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20230805.doc

1.“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2.“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说教才,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字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人前言也。3.毛诗诂训传和尔雅这两部书都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4.古代注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毛诗诂训传。5.古代辞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尔雅。6.黄侃对“训诂〞的总称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7.训诂学的核心是解释字词。8.解释语义的专著分为三类:①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②专释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或毛雅③解释局部词语的。如经传释词方言。

9.音义兼注的专著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10.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毛亨传,汉X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11.十三经注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仪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1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的注本有李善注和五臣注。

13.关于注音,早期一般用直音法,反切注音。

14.汉魏六朝以来利用“四声别义〞这一特点给古书注音。

15.X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

16.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使用的术语是当为〔当作〕

17.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个术语时,表示的是声训。

18.提醒同义词内在联系与区别的术语是浑言、析言。

19.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的术语是辞〔词〕。

20.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辞,指虚词。

21.说明某字当读本音的术语是如字。

22.以下著作属于俞樾的是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23.读书杂志〔记〕作者王念X。

24.句读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何休公羊传注序。

25.分析字的形体构造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

26.经常使用的训诂方法是以形索义。

27.“名无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这段话描写了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和约定性。

28.因声求义的重要轨道是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29“学者改本字读之,那么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那么以文害辞〞,这句话出自王引之的经义述闻

30.明方言旨在解决方言词的声音变化的轨迹。

31.所谓声训,主要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32.章炳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探寻语源。

33.王念X说的连语指连绵词。

34.“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成败是偏义合成词。

35.“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军〞。缓急是偏义合成词。

36.“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是合义的合成词。

37.比方说文老部:“老,考也〞,“考,老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互训。

38.“负,背也,置项背也。〞它的训诂方式是推因。

39.“蛊,腹中虫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义界。

40.“盗,逃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推因。

41.对音义关系的探求,宋代王圣美提出了右文说。

42.右文说是声符求字义的学说。

43.沈兼士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对“右文〞说的历史和内容都作了分析说明,把“右文〞说更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了。

44.近代对右文说进展系统总结的学者是沈兼士。

45.“燕雀以为凤皇,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宙,栋梁也〞,他使用的间本义。

46.“吹〞〔嘘也〕:“嘘〞〔吹也〕-“吹嘘〞。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互训。

47.“口,人所以言食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义界。

48.训诂学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的方式叫反训。

49.段玉裁说“凡字有本义,有引申假借之馀义焉〞。

50.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

51.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于齐。赴后写为讣,它们的关系是古今字。

52.“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表达的感情色彩是轻蔑。

53.方言的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是汉代的杨雄。

54.源于晋代的俗语是宁馨。

55.**来自满语,**来自满语。**来自达斡尔族语。乌兰浩特来自蒙古语。呼和浩特来自蒙古语。**来自藏语。乌鲁木齐来自维吾尔语。

56.“佛、菩萨、和尚、现在、因果、庄严、法宝、圆满、魔、阿加佗〞来自梵语。

57.“仁频〞译自爪哇语。

58.外来词有铁辙〔铁轨〕、辙路〔铁路〕、量天尺〔寒暑表〕、千里镜〔望远镜〕、自来火〔火柴〕、千斤秤〔起重机〕。

59.方丈原指长老的居处,后来也用来指主持寺庙的大和尚。

60.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榖部“阿芙蓉〞下说:“‘阿芙蓉’一名‘阿片’,俗作‘鸦片’〞。

61.高诱注:“纮宇宙而章三光〞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使用的是引申义。

62.礼记月令篇:“孟夏行春令,那么蝗虫为灾;仲冬行春令,那么蝗虫为败。〞王引之说:“‘蝗虫’皆当为‘虫蝗’〞。

63.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尔雅,义书也。声类以下,音书也,说文以下,形书也。

64.黄侃说:“四类之中,又当以说文尔雅为本。

65.训诂书在汉代出现的是尔雅。

66.尔雅分为十九类。

67.晋代的郭璞的尔雅注与宋代邢昺的尔雅疏合为尔雅注疏。

68.清代研究尔雅的人很多,成就最大的是邵晋涵和郝懿行两人。

69.邵晋涵的尔雅正义着重校正文字,采录古注,以古书证尔雅。

70.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着重以声音贯串训诂,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破除文字障碍,探求词源。

71.增补尔雅或仿照尔雅体例编写的书很多,它们都以“雅〞字命名,其中最早的一部是旧题孔鲋撰的小尔雅。继承尔雅而最为著名的有方言释名和广雅。

72.训诂著作出现于汉代的有方言。

73.以下作品出现于汉代的有释名

74.X熙的释名以推寻事物的得名之由著称。

75.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拟方言词汇专书,是通过对群众语言的调查搜集而编成的一部方言词典。

