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收藏家来说,艺术品有两大作用,第一种作用就是满足个人爱好的追求。
这世上能流传下来的艺术品,经历百年甚至千年而经久不衰,这本身已经说明这件东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它们是古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极致,是人类文明的终极象征,代表了古人的艺术品味。因此,这类艺术家热衷于收藏此类艺术品,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艺术品的第二大作用是巨额的回报,对于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稀世珍品来说,无论落在谁手里,都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手里拥有它,就等于手握一大笔财富。
但这种投资行为也具有重大风险,因为越是价格昂贵的艺术品就越稀少,没有对比的东西,价格完全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完全可能因为高估了价格而变得曲高和寡,最终折在收藏家手里而亏得血本无归。因此,收藏行为就是一次成本巨大的投资行为,或赚或赔,都有可能。对于收藏家来说,具有慧眼,能一眼看出藏品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拍出天价的《水花》
今年2月,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由大卫·霍克尼创作于1966年的《水花》拍出了2.1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为此次拍卖会上价格最为昂贵的艺术珍品。
而《水花》上次出现在拍卖会上,还是在2006年,当时,这幅世界级名画拍出了254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在2006年的拍卖会上,拍得《水花》的是中国著名收藏家刘銮雄,也就是说,通过投资《水花》,一进一出之间,刘銮雄将2.1亿人民币收入囊中,刨去成本,净赚1.8亿!
这一笔投资,无疑是收藏界的一次传奇,但对于导演此次传奇的刘銮雄来说,仅仅是常规操作。
卖电风扇起家的股市狙击手
刘銮雄出生于香港,幼年贫困,刘銮雄10岁之前,因为没有床,只能睡在地板上,后父亲开了风扇厂,生活才有了好转。
刘銮雄毕业于加拿大大学。1974年,毕业归来的刘銮雄继承家业,经营吊扇业务,与友人梁英伟创办爱美高公司。
轻松助其实现了赚取1个亿的人生小目标,为他赢得了"吊扇刘"的称号。刘銮雄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股市狙击手,这位实业起家的商人,在股市也能翻江倒海,吸金无数。
在与友人梁英伟产生间隙的时候,他假意退出爱美高,却充分利用股市的特点,在公司产品严重滞销股价下跌的情况下,大笔买入,成为了了大股东。
重新执掌了爱美高,也为将2亿人民币揽入自己怀中。多次在股市采用同样手段的刘銮雄为自己闯下了股市狙击手的名声。
经营股市,需要的不仅是独到的眼光,也要有不惜破釜沉舟的魄力,刘銮雄二者兼具,这种优势,也为他后来进军收藏界,继续在收藏界翻江倒海提供帮助。
听发型师的话,进军收藏界
早在70年代,已经因生产吊扇取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刘銮雄过着奢靡的生活,他为自己购买了大量豪车,却在一次理发的时候下定决心要投资艺术品。
这一天,刘銮雄叫来自己的发型师为自己打理头发,在打理头发的时候,两人攀谈了起来。
发型师对刘老板说:购买豪车,买下来就意味着贬值,后期还要花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是一笔亏本买卖。我要是有钱,我肯定会买艺术品古董等,稳赚不赔!
刘銮雄的发型师曾经是一名艺术家,他的话点拨了刘銮雄,已经腰缠万贯的刘大老板听信发型师的话,开始涉足收藏界。
而发型师,也成为了他的重要参谋,他会给他讲解如何看画,如何评估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收藏高额的回报,让刘銮雄对于收藏一事兴趣大增,能够买入一件自己心仪的艺术品,能让他高兴好几天,比做生意赚了钱还要开心。
后来,刘銮雄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造诣深厚的收藏家,对各种艺术珍品了如指掌,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艺术收藏家。
投资艺术品,刘銮雄既有商业上的考量,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正如先前所说,刘銮雄可以一眼看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否有升值的空间。
通过低买高出,为自己赚取大额利润。同时,刘銮雄也是一位追求艺术享受的收藏家,为了自己喜欢的名画,他可以豪掷千金买下,供自己收藏欣赏,而不顾别人的看法。
如今,刘銮雄收藏的珍品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仅有早已经价值连城的名家作品:
像梵高的名画《阿尔及尔的女人》,齐白石《山水册》也有独此一件的古董,比如,诞生于清雍正年间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诞生于北宋年间的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等。
在刘銮雄收藏列表中的艺术珍品,既有古今中外的名家画作,也有遗留于世的中国陶瓷等艺术品。
在艺术品收藏一事上,刘銮雄不仅擅长大手笔买进,他擅长捡漏。捡漏是一门纯技术活,需要的是众人不看好时独具慧眼,看出收藏品的潜在价值,也敢下手。
关于捡漏,多年在收藏界的捡漏历史,刘銮雄有自己的独家秘诀,他认为:
中国瓷器是最值得投资的艺术品,只要获得,便可轻松赚取100倍的利润,中国画次之,但也有二三十倍的利润空间,最不值得投资的就是西洋画,亏本都有可能。
这位生产风扇发家的商人,在股市神出鬼没,有股市狙击手的称号,在房地产行业也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经手的豪宅价格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