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案是服饰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彝族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与符号,对于我们解读和探讨凉山彝族的民间文化、宗教信仰、审美内涵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符号学来解读凉山彝族服饰图案,能更系统的认识凉山彝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全面了解凉山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对彝族服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一定作用。关键词:彝族服饰图案;色彩符号;图纹符号;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窗口,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宗教观念等等,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图案是服饰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彝族文化的结晶。符号学是研究文化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怀德说“全部人类行为由符号的使用所组成,或依赖于符号的使用。”由此可知,图案是人类行为的产物,由符号的使用组成,没有符号的使用也许就没有了服饰的图案,因此选用符号学为切入点来解读和探讨小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文化形态。“所有民族服饰的符号必须具有某种物质构成形式,否则它们就不能被我们所感知”,由此可知,图案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与符号,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研究图案不仅是研究图案本身,而是挖掘其中的物质构成形式。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边彝族自治区和金口河区,其地处小凉山,位置偏远,在较为封闭的空间环境中,彝族服饰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由于外来的文化冲击,当地的彝族服饰文化逐渐衰落,并且对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当欠缺,所以此次论文在社会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色彩符号和图纹符号入手,探讨小凉山彝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对促进该地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研究价值。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案的形式美最直观的构成要素就是色彩,其具有一定的象征功能,凝聚着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由此可知,色彩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符号传达其抽象的文化价值,“一切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现象”,而符号又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物,具有多层次性与多义性,具体体现在符号可感的形式层面(能指)和符号抽象的内容层面(所指)。索绪尔也提出:“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并“建议保留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能指和所指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所以本章试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探讨彝族服饰图案最主要的色彩——黑、黄、红背后的所指涵义,挖掘其文化内涵。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服饰中,红色是最主要的颜色之一,在《勒俄特依》《天地万物的起源》中,均有关于彝族在原始时期使用火的记载:照火捉鱼、用火取暖预兽、驱邪消灾等等。她们认为火能驱散黑暗里的鬼邪,带给人吉祥平安。太阳也是火的表象,由此可知,红色符号标志着火、血液、太阳,即希望与生命。“彝族的服饰图案表现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形式美,它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折射了彝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集中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知,红色符号表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寓意热烈和热情。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服饰图案中,黄色是不可缺少的色素,几乎每个图案中都存在黄色。在彝族的传统理念中,黄色总是和黄金、明亮、启迪、太阳联系在一起。在彝族地区,许多春天开的花朵都是黄色的,所以黄色也象征着新生。彝族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能够给彝族带来光明和丰收,有了太阳就有了生命延续的保障,因此黄色也象征着希望、光明。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1自然现象类图纹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凉山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知识缺乏,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产生对自然的崇拜。小凉山彝族人们崇拜太阳、火,将这些抽象形成图案,运用在服装上,比如:火镰纹、日月纹、波浪纹等等。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凉山彝族自治区位于高寒地带,火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了生活的必需,他们认为火可以驱散黑暗的鬼邪,给人带来希望平安。彝族人民会通过祭火仪式表达对火的崇敬,火既象征净化,也象征重生,反映在具体的物质上面就是火镰纹。火镰明示义是小凉山彝族取火的重要工具,而其所指暗示义则是彝族对火的崇拜,也象征着逢凶化吉、蒸蒸日上,折射出彝族原始古朴的哲学思想,是彝族地理环境和文化心理的体现(图2)。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2几何型图纹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几何型图纹是小凉山彝族服饰图纹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类型,彝族先祖很早就懂得利用几何形表达不同层次的象征含义,常见的有八角形、线形、菱形、三角形等等。