76.方言的注本流传至今的,以晋代郭璞的方言注为最早。

77.广雅的作者是魏X揖。

78.王念X给广雅注释,日以三字为率,积十年乃成书,名为广雅疏证。

79.广雅以疏证有人比诸郦道元注水经,注优于经。

80.以下著作出现于汉代的是说文。

81.南唐X锴撰说文系传叫小X本,到宋代,X铉校订的说文解字叫大X本。

82.经典释文作者是唐代的陆德明。

83.先秦有六经,秦以后有五经,失传的是乐。

84.孟子章句的作者是汉赵歧,楚辞章句的作者是王逸。

85.史记的三家注包括宋裴駰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X守节的史记正义。

86.文选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一部代表汉赋和六朝的诗、骈文的总集。

87.集中力量注明出典的是文选。

88.清代X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89.从先秦到秦末,训诂学开展经楞了五个时期,分别是先秦的萌芽期,两汉的兴盛期,魏唐的保守期,宋到明的中落期,清的复兴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时期是两汉和清代。

90.汉人遍注群经,为训诂学的开展开辟了蹊径,奠定了根底,毛亨、X玄、许慎、马融等,是这一时期奠基的代表人物的。

91.魏晋六朝,流传到今天的注解有王弼、韩康伯的易经,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范宁的榖梁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魏晋皇侃的论语义疏。唐慧琳的一切经音义。

92.清代的训诂学为三派:一是纂集派,这一派述而不作。二是注释派,这一派是阐发或纠正前人的训诂。三是创造派。

93.清代训诂学家属于X派的学者有惠栋、江声、钱大昕,主X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

94.清代训诂学家属于皖派的学者有戴震、段玉裁、王氏父子,主X以字学为基点。

95.汉书艺文志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96.最早的图书分类是“七略〞。

97.四大丛书是二十四史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98.“衍、脱、讹、倒〞是古籍出现错误的四种现象。

99.古籍在传抄刻写过程中增加文字的现象叫衍。

100.古籍在传抄刻写过程中丢掉文字的现象叫脱。

101.古籍在传抄刻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叫讹。

102.古籍在传抄刻写过程中错简文字的现象叫倒。

103.校勘的目的在于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

104.校勘的四种方法是:对校法、他校法、文物校书法、理校法。

105.训诂的方式除了互训、义界外,还有推因。

名词:

四书集注:X熹所著,有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

谓:使用这个术语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前面。它的作用是用来拿一般释特殊或拿具体解释抽象。

曰(谓之):使用这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在后面,它的作用是释义,同时用来分辨同义的细微差异。

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同假字,有时用来注音。

浑言、析言:浑言,笼统地说;析言,具体地说,这是指出同义词的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破读、读破: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称为“破〞。

转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语音有转变的词。

互文:说明上下文要互相交织补充,必须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古文经学派〔或古文经学〕:在汉武帝时,人们从孔子墙壁里发现了用六国的古文写的经书,这种经书就叫古文经书,研究它的学问,就称为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派:汉初的经学书籍都是用隶书写的,当时称为今文经或今学,研究这种经书的人就叫今文经学派。

笔意与笔势: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偏义的合成词: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而偏用其中一个,另一个只作陪衬。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字的典,主要收小篆,同时也收古文、大篆,收字多个,分540部,15卷,它是专门探求本义的。

五经正义:是唐代孔颖达对儒家五部著作的注解,分别是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史记三家注:宋裴駰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X守节的史记正义叫史记三家注。

前四史注:宋裴駰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X守节的史记正义叫史记三家注。到了唐代,颜师古江集了前人二十三家的注释,完成了汉书的新注。后汉书的注是唐章怀太子李贤所作,三国志由宋裴松之为之作注。以上称为前四史注。

疏不破注:强调学有宗主,对于旧注可以有引申生发,但不能另立新说。

丛书:是总聚众书而汇刻成一大部的书。分为综合性丛书与专科性丛书两大类。

对校法:先选定一种较完善的版本作为底本而后用不同的版本进展互校。

理校法:从事理或文理上去分析、判断而加以订正。

引申:指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引申意义

简答:

1.训诂学的任务是什么?

①“释古今之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②“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③“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2.训估学的内容是什么?

①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②解释文句③分析篇章④分析表达方式⑤分析时空关系。

3.解释文句包含哪内容?

①分析句读(停顿)②疏通句意③说明语法

4.训诂的实践形式。

①解释语义的专著②音义兼注的专著③形音义合解的专著④注释书⑤其他

简单述说读为〔读曰〕、读假设〔读如〕两者的区别。

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同假字,有时用来注音;读假设。〔读如〕多用来拟声注音。

5.说明今、古文经学派的产生和分歧。

①汉初的经学书籍都是用隶书写的,当时称为今文经或今文经学。②在汉武帝时,人们从孔子墙壁里发现了用六国的古文写的经书,这种经书就叫古文经。③这两种经书只是字体不同,后来形成了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④今文经派认定孔丘之后才有经,古文经派主X六经在孔丘前便存在。

6.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①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②运用以形索义原那么须以笔意为据,假设硬以笔势索义,就难免穿凿附会,导致谬误。

7.怎样对待音和义的关系。①音义关系的偶然性。②音义关系的约定性。③音义关系的回授性。④音义关系的延展性。⑤音义关系的类聚性。⑥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8.因声求义的条件与轨道是什么?

