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年,徐老怪又一部武侠片上映了。
相信不少人已经看过《狄仁杰·四大天王》这部电影。人们感叹这斑斓色彩,超群想象和兼具禅意的东方式影像。
在这部电影中,怪神乱兽的奇观把人拽入古典而又奇幻的新时空。
徐克果然是徐克,是把特效玩到极致的人。
巨龙腾飞
大鱼讲佛
以及满身眼睛令密集恐惧症患者无法直视的赤焰金龟
峥嵘乱世、英雄仗义、夜景幽蓝、日景昏黄。徐克素来爱武侠,爱奇幻。奇幻片中多喜“妖怪”的素材,塑造过许多“妖”的形象。一直努力却从未被观众认可的怪兽情结,也可以成为“徐克电影”特有的印记。
让我们来看看徐克奇幻片中的妖怪们都长啥样吧。
先从配角妖怪说起。
《倩女幽魂》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树精姥姥和黑山老妖
树精姥姥由男性饰演,一会儿男声,一会儿女声,让人胆战心惊。黑山老妖则是一身黑袍,神秘不可方物。
黑山老妖本体像一座挂满灯笼的房子
由人扮演的妖怪配角,多有着诡异的声音、夸张的发饰和神秘的造型。
86版西游记带给荧屏前的我们的深远的影响,束缚着我们这一代对“妖怪”的想象。比起中国志怪史中传统意义上的妖怪,徐克电影中的妖怪更像“怪兽”。
《倩女幽魂》中的蜈蚣精
攻击宁采臣的不知名妖怪
(是不是看起来特别“哥斯拉”呢)
徐克早期的奇幻电影中呈现出的妖怪已经“魔化”,90年代之初,徐克的妖怪风格,可以说是看向未来的。在后期作品里,怪兽、魔兽风格更加突出。特效运用的繁多,给人以强力的视觉冲击。
如《狄仁杰·神都龙王》里的各路妖怪
无论是妖怪皮肤细节还是水面效果,都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奇门遁甲》中的妖怪
与周星驰合作的电影《西游伏妖篇》中的妖怪,更是把怪兽的形象与东方文化的内核合二为一。
在形象上高度还原出猴子的兽性与魔性,凶狠之至。
哪吒的暴虐、诡异,打破固有印象。
曾被网友吐槽为“鬼娃”。
不难发现,徐克奇幻电影中的配角妖怪,丑陋的真实、魔幻的惊悚,暴虐的恐怖。徐克尽可能尊重原著,或尽可能大开脑洞,做出颠覆。妖怪有西方怪兽的味道,也有中西合璧的魔幻。
这一路的妖怪进阶,体现在特效和精良的塑造上,更体现在脑洞和想象力的升级上。在逐渐西方化进程中,尽可能保留着东方朋克式的怪物特色。
不过也有风格大跑偏的例外。
比如哥斯拉在90年在《倩女幽魂2》中的首次亮相
《奇门遁甲》中的哥斯拉2.0
《奇门遁甲》中过于“西化”的怪兽风格,少了惊喜,多了违和。让许多观众很难找到当年徐克电影中国风元素中衍生的点点韵味。
再来看看徐克电影中的“妖怪主角”。说徐克是最会拍女妖精的人,应该没人反驳吧。
《倩女幽魂》中的小倩
小倩不算是妖,是鬼。自然少了妩媚,多了柔情。
徐克把女鬼小倩的人性和鬼态拿捏的刚刚好。
《青蛇》中的两个妖精,是电影史里最美的妖精了吧。
在那样一个人鬼混杂、身份颠倒的世界里,没有了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的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缠绵悱恻。
刚柔并济的白蛇
媚态百生的青蛇
娇媚的走姿,眉眼神态,徐克对妖是倾注了感情的。
模糊不清的情愫虽然复杂,却更加真实。
让徐克变成,最会拍女妖精的原因,是因为徐克电影中真正重要的,无非一个情字而已,无分男女东西人妖。
人的世界,一直充斥着杀戮与狰狞。而妖的世界,反而保留了一些没有被污染的真情。
在后来的作品中,徐克也塑造过不少女妖精。
周冬雨饰演的半人半妖掌门人,魅惑里裹着天真
纯净里藏着妖娆
她存在两个形态,人形时是少女小圆圈
妖形时是一只蓝色的鸟。
但人时是人,妖时是妖。缺了联通的神韵。像两个角色。
白骨精林允
打破固有印象,有点妩媚,但不惊艳。
王丽坤扮演的“蜘蛛精”
发饰、妆容、服饰,娇媚的神态,一颦一笑,都藏着小青的影子。但又好像是用力过度的“妖精”,缺了许多小青的“神韵”。
女妖精进阶的能力显得稍逊,甚至可以说是倒退了。她们的故事与情感不够“饱满”。要么只有妖里妖气的躯壳而已,要么是半人半妖,彼此隔断。没有了成熟的故事情节铺垫,妖精无血无肉。迷人的,怅惘的,风骚的,邪魅的。有个性,却难成经典。
最后。
从妖怪的进阶能看出徐克电影近年来的一些问题,太过极致的个人化难免让情节显得“空”。
徐克好像已经失去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气氛的能力。震撼的特效,是脑洞炸裂的东方幻术,还是不中不洋的商业妥协?观众们会去质疑。但是徐克独树一帜的风格,以及对影坛的杰出贡献,无人能够替代。他依然值得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