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新书推荐|岁末年终,33本好书陪伴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信出版集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式现代化》
蔡昉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领衔之作。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出发,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治理、共同富裕等维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与发展路径,帮助我们读懂中国发展方向,为未来行动和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全球变局》
林毅夫等著
变局之下,机遇何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内知名管理学者展开深度探讨,透视变局背后的底层逻辑,发现中国社会的坚韧定力,解读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
《金融促进高质量发展之路》
刘晓慧黄益平王毅等著
为现阶段我国在金融、房地产及货币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构建面向新市民的都市圈建设,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债务化问题,加快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最终促进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引擎》
邵春堡著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了科技创新在太空探索、量子通信、生命科学、深海探测、能源材料、数字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深度分析了本轮以数字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发生机制、发展趋势,以及对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指南》
赵然孟宪石范熙武著
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展与建设住房租赁市场?怎样设计和建设中国住房租赁市场?
本书由住房租赁领域从业多年且深度参与规划的专家学者领衔创作,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逻辑、实践路径以及行动方案。
《货币从哪里来?》
[英]乔希·瑞安-柯林斯著
《密码学:数字经济的基石》
[英]基思·马丁著
回顾了密码学的发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网络安全的构成要素、几种加密技术的优劣、加密货币的逻辑等。阐释了密码学如何在不同应用领域发挥安全功能,揭示密码技术对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人心红利2》
江南春著
如何让品牌渗入顾客心智?如何让品牌驱动企业持续增长?
《妥协社会》《超文化》《山寨》
(套装3册)
[德]韩炳哲著
韩炳哲系列新作3册: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面对全球大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幸存下来,越来越多对死亡的恐惧积累起来。一本在大流行时代思考生命、直面痛苦,重建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勇气之作!
《山寨:中国式解构》: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仿制现象,在中国文化中,原生产品被不断转换、重新塑形,或者说被解构,这并不意味着损毁和破坏,而更多是指在不同的解读中丰富其意义。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中,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成为超文化。
《怪圈》
吕峥著
君主之死,明制之崩,启蒙思想能否冲决兴替怪圈?
通过记叙明末风云激荡的历史,聚焦万历、天启和崇祯时期,在“暴君”与贪官、文臣等知识分子,以及“阉党”、庸众和民间起义力量等多方势力所激起的乱世之症状下,试图探索明朝兴亡之变的“怪圈”现象。
《希望之书》
[英]珍·古道尔著
希望究竟是什么?当一切都看似无望时,应当如何保持希望?我们如何培育下一代人的希望?
著名自然学家珍·古道尔结合她非凡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给出了关于希望的独到见解,并阐述了她认为人类仍保有希望的4个理由:不可思议的人类智识、自然的韧性、青年的力量和人类的不屈精神。
《大使讲中国故事》
刘晓明著
《人类的第一步》
[美]杰里米·德席尔瓦著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生活。直立行走定义了人类,也将继续塑造我们。
《悬崖边的造物者》
[美]贝丝·夏皮罗著
5万年的人类科技创新如何重塑自然?我们如何深远地影响其他物种的演化?
《植物猎人的世界收藏》
[英]安布拉·爱德华兹著
一部图文并茂、值得珍存鉴赏的作品,讲述了关于世界各地植物发现的非凡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代表性人物。
《永远的爱犬》
[美]罗德尼·哈比卜[美]卡伦·肖·贝克尔著
《万物认知指南》
[英]汉娜·弗赖伊著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十年增订版)
[美]T·柯林·坎贝尔著
畅销全球,十年里程全新升级,增订逾万字!
