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模仿大自然的“设计”——建筑中的大自然仿生学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都是经过漫长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和千辛万苦的进化,致使在结构、形态和功能三方面达到最优设计而流传于世。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筑确是人类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最好老师。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创造不管多么精巧,几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创造物中找到对应的影子。于是,人们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有意识地模仿,从大自然汲取营养,请大自然开拓思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

仿生设计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机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设计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造。

蛋壳与体育馆

生物为了存在和发展,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平衡地心引力,防御一切外力,适应自然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最合理、最稳定、最经济的结构形态。羽茅草和禾本科植物的长叶往往卷曲成筒形或壳形,香蒲植物的叶子又构成螺旋状,帽状蘑菇的辐射密肋,以及弧形的贝壳和壳面之波、空心的苇秆和秆间之节,都启发人类去探索空间结构的奥秘。

人们已经发觉,传统建筑的梁板支撑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不经济的结构形式,而且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仿生空间结构则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解决了难题。

蛋类的外壳虽然很薄,却能耐受相当大的外力。这是因为,这类结构具有弯曲的表面,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因而壳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就小了许多。

据统计,各国为举办奥运会而建造的体育馆,有60%以上采用薄壁空间结构。法国夏蒙尼先斯滑雪山北区体育中心由9个三角形薄壳所组成,覆盖面积达6000平方米。1980年建成的香港太空馆是一个典型的蛋壳形,23米直径的半球形天象厅酷似鸡蛋的核心部分——蛋黄。鸡蛋壳厚约0.5毫米,一只普通鸡蛋纵向直径按照7厘米计算,两者之比约为1:140,可见人类仿生工程的巨大意义。

更有趣的是,国外有人模仿鸡蛋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抗震房屋,“蛋壳”是用钢铁制造的,“蛋白”用耐高温玻璃、石棉等制造,人住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这种房屋能抵抗强烈地震,即使被震翻了,也能像鸡蛋一样滚过来复原。屋内贮有空气、水和食物,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7个人可在里面生活1个星期。住在这种房屋里,即使遇到强烈地震,也会安然无恙。

麦秆与电视塔

中空的麦秆能承受比它重得多的麦穗而不倒伏,这是因为,在横断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实心秆和空心秆的承压能力虽然一样,但长长的茎受压后,往往不会因断面压力过高而发生突然断裂的情形,而是在受压后茎秆先弯曲,最后因弯力过大而折断。而断面积相同的空心秆外径要比实心秆大,因此空心秆承压后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要比实心秆大得多。麦秆的功能给建筑师以设计灵感,他们利用麦秆原理,把一些高大的柱子和秆件都设计成空心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它们的承压能力,起到“重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所有秆茎支承植物几乎都是下粗上细的,既减轻了自重,又加强了稳定性。因此,不管任何方向吹来的风,很容易沿着秆茎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从而减小对植物的影响。反之,如果秆茎是平面的,毫无疑问,平面比圆面上的一点受风力都大大增加。这样,植物就有可能被风刮歪,甚至倒毙。

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高533米,用400号混凝土浇筑成下粗上细的形状,底翼宽约30.5米,可谓庞然大物。但它的平均细长比(平均直径和高度之比)约1/10,而秆茎植物(麦秆、甘蔗、竹等)的细长比可达l/100~1/200。两相比较,人类的建筑远未达到大自然的神功。

王莲叶与展览厅

薄薄的王莲叶最多能够承重70千克。这是因为,王莲叶背面有许多粗大的叶脉,其问连以镰刀形的横筋,构成了一种网状骨架,纵横交错,又粗又壮,可以承受很大的负荷。

于是,有位花匠模仿王莲叶脉的构造,用钢材和玻璃成功地建造了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美丽“水晶宫”。

后来,意大利设计师建造了一座跨度为95米的都灵展览大厅,其屋顶采用了王莲的网状叶脉结构,在拱形的纵肋之间连以波浪形的横隔,不仅保证了大跨度屋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美观大方,轻巧坚固。

“春笋建筑法”

应该指出,人类在结构仿生方面还停留在静态阶段,仔细观察一下生物的生长过程,恐怕对人类工程会有更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十丈青松,挺拔矗立;劲细翠竹,轻巧刚直,都是从地面寸寸长起,自己“建造”自己。

