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郊游》备课教案(通用17篇)

二年级下册《郊游》备课教案(通用17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学习中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歌曲《滴哩滴哩》flash

二:课前谈话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

生:掌声

生:喜欢

师:今天祝老师带你们一起做火车去郊游,好不好?

生:好

三:律动《火车开了》

师:坐火车之前,老师要特别提醒小朋友们,不能讲话,要注意力集中,能不能做到啊?

生:能

师:好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下面,先来跟老师学个动作,看(开火车动作,1,2,3,4,5,6,7,8,)小朋友们也试着左手搭在你右边小朋友的肩上,跟老师一起做

生:做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下面我们一起起立,继续搭着前面小朋友的肩膀,一个接一个搭好,右手摇起来“1,2,3,4,5,6,7,8”准备出发啦,老师做火车头(师放音乐)第一个小朋友拉住老师,走啦!一组一组接好了(管纪律)

师带生围着内圈“翻白菜”,听音乐开火车

四:读歌谣

师:音乐停了火车到站啦!小朋友们,我们手拉手一边念“上面的歌谣,一边下火车拉

师领生唱歌谣走回原位

歌谣cai出示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五:欣赏大自然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到郊外心里特别开心,现在就让我们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吧

师生互动看图片

六:歌曲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大自然真是太美了是不是?

生:是

师: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坐下来休息以下,听老师唱一首歌好不好

1:师范唱(出示歌谱)

2:请生齐唱

师:刚才老师在唱的时候,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按耐不住跟着唱起来了,你们都会唱吗?

生:会唱

师:那你们唱给老师听听好不好

3:学歌曲

a解决问题

师:唱完了,你们说说是老师唱的好还是你们唱的好啊?

生:老师。

师:老师会唱了所以唱的好,我们小朋友会唱了,会比老师唱的更好的,现在

赶紧找找,自己不会唱的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教你们学会它!

(生:指出“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句子。师教唱)

师:都学会了唱了吗?还有没有问题?

生:会唱了/没有问题了

师:那我们一起完整的唱唱看。

b唱学生喜欢的句子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不错,下面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唱哪些句子吗?

生回答“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师:下面我们来把你们喜欢的句子唱一唱好吗?

生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4、处理歌曲

(1)情绪

师:好了,小朋友们现在唱的可比老师好了啊!可是,怎么唱的更好呢?老师在唱这首歌的时候笑咪咪的,可见今天郊游老师特别的高兴,那你们的心情怎样呢?

生:很高兴

师:那么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也应该怎样?

生:开心高兴的

我们一起试试,笑咪咪的,高兴的唱唱

师生一起有感情的唱歌

(2)音色

第一、二乐句

师: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还会发现,老师在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这句时声音像什么落地?

生:皮球。

师:说的真好,(,好样的拍手表扬)皮球落地的声音怎样的?

生:咚咚咚咚咚

师:对了是很有弹性,又轻快的声音,你会用这样的声音演唱这句吗?试试

生唱

第三、四乐句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老师现在问你们个问题,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蓝

师:什么是白色的?什么是蓝色的?

生:天空是蓝色的,白云是白的的

师:蓝蓝的天空白云怎样飘的?

生:轻轻柔柔的飘

师:就像春风吹过脸夹怎么样?

生:轻轻的柔柔的

师:歌中唱到“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那我们用怎样的声音表现歌曲中的白云阳光呢?

师:小朋友回答的很好(,好样的拍手表扬)白云悠悠阳光柔柔,我们就来试试。

第五、六句

师: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歌谱上有哪些地方有相同的记号

生指出两处红云

师(,好样的拍手表扬)讲的很好那么谁来说说两处红云表示什么意思

生:两处相同

师:对了。两处相同,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唱这两句的?