30多年前,营养学家柯林·坎贝尔教授带领康奈尔大学的团队,与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团队倾力合作,开始了一项针对饮食和患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显示,好的营养能预防早期阶段的疾病,也能阻止晚期阶段疾病。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郭浩著
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摹绘,37座洞窟,12段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交集;72例敦煌色搭配范式,以永恒的中国传统色彩,呈现千载敦煌与古典中国的美学历程。
回归到东方审美,敦煌色是中国美术的重要源流,敦煌艺术里隐藏着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层结构。
《羽冠》
《卡夫卡的朋友》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巴·辛格代表作品。
《羽冠》是辛格发表的篇幅最长、最优秀的小说集之一,收录24个短篇故事。
《卡夫卡的朋友》是辛格出版的第五本短篇小说集,包含21个故事,大多写于20世纪60年代,讲述了波兰犹太人的奇特生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是辛格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是“二战”的幸存者赫尔曼·布罗德。“二战”期间,他在女仆的帮助下,躲过了纳粹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再见绘梨》
[日]藤本树著
《电锯人》《炎拳》《蓦然回首》作者藤本树新作,一封献给电影的漫画情书。以电影收藏回忆,以虚构化解伤痛的青春物语。为惨淡的人生,添上一抹奇幻色彩。
《沙丘2》
[美]弗兰克·赫伯特原著
图像小说《沙丘2:穆阿迪布》,改编自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史诗级科幻巨作《沙丘》系列,剧情承接上一部:控制着珍贵香料资源的亚崔迪家族惨遭覆灭,阿拉基恩城陷,家族继承人保罗也意外发现母亲杰西卡,竟是杀父仇敌的女儿……
《马伯庸经典三国漫画系列》
马伯庸著
马伯庸经典三国漫画系列作品首辑三部,分别为《风起陇西》《白帝城之夜》《官渡杀人事件》。
该系列是马伯庸作品首度进行漫画改编,故事聚焦于三国时代,马伯庸在历史缝隙中抽丝剥茧,描绘小人物的传奇故事。
《人生的底气》
樊登著
樊登博士反复钻研《孟子》多年,成功打造了现象级课程“樊登讲《孟子》”。
这本书以课程为基础,选择与我们的日常最切近的内容,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阐释《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从初心、人生节奏、选择、交友、反思、善念、成长方向这七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修身、为人的智慧。
《永远年轻的初学者》
[美]汤姆·范德比尔特著
成年后,为什么我们越发不敢试错,不敢让自己成为初学者去掌握新事物?我们是否忘记了从头开始的纯粹乐趣?在拓展新技能的过程中,成人大脑和孩子大脑又有什么不同?
书中采访了几十位专家,了解成为“成人初学者”的好处和其背后迷人的心理学和科学机制,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在决定“重新开始”时变得更好。
《完整的人》
[澳]史蒂夫·比达尔夫著
经典畅销书《养育男孩》《养育女孩》作者比达尔夫全新力作,对40年心理治疗经验精华的提炼和总结。
在书中,他创造性提出人类心智的四层公寓,从身体、情绪、思考到灵性,拾级而上,实现心智跃迁。
《笑在生长》
徐萧杨宝宝徐明徽著
全景式记录了中国脱口秀行业发展史,通过深度跟踪采访、实地直击、大量一手资料,探索内容产业生态现状和未来发展,并解答了脱口秀对当下年轻人群的影响和改变。
《茶有真香》
王恺著
美食作家、资深媒体人王恺,历经十余年,寻访各大茶产地、茶人、茶空间,写就这本《茶有真香》,结合自身经验和多年研究,引领大家推开茶之门。
《花园设计圣经》
[英]蒂姆·纽贝利著
40幅水彩手绘花园全景图,238张实景照片,40余张实用设计线稿。
从阳台花园到乡村花园,40个实用花园设计方案,献给园艺爱好者的设计宝典。
《看世界: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25个城市》
[英]特蕾西·特纳著
用全景式画面生动还原不同时空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人类世界跌宕起伏近万年的文明发展史,带孩子沉浸式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
《绿色星球》
[美]莱斯利·斯图尔特-夏普等著
植物科普绘本,改编自高分纪录片《绿色星球》。从雨林天地到荒漠世界,从水生世界到海洋中的秘密花园的生命故事。
