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7
一、修剪原则
1.安全修剪原则:根据树木生长不同阶段,及时修剪枯枝、腐枝、病虫枝、偏冠或过密的枝条,排除安全隐患,保持均衡、通透的树冠,预防和降低树木倒伏的风险。
2.因树因地原则:根据树种类型、生物学特性、年龄阶段、立地条件和所处位置等要素综合考量,科学修剪,修剪应维护自然树形。
3.自然美观原则:根据树木的树冠形状、树体结构、分枝特性、枝条类型兼顾景观效果进行修剪,突出主干、中心干位置,明确主枝、侧枝从属关系,使得干枝叶比例均衡协调,自然美观。
4.规范操作原则:遵守车辆、各类枝剪、电锯、油锯安全操作规程,围蔽修剪作业范围,保证人员、车辆和树体安全。
二、修剪类型
5.常规修剪:为了满足树木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要而开展的修剪工作。1)常绿阔叶乔木宜在枝叶萌发前进行树冠缩剪,控制树冠体量;宜在萌芽、抽枝、展叶进入生长期后进行树冠疏剪,确保树冠通透。2)落叶乔木和半落叶乔木宜在冬季休眠期(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树冠疏剪和树冠缩剪。3)常绿针叶乔木宜在冬季休眠期(冬季低温时)进行修剪。4)春季观花乔木如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中国无忧花等宜在花后1-2周内(新叶萌发前)修剪;夏秋季观花乔木如大花紫薇、美丽异木棉等宜在冬春时节(新叶萌发前)修剪,促进萌发侧枝。5)中心干明显的树木宜剪除威胁中心干地位的竞争枝条,维护树体结构。6)枝叶生长茂盛的树木宜疏剪树冠内过密的枝条,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
6.安全修剪:为了调控树体结构和消除安全隐患而开展的修剪工作。1)及时剪除树木枯枝、腐枝、病虫枝、寄生枝、萌蘖枝等,维护树木健康生长和安全。及时剪除乔木状棕榈科植物的黄叶、下垂叶和部分老叶,避免叶掉落砸伤人和物。2)及时修剪阻挡行人、车辆、船只通行的枝条。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行道树枝下高应在2.5m~3.0m,机动车道行道树枝下高应在3.0m~4.5m;人行道行道树净空高高度应在2.5m~3.5m,车行道行道树净空高高度应在3.0m~4.5m,枝下高和净空高示意图见图1;行道树树冠下缘修剪应整齐、对称。3)种植在风口、屋顶花园、地下水位高、种植层浅、房屋旁、生长空间小、种植过密等特殊位置的树木,适度疏剪树冠和缩剪树冠,降低重心,增加透风性。4)当树木与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门窗等发生矛盾时,应确保安全并兼顾绿化景观效果,可适度树冠疏剪和缩剪。架空电力线路与树木发生冲突时,应确保安全并兼顾绿化景观效果,按GB50545-2010、GB50061-2010规定的最小垂直距离进行定期修剪。
7.应急修剪:应对极端天气或者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开展的修剪工作。1)事前修剪:处于风口位置、强风地段、低洼水浸地段、种植层浅、靠近房屋的树冠浓密的树木,应结合树木结构、树龄、萌芽力和成枝性对树冠进行适度疏剪和缩剪,增加树冠透风性和透光性。偏冠的树木,应平衡树冠,减少外偏。应对正面袭击的台风,提前评估树木健康性和安全性,适当增加修剪幅度,修剪程度依据树种长势、树龄及位置综合定,尽可能减轻树木倒伏的风险。2)修复修剪:断枝的树木修剪折断的枝条,平衡树冠,避免偏冠。萌芽力和成枝性强的或具抢救价值的断干树木,稍微倾斜锯平树干,来年选择壮芽培养成骨干枝,恢复树冠。倒伏的或具抢救价值的树木扶正后,修剪断枝,缩剪树冠,使得树冠结构均匀。电力线附近的受损树木,应当取得供电部门配合,确保安全后方开展修剪工作。