生:拍皮球有弹性,轻快的声音

(3)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七.歌词创编.成果展示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在歌声里唱出了我们看到的白云,蓝天,那么我们在郊游的时候还看到了哪些呢?我们把他们写下来,唱一唱好不好?(老师发给你们几张纸我们小朋友相互合作发挥想象把缺的歌词写出来)

2.师放《郊游》音乐伴奏音乐,下去指导)(选四个人发沙球伴奏指导)

b(老师伴奏和四个学生伴奏)唱唱

c两三个人奖励

4.集体唱唱最好的创作作品

八.环保教育

看的出,小朋友今天郊游看到美丽的大自然都特别喜欢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对不对?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拥有,我希望我们小朋友们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取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更美丽。

九.下课

师带生在《火车开了》音乐中坐火车下课。

活动目标

1.以主、客体为中心分辨前后,感知前后的相对性,学习使用方位词“前面”“后面”。

2.据提供的条件仔细观察、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布置坐公交车的场景:每5张小椅子排成一排,用5个体操圈做方向盘。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9页《森林野餐会》。

活动过程

一、排排队

1.天气真好,小伙伴们一起去郊游。到郊外要坐车去,我们来排队上车吧,谁愿意上第一辆车?

2.请5位小朋友来排队。先选一名幼儿站在中间的位置上,然后告诉其他幼儿“某某,请你站在某某的前面”“某某,请你站在某某的后面”。

3.当幼儿都站好时,请幼儿说“我站在某某的前面”或“我站在某某的后面”。

二、去坐车

1.将5把椅子排成一列,邀请“朋友”坐到“车”上来。按照排队的先后顺序,幼儿坐到相应的位子上。

2.以一名幼儿为对象,提问:某某,请问你坐在谁的前面?某某,你坐在谁的后面?(幼儿回答“我坐在某某的前面”或“我坐在某某的后面”。)

3.以另一名幼儿为对象再次提问:请问某某坐在谁的前面?某某坐在谁的后面?

4.幼儿按小组排好队,将每一组的椅子朝不同的前后方向排成一排,幼儿上车之前要说出“我坐在某某的前面或我坐在某某的后面”。

5.幼儿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

三、森林野餐会

1.翻到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9页,告诉幼儿:小动物们排着队去参加

森林野餐会。请仔细看小动物的前面或后面都有谁,找一找合适的小动物粘纸贴在空格里。

2.示范活动材料中的第一组:请说说小鸡的前面是谁?(小兔)请将小

兔的粘纸贴在小鸡的前面;小鸡的后面又是谁?(小鸭)请将小鸭的粘纸贴在小鸡的后面。

3.请幼儿按要求选择小动物粘纸,提醒幼儿看清楚再贴。

《郊游》为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表现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通过让他们回答看到了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边哼唱边做动作,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块德芙巧克力,诱惑他们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用“la”唱得次数多了些,请一个学生模仿唱可省去)

二、寓教寓乐,化解歌曲难点

《郊游》这首歌中的第二乐段的节奏、音准是个难点,根据节奏来朗读歌词,强调附点与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易于后面的学唱。低年级儿童起点较低,不识歌谱,音准欠佳,顾以模仿老师来学唱,师一句,生一句。每句学会后再完整地演唱,学生的注意力不强,所以我以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师生接唱、分组唱、男女生唱等等。(教唱环节可缩短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了;让学生找相同部分可以放在师生接唱处)

三、语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郊游》歌曲中的第一、三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演唱情绪是不同的。我通过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绪,1、3句活泼此文欢快,2句是舒展优美,用表扬地语气来引导学生:你们都是一只只百灵鸟,歌声要悦耳动听。(歌曲情绪有点到,但做得不到位。或许可以把2个不同情绪的部分作演唱方法指导:

①欢快的地方可以引导示范以弹性的声音唱;

②抒情的地方,用柔和的声音连贯地唱。)

四、歌曲表演,体验快乐

整节课我觉得结构挺好的,细节问题要再多注意、多改进,课堂灵活性也要加强。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引导幼儿用乐器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感受乐曲中的欢快和抒情,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对春天美的感觉。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

2.乐器(小铃、串铃、木鱼)。

三、活动过程

(一)歌曲《郊游》

T:秋天来了,让我们出去走走,去郊游,用歌声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唱出欢快和抒情的对比感觉。)

(二)动作表现《郊游》

L集体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T:郊游真开心,有时拍手有时拍腿,看到悠悠白云时手伸得高高的指给大家看。(引导幼儿配合旋律,用动作表现节奏。).