①根据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和约定性,一些特征相类似的事物,语音可能一样或相近,比方“少、杪、秒、渺、小〞等音同音近的字,都有微小的意义。②因声求义的重要轨道是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9.怎样析词审义?

①分清词与词组。②分清单纯词与合成词。③分清合成词的合义与偏义。④分清词素结合的固定与自由。⑤分清词素组合的构造方式。

10.简述连绵词的特征。

①一个语素两个音节,是单纯词。②形体不固定。如“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阳〞等。③连绵词只能两个字结合起来求解,不能拆开来求解。

11.什么叫互训?

①互训的实质即“用同义词相互训释〞。②互训的根据。互训是以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根本共同点为依据的。③互训的类型。即直训、同训、遂训、类训。④互训的局限性,只能表现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共同点,不能分辨二者的不同点。⑤互训的开展。

12.互训的类型有哪些?

①互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又叫直训。②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叫同训。③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又叫递训或转训。④从类属上着眼,有以共名释别〔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叫类训。

13.义界的实质、原那么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①凡以一句解一字之义者,即谓之义界。②原那么是确切而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局限性:首先,定义难以下得准确;其次,文字往往冗长。

14.推因的原那么、途径是什么?

①推因的原那么便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②途径便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证〞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根源。

15.什么是理性的引申?它分哪几类?

①指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引申意义。②可归纳为:a.因果的引申。b.时空的引申。c.反正的引申。d.虚实的引申。

16.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社会因素是什么?

①政治观点的进步。②艺术思想的变化。③科学的兴旺。④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的变化。

17.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语言因素是什么?

①词义的变迁。②上下文的感染。③修辞手法的影响。

18.介绍方言的全称、作者、成书的经过。

①周秦时代每年秋天都派人作轻车到各地采集方言,回来加以整理。②杨雄很喜爱方言,曾利用外地人在首都的时机,广泛进展调查,积累了可观的材料,历时二十七年,写成了九千字的方言。

20.方俗词义难释的原因是什么?

①可以作为引证的材料很缺乏,几乎没有适宜的字节、词典可查。②记录当时口语的文字往往有多种写法,而且抄写的人和刻印的人文化水平较低,错别字多。③中古、近古辅音词占多数,但是又没有固定下来,某一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不容易区分,有时合成词的两个词素的次序不固定,有时出现不规那么的略缩语,都使人难以确定词义。④有些来自少数民族的译音词,不容易准确的对译。

21.汉语的外来词包括哪两种?

一种是来自在国内各兄弟民族的,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

22.黄侃说青年必读25种书,是哪25种?

经学十五书,即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

23.黄侃又专从训诂角度依段玉裁说举“现在完全切用十种根柢书〞,是什么?它们又可分类哪四类?

①即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②a.尔雅解释群经之义,是训诂的根本,能明一切训诂。B.说文解释文字之原,掌握文字之由来。C.方言解释问题不同之语言。D.释名解释文字得音之原,掌握声义贯穿之理。

24.关于尔雅内容及其分类?

按内容分十九类即: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释天第八,释地第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释鱼第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

25.方言的价值和影响?

①它保存了两汉相当丰富的口语词汇,为我们研究汉代方言通语的异同,探讨古音的变化,都提供了珍贵的材料。②它还可以使我们从它所收集的词汇里侧面了解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也能让我们知道在今天的口语中还有不少古代词汇成分。③扬雄实事求是地调查人民群众语言的精神和研究古今语言现象的进步方法,对我们也有启示。

26.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是谁?

即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杜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X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27.“传〞“笺〞“正义〞“疏〞“音义之学〞各是什么?

①“传〞是对经书的解释。②正义即解释经文,又对前人的注释加以解释,与“疏〞一样。③笺是X玄对诗经的解释。④音义即解释注解又解释义音。

28.先秦的训诂有哪些形式?

①借字义的解释来说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X。②借字形的解释来说明哲理或政治主X。③辨析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

29.两汉的训诂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①保存下来了大量的随文释义的注解书,尔雅出现了,成为训释词义专书之祖。②方言出现了,成为比拟方言学的先驱。③说文解字的问节成为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④释名出现了,开了语源学的先河。

30.唐代训诂保守的表现是什么?

唐代的“疏不破注〞,训诂学趋于保守,没有新开展比方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都是沿习前朝的旧意,没有什么新观点,这一套“正义〞强调学有宗主,对于旧注可以有引申生发,但不能另立新说。

31.宋代理学家注释古书的的特点是什么?

①善于说明义理②敢于创发新义③对音义关系有一定认识,如王子韶的“右文说〞,对语法现象有进一步了解。④能利用金石学的成就进展训诂。⑤缺乏**精神,主观想象多。

32.清代训诂复兴的原因是什么?

①资本主义萌芽及西学东渐。②清代讲究“汉学师承〞。③清儒有优良的学风。

33.清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的特点是什么?

