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B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填空题
1.在横线里填上的合适的单位。
(1)保温杯大约高2。
(2)一头大象体重约4,也就是40000
(3)禹州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是780千米,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100,大约需要
行驶8才能到达。
2.一集电视剧从下午2:05开始播出,2:45结束,小红只观看了20分钟,小红开始
3.王叔叔每天晚上绕广场走8圈,他走完两圈时,手机显示走了986米,8圈大约是
千米。
4.某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265种鸟类,鸟类比海洋性生物少153种,海洋性生物有
种,而海洋性生物比淡水鱼类多319种,淡水鱼类有种。
5.306x5的积是______位数;501x4的积中间有个0。
6.一条2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后,每一段是它的分之一,每段绳子长
分米。
7.一个长方形纸片长12厘米,宽8厘米,从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厘米,那么周长增加分米。
8.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八楼用秒。
9.如果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那么它也可以围成一个长11厘米,
宽厘米的长方形。
10.比大小。
小236
D—+
111111
(2)350x0____—350-0
(3)80千克—____8000克
(4)135秒_______2时25分
11.如果10张纸重叠起来是1毫米,那么900张这样的纸重叠起来是______厘米。
12.某小学为学生编号,男生尾数为1,女生尾数为2,如六年级一班24号是男生,那
么他的学号为6010241,三年级二班15号女生的学号是
二、判断题
13.小刚身高比爸爸约矮25分米。()
14.小红读完一篇三百多字的课文大约需要3分钟。()
15.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
45
16.因为4<5,所以()
66
17.估算32x9,可以a300,也可以M20。()
1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较大。()
三、选择题
19.最接近1吨的是()。
A.4头牛的质量B.10瓶矿泉水C.10个三年级学生的体
重
20.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大B.不变C.变小
21.一件羽绒服的价钱是358元,一条羽绒裤的价钱是243元,如果买一件羽绒服和一
条羽绒裤,带()。
A.590B.600C.610
22.一根丝带剪成两段,第一段长4米,第二段占全长的g()。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同样长D.无法确定
2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383看成了338,算得的差是462,那么正确的
差是()。
A.407B.507C.417
四、口算和估算
24.直接写得数。
930-90=13x7=50+360=103x6=
522
(234+66)x0=659+207=-+-=
771111
1000-597^192x4=461+158=603—498+307=
试卷第2页,共4页
五、竖式计算
25.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00—423=284x8=★689+254=
608x3=570x6=★903-365=
六、解答题
26.I___I是一条线段的(,请你先把算式补充完整,再把这条线段画完整。
27.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1厘米,请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要求:长是宽的3倍,并用阴影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1。
(2)再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并计算其周长。
28.三年级举行趣味运动会,参加“摸石头过河”的有39人,参加“两人三足”的有53人,
两项都参加的有27人。参加趣味运动会一共有多少人?
29.好运来饭店开业之际,为了吸引顾客,他们把招牌四周挂上了彩灯(如图)。他们
挂的彩灯有多少米?
85厘米(J好运来饭店:
365厘米
30.小文一家准备去离家265千米的旅游景区自驾游,开车每小时行80千米,他们上
午7:30出发,如果中间不休息,那么上午10:30能到达吗?
3
31.小红和小亮一起折纸鹤,一共折了35只,小亮折的只数占总数的,,小红和小亮
分别折了多少只?
32.某中药行新进一批中药材328千克,打算装进9个袋子,前8袋每袋装了37千克,
第9袋装了多少千克?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1)分米##dm
(2)吨##t千克##kg
(3)千米##km小时##h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1吨=1000千克。
【详解】(1)保温杯大约高2分米。
(2)一头大象体重约4吨,也就是4000千克。
(3)禹州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是780千米,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1大千米,大约需要行驶
8小时才能到达。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2.225
【详解】2时45分—20分=2时25分
3.4
【分析】两圈一共是986米,用986+2求出一圈大约是多少米,再乘8,就是8圈大约是多
少米,再把米换算成千米即可。
【详解】986+2x8
=1000-2x8
=500x8
=4000(米)
=4(千米)
王叔叔每天晚上绕广场走8圈,他走完两圈时,手机显示走了986米,8圈大约是4千米。
【点睛】在除法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作是能被除数整除的整十,整
百,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进行计算。
4.41899
答案第1页,共10页
【分析】鸟类的种数+153种=海洋性生物的种数,海洋性生物的种数一319种=淡水鱼类
的种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265+153=418(种)
418-319=99(种)
即海洋性生物有418种,淡水鱼类有99种。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四2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306x5与501x4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306x5=1530
501x4=2004
306x5的积是四位数;501x5的积中间有2个0。
【点睛】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或中间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6.四5
【分析】把一条1米长的绳子对折后,平均分成了两段,每段长是它的二分之一,再对折就
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1米=10分米,2米平均分成4份,总长除以4就是每段绳子的长,
据此解答。
【详解】lx|xl=l
224
2米=20分米
20+4=5(分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健搞清对折的次数与分成的份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分数的意义
解答。
7.322
【分析】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即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厘米,一共有4个边,共增加(5x4)厘米,
再把厘米转化成分米即可。
【详解】8x4=32(厘米)
5x4=20(厘米)
20厘米=2分米
一个长方形纸片长12厘米,宽8厘米,从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周长是乱厘米,如果
答案第2页,共10页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厘米,那么周长增加2_分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8.28
【分析】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是指走了(3-1)个楼层用了8秒,由此求出走一个
【详解】8-(3-1)x(8-1)
=8+2x7
=4x7
=28(秒)
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八楼用四秒。
的差。
9.7
【分析】铁丝的长度即为长方形周长,也是正方形的周长,先算出正方形周长=边长X4,即
为长方形周长,再计算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9x4=36(厘米);
3692-11
=18-11
=7(厘米)
那么它也可以围成一个长11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
【点睛】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
⑵V
⑶〉
(4)<
【分析】含有算式的大小比较,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单位不统一时,先
化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1千克=1000克,1时=60分,1分=60秒。
______23551623/
-----1——,—V—,1V—!