三、修剪方式
8.树冠疏剪:树冠疏剪(图2),主要指选择性剪除枝条,如徒长枝(直立枝)、内向枝(逆向枝)、下垂枝、平行枝、交叉枝、纤弱枝(阴生枝)、干头枝、轮生枝等,以改善树冠透光和通风,降低风阻。
9.树冠缩剪:树冠缩减(图3),主要指修剪树冠外围枝条,即二级、三级枝条的延长枝和三级、四级等级枝条,适当降低树木的高度,减少树冠的伸展范围,保持树木的树体结构均匀缩小,外观自然美观。
10.树冠提升:树冠提升(图4),主要是修剪树冠下方的枝条,如下垂枝、第一分枝等,增加净空高度,降低冠高比。
四、修剪方法
11.“一刀法”:修剪(图5),即一刀剪下或锯下枝条的修剪方法
12.“三锯法”修剪(图6):即第一锯在远离主干的枝条底部(即面向地面的一侧)向上锯切入约1/3,第二锯在第一锯的剪口向外处从上方往下锯除约2/3,枝条断裂,第三锯避开“枝条树皮脊线”和“枝条领环”约1.0cm~3.0cm处锯下剩余枝柄的修剪方法。
13.“吊绳法”修剪(图7):即用两条绳捆绑粗重枝条,第一条绳一端悬吊待剪枝条,另一端悬吊待剪枝条上方的健康粗壮枝条;第二条绳一端悬吊待剪枝条,另一端人工拉绳控制方向的修剪方法。
五、修剪位置
14.整枝修剪:从枝条基部剪除(图8),避开“枝条树皮脊线”和“枝条领环”(图9),距离枝条基部的“枝条树皮脊线”和“枝条领环”约1.0cm~3.0cm处进行修剪,不宜太深或太浅或撕扯树皮(图10)。
15.培养新枝:根据意向选择内侧芽或外侧芽,采用斜切的方式修剪(图11)。
16.剪口要求和处理:剪口或切口应平滑、整齐、不留桩、不撕扯树皮。对直径超过3cm的剪口或切口进行处理,先喷施杀菌剂,再涂刷伤口涂抹剂。
17.修剪方案: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第三十九条,按照兼顾公共安全和树木正常生长原则编制修剪方案,修剪方案包括树木概况、修剪目的、修剪内容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
六、安全文明作业
七、树体结构
24.树体地上部分:由茎干和树冠组成,其骨架构成包括主干、中心干、主枝和侧枝(图12)。主干和中心干是树木地上部分的主轴,上承树冠,下接根系。1)主干。从地面起至第一主枝间的树干,其高度被称为分枝点高度。2)中心干(中央领导干)。主干上部位于中央直立生长的大枝,通常是主干在树冠中的延伸部分。有的树种中央领导干不明显,有的树种中央领导干明显。3)主枝(一级枝)。着生在主干或中心干上生长的主要大枝,共同构成树体的骨架。从地面向上的主要枝组,依次为第一主枝、第二主枝、第三主枝……依次类推。4)侧枝。着生在主枝上生长的主要枝条,也叫二级枝。从侧枝(二级枝)上生长出的主要枝条叫副侧枝或者三级枝;四级枝、五级枝……依次类推。5)骨干枝(结构枝)。构成树冠骨干的永久性枝条的统称,包括中心干、主枝(包括一级枝、二级枝等)。6)延长枝(尾枝)。各骨干枝、中心干先端的延长部分的枝条。
25.枝条类型:枝条的类型很多,从枝条姿态、枝条间相互关系、枝条性质等方面分为以下十四种(图13)。1)枯枝。受病虫害、风害、生理因素等干枯的枝条。2)腐枝。枝条枯死后,受腐朽菌侵袭的枝条。3)寄生枝。着生寄生植物的枝条。4)病虫枝。受病害、虫害侵袭的枝条。5)直立枝(徒长枝)。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其特点是生长旺盛、枝粗叶大、节间较长、芽较小,水分含量多、组织不充实。6)下垂枝。枝条先端向下垂的枝条。7)内向枝(逆向枝)。向树冠内生长的枝条。8)平行枝。在一个水平面上,互相平行伸展的两个枝条。9)交叉枝。两个以上相互交叉生长的枝条。10)并生枝。从一个节或一个芽中并生的两个或多个枝条。11)萌蘖枝。通常是指由潜伏芽、不定芽萌发形成的新枝条。包括根茎部萌生的“茎蘖”、砧木萌生的“砧蘖”等。12)纤弱枝(阴生枝):常处于树冠内或树冠下因缺少光照而生长不良的生长枝,其特点是短而细弱、节长、叶小等。13)干头枝:在修剪口上萌发的枝条。14)轮生枝:着生在同一剪口或相距很近位置,同时向四周呈放射状伸展的枝条。
