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生肖兔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李华说,生肖作为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介绍说,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老四,因它与天干地支的卯对应,又称为卯兔。说起“生肖兔”,还有一个被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兔牛赛跑”的故事。
精巧可爱的兔文创作品
去年年底,银川市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叶美丽推出一款兔子形象的瓷器,卖得很火,这款“瓷器兔”抱着前爪站立,憨态可掬,很多顾客爱不释手。她笑着说,马上就是兔年了,兔子代表着温顺、可爱、长寿、机智、吉祥、多子多福等美好寓意,所以在兔年来临之际,她烧制了兔子形象的瓷器,希望福兔多福气,“钱”“兔”似锦,能给人们带去美好的祝福。
李华博士介绍说,在文学作品及传统文化中,关于兔的诗词、“玉兔捣药”、《西游记》中“玉兔成精”的故事等皆流传甚广。此外,兔子形象装饰品常见于各种玉器、青铜器、陶瓷器、画像石刻、壁画、丝织品、刺绣、绘画艺术品等品类中。兔子还常在春节前夕的剪纸和年画中出现。
“今年是兔年,围绕兔主题,出现了大量精彩华美、名目繁多的兔文创产品”,李华说,比如2023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一系列的“兔团团”“兔墩墩”,还有兔年生肖陶瓷、兔年生肖吊坠等等,寓意吉祥,充满喜庆,招人喜爱。年前准备年货时,在银川的鼓楼步行街、敬德街、以及各大商场内,以兔形象创意制作的各类食品、饮品、饰品、玩具等物品,红火热烈,应有尽有。
兔年的民俗文化
说到过年,自然要说民俗,李华说,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年俗文化,兔年也有许许多多的年俗文化。
他说,人们称兔子为瑞兔,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承载很多美好寓意,比如丰收、团圆、多子多福等。古时正月初一,要“挂兔头”,人们用面捏的兔头与年幡面具同挂在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正月十五元宵节,要“扎兔灯”“点兔灯”,用面或纸制成兔子形状的灯,表达阖家团圆、消难祛灾、祈盼人丁兴旺的寓意。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也常有兔的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制作的月饼上常有兔子形象。
九月九重阳节前后,人们要举行一种吃兔肉的聚会,俗称“吃迎霜兔”,以驱病祈福、追求长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和“兔”有了关联。不但是卯年出生的孩子属兔,其他年份出生的孩子,也往往要戴兔帽、穿兔儿鞋,玩“兔儿爷”玩具和元宵耍兔灯,吃兔形花馍。兔子是繁殖力很强的动物,所以人们认为,月中之兔为生育保护之神,以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祈愿。
凝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
兔年来临之际,咱宁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创作了许多兔子形象的剪纸作品,有“兔飞猛进”“兔年吉祥”“兔子迎春”等等,她说,兔子是善良、可爱、和平的象征,也有前途似锦、人丁兴旺的寓意。
伏兆娥创作的兔年剪纸作品,大多为红色,红红火火的色彩,代表着新年的喜庆祥和。“我老家在海原县,每到冬天过年时,无论是村子里还是野外,到处是灰蒙蒙的颜色,只有过年时,一下子就红火了。”她笑着说,那些红色,就是剪纸、春联的颜色,这些耀眼的红色,营造出浓浓的年味。
李华很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红红火火的春节,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文化意义存在的符号体系,表达着人们生活的更新、庆贺、祈吉、迎春、祥和与团圆。在浓浓烟火气的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喜庆气氛洋溢,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贴春联贴年画、吃团圆饭、看花灯舞狮、放烟花爆竹等。这些活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过年也是中国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412017000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宁)字第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