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镇的Vorsteiner改装厂,以开发豪车包围著称,两年前开始推出改装轮毂。除一款为旋压铸造工艺外,其余均为锻造。类似HRE的产品线布局,后面会说到。
Vorsteiner的轮毂中,最漂亮的是VSE-003.爪子处理的干净有力,很有张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轮毂A面中心盘部分,突然下凹。这款轮毂的锻胚是专门开模的,胚整体锻好后,中心盘部分再锻压一次,造就了如此美的下凹曲线。
无奈美国大牌锻造价格太高,19寸一片锻造到国内的零售价普遍在1万人民币左右一颗,非一般车友能够消费的起。所以大牌都会推出一款价格相对平民先的旋压铸造轮毂。Vorsteiner就推出了一款代号V-FF101的旋压铸造轮毂。V-FF101造型上秉承了Vorsteiner“大气、品味”的设计风格,细节有特色,造型上也百搭。V-FF101的19寸,到国内的零售价是6500元人民币左右一颗,20寸8000元左右一颗。
说到HRE,不要说你还沉迷在曾经台湾铸造P40以及遍地国产P40的时代。作为最有文化底蕴的美国大牌,HRE的轮毂,无论从品质还是造型上来说,在业界都是首屈一指的。一句话,好货!价格么。。。就不要说了,说了伤心。
HRE的产品线分一片锻造,三片锻造和旋压铸造。HRE虽然属于老牌轮毂品牌,但是设计思想还是能跟上时代潮流的,新推出的三片锻造复古风格的几款轮毂,也非常不错。501能找到BBS的元素;505能找到3SDM的元素;454能找到ISSFORGED的元素
RAYS就不多做说明了,今年推出总共三个新款和一个老款新颜色,ZE40,TE37ULTRA,57GETTER和57FXXE-procoat.
切记,买RAYS的轮毂,要注意FACE的数据,FACE1-4,数字越大说明轮辐越凹。特别是改了刹车的车友,一定要注意。一般建议前轮FACE1,后轮FACE2或者3.RAYS的价格算比较透明的,数据上以日系车为主,宝马奥迪车型数据的款式屈指可数。盖子要另外加钱买,其实我觉得没盖子也挺好的。
今年Vossen推出了两个系列三个新款,也就是CVTWHEELS和VFS(旋压铸造)。顺便公布下三款的数据,正品和高仿的数据很容易区别出来的。国人的拷贝能力真厉害,正品都还没到港,国内已经开卖了。CVT的模具在国内不下20副,哈哈。台湾也有,相比来说,台湾的CVT更接近于正品CVT。不过花将近2W买套正品铸造圈,自己算算划算不?哈哈!
注意左右轮毂条幅的方向,正品货,台湾产的和某国内产的,左右方向一致!
再放几张台湾长耀工厂做的CVT,怎么区分真假台湾货,告诉你,看爪子细节,哈哈!
下面是VFS旋压系列的两款,国内也有拷贝圈啦。
国产ADV拷贝锻造圈,唉!!!!!!品质何在?
美国MORR,个人最喜欢的品牌之一,主要做宝马和奥迪车型,订货的时候直接报车型,老美会给你做齐边数据的,所以对外都不公布ET值,这何时成商业机密了?哈哈。看了他家的VS8.2你就明白了,那个凹,那个齐边,那个拉丝透明漆表面处理,赞!19寸到国内的零售价也差不多1万一颗啦,大家纯欣赏。不过新推出的一款滚锻技术的一片式锻造,估计价格会比较亲民。何为滚锻?看看RAYS去,RAYS的锻造轮毂,全部都是滚锻。滚段的优势在于初期模具费很高,但是分摊到单颗轮毂上的成本越做越便宜。坑爹的小日本,TE37卖了这么多年了,不降价反尔涨价!
先看看MORR的VS8.2,可惜去年已经停产的,换了个新的型号,模具应该还是原来的。
MORR目前全系一片锻造产品,哈哈,是不是很像ADV.1其实天下轮毂一大抄,看你抄的水平了。
重点在最后这款,也就是前面说的滚锻的那一款!抓紧订购吧!
额。。。。不怎么想说WORK,都是大抛边VIP和低趴风格的轮毂。不过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看图吧!WORK最近也新出来一款复古风格的轮毂,很Q很有爱。买WORK的轮毂,数据方面也很头大,特别是改了大鲍鱼的车子,有时候连总代理也不能保证到底哪个是合适的数据。
ENKEI以旋压铸造技术闻名,好货啊,是偶尔下赛道又追求性价比车友的好选择。比较经典的款式是RPF1和RS05RR。ENKEI轮毂适配车型比较广泛,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数据,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下,官网上的数据几乎都是齐边数据,也有重量数据,哈哈!选购的时候也要注意FACETYPE,同RAYS一样。
EForge作为一个台湾本土品牌,开拓大陆市场2年以来,品质还是可以,不过呢就是款式差了点。好在最近新推出的几款还不错。全部19寸8.5/10J前后配,还没看到实物,不过后轮10J,应该会很凹了,而且是欧洲客户的订单,TUV安全标准,有木有!
BC两片式锻造轮毂的HB和BX系列,款式上一般,关键是人家可以做双色,那样效果就很不错了。
3SDM英国品牌,代工工厂在台湾(未来轮毂代工的聚集地,不要奇怪)。款式不多,0.01/0.05/0.06.其中3SDM0.06应该算比较经典的。前后左右配,四个模具。玩低趴还是相当不错的。国内已经有两个模具的拷贝圈啦。
WCI,美国新崛起的潮牌,也是玩低趴风格的轮毂,其中的CC10,俗称“电风扇”!