数量多,体例完备。有注释前代训诂专著的,如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有仿效尔雅编撰的,如X骏声的说雅有集古代传注汇成一编的,如阮元的经籍籑诂;有考订群书,成一家言的,如王念X的读书杂志有贯穿音义、探求语源的;有专释虚词、研究语法的等。

34.清代训诂学在质量上更有显著的提高,表现在哪里?

①清代训诂学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②善于因音求义。③采用了比例比拟的方法。④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5.清代训诂学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是如何表达的?

很多训诂家都知道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语言是开展变化的。段玉裁说:“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

36.清代善于由音求义表现在哪?

清以前的训诂学家对音义关系认识是模糊的,对声训从未作过理论说明,有些人还拘于文字的形体,更是隔绝了音义的联系。清代训诂学家提示音义关系的原理。段玉载说:“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王念X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

37.清代学者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他们不盲从旧说,也不妄立新说。破旧说也好,立新说也好,都强调有充分的根据。戴震提出过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义理指指导思想;考据指名物制度的考核与校勘、辨伪、工作,词章指讲究语法、修辞、逻辑等,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38.训诂学今后的任务是什么?

一是实现自身的建立与开展。二是指导训诂工作,提高训诂工作水平。

39.乾嘉学派值得肯定和借鉴的的是哪些?

①能比拟充分地占有资料。②能比拟注意古今差异。③能较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内部的系统性。④能重视有声语言与概念的直接关系。

40.什么是丛书?

丛书是总聚众书而汇刻成一大部的书。分为综合性丛书与专科性丛书两大类。

41.黄侃所列“现存完全切用的十种根柢书〞前六种是如何分类的?

论述

1.什么是以形索义〔形训〕?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以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如刀刃的刃,象刀有刃,休息的休,从人从木。注意的问题:①利用对应说文和古文字,因为说文是以形索义的专书,它对一万多个汉字的本义做了归纳,并且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因为古文字出现的时代比说文的小篆要早,字形更能反映本义,纠正说文的缺乏,如“为人民效劳〞的“为〞字,许慎说本义是母猴,这个解释是错误的,甲骨文的“为〞字是用手牵头大象,字的本义是手牵大象帮助人们劳作,这就纠正了说文。②分清笔意与笔势,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在以形索意时应依据笔意,不能依据笔势。如甲骨文的“为〞字就是笔意,而小篆的“为〞字就是笔势。③防止望文生训。如“游子不顾反〞中的“顾〞就是归返、回来的意思,而不理解为“念,想〞。

2.怎样对待音和义的关系。

①音义关系的偶然性。音义的结合最初是偶然的。②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和义一旦结合便具有约定性,如大家用“风〞字来表示刮风这种现象,就不能再用其它字来表现。③音义关系的回授性。在最早结合的根底上产生的同源词根与根有音近义通的关系。如间,本义是缝隙,引申出中间,后产生了同源词涧,本义是两山之间的水。音与涧就是音近义通的关系。④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在音义关系上有脉络可寻。如方言记载“蝇〞在齐鲁一带称为“羊〞,是一种转语。⑤音义关系的类聚性。音近义通的关系不局限于某一两个词,而是具有普遍特性。如“攸〞声的字〔词〕多含有长的意思。⑥音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个音素所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思也可不同的音素来表达。

3.简单介绍从声训右文说到音近义通的开展。

①声训是用声音一样或相近的词进展训释,推求事物得名之由,注重单个词的音义关系。②右文说从一组词的角度出发,认为但凡具有同一声符的字词,含有共同的意义音素,右文说从形声字的声符和字意的关系入手,系统的研究汉字,提醒了汉字孳乳变易的某些特征。但仍然局限于形体。如以“戋〞为声旁的字都有小的义,有“攸〞为声旁的都有长的意思,以“农〞为声旁的都有多的意思。③音近义通,是清代学者广泛使用的术语,指读音一样或相近,意义就相通,摆托了汉字形体的限度,具有科学的语言学意义,但也不可滥用,如明声母的字“暮、墓、晚〞就表示与黑暗有关的意思,阳部字如“亮、旺、强〞都有明亮的意思。

4.怎样看清词义的历史范畴?〔如简答不用举例〕。

①词义又有历史性,是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开展、人们运用而逐渐演变。它一方面继承、充实、深化,一方面扩大、缩小、转移。如古代的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后就泛指江河。这就是词的扩大。词的缩小如古代“禽〞指飞禽走兽,现指飞禽。转移,如寺庙的寺,古代指官府中官员办公的地方,后佛经传入中国安放于白马寺,后就为寺庙、寺院。涕,古代指眼泪,现指鼻涕。②无论是继承、充实、深化现象,还是扩大、缩小、转移现象,总的方向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疏到精细。如果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已经不存在,自然也不被使用,只存在于特定的文献中了。

5.论本义与余义的关系?