11111111111111—11
答案第3页,共10页
(2)350x0=0,350-0=350,350x0<350-0;
(3)1000克=1千克,8000克=8千克,80千克>8千克,80千克之8000克;
(4)1时=60分,2时25分=60分+60+25分=120分+25分=145分,135秒<145分,
135秒至2时25分。
【点睛】熟练掌握关于0的运算:任何数加0都得原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任何数乘0
都得0;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0不能作除数)都得0。
II.9
【分析】900张纸里面有几个10张纸,就有几个1毫米,再把毫米换算成厘米即可。
【详解】900-10x1
=90x1
=90(毫米)
90毫米=9厘米
如果10张纸重叠起来是1毫米,那么900张这样的纸重叠起来是幺厘米。
【点睛】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3020152
【分析】学生编号第1位表示的是年级,第2位到第3位数表示的是班级,第4位到6位数
表示的是号数,第7位数表示的是性别,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依此填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年级二班15号女生的学号是3020152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字编码问题,先根据题意分析出编号中的每位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是
解答此题的关键。
13.x
【分析】直尺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小刚身高比
爸爸矮的长度以“厘米”为单位,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刚身高比爸爸约矮25厘米。
故答案为:x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14.4
答案第4页,共10页
【详解】小红读完一篇三百多字的课文大约需要3分钟,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q
大小,灵活的运用。
15.x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当一个数乘1时,积就是原数;当一个数乘0时,积就为
0;这两种情况说明,有些情况下积会等于或小于其中的一个因数;例如:10x1=10(等于),
10x0-0(小于),故本题是错误的。
【详解】据分析可得:
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
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当两个同时不为零的正整数相乘时积才比这两个数都大,如果一个数大
于1,一个数小于1,那么它们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16.4
【分析】分母相同,则分子小的分数小,据此判断出二4弓5的大小关系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因为4<5,所以;<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牢记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是解
决此题的关键。
17.4
【分析】估算32x9,应将两位数估成整十数、将一位数估成10再进行计算,或只将一位数
估成10进行计算,或只将两位数估成整十数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估算32x9,32接近30,9接近10,即32*9a300。
估算32x9,9接近10,即32x9=320。
估算32x9,32接近30,即32x9~270o
由此可知,估算32x9,可以M00,也可以M20,还可以就7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5页,共10页
is.q
【详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可以通过举例证明,如它们的周长都是2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宽是1厘米或长是
10厘米,宽是2厘米或长是9厘米,宽是3厘米或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或长是7厘米,
宽是5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1x1=11(平方厘米)
10x2=20(平方厘米)
9x3=27(平方厘米)
8x4=32(平方厘米)
7x5=35(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6x6=36(平方厘米)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较大,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4
19.A
【分析】1头牛的质量大约是250千克,1瓶矿泉水大约重500克,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大约是30千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4个250千克是1000千克,即4头牛大约重1吨。
B.10个500克是5000克,也就是5千克,即10瓶矿泉水大约重5千克。
C.10个30千克是300千克,即10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质量的估计,应熟练掌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以及掌握质量单位之
间的换算。
20.B
【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们的所有的线段的和,每条线段长度没有变
化,所以将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四边形的形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长和宽没有变化,周长就
不发生变化。
21.C
答案第6页,共10页
【分析】根据题意,用羽绒服的价格加上羽绒裤的价格,求出价格和,注意要买一件羽绒服
和一条羽绒裤,所带的钱应该大于或等于它们的价格和。
【详解】358+243=601(元)
A.590<601,不符合题意;
B.600<601,不符合题意;
C.610>60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及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A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这根丝带的长度看成单位“1”,然后用单位“1”减第二段占全长的部分,
从而计算出第一段占全长的部分,然后再比较即可。
【详解】1—
2、1
33
即第一段长。
故答案: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简单计算。
23.C
【分析】根据题意,把减数383看成了338,少算了383-338=45,那么差里面就多了45,
可用462减去45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83-338=45
462-45=417
那么正确的差是417。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减数少了几,那么错误的差里面就多了几。
24.840;91;410;618
0;866;1;A
400;800;620;400
【解析】略
25.177;2272;943
答案第7页,共10页
1824;3420;538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
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进上来的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借走的一。
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减法的验算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
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600—423=177284x8=2272*689+254=943
600284689254
-4238-2.54验算:+6:8,9
177****943943
608x3=1824570x6=3420★903-365=538
608570903538
36-365验算:+3:6,5
18243420538903
4
26.y;图见详解过程
14
【分析】将这一条线段的长度看成1,把它平均分成5段,其中的一段就是玄,4段就是,,
£加上力等于1即可解答,整条线段是已知线段的5倍,据此画完整即可.
l+(f)
【详解】
5(5)
线段图:I_____I_______I______I______I______I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法的计算及应用,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7.(1)见详解;(2)见详解;20厘米
【分析】(1)要求长是宽的3倍,没有具体规定长与宽,可画宽是1厘米,长是1x3=厘米;
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即可。
(2)画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再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
长x4)。
答案第8页,共10页
(1)画宽是1厘米,长是43=厘米的长方形。
(2)5x4=20(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用涂色部分部分表示分数时,分数的分母是儿,就表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