WCI的锻造圈也很新潮,嘿嘿,大家看看!
品质还不错的一个品牌,款式么还可以啦,抄大牌的,属于百搭的款式,代工工厂在台湾。
爱尔兰出个不错的品牌不容易啊,Ispiri最潮的款式就是CSR4,也是低趴专属!
3DDesign?最富盛名的就属他家的TYPE3FORGED啦,正规行货零售价19寸1万多吧,嘿嘿,装车图确实不错!
ZPerformance,台湾宏森工贸代工生产,TUV安全标准,款式也是抄大牌,但细节有亮点。比如碳纤维盖子等等。大陆能买到,因为台湾工厂有售后流出,19寸售价大概9000人民币一套吧。但并不是所有的款式和数据都有货。也属于图片拍得不错的一个品牌,唯美!
普利司通旗下Prodrive,之前是RAYS代工的,据说现在换成TWS(锻荣社)代工,未证实。Prodrive锻造轮毂以轻著称,款式一般吧,但是品质OK.选购日本轮毂你懂的,注意FACE和刹车空间!
最早注意到德国Mbdesign这个品牌是在2013年的美国SEMA展览上。那辆红色的F30,配上古铜色MbdesignKV120寸轮毂,实在是漂亮!
20:。。。。。。。。。。。。。。。。。。。。。。。。。
回头再写点其它几个品牌,不过对某些明明是国内做的,还打MADEINXXX的轮毂,还有定制的锻造轮毂,就算是个品牌,也就不说啦,因为国内加工水太深。附上铝合金轮毂安全标准和国外最流行的装车图,大家也可以长长眼。
--------------------------------------------------------------------------------------------------------
试验的标准,主要有德国的TUV,日本的VIA/JWL、美国的SAE等。其中德国的TUV标准最高,原因是德国的大部分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轮毂要进入德国市场,每个产品都需要经过RUV测试并取得KBA号码后才能进行销售。由于欧洲80%以上的原装轮毂都是德国轮毂工厂生产的,因此中国出口到德国的轮毂很少,由于TUV标准高,因此国内售后市场上真正再按TUV标准生产的轮毂微乎其微。大部分轮毂工厂都是按日本VIA/JWL和美国SAE标准进行测试的。
《乘用车用轻合金制轮毂的技术标准》
JWL标志是(JAPANLIGHTALLOYWHEEL的简略):此标准是适合于乘用车(乘11人以上的汽车、二轮自动车除外)用轻合金制车轮的安全标准。此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由制造者负责实施,符合此标准的产品用JWL标志表示。
1.弯曲疲劳试验:将轮缘固定在旋转圆板上,高刚性轴与车轮按图一所示,像装车时一样安装,加弯距同时使之至少旋转10万转.
2.径向疲劳试验:适用于该轮的轮胎安装在轮毂上,与装车时同样的状态安装到试验装置上,在半径方向加重的同时使滚筒旋转,使车轮至少旋转50万转。
3.冲击质量:适用于该车轮的乘用车用无内胎轮胎,轮胎总幅最大值最小的(根据日本汽车轮胎协会规定等),或者是限定使用时,指定的乘用车的轮胎总幅最大值最小的轮胎安装在车轮上.轮胎空气压为200±10kPa。安装着轮胎的车轮按照装车时同样的方法安置在台面上,将重物的下端部距离轮缘外侧
朝向车轮中心25±1mm的位置上固定,2.3.1中质量的重物距离轮缘上端230±2mm的高度下落.考虑到冲击部位不同试验结果有可能产生差异,所以要在轮缘外周部足够数目的几处进行试验.此时,每进行一处试验分别使用车轮.
【判定标准】
1.弯曲疲劳试验:无试验产生的裂纹(染色渗透探伤法检查)、无明显变形、螺帽或螺栓无异常松动等。
2.径向疲劳试验:试验产生的裂纹(染色渗透探伤法检查)、无明显变形、螺帽或螺栓无异常松动等。
3.冲击试验:无试验产生的贯穿性裂纹(染色渗透探伤法检查),轮辋与法兰面不分离,无空气泄露。但,试验装置的重物直接接触车轮的损伤、变形等不作为判断对象。空气泄露是指轮胎的空气压一分钟之内散尽。
乘用车用轮毂试验按项目每个模式试验以下个数。a.弯曲疲劳试验1个;b.径向疲劳试验1个;c.冲击试验(13°)2个
【VIA】指测试载荷限定标准,例如18寸轮毂,大家可以在轮毂背面看到VIA690KG的刻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CD不同,VIA荷载标准也不同。
好贴,在哪可以了解买到。。。能说下国内轮毂那些牌子好。
好贴!顶!建议介绍点更实用的,离我们生活近点的,比如我们能接受的,比如中国流通的,比如国产可靠的,等等!期待!
轮毂背面打的是MADEIN马来西亚...的确是出口到东南亚...是不是假的?
我看中那款,他说是出口尾单...的确不是CSB那款...但他也有做CSB的代工货
呃,真是..包围改成M4的了..叶子板旁边的标没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嗯,已经在有车朋友圈扩散,非常给力的知识普及
有没18寸的介绍
能再给我们这些菜鸟普及一些实用的就好更好了。比如介绍一下台湾的?在哪去才能买到好的圈?
LZ我知想大喊一声:太漂亮了~~可惜只能默默的说买不起啊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