八、代表树种修剪
26.阔叶树种树形:树体结构特点--无中央领导干;分枝较多,分枝角度依树种而不同,有大有小;树冠浓密,呈扁球形至球形、伞形。
26.1修剪要点:剪除枯枝、腐枝、病虫枝、寄生枝;枝下高、净空高修剪;抹除主干分枝点以下、一级分枝上的全部萌蘖枝;树冠内部枝条修剪,疏剪直立枝、下垂枝、平行枝、交叉枝、轮生枝、阴生枝等,增加树冠通风透光性;伤口处萌生的剪干头枝根据需求剪除或选择壮枝培养;修剪与交通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发生矛盾的枝条尾枝,适当缩剪树冠;分枝角度大的树木枝条,如榕树,注意观察枝条倾斜情况,严重时需安装支撑柱;榕树植物注意修剪遮挡通行的气生根。
27.层托形:树体结构特点--干性强,有中央领导干;层性强,枝条呈轮状分布;树形上窄下宽,呈塔形。
27.1修剪要点:剪除枯枝、腐枝、病虫枝、寄生枝;枝下高、净空高修剪;抹除主干中心干上全部萌蘖枝;剪除威胁结构枝的枝条;疏剪过密的轮生枝条,每轮保留3-5枝,确保各方向均匀分布;修剪一级分枝上的徒长枝(直立枝);修剪与交通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发生矛盾的枝条尾枝,适当缩剪树冠。
28.尖塔形:树体结构特点--干性强,有中央领导干,树干通直;枝条分层或不分层,排列无规律;树形呈尖塔形。
28.1剪要点:剪除枯枝、腐枝、病虫枝、断枝;修剪断枝;枝下高、净空高修剪;剪除超出尖塔形外的枝条尾枝。
29.乔木状棕榈形:树干圆柱形,叶簇生于树干顶端。
29.1修剪要点:剪除黄叶、病虫叶、下垂叶,尤其是种植在人流、车流量大的场所的大型叶棕榈科植物。
30.丛生状棕榈形:枝叶丛生,叶片为羽状或掌状分裂。
30.1修剪要点:剪除枯叶、黄叶、病虫叶;适当抽疏,保留新叶、老叶比例均匀。
31.建筑物附近的树木修剪:尽早、尽小控制冠幅和株高,定期修剪;修剪靠近建筑物一侧的尾枝,同时修剪另一侧的尾枝,以保持树体平衡;适当疏枝,增加透光性。
32.交通设施等构筑物附近的树木修剪:及时修剪遮挡的枝条;修剪靠近交通设施一侧的尾枝,同时缩剪和疏剪树冠,确保安全兼顾树木景观。
33.特殊情况的树木修剪:特殊情况下的树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修剪方案,复杂情形可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34.应急修剪的技术要点:内向枝修剪,疏剪直立枝、下垂枝、平行枝、交叉枝、轮生枝、阴生枝等,减少风阻,增加树冠通风性。枝条尾枝修剪,适度缩剪,形成抗风树体结构,降低重心。下垂枝、一级分枝等修剪,根据树木抗风性能控制冠高比宜在0.5-0.7。偏冠的树木,应平衡树冠,减少外偏。应对正面袭击的台风等特殊情形时,保障安全为先,可增加修剪幅度,尽可能减轻树木倒伏的风险。
九、树木修剪方案
十、树木修剪负面清单
35.截干式修剪:主要指截除树木主干,包括截除树木主干或者截除中心干及全部一级分枝。
36.截枝式修剪:主要指去除树木树冠,包括萌芽力和成枝性强的树种重短截一级分枝或者萌芽力和成枝性弱的树种重短截一级和二级分枝。
37.不平衡式修剪:主要指剪除树木树冠的左侧或右侧或中间,造成树冠不均衡。
38.截顶式修剪:主要指剪除顶端树冠。
39.过度提升式修剪:主要指剪除第一、第二、第三分枝等,造成树冠过度提升,冠高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