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曾在竹溪修行?今日竹溪

竹溪古八景之一的“白云剑迹”早已无存,所幸吕仙的诗文被收录进古志书中。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蒋辉通讯员李盛藻

在中国民间,吕洞宾之名家喻户晓,这位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在宋代就被奉为全真教祖师。而让人浮想联翩的是,竹溪古八景之“古洞隐真”、“白云剑迹”的传说均与吕洞宾有关,难道吕洞宾真在竹溪修行过吗?

古洞隐真:

传吕纯阳于此修炼

竹溪县古八景之一的“古洞隐真”,在今城关镇郭家梁子村的覆船山东坡山腰上。该山由南向北延伸抵达竹溪河边,海拔500米左右。据清代《竹溪县志》记载:“隐真洞:在覆船山。多茂林修竹,昔人以古洞隐真为八景之一。”

据传该山终年常绿,林木青翠,苍绿欲滴,山丘起伏,多姿多态,群峰争雄,小河绕山,清泉四季长流,山水相映成趣,宛若画境。从覆船山脚逶迤而上,登层层石阶绕盘旋山径,可直登溪隐寺。古县志记载:“溪隐寺,在城西,寺后有一洞,即隐真洞,相传吕纯阳曾于此修炼。”如今,洞寺虽已损毁无存,但据古志书记载可知,“古洞隐真”乃一景色宜人之地。

处在山东坡半山腰上的溪隐寺,坐西南向东北,一院两进。前殿即院门,为三间四角二层亭楼式山门,门内乃天井,两旁为厢房客厅。过天井而入正殿,正殿为五间两层亭楼式,但高于前殿,左右各有一层禅堂和祖堂,四周围墙紧连。

寺后就是隐真洞,相传唐代吕洞宾曾隐居该洞修炼过。吕洞宾,号纯阳真人,故名隐真洞。据古志书记载,原洞口松杉掩蔽,洞内泉水淙淙,异常清幽。从志书图示中来看,溪水来自山后,并绕寺而行,山上茂林修竹,寺内殿堂巍峨。溪隐寺依山傍水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极其协调,如同人间仙境,难怪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被其吸引而在此修炼。

白云剑迹:

吕洞宾以剑划诗于岩

据《道统源流志》记载:“开山道教祖师,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山西蒲州永乐人。唐进士,隐终南山,遇正阳帝君,授以大道。”《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终南山即秦岭。”竹溪县位于秦岭南麓,亦有终南山一地名。古《竹溪县志》记载:“终南山,县南三百里,峰势插汉,佳处不让南山,然辟在庸中,人迹罕到,殊非士宦捷径地。”还记载:“洞宾口,县南二百八十里。”

今《竹溪地名志》记载:“洞宾口,丰溪公社(今镇)大屋场村东北1.5公里,海拔1084.2米。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此停留,故名。”从古县志和今地名志的记载来看,终南山与洞宾口在同一方位,且相距仅二十里地。

吕洞宾隐居之地是否就是竹溪之终南山,并停留于洞宾口,这些都无法考证。但水坪镇黄龙村白云岩,却留有吕洞宾以剑为笔赋诗山岩的遗迹,此事在明、清两代历修县志中都有记载。看来吕洞宾隐居竹溪一事并非空穴来风,“古洞隐真”的传说也并非子虚乌有。

“白云剑迹”又叫“云岩剑迹”,白云是指白云山。古县志记载:“白云山,县东二十里,山石磊坷如云,故名白云山。”白云山实际上是石灰石山,裸露的岩石因色泽青白,如同白云飘浮在石岩上,所以人们叫它白云岩,或白云山。白云山属喀斯特地貌,是一种自然景观。

白云山之所以成为竹溪县古八景之一,是因为它独有的两处人文景观。其一为白云寺,据旧志记载,该寺建于唐代,早在咸通元年(860)之前就已存在,是竹溪史载唐代三古刹之一,另两处为蒋家堰镇莲花寺、兵营镇银杏寺。

据旧志载述:“寺院一进两层,因建在山坡上,故有上、下殿之分。进山门即下殿,山门两边有向外斜伸出呈外八字形的两堵照墙。穿天井入上殿,上殿高大巍峨,为两层楼阁式建筑,两边厢房各若干间,四周围墙相连。寺院规模虽不大,但由于其面临清清溪水,背依磊磊云山,青山叠嶂,白云掩映,在古木丛林的隐藏下,显得格外幽深清静,确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其后数百米就是另一处人文景观“剑迹”,“剑迹”即吕洞宾以剑作诗之处。古县志记载:“白云山,旧传仙人吕洞宾至此,以剑划诗于岩。”此诗在历修《竹溪县志》中均有记载,诗名《游白云寺》,诗云:“古木丛林号白云,高岩更去谒观音。路逢青嶂上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法鼓震开天地眼,飞轮推出圣凡心。时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寻。”此诗落款为吕岩。