2.分组动作表现歌曲节奏

T:去郊游要请老师走在前面,小朋友跟在后面,导游为我们介绍风景。老师在前面拍手,小朋友跟在后面拍腿,导游带我们去看白云(拍手和晃手)。(幼儿分组担任角色,动作表现属于自己角色的节奏。)

(三)乐器表现《郊游》

1.为角色配器

T:小乐器也想和我们一起去郊游,有小铃、串铃和木鱼,听听它们唱歌的声音为老师选一个乐器为小朋友和导游也选一个乐器。(引导幼儿根据音乐为老师、导游和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

2.乐器表现

T:带上你的乐器跟着音乐去郊游。听音乐分组操作乐器,老师指挥。

T:换一个角色,换一种乐器试一试。(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操作提示:

为三个角色找乐器时,老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角色需要配上合适的乐器。例如:老师走在前面用小铃让后面的小朋友知道前进的方向,在郊游时跟着老师不迷路;’为小朋友选择木鱼,因为木鱼的声音“的笃的笃”就像在走路;为导游选择铃鼓,摇奏的时候就好像白云在天上飘过。用生活经验解释配器,为抽象的声响赋予情景,既便于幼儿操作,又能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四.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1.感受音乐的结构,在“郊游”情境中,一拍一下行进和即兴造型表现音乐的A段,在追逐跑游戏中感受音乐的B段。

2.通过去“植物园”、“动物园”“玩游戏做拼图”的情境,迁移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造型。

3.在语令的暗示中,努力自我调控和相互提醒,按游戏规则,同时开始追逐跑。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一个圆

2.16把小椅子前面逐一贴上1-16的数字号码

3.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选)》

4.青蛙、蜜蜂、菊花、桂花的拼图(每幅图都裁剪成6张左右的拼图)

经验准备: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掌握1-16数字的认读。

活动过程:

1.感受故事情境。

教师:你们郊游去过哪里会看见哪些东西呢仔细听一听、看一看,我去郊游的路上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

教师:看到了些什么是什么顺序我们一起再做一次。

教师:1-16报数,携带装备,一起去郊游

3.身体不同位置的动作创编

教师:小花除了长在树上,还能长在哪儿

教师:兔子的动作除了耳朵朝上,还可以怎样变化

教师:这次我们用你自己新的动作来表现。

4.累加动、植物形象,幼儿尝试挑战四种不同形象创编。

(1)两种不植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数师:花有很多种,春天有什么花,夏天呢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2)两种不动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教师:除了小兔子,还有什么是宠物

教师:除了宠物,还有一类动物是猛兽,你们知道有哪些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站立到椅于后面,完整随乐做出四种不同动、植物形象

教师:我是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坐下的

教师:我在拍手的时候说了什么(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提醒如果不记得看见的是什么动物或植物,怎么办(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听教师的提醒,看图片,记忆动作顺序和内容。)

5.累加游戏,加入一名配课老师,示范合乐游戏的规则。

教师:刚刚我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跑的(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x号准备,开始追!)

教师:我俩什么时候看的号码(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

教师:谁追谁跑怎样追的

6.反思游戏中的困难。

教师:刚刚在游戏中有困难吗谁可以帮帮忙呢(可能遇到的困难:起跑不一致;没有提前看清椅子上的号码等)

7.幼儿尝试自主游戏。

(1)教师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

教师:这次看看是谁来玩游戏

(2)累加拼图游戏。

教师:这次玩游戏胜利的小朋友,会有惊喜哦!(游戏4次,拼出2种植物,2种动物)

(3)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创意动作,随乐游戏。

教师:哇,刚刚大家又看见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它们去游戏吧!(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随乐游戏1次)

(4)幼儿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此步骤,视幼儿当时情况来决定是否让幼儿发指令玩游戏)。

教师:谁赢了谁是下一个发指令的人

8.郊游结束,回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交谈中能尊重、理解对方;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4.过讨论交流,设计出组织郊游的。

