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建筑屋顶常见的五种构造方式,即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和攒尖建筑木构架;屋檐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形式,这样两项组合起来使屋顶样式有了更多变化。清代除民居外,屋顶几乎全部使用琉璃瓦,这些使用琉璃瓦的屋顶形式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园林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琉璃瓦屋顶的造型
琉璃瓦屋顶造型之悬山顶: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也是中国一般建筑中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多用于民间建筑和次要地位的建筑如神橱、神库、配殿等,凡是较重要的建筑,都没有用悬山顶的。悬山顶一般有一正脊和四垂脊,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
琉璃瓦屋顶造型之歇山顶: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琉璃瓦屋顶造型之庑殿顶:在各屋顶样式中等级高,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唐时也见于佛寺建筑,之后常用于各类别建筑。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俗称“四面坡”,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琉璃瓦屋顶造型之攒尖顶: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