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开始,我看到有的幼儿的饮食习惯不好,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我们对幼儿进行了饮食卫生的教育。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吃饭时细嚼慢咽,另外,我们还教给了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用餐时不敲击餐具;不随意走动;不大声说话;饭前便后要洗手。为了让幼儿体会到只有均衡的饮食,身体才能健康。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试试用剪纸的形式激发幼儿对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养成呢?让幼儿在享受剪纸乐趣的同时,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养成好的习惯呢,况且:我们班有幼儿很喜欢尝试使用剪刀,于是我们班就开展了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
教师观察分析:
九月份初,多数幼儿不会使用剪刀,少数幼儿会使用剪刀剪短直线,于是,我们开展了“小剪刀大智慧的活动”。
一、好吃的东西
幼儿在剪纸时进行了自由探索,教师观察到剪纸初期多数幼儿是随意剪,他们剪出了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多数幼儿处在涂鸦剪的情况下,到了九月底有5名幼儿剪出了长直线,有10名幼儿剪出了短直线,有15名幼儿无目的地剪,在这期间我们班进行了“好吃的面条”“香香的比萨饼”“五颜六色的炒花饭”“甜甜的糖三角”等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感兴趣,多数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用剪刀,同时也知道了各种食物都是有营养的,不能偏食挑食,要注意饮食卫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了幼儿的健康意识。
教师分析:
十月初每个幼儿都能使用剪刀了,结合“国庆节”我们围绕着“节日的食物
来进行活动。
二、节日的食物
我们我给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图书、食物。并带领幼儿去参观伙房的叔
叔阿姨们做各种好吃的食物。孩子们很感兴趣,还纷纷让家长带他们到超市里参观,孩子们的眼界放宽了。同时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看到的剪下来,于是他们剪出了“香喷喷的饺子”“好吃的糖醋鱼”“好看的金银卷”“漂亮的佛手”“黄灿灿油条”“好吃的面包”等……。
这个阶段幼儿的剪纸欲望更加浓厚,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幼儿不仅知道了各种事物的特征和营养价值,而且。知道只有均衡的饮食,身体才能健康。幼儿还了解了一些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和无益的食物。
教师策略:
下一步要引导幼儿从无意注意转移到有意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观察,让幼儿的兴趣更加呈现稳定性,活动的目标预设为:让幼儿认识弧线了解弧线的特征。
1、教师和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圆形食物的图片,如饼干、蛋糕、烧饼、面包、薯片、包子、窝头以及各种圆形的水果。
2、教师启发幼儿捏出画出圆心的食物。
三、好吃的圆形食物
教师观察和分析: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配合,多数幼儿开始尝试剪圆形食物,幼儿剪出了“好吃的饼干”“香甜蛋糕”“营养丰富的窝头”“芝麻烧饼”“黄颜色的桔子”“红红的苹果”“香香的栗子”“酸溜溜的红果”和“水晶葡萄”等……。从剪圆形食物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剪圆的技巧虽然还不够流畅,有的幼儿使用剪刀还有些笨拙,但幼儿的审美意识却暂露头脚。他们已经有了展现美的意识,
教育策略;
为了满足幼儿的审美要求,并使幼儿大胆的表现,教师继续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使幼儿思路更加开扩,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联想的活动。
四、事物的联想
1、食物的造型
幼儿通过了解常见的食物,联想到了和食物形状相似的物品及自然物,如:通过了解玉米联想到了人的牙齿,通过了解竹笋联想到了火箭,通过了解烧饼联想到了太阳。在这次活动中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增强了,在剪剪、贴贴
、画画捏捏的过程中幼儿美的感受力更加强烈了。
教师策略;
(1)、鼓励幼儿从好吃的食物里联想出更多的物品。
2、动物吃什么
观察分析:
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看图片看图书,知道常见的动物吃什么食物。于是,幼儿剪出了“小鸡吃米”“小鸡吃虫”“鸭子吃小虾”“猫咪吃小鱼”“狮子吃肉”“兔子吃萝卜和青菜”等……。尤其是李桐语小朋友和贾志圣小朋友创造的剪纸故事《好朋友》和《快乐的小鸭》在北京市剪纸比赛中还获得了三等奖。所以幼儿在给小动物剪食物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思考,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巩固了他们剪弧线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