舞蹈动作:

1.面向右.正立。

2.向前走,手摆动。

3.向前走,手摆动。

4.向前跑,手随着摆动。

5.翘僻,双手向前推。

6.右手上扬,左右平伸,与肩齐平。

7.左手背后,右手掌罩于额上。

8.原地走动。

9.双手交叉于头顶。

10.双手伸展开。

11.双手向下斜伸。身体左右摆动。

郊游包括曲谱、歌词、舞蹈动作以及动作分解图。

活动目标:

⒈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⒉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磁带。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⒈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现在就请你邀请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⒉(播放歌曲磁带),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手拉手,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⒈有许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们来听听,小朋友们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听歌曲一遍)

⒉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⒊出示图谱,理解歌曲。

⑴我把这首歌曲画了下来,请你们看着图谱再来听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⑵你们看懂了吗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请幼儿说一说)

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把小朋友们出去郊游的事一起来说一说。

⒋刚才你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歌曲有几段吗(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那这首歌你觉得哪里是很快乐的,唱起来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哪里听起来是很优美的、温柔的,唱起来应该是轻柔的、缓慢的

⒌第一段和第三段讲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时候心里怎样(高兴、开心等)那我们唱的时候该怎么唱用很欢快跳跃的声音唱。

⒍那中间第二段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景色的时候我们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慢慢地,用很优美的声音演唱。

⒎带领幼儿一起轻松欢快地演唱,感受与朋友一起郊游的快乐情绪。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⒈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每增添一个幼儿,歌曲就重复唱一遍。

⒉请四名幼儿带头。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⒊请幼儿两两结伴,共同演唱歌曲。

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一)、入室律动

(二)、复习歌曲《好妈妈》

(三)、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三)、音游:《小花猫和小老鼠》

(四)、出室律动:《小白船》

环境材料:

录音机、录音带、猫和老鼠的头饰。

《郊游》是一首童谣,五声宫调式,由带再现的三部分组成。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歌曲愉快亲切,朗朗上口,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一、对比体验,感受情绪

通过复习《大树妈妈》的演唱,再次体验歌曲抒情柔美的情感;接着欣赏歌曲《郊游》,体验它朝气蓬勃、雄壮有力的情绪。两首歌曲不同的情绪体验带给小朋友们不同的感受,其实不用老师多说什么,孩子们自己就已经能很好地表达对歌曲的体验和感受了。面对这样的歌曲,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都蠢蠢欲动了,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

二、语言渲染,表达情感

老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歌曲《郊游》的第一、三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情绪有所不同。我通过提问,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动脑筋,找出歌曲中不同的情绪:1、3部分活泼、欢快,第2部分舒展、优美。然后用表扬地语气来引导他们:你们都是一只只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在欢快的地方请用有弹性的声音跳跃地唱,抒情的地方用柔美的声音连贯地唱。孩子们都仿佛成了小百灵,歌声变得优美动听了。

三、歌曲表演,体验快乐

歌曲表演分为舞蹈动作与乐器伴奏,舞蹈表演在第一个环节已经加入,所以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用节奏为歌曲伴奏。《郊游》这首歌有一句歌词唱得最多:“走走│走走走│”,在歌曲表演这一环节我安排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奏使课堂推向高潮。首先用拍手为歌曲伴奏(分组进行),然后用高位置、轻柔的声音朗诵伴奏(首次尝试这样的练习,朗诵与歌唱形成二声部的音响效果,虽然有点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小朋友朗诵得很棒,毕竟只是二年级,真的要为这些孩子竖大拇指!)最后是用打击乐器的伴奏,孩子们兴致勃勃,表现得非常热情和积极,他们在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基础上,体验到了歌曲带给他们的愉快心情。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歌曲ABA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动作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组织幼儿根据歌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培养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

(4)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5)请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四、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我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形式,并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乐器,让幼儿一齐想想用什么乐器来演奏A段,用什么乐器来演奏B段。并根据幼儿的提议来演奏一次,让大家都听听哪种演奏会更好听。最后,我们决定用双向筒、响板演奏A段,用串铃演奏B段。我让幼儿看着图谱,跟着老师的指挥来演奏,所以表演得很顺利!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小动物去郊游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1、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手拉手去郊游》教学ppt;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

