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嘎好,我是最近被双十一掏空钱包、看到天猫京东狗就发憷的小叮。
问(直)题(入)来(主)了(题):
为什么那么多大厂,都爱用动物作为Logo?
除了天猫的猫咪、京东的狗狗,还有:
支付宝的蚂蚁、腾讯的企鹅、苏宁的狮子、国美的老虎、搜狐的狐狸、携程的海豚、百度的熊掌、去哪儿的骆驼、UC的松鼠、迅雷的蜂鸟、途牛的牛、飞猪的猪、知乎的北极狐、美团的袋鼠……
这阵势,不开动物园很难收场了。
本着遇事先发朋友圈先百度/搜狗/谷歌/知乎的精神,我上网冲浪了一圈,再结合自己专业所学,总结出Logo奥秘无非这几点:
使用动物作为Logo可以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尤其适用于天生带有距离感的科技类品牌;
使用常见的动物形象作为Logo,利于品牌传播;
动物本身就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用来塑造品牌形象,宣传企业精神,比如人类远古就喜欢用动物图腾代表一种精神;
▲权利的游戏九大家族图腾
还能从动物形象本身出发,衍生出其他周边设计;
比起人物Logo、文字Logo,使用动物不那么容易侵权,毕竟兔兔那么可爱,不会找律师来维护自己的肖像权(想起真功夫、乔丹、卢小鱼Logo侵权事件)。
但是,当我深入研究了一番,发现很多大厂在一开始设计Logo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比如有传闻,天猫是马云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
Fine,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大厂Logo背后的故事~
阿里巴巴首席市场官王帅曾戏称:「我们会选择这只猫,是因为其长得像马云。」这么说,倒是有不少共同点,比如眼睛大、头大、身子小……
官方的解释是,因为猫很挑剔,对食物、对品质、对品位、对环境的追求是很苛刻的,天猫也要持续追求好品质、好品位的商品和好的网购环境。
另外天猫的外形也比较像「Tmall」的首字母「T」,能够强化品牌感。
至于说黑猫白猫,能让我薅到羊毛的,就是好猫!
据说早期咱兄弟东哥,本来打算用「鱼」作为吉祥物原型,还专门开高层会议讨论方案、鼓掌通过。
结果有人说了一句「猫吃鱼」,后来又有大师表示「狗能压猫」,才最终诞生了这只名为「Joy」的金属狗。
2017年八月,Joy做了一次形象大改造,变得更可爱、年轻化了~
官方赋予Joy的意义是,狗狗可以诠释品牌忠诚、贴心的服务精神。
而且狗的耳朵和嗅觉非常灵敏,反应速度很快,希望企业用正直的品行和敏捷的速度,在商业时代稳健、快速发展。
▲不得不说有点磕碜了
OICQ刚上线的时候,图标也是当时流行的寻呼机的样子。
再后来,随着腾讯做大做强,我充的钱越来越多,瘦鹅被养成了小肥鹅。
官方说法是「胖」代表喜庆,还加了个红围脖,喜庆值Max。
不过2016年,17岁、即将成年的企鹅开始褪去婴儿肥,变得高瘦,更加图形化、扁平化、简洁。
这也是这一阶段流行的设计趋势。
不过还是胖胖的更可爱!
据说,熊掌是当年创始团队里一位工程师做的。
因为不会画画,所以找了Photoshop里自带的图案,结果厂长很喜欢,一直不让改。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赶紧打开PS,看看哪个图案还没有被使用过……
说不定下一个厂长就是我了。
可能还有同学记得,美团之前的Logo是一碗饭……(暴露年龄的时候到了)。
因为那会儿外卖主要做餐饮业,现在除了餐饮,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外卖,没有美团送不了了!
所以为了表达送外卖和袋鼠一样灵活,且配送速度快,能像呵护袋鼠宝宝一样小心地配送外卖,美团就把Logo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而在餐饮配送行业中,更早使用「袋鼠」作为Logo的,是英国送餐服务企业Deliveroo。
这也让美团新Logo一时陷入了「抄袭」风波……
不过只能说撞了创意,整体设计差异还是挺大的。
而且Deliveroo早就更换新Logo啦:
虽然外送内味儿少了点,不过新Logo既能表示袋鼠脑袋,又像比「」的手,忍不住让人多看两眼。
而且这也说明,扁平化、图形化的风格趋势,已经越来越被设计师们接受~
之所以选择蚂蚁,官方的说法是:
「因为我们是从小微做起,我们只对小微的世界感兴趣,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它们齐心协力,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在去目的地的道路上永不放弃。」
今年八月,蚂蚁启用新Logo,身子没有了,只剩一个头+眼睛(如果不说那是眼睛,我还真看不出来……)。
可能在暗示:还花呗还到头大??
溜了一圈,没想到大厂Logo背后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奇怪的知识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