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张很普通的简笔画卡通图片,画的是一个小男孩坐在窗前望着月亮的背影。
据我们的共同好友透露,这张图,是这个男生喜欢的女孩子画的。
他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喜欢这个女生,但很不凑巧,整个大学期间,女生身边都有男朋友。
大学毕业那年,女生终于恢复了单身,他正准备告白的时候,却忽然被告知,女生要出国留学了。
临走前,女生约他见了一面,送了这张画给他,以表示感谢他几年来的喜欢和守候。
女生出国后不久就在那边定居,去年年底结婚了。
但是他,至今仍是一个人,形单影只。
这几年间,身边的朋友向他介绍过不少女孩子,大家都希望他能早点走出来,去开始新的感情和生活。
可他每次都以“目前还不想恋爱”为由,拒绝掉那些女孩子。
嘴上说不想恋爱的人,或多或少是因为心里住着某个不可能的人。
之所以不恋爱,不接触新人,是不想耽误和伤害别人。
心头的朱砂痣虽然早已褪色,但它的光芒却久久存在,轻易不会消失或黯淡。
这样的男生,即使你有机会靠近他,了解他,但也很难真正走进他心里,在他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如果能被这样深情又专一的男生喜欢,那将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因为他的忠诚和真情,永远只会对你一个人。
你在的时候,他满心满眼都是你。
你不在的时候,他不看路人,不换爱人。
2
小鱼就追到了一个这样的男生。
可男生对他总是不咸不淡的。消息是偶尔才回一次,话很少,不主动,不越界,不撩拨,不套路。
但有一次,小鱼感冒发烧躺在家里,难受得厉害,她随手发了条朋友圈:
“每次这种时候都好怀念妈妈煮的鱼片粥,可是妈妈如今却远在千里。”
一小时后,男生出现在她家门口,手里提着刚煮好的鱼片粥,还有退烧药。
行动比语言更能证明真心。
心里有你的人,即使嘴上不说,眼里也会有爱意。
这下,小鱼更断定男生对她也是有感觉的了。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她终于成功扭转局面,让男生对她表白,并正式确定了关系。
在一起之后,小鱼问过男生,为什么一开始不回应她的示好。
其实是前女友养在他那里的,分手后,猫被前女友带走了。他也换了新的住处,清理了所有和前女友有关的东西。
不换头像不是因为对前女友还心有眷恋,只是单纯的懒得换,用习惯了。
从18年到21年,都没变过。
不换头像的男生,不好撩,只能爱。
只有用真心,才能打破他的设防,换来他的真心。
不能一时兴起,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太被动。
一旦认定了,就要牢牢抓住,不动摇,不犹豫。
这样,你才有机会开启和他的新故事。
3
有的男生不换头像,是因为对过去的感情念念不忘。
遇到这样的男生,最好要远离。
“如果他总在为别人撑伞,你又何苦非为他等在雨中。”
有的男生不换头像,是因为懒,不想麻烦。
要是能确定他的态度和心意,可以主动一点。
“顺其自然和主动出击没有优劣之分,但在爱情里,上帝更偏爱勇敢的人。”
不管是哪种,在保护自己不受伤的情况,都希望大家可以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
祝想爱者得其所爱,无爱者得其自由。
晚安。
-END-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张生
真相重要么?
如今已经证实陈志龙是虚构的,中电科是躺枪的,目前他人也已经因造谣被抓,但是这一场喧闹之后却余满地狼藉。
四川志龙哥,江湖的又一龙哥,以在公司聊天群揭竿而起,反加班的刚烈行为,引无数人为之折腰。
那一天15张聊天图流传江湖,带头龙哥意气风发,以万夫莫当之勇,开口畅快淋漓,他勇为人先,慷慨激昂,痛陈加班之弊,狂怼无能领导,不但引得公司同事称赞声一片,更是让无数网友为之心折。
众生苦加班久矣,如此楷模为天下先,当值得为其浮一大白,痛快!