①但凡每一个字都有本义,又有引申义和假借义,构成了词义系统。②只知道本义抛开引申义和假借义,这是一种片面性。③只知道引申义和假借义,抛开本义,这又是一种片面性。④这两种版面性都不能研究好古代文献。如道路的“道〞,形声字,它的本义即道路,引申义有道理、方法、假借义有和尚、老道。

6.什么是词义的引申?分析词义的引申的系统性。

①即指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义有道理、方法等。②词义的系统性大致归纳为以下理性、形比、礼俗等三种。A.理性的引申指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引申意义。如习,本义是反复地飞,引申为反复练习、实习、温习。B时空的引申。C反正的引申。D.虚实的引申。如果字,引申为果真。③形比的引申。事物之间有外闻的偶然的相似,就使词义可以作形似类比的引申。如“斗〞原是一种酒器,天上北斗跟它形状相似,引申有了北斗星。的意思。④礼俗的引申。如“祭“的本义是残杀,由于古代宗庙祭祀要杀牲作为祭品,所以“祭〞的引申义就成了祭礼的“祭〞了。

7.论述说文的释义体。

①说文解字的讲解以篆文为主体。②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如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如刃,象刀有刃。休,从人从木。③有不少字的讲解必须承篆文来连读才能领会它的意义。如,参,商星也。应解为:参商,星也。④用“读假设〞“某声〞说明字的读音。如哙,读假设快。江,从水工声。

8.试论对说文整理研究的情况?

①唐代李阳冰首先刊订说文解字,完成20卷。②许锴撰写了说文系传即小X本,对李阳冰的错误有所批评。③X铉奉昭校订说文即大X本,他增加了反切,增加了新附字和注释。④二X都把原许的15篇分为30卷。⑤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较大的有四家,即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杜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X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⑥近人丁福保鉴于研究说文的著述繁多,乃编说文解字诂林,在下面罗列诸家说法。

9.试论裴松之的三国志的特点。

10.从魏晋到隋唐,训诂内容比两汉有所开展,表达在哪里?〔如简答只答要点〕

①一是注释中充实史料,如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注文是正文的三部。②阐发哲理,如郭象注庄子③注意聚集众说或网罗异义。如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聚集了200多家的注音释义。④考证故实用典。如李善注文选。

11.清代训诂复兴的原因是什么?

①从政治、经济国素看,清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乾嘉学派的产生,有利诂学的开展。②从文化因素看,清代对知识分子采取了镇压和怀柔两种政策,而这两条道路又都离不开训诂学。③语言学、语法学的进步也促进了训诂学的开展,清代学者利用了宋朝以来古音学研究的成果,并加以开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清代的训诂的开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古音学取得的成就。

12.清代训诂复兴的表现是什么?

①清代学者为群书所作的注疏数量特别多,如X诒让的周礼正义、X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等。②数量多,体例完备。有注释前代训诂专著的,如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有仿效尔雅编撰的,如X骏声的说雅有集古代传注汇成一编的,如阮元的经籍籑诂;有考订群书,成一家言的,如王念X的读书杂志有贯穿音义、探求语源的;有专释虚词、研究语法的等。③清代也有不少专门研究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著作,如杭世骏的续方言。

13.试论训诂学今后的任务。

一是实现自身的建立与开展。二是指导训诂工作,提高训诂工作水平。要完成这两大任务必须做到:①在科学的语言理论指导下,继承前人的训诂成果,综合运用多种训诂手段搞好训诂工作,分析古代书面语言里的具体情况。②不断学习和吸取国外语言学的先进理论和有关的研究成果。③建立中国训诂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论。④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训诂学工作者的队伍。⑤做好训诂学的普及工作。

14.举例说明古诗中存在的忌讳法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

①忌讳由来已久。国讳,避讳皇帝的意思。如秦始皇名政,以“正月〞为“端月〞。吕后名雉,改雉为野鸡。唐太宗名世民,“三世〞变为“三代〞,“生民〞变成“生人〞。②家讳。对亲属长辈的避讳。如李贺之父名“晋肃〞,跟“进士〞同音,所以李贺未参加进士考试。③对所厌恶的事的忌讳。如皇帝去世叫崩,去厕所称更衣、出恭等。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低而湿的地方。

2.牂羊坟首,三星在罶。大。

3.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类。小丑即小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同诚,诚心实意。

5.三老、官属、‥,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同有。

6.君子学道以爱人。礼乐。

7.左传里有“梦黄能〞,杜甫的“鸣弓射兽能〞,“能〞是指熊。

8.武气绝,半日复息。呼吸。

9.凡祭祀,饰其牛牲。洗刷干净。

10.见情素,堕肝胆。同输。

11.游子不顾反。归返、回来。

12.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借用作“何〞。

13.人涉卬否。我。

14.何以速我狱。诉讼。

15.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得意。

16.可怜身上正单。值得怜悯。

1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惜。

18.大臣相与阴谋。阴,暗中秘密的。谋,谋划。

19.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大体之形,属动宾词组。

20.故狗似攫,攫似母猴,母猴似人。两个都指猕猴。

21.田家作苦,岁时伏腊。杀。

22.蛊,腹中虫也。遭受。

23.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伙伴、同伴。

24.彼节者有间。关节。

25.长歌赴促节。节奏

26.时穷节乃见。品德。

27.雷风相薄。日薄西山。迫近。

28.宋师未陈而薄之。迫近。

29.燕雀以为凤皇,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宇,屋檐,宙,栋梁也。

30.鹰乃学习。反复地飞。〔因果的引申〕

3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到处。〔时空的引申〕

32.淫色暴慢,身好玉女。惟辟玉食。最正确、最美的。

33.假设不早图,后君噬齐。腹脐。

34.司马以吾帮,亡其良子。长子。

十连为乡,乡有良人。首领,乡大夫。

35.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国君。

36.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于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指佛教寺院定的规矩。