大幅精美的手绘插画,专业严谨的科学描述,充满自然人文情怀的故事叙述,将前所未见的动植物行为展现给孩子们。
《看世界!100位艺术家的故事》
[意]科拉多·奥吉阿斯著
写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凝练地介绍了全球100位艺术家的创作故事和艺术思想,并通过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事例和创意插画,启发孩子探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小步乐读·儿童中文分级阅读》
(预备1级+预备2级)
亲近母语编著
《小步乐读·儿童中文分级阅读》是为2-12岁儿童研发的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分级读物。
目前出版的预备1级和预备2级,每级12册,共24册,适合2-4岁孩子阅读,符合儿童认知、情感、语言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人生之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日前,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BolognaRagazziAward)揭晓2023年的获奖书单。由孙俊著/绘作品《谁的袜子》获得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漫画类(中低年级)首奖。
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创立于1966年,是全球童书出版领域最负盛名、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奖项之一。
孙俊著/绘
信谊图画书/明天出版社
孩子的读物选择,一直是家长们费心费力的一件事。为了一探究竟,我们火速下单了这本《谁的袜子》——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家长和孩子都适合阅读吗?我们就从“一只袜子”说起。
《谁的袜子》的故事是由一只遗失的袜子开始:一只袜子从天而降,掉在一楼猫妈妈的晾衣杆上。小猫想要找到袜子的主人,他一楼一楼地往上爬,遇到了楼里各种各样有趣的邻居,直到找到袜子的失主。
在寻找袜子主人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能看到不同性格的小动物:有喜欢逗小猫,甚至想要拿小鱼干交换袜子的白鹭;有出面制止争吵,正义感十足的山羊大爷;有沉迷于下棋的章鱼;还有吆喝着小猴子去帮忙寻找袜子主人的热心肠的大猴子;还有等待太阳下山时才出门活动的猫头鹰......
作者孙俊说:“对于创作来说,平常身边的每个人、大大小小的日常之物,都是重要的。不去偏重谁,这样创作出来的故事里面再小的角色、再轻的物也都会重起来。”
除了了解到每个“小”角色的不同性格,小朋友们也能进一步了解各位邻居——不同动物的特点。例如哪些动物是三根脚趾、哪些动物有八只脚、哪些动物没有脚、哪些动物晚上不睡觉等等。
故事的最后,小猫成功的找到了袜子的主人,也在饭点儿前赶回家里,吃上了香喷喷的饭菜。
读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这只小猫和小朋友特别像呢?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只要是有趣的、好玩的事,哪怕是饿着肚子爬五层楼也不会觉得累。
至于究竟是谁的袜子,我们就不在这里剧透啦,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一探究竟!
评委给《谁的袜子》的评语是这样的:《谁的袜子》将经典儿童读物叙事的重复和变化运用了漫画分隔镜头的形式来表现,讲述了一只小黑猫寻找丢失一只黄袜子主人的故事。从一层楼到另一层楼,故事中满是幽默的拟人化动物角色,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市井街坊。幽默和值得一读再读的图画创意和细节伴随着故事主角一路找到袜子的主人......
在《谁的袜子》中,那种久违的、充满烟火味的邻里关系似乎又回来了。
故事发生在一栋对于城市长大的小孩来说,会有些许陌生的“筒子楼”建筑里——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很多70、80后的成长记忆就是在这里形成。
在那个年代,筒子楼大多是单位分配的家属楼,楼里的居民是单位的同事,住在一起又成了邻里,彼此之间很熟络。
筒子楼的走廊是开放式的,房子内的空间有限,有时候放不下的家具就干脆摆在走廊上。到了饭点,很多人家会直接围坐在走廊上吃饭,有的小孩还会端着自家的碗,挤到别人家的餐桌旁。
《谁的袜子》带来的便是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小猫和猫妈妈见到掉在地上的袜子不会不管不顾,而是担心邻居因丢了袜子而心急;两只小猪见到小猫跑来,便主动和他一起寻找袜子的主人;正在下棋的章鱼和海豹见小猫棋艺不错,问小猫要不要来一局;三只小猴子去踢球的路上遇见小猫,便招呼小猫一起去玩......
