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职场”、“反PUA达人”、“清醒且自由”、“网生一代”,当大家谈起“95后”“00后”时,总会想起这些个性化的词语,这一代有着更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追求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生活,热爱时尚和创意。“引人瞩目”的同时,他们也会被质疑责任心不够、缺乏团队意识等等。
当这些年轻的力量遇见网络文学,便有了新的强势动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年轻化是近年来网络文学更新迭代的突出现象,“95后”“00后”已成原创主力军,阅文集团2022年新增注册作家中“00后”占比达六成,年度作家指数TOP500的新面孔中,“00后”占比提升10%。报告认为,“Z世代”用户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为网络文学注入了灵活、敏锐、前沿的新鲜血液和勇往直前的锐气。
固然网络文学在“95后”新锐作家的笔下更加生机勃勃,“脑洞”和“梗”创意不断,也同样会被认为“轻松有余,深度不足”。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年轻的他们为了写作都付出了什么,轻松的字里行间没有更深远的考虑吗?他们面对的只有键盘和屏幕吗?
要先往前走,路的模样才会出现
1998年出生的轻泉流响从小学开始接触网络小说。我在某次会议上见到他时,觉得他虽然年纪小,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稳重和冷静。谈起接触网络文学的契机,他说是受家里人的影响。“我爸爸每天下班后就喜欢拿着手机在沙发上看小说,我因为好奇就偷看了几眼,然后便一发不可收了。”
2021年7月,轻泉流响的《不科学御兽》在起点中文网上架。在此之前,他比较受欢迎的小说是同人小说(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在连续写了600多万字后,轻泉流响感到巨大的匮乏感,写不出太多新意了。尽管也会担心原有流量的消退(同人文作者转原创的硬伤),他还是决定转型突破,尝试原创的全新的宠兽形象和世界观。
确定要做一件事后,轻泉流响很有条理章法。他很明确自己更喜欢写“治愈系”的轻松日常,所以要区别于偏斗虫、斗狗等战斗游戏的传统御兽文,传统的热血战斗固然可以让人血脉偾张,但与萌宠的日常互动也能治愈现代的压力人群。动笔之前,他分析了御兽文题材的内部丰富性和受众群体,细致琢磨了人和宠物之间感情的表达方式。最终读者在小说中看到了谜团和冲突,但没有尔虞我诈和阴谋算计,更多的是一只只宠兽带来的心灵温暖和轻松愉快。
敢于尝试和持之以恒带来成果,《不科学御兽》富有神话与童话色彩,重新思索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引发读者共鸣,在平台均订超9万,位列2022年起点读书月票年榜TOP10,轻泉流响还入选了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1年度)新人榜,作为《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95后代表作家作品示范,《不科学御兽》也于近期入选了第二届“网文青春榜”年榜。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轻泉流响还是一贯的沉稳。“写作心态上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以前因为写文社交比较少,现在可以通过活动认识一些同行朋友,有交流蛮好的。”在他看来,他们这一代写作者有活力,能更快地把网络上新颖的东西融入作品中,但前辈作家们拥有他们还不曾积累到的人生阅历,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不会为了你的一句话,就被打倒在地”
“从2021年7月9日,到2023年6月9日,这场持续了快两年的长跑,终于结束了。”1999年出生的三九音域近日完结了他的小说《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至完结,《斩神》在番茄小说客户端的收藏已经有2100万,阅读人数超3000万,同样入选了第二届“网文青春榜”年榜。
虽以张扬个性著称,但“95后”写网文的年轻人身上也有着成熟和担当,温柔和耐心。“纵然千军万马,能打败自己的只有自己。”新生代写作者的身上透出他们小说中不服输的少年热血和希望大家都能快乐的宅心仁厚。
“后浪”,让青春不惧一切
活动上,起点读书“字在青年”全国高校新锐作家选拔赛同步启动。这一活动是为了激发校园群体网络文学创作的兴趣与潜力,挖掘更多网文创作的优秀“后浪”。赛事将设置原创、同人双赛道,同人创作书单囊括《鬼吹灯》《庆余年》《全职高手》等经典网文IP作品,给予“Z世代”个性创作的充足空间和可能,作品满3000字即可投稿。
“网络文学的读者主体是年轻人,这就要求多数创作者必须与青年实现共鸣。在这点上,年轻无疑是创作者的财富。”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说到,“网络文学的‘白金大神’作家中,80%写作生涯都始于30岁之前,约26%的作家在22岁之前就开始写作,这个年龄正是大学毕业之前,这群年轻人中的77%在25岁之前就已经有代表作了。”
除了层出不穷的新颖设定和强烈的故事感,95后作者在写作时会深入思考作品的内容价值,不再满足于简单套路和浮于表面的短暂快感。比如95后科幻作家九月酱不再局限于传统科幻符号的套用,曾任某大型公司驻外财务、在非洲工作多年的他,把当地的见闻、行业知识与想象力结合,完成了《大国科技》的连载更新,更多地在小说中融入了年轻一代的前瞻思索与家国情怀。00后作家慈莲笙在15岁时就对非遗文化产生了兴趣,她利用学校游学、家庭出游等机会,实地探访当地的非遗技艺,她的《一梭千载》便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罗织造技艺”为主题。
青春不惧一切,这些年轻人的个性和主见、专注和执著,终将凝结成富有生气的中国故事和响亮的中国声音。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