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给孩子讲《穿靴子的猫》,我虽然抑扬顿挫着讲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听。
但是期间我停顿了好几次。四岁的孩子适合听这个故事吗?边讲边犹豫,还是讲完了。
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细思极恐!
《穿靴子的猫》是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只聪明的猫要帮助它穷困潦倒的主人翻身,于是它向主人要了一双靴子和一个布袋,穿过荆棘到森林里打猎。
它把每次获得的猎物都献给了国王,用机智和勇敢打败了富有的妖怪,最终它帮助主人得到了国王的青睐和公主的爱慕。
乍一看,这个故事好像也是没什么,没房主的小儿子善良,不与两个哥哥争财产;猫机智勇敢,为主人排忧解难;国王沉稳、以礼相待。
但故事的发展只是表面的和谐和顺理成章吗?仔细探究一下,每一个人物没置都不只一个表面,有冷漠,有虚伪,有自私,有套路,也有权力和金钱的追求。
一、善良的外表之下还有冷漠和自私
磨坊主的小儿子,在分财产的时候只分到了一只猫,他没有因为分到一只猫表示不公平,而是同意财产分割,默默承受。可以看出他比较善良。
但分到一只猫咪的小儿子,他的第一想法并不是因为自己养不起,去放生,而是想到,把猫吃掉,然后用猫皮做个秀笼,可见他对其他生命很冷漠。
另一方面,在猫的机智套路之下,小儿子被猫塑造成一个“家财万贯,风度翩翩的贵族,卡拉巴侯爵”。
他不但没有试图阻止,认为这是欺骗行为而拒绝,反而与猫狼狈为奸。在猫的策划下,一同欺诈国王及公主,其可见他内心的自私与伪善。
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善良,如果没有了真善良,如何谈人品,即便家财万贯也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二、充满谎言和套路的猫
猫担心穷困潦倒的主人会吃掉自己,为了自保,让主人给他准备了靴子和口袋。表示可以让主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猫拿着口袋,用自己的聪明伎俩,隔三差五抓了一些猎物献给国王,说谎伪造称这些猎物是卡拉巴侯爵先生送给国王的。
并且猫还安排主人在指定的地点跳河游泳,造成与国王和公主的偶遇;让割草和割麦子的农民们称这片土地都属于卡拉巴侯爵先生家的;还诱骗这些土地的真正主人——吃人的妖怪,变成小老鼠被自己吃掉,妖怪的城堡就变成了卡拉巴侯爵的了。
虽然故事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但是每一步都充满了猫的套路和狡黠,尽管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机智勇敢。
三、婚姻不是权利和金钱的交易
故事中,国王看似关怀公主,其实也是一个权利和金钱至上者,如果拥有足够的权利和金钱来交换,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奉上公主,而不去考虑她会不会真正得到幸福。
国王之所以被骗,是因为他把财权看得太重。不然他不会在经过草地和麦田的时,两次询问草地和麦田的归属权是谁的。
他更不会在得知是“卡拉巴侯爵”的富有之后,未作任何深入调查与分析,几杯酒下肚就按耐不住自己对权利的欲望,立刻就将公主嫁给“卡拉巴侯爵”。
他对利益、财权的极端追求,已经蒙蔽了他自己的双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很多人都在追求金钱和权利,但一定要取之有道。
本本分分、踏实努力才是正道,如果过度追求财权而蒙蔽了双眼,反而会以失落收场。
书读完了,但内心还在思考。虽然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但还是要正确看待书中人物,给孩子以正面的思想引导,相信他长大以后,也会有自己辩证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