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老爷日安,我是正经的米饭,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中,经典很多,大部分都承载了相当的情怀,而在众多游戏中,《梦幻模拟战》必须在列。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当年怎么玩都不腻的经典,却经历了被抛弃被贱卖被乱塞的悲惨命运。到底是咋回事呢?揭晓上期互动竞猜答案,咱们细说。
神弹
六面骑士/变色龙
飞摇翼
竞猜名人堂
VeryNiuBi'sDude
正文开始
今天想写这篇的原因是因为在B站看到了一条推荐的视频,标题写着《梦幻模拟战》原班人马做了个新游戏。点开一看,是紫龙做的,紫龙啥时候变成《梦幻模拟战》的原版人马了?而且这中国手游公司做的游戏居然是韩文的。当时我就比较奇怪,这些人为了给自己贴金都不知道怎么蹭好了,话说《梦幻模拟战》是1991年做出来的,开发团队当时的名字叫Masaya,隶属于日电NCS公司,和你紫龙有什么关系?所以今天就好好说说这个悲惨的经典IP。
这不是Masaya首次制作战棋游戏,早在1987年,他们就做出过一款名为《Elthlead》的游戏。同样的剑与魔法,光与暗两大势力的针对,铺垫出了一个宏大的魔幻世界。不过估计是受那个年代其他走格子游戏的影响,《Elthlead》的地图设计成了逐列交错的样子,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想起《大战略》《三国志》等老游戏。
Masaya在后续的作品中加入了剧情,并且把原本独立的关卡用故事线串到一起,给玩家控制的一方设计了可以成长的几位固定角色,让玩家在战棋游戏里感受到RPG的乐趣。取得了成功后,在1991年,得益于MD主机强大的性能,《Langrisser》诞生了。
本来游戏的名字源自于游戏中的一把象征正义的光明圣剑,然而因为在当年的宣传上有FantasySimulation这样一句英文,所以被汉化卡商误以为是游戏的本名,兰古瑞萨是副标题,从而就有了《梦幻模拟战》的中文名称。
然而让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1994年推出的《梦幻模拟战2》,埃尔文、雪莉、海恩……大多数小伙伴和这个系列都是由此相熟的。
当年在游戏杂志上,《梦幻模拟战2》也是独领风骚,甚至带动了一波MD主机的销售。早期这游戏没有汉化版,只能看说明书玩。后来有了一批假的汉化版,只有前几关是翻译的,而且BUG很多。游戏的战斗一直很吸引我,两边的小人互相撞啊撞,还伴着语音,感觉特有意思。
SFC版的《Der梦幻模拟战》诞生于1995年,关卡不如MD的多,但是有多阵营分支剧情。你能想象在那个年代,能够在同一款战棋游戏中体验不同角色经历的故事那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情么?想象不到也没事,你可以联想一下有6个角色的《大航海时代2》。怎么样,一下就出画面了吧?
SFC版的这款作品实际上在我看来属于是《梦幻模拟战》系列的绝唱了。因为开发团队和发行团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以核心成员高田慎二郎跟叶月阳等人离开Masaya告终。
我怎么好像看到了暗黑4第3赛季的影子?
但是NCS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IP,于是掏出了复刻这一杀手锏,凭借PS和SS的强大机能,让玩家在32位主机上重温了1代和2代的经典。不仅如此,SS的复刻版里,还能让玩家将里昂招募进阵营。我感觉SS版的游戏似乎都比PS的多点儿东西啊,《月下夜想曲》也是如此,为啥呢?难道因为SS也是世嘉的么?为了报MD的恩?
很可惜,这部我没玩过。但是当年《FAMI通》只给了26分。这里给不太了解这个打分机制的小伙伴说明一下,这个分是由画面、音乐、剧情和游戏性这四项组成,每项都由一位编辑单独打分,最高10分,加起来总分的满分是40分。《梦幻模拟战重生》当年获得的分数是6/7/7/6。编辑们认为尽管这一系列的传统的东西还在,但是UI和机能的完成度较低,而且都21世纪了,关卡的中途不能中断存档,剧情表演也比较平淡,角色的刻画不够,战斗更多的依赖于部队的成长,当然最可怕的是,全通需要100小时以上。不过还是有那么一点儿优点的,比如有趣的剧情和根据选项决定伙伴的敌对关系系统等。
2019年4月的时候,Masaya又制作了1代和2代的重制版,可惜对于老玩家而言,这样的重制不如不制。
整个《梦幻模拟战》,巅峰绝对是2代,不管是MD还是后来的光碟机,至今翻出来都让人玩得连连感慨。可惜从3代开始,因为走了太多核心成员,这个系列几乎就死了,尤其是5代之后,最后的漆原智志也撤了,这个系列更是真正的宣告了自己的终结。
游戏公司不同于大学,有个准入门槛,它实际上和娱乐圈一样,哪怕是给人挑杆的,甚至是负责送道具的司机,回头也可以自称是参与过某某节目的制作。游戏也是如此,前一阵在B站上BBB的那个守望先锋的所谓策划,就是这种镀金者。在任天堂刷过厕所也是有在任天堂的工作经历,实际上是那么回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