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

(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6、师生共同布置"大家去郊游",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用剪纸: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

一、复习歌曲。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

“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

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2、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3、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1、情境布置的小池塘,大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小鱼、许多只蝌蚪。

2、小桶若干

1、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小猫去春游。

(1)“猫妈妈”与“小猫”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幼儿明确只有一个猫妈妈,有许多只小猫。

(2)猫妈妈与小猫去郊游。

2、幼儿感知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1)猫妈妈带领小猫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地方?

(2)幼儿观察池塘里有什么?(大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鱼)。

(3)幼儿讲述。

3、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1)每只小猫捉一条小鱼,放在妈妈的篮子里。

(2)每只小猫送一只小蝌蚪回到青蛙的身边。

4、教师小结活动。

(1)教育幼儿小蝌蚪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

(2)鼓励在数学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一、活动内容

音乐游戏:郊游

二、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受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不同的动作。

(二)尝试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造型,并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且有节奏地完成律动。

(三)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做不同的动作。

(二)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的造型,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一)音乐

(二)小动物玩偶、号码牌、刮刮乐、宝盒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要带大家去郊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1.创编小花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1)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旋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呢?

(2)

听音乐做动作,明确小花动作次数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做了几次小花的动作造型?

①不同造型的小花

师:刚才我做的小花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小花可以是怎样的呢?听口令,看见小花。

②不同位置的小花

师:我的小花是在什么位置呢?我的小花是在胸前的'小花,还可以在哪个部位?

(4)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让我们听音乐去花园看小花,你们要和我做的不一样,我看看谁的小花最漂亮。

2.创编小熊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去小花园看了美丽的花,那接着我们又去动物园看了什么动物呢?

师:刚才我的小熊是怎样的?你还可以做怎样的小熊动作造型?让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加入站起来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的,这次我们要走动起来,现在你们有任务了,要仔细听我说哪句话的时候离开了椅子走动的?老师起身走动的时候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听。

(1)幼儿尝试离开椅子

师:刚才我说哪句话开始起身准备走动的呢?

师:我是朝哪个方向走动的?每个小朋友的身边都有一把小椅子,你们看椅子上贴着什么?当我说找到一把小椅子,你们要找到离你最近的一把椅子站好,看看自己是几号。

(2)创编一个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还有什么小动物?

师:现在让我们去动物园看,你们准备好了吗?

(3)创编多种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之外,还有什么动物用你们的动作来表示,我来猜。

师:现在让我们听音乐去动物园里看动物。

4.加入游戏,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去花园看了小花,又在动物园看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要在动物园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我喊到你的号码,比如:1号请准备,2号请准备,1号2号开始跑,你们要向相反的方向跑,谁先回到自己位置谁就是胜利者。其他小朋友给他们加油。

师: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这次你们去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就来做什么动物的动作,胜利的小朋友有一次打开宝盒的机会。

(三)结束部分

打开宝盒,变换小动物造型,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一定注意看自己的号码牌,胜利的小朋友也是有奖励的。(打开刮刮乐)

六、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户外郊游,寻找更美丽的春天。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方法

启发法、情景创设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范唱《郊游》歌曲。)

(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二、新课讲授——熟悉旋律: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请学生用动作模仿出坐交通工具去郊游的样子。

2、PPT出示春天的田野等一些图片,并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春天。进而引出歌曲歌词,让同学们熟悉歌词。

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4、熟悉了旋律和歌词,教师开始弹奏钢琴教唱。

5、歌曲中三、四、五是难点,学生唱歌时容易出错,因此多次重复,带领同学们反复演唱。

6、播放伴奏,完整地唱歌曲:

7、增加难度,让同学们用手拍桌子,敲打节奏。

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分小组上来表演歌曲,一组唱歌、一组跳舞、一组用打击乐伴奏,之后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最后老师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四、小结与作业

请学生一起总结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回家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板书设计

主要以PPT形式呈现。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体会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个代表一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的数据。...