那么,人类的建筑可否如青松生长、雨后春笋一般,把自己一节节“长”上去呢

有人曾提出一种不用脚手架、不用大型起重机,而是由建筑自身的屋面开始从地面一节节“长”上去的“春笋建筑法”,1星期可建成1幢4层高的住宅楼。

这种方法把每一层墙板从高度上分成三四段预制好,然后用液压顶以1米的行程,反复顶升,可以很快“长”成设计的建筑。

车前子与向阳屋

车前子原本是一种无足轻重的野草,近年来,却受到了建筑师们的青睐,成为他们的珍宝。

建筑师们仔细观察了车前子叶子的结构,发现它们是按螺旋状排列的,每两片叶子之间豹夹角都是137°30′,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建筑师仿照车前子的奇特结构,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这种新型住宅改变了“向南背北”的传统建筑朝向,一年四季,每间房子都阳光灿烂,空气清爽,舒适宜人。

海狸与拦河坝

海狸是一种水陆两栖兽类,它们的“家”修筑在湖岸或水流缓慢的河岸边。这些屋顶圆圆的“小房”修得非常坚固,墙壁有2尺多厚,用黏泥修饰。每座“小房”分为二至三层,上层比较干燥,作为“卧室”;下层在水下,作为仓库,堆积食物、树皮和木柴。“小房”有两个出口,一个通陆地,一个通水下。

令人惊奇的是,为了控制需要的水位,海狸还在靠河处筑起了坚固的堤坝。建坝时,它们总是选择河流狭窄、可以就地取材(木料、石子)的地方为坝址。

海狸所建造的堤坝,正是人类建造的巨大拦河坝的雏形,它给水利建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菌膜与防水材料

建筑物的防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过,另一方面,在自然界中,动物和人的皮肤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外面的水渗透不进去,里面的汗液却能渗出来,保温性能也很好,堪为建筑物防水所借鉴。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一种能够形成菌膜的菌类(如红茶菌)物质,把它们制成像人的皮肤一样的膜状防水材料。人们设想,把这种材料覆盖在建筑物上以后,它能缓慢生长,出现破损时,又能自行修复;外部的雨水渗不进去,内部的潮气却能散发出来。

这对于改善建筑物的防水、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节约能源,将会有重大意义。

蚁穴与恒温办公楼

在澳大利亚西部有一种白蚁巢穴,尽管穴外温度一年四季变化很大(气温在3~42℃),但巢穴内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也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温度始终保持在30~32℃。这种白蚁巢穴调节温度的能力简直可以和现代化的空调系统媲美。

为了弄清白蚁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本领,科学家仔细研究了白蚁巢穴的构造。他们发现,这种白蚁巢穴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是白蚁的生活区,巢穴的地上部分则有个约3米高的泥塔,泥塔内有一些空气通道通到白蚁的地下生活区。泥塔断面呈楔形,总是像罗盘一样准确地指向北方。因此,科学家把这种白蚁称为“罗盘白蚁”。

泥塔的侧壁皱巴巴的,表面积很大,在早晨和午后阳光斜射时能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的热量,泥塔顶部呈尖锥形,表面积较小。这样一来,在正午炽热的阳光下,泥塔吸收的热量就减少了。

“罗盘白蚁”建造这种特殊的泥塔,就是为巢穴创造恒温条件。泥塔在阳光下受热后,塔内空气通道之中的气温也随之上升,空气体积膨胀而向上升腾,这就产生了像烟囱一样的抽气作用,把新鲜空气通过白蚁进出的通道抽吸到塔顶,形成一股风,吹过白蚁巢穴的生活区。

白蚁中的工蚁在巢穴内“监测”(感受)各处的温度,并根据温度的变化,阻断或扩大巢穴内的通道,以调节气流。这就像人类用开、闭窗户来调节室内温度一样。

因此,无论外界气温如何变化,白蚁巢穴地下生活区的温度,都保持在30~32℃。

1994年,英国建筑师在诺丁汉兴建了7幢仿白蚁巢穴的办公楼,排成一个弧形面向北面,每幢大楼的角上都有一个17米高的圆柱形玻璃塔,其作用相当于白蚁巢穴上的泥塔,当阳光照射时,玻璃塔内的空气温度升高,膨胀上升,起烟囱的抽气作用,形成一个自然通风系统。玻璃塔顶部还可用液压方式升降,用来调节上升的空气流量,由于塔中的空气通道和办公楼的各房间相通,上升气流可以带走多余的热量并吸入新鲜空气。在大楼内有一个计算机能量管理系统,它的作用相当于白蚁巢穴中的工蚁,负责管理室内的温度调节系统,控制玻璃塔顶的升降,以调节空气流量,在寒冬还可启动热风机,在夏夜可启动风扇,将清新的空气引入室内。