37权使其士,虏使其民。用权诈的方法手段。

38.四维不X,国乃灭亡。礼义廉耻。

39.方投石超距。跳。

40.哀窈窕,思贤才。怜悯,同情。

41.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42.举公义,辟私怨。除掉,消除。

43.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同夏,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带。

44.智缺乏与权变,勇缺乏以决断。同以,用。

45.其卜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X子。青年女子,青年男子。X子指子X。

46.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纺车上陶器部件。

47.卫献公,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分。

48.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收藏,储存。

49.是黑牛也而白题。额头。

50.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51.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大约。

52.王命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摹画。

53.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生孩子。

5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暂:突然,猛然。腾:跃起。

55.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56.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掷,投。

鱼价今年逐渐强。廉价。

57.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通苗,庄稼。

58.留取丹心照汗青。史书,史册。

59.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指代性副词。

60.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步:陆路。走:逃跑。

61.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都,共同。

62.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到,至。

6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一点都不能够,完全。

64.千仞之高,缺乏以極其深。尽达。

65.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副词,更。

66.假设爱重伤,那么如勿伤,爱其二毛,那么如服焉。如:不如。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

67.虽及胡耈,获那么取之,何有于二毛。获:俘虏。取:割取耳朵。

68.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种:种庄稼。树:种树木。

69.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阴:暗中。中:中伤。

70.令民为什仁,而相牧司连坐。监视。

71.赵奢曰:“胥后令**〞。同须,等待。

72.大石侧立千尺。倾斜而立。

73.以良家子参军击胡。清白人家。

74.善人在上,那么国无幸民。幸运。

76.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孩:小儿笑。见:特殊副词,指我。

7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迥:远。宇:上下四方。宙:古往今来。

78.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示尝。肯:紧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肉聚结处。合为筋骨结合处,要害之地。

79.夫X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渡。

8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非常。恨:遗憾,婉惜。

81.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通达、飞黄腾达。

82.鼓素琴,倾绿蚁。酒。

8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

84.学而优那么仕。有余力也。

85.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跋:踩。踬:绊倒。辄:那么。

86.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从:让…跟从,或率领。微行:小道。

8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同列。

88.狐毛、狐偃以上军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崩溃败逃。

89.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聪:耳力。六律、五音:古代乐律方面的名称。

90.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在商代是贵族的总称。

9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在头顶上盘成发髻。

92.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取:同娶。匪:同非。

93.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这个,那个。子:女子,姑娘。室家:有家庭。归:女子出嫁。

94.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疾:一般得病。病:重病。属:放置。纩:新絮。俟:等待。

95.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停柩待葬。

96.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人偶。

97.妾身未清楚,何以拜姑嫜。婆公。

98.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陶:制作陶器。冶:冶铁。诸:之于。宫:原指皇家居住的地方,后指整所房子。

99.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堂:正厅。室:内室。

100居龙兴寺西序之下。堂屋的东西墙。

01.塞向墐户。塞:用砖堵上。向:朝北的窗口。墐:用泥上。

0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版:夹墙板。筑:捣土的杵。

03.夫子式而听之。同轼,手扶着车轼。

04.夫车之能转千里所者,其要在三寸辖。安插在车轴两端的一个销子。

05.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隅:角落。好:美好。罗:丝织物。敷:麻织品。

06.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蚤:同早。施:躲躲闪闪,忽左忽右。

07.遂乃开他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同慰,抚慰。

08.师退,次于召陵。驻扎。

09.既成昏,晏子受礼。同婚,婚事。

10.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处境不好。

11.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同旋,旋转。

1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何处。

13.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遗业。

14.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于春风酒渴人。感谢。

15.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之粹美者也。两眉之间。

16.烧残民家,掘其丘冢。大坟头。

17.罪在朕躬。身体。

18.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借。

19.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抛弃。

20.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是到〔某地〕去。

21.长安君何以自託于赵。寄托。

22.以身翼蔽沛公。遮盖,遮挡。

23.榆柳荫后檐。遮挡。

24.主将骄敌。骄傲,自满。

25.简而无傲。放纵,傲慢。

26.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结实。

27.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城墙巩固。

28.武烈太子偏能写真。画像。

29.多行不义,必自毙。摔跤,摔跟头。

30.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拾取。

31.景伯负载,造于莱门。到前往。

32.布帛长短同,那么贾相假设。麻布。

33.堂上不粪,那么郊草不芸。粪:扫除。芸:除草。

34.秋省敛而助不给。丰足。

35.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脸色。

36.花钿委地无人收。抛弃。

37.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或高。余:通义。名词解释:

1、句读:26页

2、断章取义:78页,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连类并称:81,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4、反义词对举:83,那么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6、以形说义:119,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表达在造字意图中的根本词义。

翻译:

1、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假设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

译: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事迹都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使人悲哀的事啊!