如果说于孩子而言,这是一场“寻找”的游戏,那对于翻开这本书的成年人来说,则是体验一场久违的生活味道——在这些动物身上,你或许会想起生活中认识的一些人,或许能回忆起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或许会感叹一句:“这样的生活真好”。
许多孩子人生的第一次阅读体验都是从绘本开始的。
尽管如此,仍会有家长对绘本有一些疑问:“薄薄的一本,为什么那么贵”“十分钟就能读完的故事,孩子能学到什么”......绘本是用图画为孩子讲故事的书,并不仅仅是“育儿工具”。
作家松居直创建了日本第一本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他曾说:“那些否定图画书的人们,是在剥夺孩子们的快乐世界。”我们整理了部分以儿童为本位的亲子阅读理论,并以《谁的袜子》为例,希望为家长们提供更多关于绘本亲子共读的思路。
01阅读整本书,包括正文以外的内容
一本绘本往往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组成,当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绘本时,可引导孩子对每一个部分都进行阅读。
02拒绝强行灌输,尊重孩子的阅读感受
对于同一事物,家长和孩子往往会有不同感受,绘本也是如此。例如《谁的袜子》这一故事,孩子或许是简单地觉得敲邻居的门很好玩,或是小动物很可爱。而家长所感受的“怀旧”“生活烟火气”孩子往往难以理解。
03鼓励孩子进行发散式思考
例如在《谁的袜子》中,我们看见两只小猪帮小猫一起找袜子,家长则可引导孩子思考小猫和小猪是好朋友吗、他们平日会一起玩些什么等问题;当我们看见海豹夸小猫棋艺不错,便可和孩子一起思考小猫平时的兴趣爱好会是什么;当我们见过了“筒子楼”里的所有动物时,就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栋楼里谁是最德高望重的前辈、谁是最调皮的小孩等问题。
通过引导式提问,让孩子从多个角度进入绘本,也能培养孩子观察细节的能力。但是,共读时的互动也要适当进行,若家长持续地机械性提问,反而会打断孩子阅读的节奏。
————————
近日,纽伯瑞、凯迪克等多个国际图书大奖获奖名单均已出炉。不知道给孩子选什么绘本好的你,不妨去看一看吧!
辞虎迎兔,万象更新,第八届“新青藤”寒假书单近日发布,《小调皮日记》《游泳》《海豚之歌》等多部颇具创新意义的原创作品入选,为小朋友们送来一份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少儿书单。
此次活动由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活动促进会、上海书城、世纪朵云、上海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协会、小香咕阅读之家发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等十余家专业出版和阅读机构联合推荐。
注重文学性和趣味性
自2015年正式启动,“新青藤”寒假童书榜已发布七份书单,累计为少儿读者推荐72部优质童书,其中多部作品获得各类出版奖项的肯定。如:《布罗镇的邮递员》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小熊包子系列》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获“桂冠童书”称号等多项荣誉。“新青藤”寒假童书榜也一直被视为少儿出版的风向标,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读者心中,都是一份值得信赖的阅读指南。
鼓励原创,多元呈现
八年来,已有近三十家出版社自发加入为孩子推荐好书的行列,每年报送的图书数量持续增加。本届活动征集消息一经发布,就得到北京、上海、杭州、济南、郑州等多家出版单位大力支持,收集到众多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无论是在画面的呈现形式上,还是故事文本与画面的衔接上都达到新的高度。
由信谊图画书推荐的《鸭子小姐找租客》用“刺绣”的技法呈现画面,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塑造出了情态生动的动物形象,营造了清新雅致的氛围。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原创作品《走啊走,诗在走》以水墨图画将散落的诗歌串联起来,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上海教育出版社推荐的《小鼹鼠和星星》多次运用图文反差的手法讲述故事,与画家选择的拼贴绘制方式十分契合,传递出爱与善意。引进类图画书中也不乏优秀作品,来自英国的《雨靴带我去流浪》和日本的《颠倒看世界》,都从儿童的视角去连接万事万物,追寻儿童天性的回归,构思创意独特。