蘑菇与伞屋

所有的植物都呈哑铃形,这是一种很好的建筑结构,它使植物利用最小的占地面积,就获得了适度体积的地上部分,得到了大面积的阳光,而向下生长出的根系,能够牢牢抓住土壤。利用这种结构,植物还能够立体享受阳光:森林群落中乔木层以下有灌木层,灌木层以下还有草本层。模拟植物的仿生建筑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以蘑菇为例。蘑菇由3部分构成:菌盖、菌柄、菌丝。菌盖离地有一定高度,菌丝呈放射状向地下扩散,菌柄把两者连接起来。这也是一个哑铃结构。

依照蘑菇的外形,人类可以设计、建造仿生建筑,其“菌丝”部分(仿生建筑的根基)可以采用植物根的形态,将几根长度与直径都适宜的钢管呈放射状地打入地下,与岩石紧紧咬合,以产生的摩擦力来支持地上部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地基部分的工程量。仿生建筑的“菌柄”部分(支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它的底部膨大。以便和根基连接为一体。仿生建筑的“菌盖”部分(居住体)则采用钢架结构,从支柱向四周辐射出许多钢梁,屋顶做成拱形的钢网架,并与钢梁相衔接,共同形成一个笼状的整体结构。

由于采用哑铃结构,这种仿生建筑所占地面只有传统建筑的10%,而屋顶可以贴上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就像一把大雨伞,因此取名叫“伞屋”。

小腿骨与埃菲尔铁塔

人体骨架形态、结构之精巧、合理和美妙,往往使建筑师们赞叹不已。堂堂七尺之躯全靠骨骼支撑,这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凭借钢架支撑几乎一模一样。

人坐着的时候,体重是依靠从骨盆侧面延伸出来的骨头来支撑的。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结构启发了建筑师。建筑师由此设计了一种空间支架模型,建筑物的重量由斜柱支撑着,再传到几个支持点,所有与重量负担无关的材料,一概省去。这就为建筑物提供了一种既强有力又经济合理的支撑结构。

人体的大腿骨要支撑全身的重量,又要前后左右摆动,因此,它“选用”了一种最合理的结构形式——既轻又坚固。一般成年人的大腿骨能够承受260~400千克的压力,小腿骨吃力更大,比相同断面的花岗岩还要坚固10多倍,它的刚度可以和熟铁相比,但比重只有熟铁的1/5。

巴黎埃菲尔铁塔高327.7米,犹如巨人般耸入云天。一些建筑师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这座铁塔的结构并不新颖,只是一座重复着人体小腿骨的建筑;甚至两者的表面角度都相符。

建筑仿生是一门妙趣横生的新兴科学,是科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生物是人类工程设计的最好老师。正如著名仿生设计师L·科拉尼所说:“仿生设计是一个揭示自然界生命体的设计领域,也可以称为一项‘翻译自然的事业’。”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必将从表面的静态仿生走向内部的、动态的仿生,从而大大丰富人类的创造。

