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第七篇课文,这一棵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用“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沐浴阳光。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看到风光。”这两句非常诗意的话道出了窗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教材的主体图片是“家的一角”,造型别致、线条优美的大窗,将窗外的美景框入其中,窗囗内外相互映衬,室内空间给人以无限延伸的感觉。主图下的小图为中国古代园林的经典代表“上海豫园”中的一个砖雕漏窗,窗外之景与窗内色遥相呼应,对比成趣,为单调的白墙增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一图片的呈现帮助学生了解到园林艺术作品中所蕴涵的视觉审美特点和魅力
教材中设置了一个小训练。学生在欣赏、讨论后对窗有了更进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子发挥个性空间,培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为他们下一步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同年代、类型的窗户,让学生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分组合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
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发现窗口的美。
拟用学法
讲述法、合作探究法
媒体资源或教具
多媒体课件,剪刀、小刀、胶水、吹塑纸、绘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与检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大四方,小四方,没有它,闷得慌;
四四方方一座城,鸡子不叫它就明。
同学们猜到了吗?答案是:窗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窗口之美。
(板书课题:窗口)
二、学习
1.(课件展示苏州园林花窗图片)问:这扇窗子美不美?知道它是哪里的吗?
——我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后两者都是苏州园林中的瑰宝)。
苏州园林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称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稍后,请大家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的花窗,一边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想一想苏州园林花窗的特点是什么。
2.出示图片
师:这些窗户形状一样吗?
透过花窗能看到什么?(风景)——它们的共同点:苏州园林每一扇花窗都和风景共同组成了一幅画!现在明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意思了吗?
苏州园林连一个小小的窗口都设计得这麽巧妙、浪漫、又充满诗意,我国像这样的艺术、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着大家去认识、去了解。
三、观察结构
师:1.欣赏完精美的窗户之后,我们也要了解它的结构,为我们自己创造作品打下基础。
(出示图片)指出窗框、窗叶、窗帘等。
2.窗户的功能有什么?
——透光、防尘、隔音、赏景……
四、尝试表现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工具及材料,小组长分配好,每位同学的任务
学生6人为一组,尝试设计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框造型。(手绘、裁剪、粘贴)
五、欣赏评价
1、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展示(30秒-1分)。
2、教师点评,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
六、总结拓展
大家今天都设计得非常好,说不定在将来,也会有同学走上设计师、建筑师的岗位,我们一起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好看的、功能更丰富的窗户出现!
学生回忆窗户的形状并作答:
方形、圆形、方圆结合等
小组讨论,口头描述
合作探究
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发现美
板书
设计
窗户形状:方形、圆形、方圆型等
窗户组成:窗框窗叶窗帘
……
《窗口》说课稿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2021年下学期
教者:周梦莎
四年级美术《窗口》教学反思
美术课向来都是简便愉快的课,在一-节美术课上,孩子的画都是杂乱无序,乱七八糟。大人看了,往往都会摇摇头,但仔细一看,在无序中又会发现儿童天然的童真,烂漫稚拙的雕琢,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就是这些点点滴滴都足以让大人相信,孩子所拥有的优点,是很多大人所不能比的。所以.对每个小孩子,我都十分喜欢和尊重他们的画。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贴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方面都不健全。
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一样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确定、创造本事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本事上。
《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本事、发展智力上。在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那么,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差异是怎样构成的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