随着事件的发酵不少人为之叫好,也有不少人为他未来的生活担忧,还有不少人愿意为龙哥提供栖身之处。
直到多次反转,真人被查,一切的真相才逐渐清晰。
其实聊天群的截图早就被各路大神们打假。
可是尽管p谣声不断,但是舆论却早已成事,种子也已种下,熊熊之火点燃后仍有余热,或许多上几次星火燎原,就是如今的法国“盛世”,就是如今的德国“伟业”。
《乌合之众》里说: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而让大众受到感染和影响毫无疑问的第一类手段是断言法,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
群体是最极端的,他们很容易陷入偏激的情绪之中,而不负责任、不经调查的断言,往往代表了最极端的说法。它不容置疑,言之凿凿,很容易在群体之中产生影响。
龙哥用一出“上梁山”的戏码夺人眼球,引得无数人倒地便拜,口称“哥哥”。
那种揭竿而起一呼百应的传奇模样,说实话但凡认识一些大公司和国企与体制的人都知道根本一点也不现实,哪怕是个小公司其实也并不现实。
所以对于此事老张开始连写都没写就知道这其中必有猫腻。
不过群体心理学里说“一件事情,最能打动群体的就是其中最美好或者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部分”。
大众主观就是抛开理智去相信传奇,他们也更愿意相信夸大的极端的情况,无论是好还是坏。
龙哥造假的背景基于加班之事频频被指责下大众的怨声载道,尤其是在各路神仙不断的添油加醋的激化下,很多打工人早就已经如梗在喉,满腹牢骚。
就在此时龙哥应运而生,那真是简直如光之子莅临人间,普渡众生。
这个时候他是真是假还重要么?只要能发泄,只要能吐口气,谁还在乎真相?
同样这般的还有最近大火的“防沙英雄”孙国友,他的故事得从2000年就是千万身家的富豪说起。
二十年前,一位千万富豪放弃自己的主业,投身造林,他包万亩地,兢兢业业。
他从一个意气风发大腹便便的企业家成了一位虽然肚子没下去但是晒得黝黑的农民伯伯,为了绿化荒漠他不惜以全家为注,无私牺牲与奉献,他的举动经自媒体的广泛传播立马引得不少人交口称赞。
在他的故事蒲公英一样的传播时,他的各类肉店也开的风风火火卖的不亦乐乎,当然可能这个还不够他大火,亦或者他想起了些什么,于是“跪地求水”一朝登天,植树造林老孙头“美名”天下。
前面《乌合之众》里说过“大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而大众只会被夸张的极端的感情打动”
夸大其词,言辞凿凿,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用最简单的方式作出结论,是让某种观念进入大众头脑的最好办法。
于是毫无调查可言,仅仅凭老孙的外表和某些自媒小作文,以及只言片语,大众就风闻而起:
“资本家”欺压弱小,大企“仗势欺人”。
这些根本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点缀就能直击大众内心,可能有一部分人确实深信不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即便此事不是这样的即便是张冠李戴,但是这种事又不是没有,错有错着都是活该。
这般想法的加持下,老孙头的形象也就愈加稳固,故事越炒越烈,除了各个自媒体,一些地方官媒也下场凑热闹,他们转发自媒体的时候或许连编辑都懒得编一下,而真正对于事实的真相调查永远都是来的那么迟。
几日后舆论滔天,权威官方正式下场,记者到位,航拍到位,村干部也到位调查。
前因后果被抽丝剥茧一点点的曝光,老孙头二十年植树600亩,330亩是在2002年到2003年两年所种,其中200是当地试验田官方所种,另外130亩是官方派技术员和工作人员帮助他所种,而后19年他所种之树竟然不如这两年之多,还有水之争本来就非法,老孙头的要求并不符合水资源管理局规定。
抽丝剥茧细细分析,从多年他的行为来看,他种树就是为了掩饰他在土地上所占的利益。
可是姗姗来迟的真相对于大众还有多少作用?
晴朗者其实最开始就是清醒者,他们不会被谣言蛊惑,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他们对于这些谣言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的,p谣慢了和没p一个样。
公共事件发生后,不实舆论总会掀起滔天巨浪,每次反省总是要责怪自媒体的肆意妄为,可是官媒们为何不想想自己:
为什么每次这么慢?为什么诸如澎湃之流不会被惩罚?同样很多官媒自己的编辑好像不存在一样对于热点事从来不问真假拿过来就用。
当然从官媒的行动来看可以证明一点他们真不加班。
因为不内卷不加班,因此在舆论战上他们永远比不过24小时在线的各种自媒体,自媒体不论真相捕风捉影当然是谣言传播的一个原因,官媒跟不上自媒的时效同样也是重要原因。
当然在事实真相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予肯定发言这是正规媒体的正确做法,可是最起码的常识普及应该做到吧?
好像都不难,可是为什么到了官方就很难了?
对于一件事要层层审批,绝不跨界,安分守己,不出挑不冒头,领导指哪打哪,安排去哪就去哪,无活力无精力,机构臃肿,上下指挥拉胯,协作缓慢,地方官媒更是几乎都被自媒体占满,自己的宣传口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或许有也是已经僵化完全赶不上时代。
这样的官媒说他们一句无能、敷衍、拉胯过分么?
让谣言满天飞,跟在谣言屁股后面跑,追上了还不讨好,问题到底出在哪?这样的舆论战斗力连自家都拿不下怎么跟国外斗?
最后考虑下怎么处理内卷吧,不然就像明显的例子,不加班官媒干不过加班的自媒体,实在是有些难堪,真的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