历史上,真实的吕洞宾是什么样的呢?有史料考证称,吕洞宾是唐末五代时期河中府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懿宗咸通年间(860—873)进士,两次为县令。据《吕祖志》等档案资料记载,吕洞宾年少能熟读诗书,精通百家,屡试不第,直到64岁才考取进士。后弃儒学道,对道教理论颇有研究、创新和贡献。在宋代就已被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吕洞宾学道得成后,仗剑云游天下,除暴安良,社会影响极大,成为人们心目中与观世音、关圣帝一样齐名的神明。其足迹遍布中华,所以纪念他的殿、堂、观、庙也遍布全国。

两处古景

如今无处可寻

唐时,竹溪县名上庸县,属房陵郡。古房陵郡离唐都长安不远不近,距离适中,便于控制,故成为王公贵族们遭贬后的流放之地。为了不使他们脱离控制,就必须在长安和房陵、郧乡之间设置官道。秦至唐时在长安至汉中,汉中至房陵就一直设有官道。

唐时的竹溪(上庸)就是这条官道的必经之地,并设有县级驿馆,故较为繁荣。虽非通都大邑,但也是古都长安南出秦岭至楚地必由路上的一颗亮丽的珍珠。

吕洞宾出游必以古刹、大庙作为寻访拜谒的对象。当时的竹溪(上庸)寺庙众多,古刹林立,又是官道所经之地,无疑成为吕洞宾南出长安游至楚地的首选路径。所以吕洞宾于云游途中落脚白云寺,并留下一些遗迹也是极有可能的。

“古洞隐真”一景是竹溪先民们勤劳智慧的结晶,这里山环水绕,洞寺相映,如同仙境。可惜该景历经沧桑巨变,早已毁坏殆尽,残迹模糊,洞寺皆无。“白云剑迹”一景,今已不复存在。白云寺几度兴毁,虽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但在解放前又遭破坏。

解放后,白云寺作为黄龙粮店的仓库及营业用房至今,现上、下殿犹存,但殿内佛事用品却早已全无。加之白云寺乃土木建筑,自然损毁也很严重,作为千年古刹已是面目全非。“剑迹”处,吕仙的诗迹石刻早已无存,所幸的是诗文被历代修志者录入志书中而传承下来。

后人在“剑迹”处刻有的“南岩”和“吕仙洞宾纯阳游处”等几个石刻大字的遗迹,也因年代久远,在风霜雨雪的侵蚀下,终在2002年腊月因岩体崩塌而遭彻底摧毁。如今,两处古景只能作为历史回忆而永远留存于《竹溪县志》中。

