿年,足迹遍及地球的七洲。美国的一位古生物学家曾估计,地球上约有900~1200属的恐龙生存过。还有专家估计,从三骇纪中期到白垩纪末可能共有五万属,近50万种的恐龙地球上生存过。
恐龙的种类与图片
大类分蜥臀类和鸟臀类
根据尾骨的不同区分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鸟臀目分为5大类:鸟脚类(Ornthopoda)、剑龙类(Stegosauria)、甲龙类(Ankylosauria),角龙类(Ceratopsia)和肿头龙类(Pachycephalosauria)。
各种恐龙图片及名称
恐龙名字有霸王龙、翼手龙、三角龙、隙龙、梁龙等。
1、霸王龙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史上最庞大的陆地肉食性动物之一,最著名的食肉恐龙,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1.5~14.6米,最大顺弯体长15.3米,平均臀部高度4.3米,最大臀膏5.2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8吨,最重14.86吨,头部长度1.2~1.55米。
咬合力有史以来居陆地生物第一,可达120000牛顿左右,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2、翼手龙
翼手龙侏罗纪晚期的翼龙类,短尾,头长,中间一些种体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鹰一样,两翼开展可达30~70厘米,以昆虫为食,有些可能觅食鱼类,在分类上并不真正属于恐龙,而只是恐龙的近亲,并且有“不存在”这种称呼。
3、三角龙
三角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
4、隙龙
隙龙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的艾伯塔省,意思是“没有鼻角的脸”,因为发现它的科学家认为它没有鼻角,但以后的事实表明它长着角,隙龙全长9米,脖子上和肩上都是褶皱,在它的眉骨上也有两只长长的角,食草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湿地里,即现在的北美西部地区。
5、梁龙
梁龙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所发现,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