线形图纹是最简洁的图纹,随着衣服的部位的需要确定样式和走向;其次就是八角纹,八角纹可以说是凉山彝族服饰中最具表现力的图纹,在背带或挎包、钱包等贴身物上非常常见,八角纹的明示义指具有8个角的图纹,由于它围绕着“八”的观念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可指示四方四隅或太阳崇拜。彝族也认为八是个幸运的标志,代表发财、发达,妇女常常会在小孩被带上贴上八角纹,借此祈求太阳神,庇佑儿女健康平安,幸福吉祥。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3植物类图纹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4动物类图纹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动物类图纹的出现主要是彝族先祖对动物的崇拜,其原形多来自于牛、羊、鸡等常见的动物。小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牧羊为主,羊是他们得以生活的重要工具。彝族对羊的崇拜抽象的表现在图案上,形成羊角纹。羊角象征着火焰与太阳的能量或男性的刚强,其形状如弧线,柔和、圆润之美,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羊角也是羊防御进攻的武器,正满足尚武彝族的需求。其不仅暗含了彝族对羊的崇拜,而且也表明对羊的一种感激,是小凉山彝族对尚武、刚强的具体体现。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学家康德就曾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而形式主要指造型的组合关系与方式,有序的组合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人们通常称之为形式美,彝族的图纹无疑成为其形式美最具有表现力的形式之一。以下将通过符号学来研究其构型的形式美,挖掘小凉山的审美形式内涵。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1均衡与对称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的图纹中基本上都体现了均衡与对称的规律,使得服饰不致缺乏单调性而又有所统一的秩序性,具有一种均衡的美感。花的对开、几何形图纹的相对、植物的相对,甚至是彝族文字的相对等对称形式非常常见。“在人类诸多的活动中,平衡只能暂时的获取,即便如此,人们在实现自我的活动中,也会设法把构成他生命状态的那些相互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尽可能使它们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其均衡与对称不仅是装饰,更是彝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艺术表达。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2对比与调和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比与调和指差异面和对立面的统一,与黑格尔的“符合规律”大致相同,主要是指将不同形和不同色拼在一起,形成对照,使各自特点更加突出。彝族服饰图案中有很多这样的体现:色彩、形状、线条、布局的差异等等,使画面生动活泼,体现了对比与调和形式美的运用。如彝族图案通常以黑色为底色,在上面挑出红色纹样,使两种颜色形成一种鲜明的冷暖对比,使图纹在服饰上十分显眼,具有吸引力。基于视觉符号学可以知道,色彩基本的和复合的单位才是知觉的对象,没有色彩的对比就感觉不到形式。彝族服饰图案通过对比与调和使画面达到整体的统一,使我们能够感觉到其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图纹富有层次感的特点。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3节奏与韵律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节奏与韵律最开始是音乐中的名词。节奏是由音响节拍的变化、重复形成的特定规律,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就像是音乐中的旋律,是节奏的深化。英国文艺理论家沃尔特·佩特曾说:“一切艺术都向往着音乐的情态”。彝族服饰图案是可视的音乐,不同的造型、色彩、形状、线条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增加了图案的韵律美。比如图纹中的几何图纹,并不只是简单的排列,而是通过几何纹样的重复出现,让其他纹样也能得到利用和展现[2]。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服饰图案文化很大一部分是对宗教(世界)的反映,泰勒认为巫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生产过程对艺术具有启发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彝族服饰图案是彝族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与符号,是彝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彝族特有的审美内涵。但由于峨边等地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服饰受到冲击,如何保护和发展峨边彝族服饰成了最为重要和迫切的问题。首先,应在对彝族服饰符号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服饰与历史文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有助于树立凉山彝族的文化理念。其次,通过调研和研究,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大力开展文化保护与抢救。具体措施如下:各县市、乡镇、村队应鼓励穿戴传统服饰,并给以大力扶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在制作服饰时,应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跟随社会增加设计投入。创立属于凉山彝族特有的品牌,多方面开发旅游纪念品,并将图纹、色彩等进行运用。总的说来,市场对凉山彝族服饰的发展和保存起到关键作用,应积极借助旅游业的平台,将该地的民族特色和服饰文化发扬光大。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凉山彝族服饰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宝贵的服饰文化遗产,正在逐渐面临消失,通过符号学的研究[3],我们能更系统地认识图案的内在涵义,全面地了解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对于彝族服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一定作用[4]。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课题指导老师杨田华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此感谢。)oCq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1]周丽华.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符号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2]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符号与象征[M].北京:三联出版社,2014.[3]怀德.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