THE END
1.据说是吕洞宾得道的修炼场所?反正我去的时据说是吕洞宾得道的修炼场所?反正我去的时候,真心没做过啥攻略,直接就路过看看,虽然很多游人的样子。现在看别人的图片,我觉得自己可能去的是假的仙人洞吧,至少往里我是没进去的。将就看下简介吧,其他再多我也不知道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仙人洞 https://m.dianping.com/review/763811100
2.吕洞宾与陈抟老祖1)吕洞宾著作有《九真玉书》丶《青山堂易说》丶《指玄篇秘注》。《全唐诗》中有诗四卷。《道藏辑要》录其诗作等。 2)吕洞宾推出了性命双修、形神并炼的人体修炼模式,从而使内丹修炼进入了可操作阶段。 3)创立天山派平真教,并开创独特地原炼丹术炼制养生丹酒,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五行养生术,流传于世,造福世人...https://www.meipian.cn/4zvzo6dd
3.吕洞宾:千古博大一真人,潘树深授课见证这一点,吕祖年谱《海山奇遇》里的《乩仙记》里有记载,“乩,与稽同。卜以问疑也。后人以仙降为‘乩’,批名为曰‘乩仙’,亦称‘箕仙’,又谓之‘扶鸾’。凡鸾仙多吕祖语,极灵验。”在《乩沙记》里,一位扶乩的弟子要吕祖现象,问扶乩之理,吕祖回答说:“噫,子亦知觇(chan,观测)沙之道,至精至神乎?夫觇...http://m.jiangshi.org/520616/blog_863364.html
4.吕洞宾·逍遥步(修炼秘诀)逍遥步,也被大家叫做信步法,是吕洞宾经常练习的功法。吕洞宾在他的晚年,选择了中条山脉的九峰山寂照洞作为隐居和修炼的地方。白天,他就在洞里专心地钻研如何养生,怎么样才能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修炼。而到了早晨和傍晚,他就会走到洞外的石坪上,悠然地练习他的逍遥步。吕洞宾还曾写了一首《六言诗》来描述他的生活...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543001_1119974081.html
5.中国十大“飞升”列入仙班的道士历史上十大得道成仙的道士虽然曹国舅本人不喜欢名利,但其弟自恃皇亲国戚的身份,对百姓强取豪夺,搞得天怒人怨。于是曹国舅散尽家财,周济穷苦百姓,最后他辞别家人,穿上道家的衣服,隐居于山林之中,潜心修行悟道。后来曹国舅得到吕洞宾的指点后,又修炼数年,最终由吕洞宾引入仙班,成为神仙了。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5682.html
1.中国古代神仙族谱一览表第三代法力高低就很难分了,如来在后来的修炼中法力已经超过三清了。 第四代 玉皇大帝 十二金仙 (弟子一大堆,主要有:皇帝,杨戬,哪吒,黄天化等) 姜尚 孙悟空 云中子 (弟子:雷震子) 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等 玉皇大帝手下当差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南极仙翁等等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4948.html
2.吕洞宾曾在这里修炼,亲手种了一棵树十堰旅游网当当旅游冲虚庵原奉真武大帝与吕洞宾塑像,吕洞宾就是纯阳真人,他是著名的道教人物。吕洞宾在武当山的记载非常多,据说他曾作诗曰:“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史料记载:精通剑术的吕洞宾先后在武当山的冲虚庵、南岩、八仙观等地修炼。 http://www.hbyoo.com/article_view?id=35910
3.吕洞宾飞升成仙前写下留在人世间的具体修炼之法据说《百字碑》是吕洞宾飞升成仙前,才写下留在人世间的作品,其寓意就是帮助后世有缘修真的人们;洋洋洒洒的一百文字,从理论、实修两方面详细概括了修行的全貌,吕祖在诗词的实修段落中,描写了多种内视的景象,亦是把天地间的电闪雷鸣,置换到了修行者的身体反应。 https://www.taijizhe.com/topic.php?vid=3596
4.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内丹学在道教修炼方术中占据统治地位...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内丹学在道教修炼方术中占据统治地位。属于这一时期的著名内丹家有:A.崔希范B.钟离权C.吕洞宾D.刘一明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https://www.shuashuati.com/ti/e51dd6a0ecd849159e862110ff01ff29.html?fm=bdbdse332d60d19af724b65c5ad9c8064c498
5.吕洞宾午后,吕洞宾高歌而来,仙姑怕说不清,得把国舅先藏起。此间既无衣柜可避,也无窗可爬,空荡荡一屋,藏哪呢?神仙自有办法,仙姑一张口,把国舅吞了,暂且寄存在肚里。洞宾来后因国舅躲了,房里还是一男一女,仙姑请洞宾吃下午茶,国舅顺便咽得些茶余。仙茶不如人间茶提神,洞宾喝着犯起了困。 快到恭候之时,神仙...https://www.fx361.com/tags/d/8/027a3fe26c3ca186/3419398.html
6.吕洞宾成仙之路,八仙传奇的起点吕洞宾少年时期便对道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名师指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了钟离权祖师,祖师见吕洞宾天资聪颖,便收他为徒,传授道法,从此,吕洞宾开始了他的修道之旅。 历练心性 修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吕洞宾在修炼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曾在寒冷的雪夜中修炼心性,也曾面对妖魔鬼怪的诱惑与...http://topfba.cn/zxgl/66903.html
7.第339章吕洞宾拜师岳不群,娶了岳灵珊走向巅峰林平之眉头一皱,清晰感受到了吕洞宾的杀气。 不过! 林平之不但没害怕,微微一笑:“那么,你认为,你杀得了我?” “哈哈哈!” 吕洞宾点零头:“你的对,我已经知道你重新修炼的道是什么,这里是人间,只要在人界,无论你伤势多重,都不会死。我的确奈何不得你。” 林平之:“那你如何杀我?” “我可没杀你。” ...https://www.nfxs.com/book/141502/69409298.html
8.一言不合就砍人,你们神仙怎么这么江湖?时间和3维空间加在一起就成就了高维空间,《星际穿越》 洞宾曰:“弟子欲游中原,从何而起?从何而止?” 我要是汉钟离,吧唧就给吕洞宾后脑勺上打一下:“你小子怎么这么多问题,你出门旅游,爱去哪去哪,问我干什么!我最烦给别人规划旅游了!” 师曰:“九九之数属阳,先从山前九州,山后九州,两淮三九二十七军州...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54574650&efid=w11jnBXFSNlKV0MInP2vjA
9.某些回忆。何仙姑与吕洞宾。(东游记)剧评(题外话一下,耽美发展其实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因素。)2、吕洞宾多情,何仙姑却不懂情。是的,回头再看才发现,曾经的何仙姑一直都不曾懂情。年少向道(这部剧佛道各种混),一心成仙,修炼路上心无旁骛。未成仙前,她曾与东华在湖边谈到"情"字,却也不过匆匆数言。虽然她也会说,那是女子重情;可对她而言,情为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433437/
10.吕洞宾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https://baike.sogou.com/v695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