自“新青藤”寒假童书榜发布以来,主办方力图丰富榜单的呈现形式,曾多次以校园童书漂流的方式将入选作品带进上海的校园。同时,还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朵云书院、上海书城等公共阅读空间中设置阅读和销售陈列专架,拉近“新青藤”寒假童书榜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经过八年的成长与陪伴,“新青藤”寒假童书榜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们确信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借助榜单推荐,在孩子的内心深埋阅读的种子,收获更多的爱与温暖的陪伴。(嘉树)
第八届“新青藤”寒假童书榜推荐书目
文学类
1、《戴面具的我》
常新港著
适读年龄:8-14岁
推荐单位:明天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品呼唤成年人用最大的善意和耐心,以尊重和平视的姿态去消解隔膜,帮助孩子们摘下沉重假面,迎来心灵成长,对促进成人与儿童建立和谐对话关系极具启示价值。
2、《小调皮日记》
秦文君著
适读年龄:5-10岁
推荐单位:春风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以故事和日记结合的形式,用幽默生动、精准优美的语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的视角与眼光,激发孩子书写生活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表达。
3、《游泳》
刘海栖著
推荐单位:青岛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品以小主人公从练习憋气到横渡黄河的经历为主线,勾连起街坊邻里间的日常生活,进而伸展到部队和农村的广阔场域。借儿童的游戏和成长,描摹出一幅幅中国北方社会的风俗画卷,构成了动人的文学景观。
4、《落难的小熊班长》
推荐单位: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
推荐理由:男孩熊豆豆和小熊包子骑着会飞的风马,来到了神秘莫测的熊镇世界,遭遇神秘的黄蝴蝶女巫设置下重重陷阱,虎视眈眈的独眼魔怪总是乘虚而入……这些无不考验着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勇气,人物性格的成长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巧妙衔接,为作品呈现出缤纷绚烂的成长色彩。
5、《海豚之歌》
沈石溪著
推荐单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以对海豚红背鳍三段传奇命运的刻写,描绘了海洋生物的悲欢离合,传递了爱与自由的永恒价值;以海豚与自闭症孩子小石头的心灵交往,记录了人与动物间的温暖疗愈,赞美了人间情义的无价和珍贵。
图画书类
1、《鸭子小姐找租客》
文·图/于云
推荐单位:信谊图画书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故事,诞生于女性作者细腻的创造力,细腻到布纹、稚拙生动的造型,包括字形都能透出作者独有的秀美,让孩子学会在交友过程中不仅需要互相尊重、相互理解,还需要积极选择、真情相待的人生哲理。
2、《走啊走,诗在走》
金敏/文李知弥/图
推荐单位: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理由:它讲述了一个“孩子”从家出发,走到广阔的田野,在自然中与花鸟虫鱼嬉戏,最后又走回了家的故事;它描绘了四季,寓意着成长,散发着浓浓的中国味道。
3、《小鼹鼠与星星》
常立/文荼又/图
推荐单位:上海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充满星光的温暖故事,尝试引导小读者关心、爱护视力障碍人群,倡导创设理解、尊重和支持特殊人群的更友好的社会,并为此做了盲文游戏卡等设计。
4、《雨靴带我去流浪》
【英】迈克尔·莫波格克莱尔·莫波格/著
【英】奥利维娅·洛门尼奇·吉尔/绘
推荐单位:千寻Neverend
推荐理由:作品沿着8岁女孩皮帕的在田野玩耍的视线,穿插连接起特德·休斯、威廉·布莱克、莎士比亚等30余位诗人的40首诗歌,皮帕踏上了蜿蜒的小路、起伏的山丘,开始了一场可爱的野外冒险。
5、《颠倒看世界》
适读年龄:3-8岁
推荐单位:上海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协会
推荐理由:故事在叙事上采用了相似的结构,先呈现小文眼中颠倒后的真实的世界,再把隐藏在生活场景里的物品抽离出来,将现实空间与孩子的幻想空间相对照,构筑了一个虚实结合的想象世界,构思创意独特,“有意思”又“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