2、36页,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译: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

3、43页,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4、43页,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译: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

5、59页,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

6、61页,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

7、67页,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那么锻炼而周内之。译:周内:就是织文绣花的意思。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叶密线地加以弥缝。

8、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亨根据全诗的基调,认为“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诗人的一种向往,并不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宜为〞、“宜以〞、“宜有〞来说明。

译: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9、131页,战国策,齐策: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译:“美女充下陈〞就是在阶下充满了载歌载舞的美女的意思。陈的本字是墀。10、

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如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X、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后一派。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那么:〔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

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二〕“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展形象的描绘、说明。2、训诂学是在开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根底上,开展出了另一种训诂的方式。

也就是从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抽取出来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尔雅始见于汉武帝时,共有十九篇。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尔雅曾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它将古代注释〔以毛诗诂训传为主〕中曾经有过同样训释的词归纳到一起,再依它们意义的类别加以分编,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那么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假设〞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3、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开展,从而到达归纳汉字造字法那么的目的。

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开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成果。训诂学: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开展变化。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那么偏重于义。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穿。4、训诂的内容:一是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1、解释词义:战国时的荀况在正名篇中“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荀况所说的“名〞,就是今天语言中的词〔古代称实词为“名〞或“字〞。X玄说:“古曰名,今曰字,其实一也。〞〕。二是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存在于周秦古籍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它的体例,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正文。这是很明显的训诂方法。其二,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训诂首先要提醒词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的词义必须是客观的,绝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还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这是训诂中解释多义词的根本方法。如诗经,小雅,六月:“比物四骊,〞毛传:“物,毛物也。〞又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那么具。〞词义在其概括性的根底上,还有其灵活性。如,江淹别赋:“假设乃秋月如

〞。从外表上看,好似毛传和〈X笺〉彼此矛盾,作出了两个不同的训诂。从声音线索来寻求,就可以把两个训释统一起来。〈毛传〉读“敦〞为“堆〞字。X玄那么读“敦〞为“丢〞,义为搁置,所以以“投

曾:即现代汉语的“怎么〞。方言“訾,何也。〞7、用虚词确定句型。庸风,帝冻: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淫奔〞解释“怀昏姻〞。8、X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毛亨告诉我们这七个字是一句,而且是反诘句。它用散文来注解,于是就用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补足原文所要表达的情状。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传〞是一种创造经典大义的体例。“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十九:阐述语法,两汉时期的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词,事,名,三类。二十四、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

“其〞字在诗经里就有在句首,在句中,在句尾三种不同用法。如1、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两句诗是从农民期待降雨的心情来比喻盼望丈夫回来的殷切思念。意思是说:下雨吧!下雨吧!可是云彩里又钻出明亮耀眼的太阳。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的例子。2、庸风,帝冻“朝剂于西,崇朝其雨。〞意思说:“一清早西边升起了虹,今天整个早晨都要下雨吧!〞这是用在句中的例子。3、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说:“夜里什么时候啦?是中夜。〞这是用在句末的例子。二十五、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词不达意义和句意,训诂书有时是必须分析句子的语言构造的。二十六、诗经,小蚊: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毛传“争为近言〞是语序的解释。左传,昭公十九年:私族于谋而立长亲。杜预注:于私族之谋,宜立亲之长者。这也是解释语序的。二十七、左传,哀公十三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三十七、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毛亨的解释是: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三十八、93,分配析篇章构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说过:“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四十、训诂的方法:1、以形说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局部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专书,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劂意〞即字形中反映出的词义,也就是笔意。“笔势〞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和笔意相对,是开展的结果,文字符号化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于是变成了笔势。

说文,十二卷下,民部这说明,在运用以形说义的原那么时,必须以笔意为据。如硬拿笔势说义,那么会穿凿附会,走向廖误。

第二,异形和数义的问题。这些不同的形体也能统一在同一本义或相互有关联的意义上。说文解字中往往是将不同形体的重文统一起来的。

2、因声求义。晚近章炳麟、黄侃两先生在总结前人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上来。

128页,名词: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一样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130页,识别古书中的通假现象,以声音为线索,区别本字和借字,是非常必要的。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野马〞,晋人司马彪注:野马,天地间气。楚辞里的“愈氛雾其如磨〞,

磨:尘埃;

马:磨;四十二、134页,第三,推求语源的问题。前人早有“声训〞之说。所谓“声训〞,就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138页,章先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阐述语源、疏明语言开展变化的专著。