THE END
1.设计智造:昆虫类动物形状来自: 涂鸦吧 > 《设计技巧》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写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类似文章 更多 那些美丽的动物 那些美丽的动物那些美丽的动物。By Classwu 分享是一种美德。前两天我们新先聚品做过的可爱动物宝贝很受大家喜欢,今天我们再来做一个美... 可爱的昆虫小动物 可爱的昆虫小动物可爱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4/16/9930982_1138473235.shtml
2.100例动物仿生设计服装效果图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100例动物仿生设计服装效果图 不到100平女装店应该怎么设计? 1 木村空间美学 100平口腔诊所设计效果图-小型口腔诊所设计风格 52 诺德设计 服装专卖店设计效果图 46 信田光 服装效果图设计【板绘】 24 妮可ii 服装效果图男装设计 3 z441639724 服装展示店效果图设计 1 信田光 马赛mars的草图日记 32 马赛mars 3d...https://www.zcool.com.cn/tag/ZOTgxMDkyNA==.html
3.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6.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用于探测的雷达就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就是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的.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26492209deb6a938ef7a7d2e9fd3360a
4.仿生学的例子20230924131626.pdf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 KEG 保温 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 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0.001 ℃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 导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 “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24/7054041156005161.shtm
5.汽车仿生设计案例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汽车仿生设计案例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9434647
6.来自旗鱼和盒子鱼的灵感,汽车设计的仿生学分析仿生学设计的思想已经影响了很多汽车公司,但大自然奥秘的影响力还远不止于此。近期,美国宇航局正向公众征询下一代宇航服的设计方案,其中一项设计的理念中借鉴了鱼类和爬行动物的皮肤特点。 设计师们正逐渐意识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常蕴藏着精妙的设计思想。因此,我们应当向大自然寻求设计的灵感,毕竟,一条加勒比海的...http://www.cheyun.com/content/2291
1.AI创作图水母珊瑚海藻海底章鱼腔肠动物海洋动物3d章鱼海里的海马...设计> AIGC > 其它 海洋微生物图片 分享 举报 收藏 方式: 原创非商业授权(独家) NTAIGC 本作品由AI辅助生成 作品编号: 20241110021046651135 上传时间: 2024/11/10 大小: 7.5 M 分辨率: 72 作品尺寸: 4096*4096像素 作品格式: JPG 颜色模式: RGB 作品价格: 20元(CNY) 立即下载 本作品使用...https://www.nipic.com/show/48733552.html
2.100例仿生设计产品欣赏仿生设计作为一种造型方法不仅深受设计师们喜爱,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愉悦感。仿生设计学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的...https://www.ccut.edu.cn/gysjx/info/1101/1682.htm
3.仿生学(精选十篇)有些动物有很强的再生本领,如海参、海星、海蟹等。如果把它们的肢体切断,它们便藏在岩缝中,不用多久,就会长出完整的肢体。假如人们能揭开再生本领的谜底,研制出再生肢体,那将是生物学界的一大飞跃。 浅析仿生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篇7 1.建筑仿生 仿生建筑以自然界生物体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构成规律为研究对象, 探...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knss90.html
4.仿生学的例子仿生学0生命机体指 的是活 的生 物机体 , 也包 另外 , 有人设想 , 于蝙蝠的进 就是 亲身然 界 中活 的生 物原型 , 括着一 还 对一步 研究 , 仅只是伴 随着 雷达的设计 切活的动物、物 以致 于人体中 的有 机 不 植和制造 举行 思索 , 而把 地步 扩展 , 会 结构。 将研 制出更玲珑 、 更正确...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2281.html
5.仿生学的经典例子15个我国纺织科技人员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一种KEG呆温面料,并具有防风和导湿的功能。根据响尾蛇的颊窝能感觉到 0.001 C 的温度变化的原理,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的响尾蛇导 5、弹。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 蟆夯。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科学家根据野猪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6747939.html
6.动物仿生学的作文范文(通用29篇)动物仿生学的作文 篇13 神奇的“房”生活 现在是2037年,科技发达。我设计的“太阳能式别墅”已经获得专利,而且也有一小部分成功人士已经住进了“太阳能式别墅”。 “太阳能式别墅”外观和普通房子没什么两样,甚至看起来比普通房子还要小一点,但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2765130.html
7.设计仿生鱼“小橙”“游”进央视,自研校庆智能小车方阵送母校硬核...通体橙黄、似鱼如蟹的仿生鱼“小橙”在水池底部自如地行走,迅速锁定目标物,识别、抓取一气呵成,收起机械足,它又化身流线型的鱼儿,摆动尾巴灵活游动。 今年10月,李烨参与的学生自主设计的仿生鱼“小橙”和六足机器人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上,科创作品得到全国关注。 https://www.my399.com/p/275977.html
8.「黑科技」盘点那些脑洞大开的人类设计的“异形”机器人一旦提起机器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仿人机器人,拥有和人类相似的四肢和头部,甚至是能产生“恐怖谷效应”的机器人。另外,还有很多仿生机器人因为仿自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动物而显得与众不同。并且这些机器人界另类的朋友都拥有一些有趣的技能。 一位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整理了近年来九...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135780
9.2024年国家自然基金申请重点关注:115项优先发展领域19个学科...再生和再造,机体功能活动的生物信息流,认知和感知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跨时空、跨尺度生物分子事件探测与解析,生命体的精准设计、改造与模拟等前沿方向;强化重要生物资源的收集、分类和评价,生物大数据管理及共享、分析与挖掘等;扶持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加强物种分类、运动生理、生物仿生与人工智能等薄弱方向...https://www.acabridge.cn/jjxm/zrjj/202308/t20230828_2458388.shtml
10.2021年世界科技进展100项VISoR 成像系统可以在 100 小时内完成猕猴全脑样品 1×1×2.5 微米三维分辨率的猕猴全脑图像采集,研究中两只猕猴大脑图像的原始数据量逾 1PB(千万亿字节,其数据储存大小相当于 113 块 10T 硬盘),这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精度的灵长类动物的脑图谱。 图丨猕猴大脑的三维高分辨重建图(a)、截面图(b)、内部神经纤维...https://blog.csdn.net/cf2suds8x8f0v/article/details/12418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