THE END
1.六畜是哪六畜“六畜”是指**六种家畜**,具体为牛、马、羊、猪、鸡和狗。这些动物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劳动力。关于六畜的具体分类和概念,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化书籍或文献。 六畜是哪六畜 “六畜”是指六种常见的家禽家畜,具体为**牛、羊、马、猪、鸡、狗...http://news.yuhuajinling.com/zhhyzs/202411/218590.html
2.专利包括哪三种类型2024专利包括哪三种类型2024 一、专利包括哪三种类型 国内专利分类主要分为三类: 1.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是指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组合以及颜色、形状、图案的组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且适合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一般来说,所有涉及产品外观的原创设计,都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目前为10年,在6月1日...https://mip.64365.com/zs/1402929.aspx
3.消逝的光芒中文版下载消逝的光芒免安装绿色版下载这张蓝图比较好找,在一间棚子里,一张木桌上面就是蓝图“牲畜跺脚”( Cattle Stamp)。 “牲畜跺脚”蓝图属性:对你的攻击添加中等的流血效果。 基础武器:小锤子。 5、惊喜MFS!!! 蓝图位置 在大桥顶部的安全屋里,在完成支线“探照灯”时可以去到那里,需要经过漫长的攀爬。 来到安全屋的位置,攀爬脚手架来到上部平台...https://www.32r.com/soft/42875.html
4.《尔雅·畜释》包括以下哪种牲畜《尔雅·畜释》包括以下哪种牲畜 A. 牛 B. 羊 C. 豕 D. 犬 E. 鸡 F. 马 题目标签:尔雅牲畜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B C D E F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下部量代() A. 骨盆的发育 B. 脊柱的发育 ...https://www.shuashuati.com/ti/ec23ed012826402ebfb05cb7f5c71cc2.html
1.穿越历史迷雾,揭秘古代祭祀不选牲畜的奥秘在古代社会,祭祀活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为了祈求丰收、风调雨顺,还是为了感谢神灵的庇佑,人们都会通过祭祀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祈愿,而牲畜作为祭祀的重要供品,其种类和数量往往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尊重程度。 二、古代祭祀常用的牲畜 在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牲畜包括牛、羊、猪等,这些牲畜因为其体型较...http://www.xinchuanggame.cn/syzx/88537.html
2.乡镇扶贫办职责(通用6篇)王有明:社会股副主任。协助刘军生同志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协助赵元才副主任做好牲畜调运及所包整村推进村的项目实施工作。李文祥:项目管理干部。负责扶贫培训的具体工作及所包整村推进村的项目实施工作。 张玉兰:项目管理干部。协助雷生萍同志搞好社会帮扶的具体工作及所包整村推进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l9gtoo6.html
3.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四十六、184页,通过训诂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所以甲骨文“女”字象两臂背缚跪倒这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看待的《说文,人部》“,慎也”“”与“服”乃一语之变《礼记,曲礼》“纳女子于诸侯曰酒浆,于大夫曰洒埽”四十七,190页,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许慎的《说...https://www.yxfsz.com/view/1381807986594902018
4.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库「兽医」33、下列不属于三类动物疫病的病种是 D A、禽结核病 B、禽伤寒 C、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D、鸭病毒性肝炎 34、下列不属于江苏省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的病种是 D A、高致病性禽流感 B、牲畜口蹄疫 C、猪瘟 D、猪水疱病 35、下列不属于江苏省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的病种是 D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44199.html
5.消逝的光芒破解版下载消逝的光芒中文免安装破解版下载v1.07、你被一群人集火的跑酷关,都有水泥管给你钻,包括下水道被伏击那。 角色设定 玩家角色 克林恩(Crane),该游戏的主角,玩家唯一可操控的角色。其背景是被政府的防卫军所派去哈兰市的成员。 与一些冒险游戏相似,主角拥有生命值、经验值和技能点。技能分有三类分别是:生存技能、敏捷技能和力量技能。其每类的作用都...https://www.192xz.com/xsdgh.html
6.高碑店市动物检疫知识竞赛题及答案5篇(全文)通过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能促进畜禽防疫制度的提高,阻断传染病的中间环节,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疫病对畜牧业造成的损失。严格按屠宰检疫规范实施屠宰检疫,有病畜禽不准入场,不合格肉品禁止出场上市销售,按国家《GB16549—1996动物产地检疫规范》的程序实施产地检疫,无免疫耳标的牲畜严禁出具检疫证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2a0m2f0.html
7.www.qdfengdong.com/mokaka44344.html“本届三中全会着重提到了‘改革’,包括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全面系统的改革,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特征提供了制度的保证。”魏凤春表示。-——。 穆迪并称,将关注绿城改善流动性的措施,包括未来几个月项目变现及...http://www.qdfengdong.com/mokaka44344.html
8....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相似...https://www.examk.com/p/2667736874.html
9.路遥《平凡的世界》练习题与作文备考指导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两千五百块钱哪! https://www.ruiwen.com/wenxue/pingfandeshijie/23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