【学习目标】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2、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区四小平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目标: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妈妈的爱》教材分析:《妈妈的爱》是一首要求背诵的诗,诗歌选取了成长生活片段。...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14个生字。(2)默读课文。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4——65页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理“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说教材《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大树妈妈》教学内容|:学唱《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THE END
1.绘画素材多种女生的发型参考!画老婆用得上!收藏爆肝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https://www.163.com/dy/article/FTL2UN6505384DRQ.html
2.二维造型基础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二维造型基础》课程的核心功能是培养积极而有秩序的理性设计思维和感性审美情趣,把握设计专业领域视觉思考的特征, 有效地完成造型基础能力向专业设计能力的递升。 课程的内容紧扣设计行业特色,培养理性分析视觉形式要素的能力,二维空间形态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能力,抽象形式语言的表达能力,塑造抽象造型基础语言的思维方式,...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STTI-1454062172
3.产品手绘基础造型进阶产品手绘-基础造型进阶 原创家电产品考研手绘·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广州美术学院·草图 5|2|850人气|3|2023-05-25 15:10:50 关注私信 几何设计工作室 家电产品 2023年的最新手绘本作品分享,欢迎留言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未经允许,禁止商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红书官方号,平台搜索“几何设计”就能找到我啦~里面有...https://www.puxiang.com/galleries/f48f6fa6038f060003fbde4d3495babb
4.《结构素描基础教程》(张玉红编著)简介书评结构素描的范本,基础素描的教程,一切素描造型的基础! 作者:张玉红编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23.50 定价 ¥35.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84256.html
1.造型基础(素描色彩).ppt室内外环境的速写 实景照片是已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之后的图片,在构图、色彩和造型上有着一定的完整性和概括性,但又紧紧关联于现实场景,而深于绘画作品,在临摹实景照片过程中,必须在原有构图、色彩、造型的基础上,尤其色彩和造型,应更深一层次的处理加工,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加入主观意识,整体把握,进行分割、取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17/8106122142002006.shtm
2.素描入门教学图片素描是一切美术的造型基础,是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课程;是一门造型艺术的基础科学。 既是科学,就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取巧。 初学美术的人,要获得较好的造型能力,必须具有重视规矩和尊重科学的精神,在启蒙阶段,首先应该扎扎实实地努力学好素描,舍此而绝无捷径可行。 https://m.wenshubang.com/gongzuojihua/428429.html
3.剪纸的基础造型有哪几种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剪纸的基础造型有哪几种 5cm教你剪几种剪纸形状剪纸语言剪纸的语言剪纸中的阳剪和阴剪各是 在折叠好的五角星基础上我们可以变换剪裁方法 剪出不同的剪纸 写美篇 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 写美篇 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https://www.puchedu.cn/jianzhi/f4b919813b8307cc.html
4.图书造型图片海量高清图书造型图片大全阿里巴巴为您找到约6,413张图书造型,阿里巴巴的图书造型大全拥有海量精选高清图片,大量的细节图,多角度拍摄,全方位真人展示,为您购买图书造型相关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图片参考。您还可以找等相关产品图片信息。http://china.alibaba.com/pic/-CDBCCAE9D4ECD0CD.html
5.三维造型基础张桂宜著正版图片价格品牌评论三维造型基础 张桂宜 著【正版】 张桂宜 著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分享 收藏 降价通知 已选 1个 送至 北京朝阳区三环到四环之间 评价 *** 商品介绍 售后保障 包装清单 商品参数 服务承诺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http://item.m.jd.com/product/10113594679570.html
6.造型基次程范文11篇(全文)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艺术院校的艺术造型基础教学更加重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发展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在新媒体时代存在的多元形式,应用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的多向发展的模式。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国内的艺术造型基础教学实践正在突破传统的再现性造型基础教学模式,尝试发展结合表现性造型基础教学多科性的多向发展模式。国外的艺术...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1gwifwv.html
7.快手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模块(03):图片精修 01:基础构图与剪裁构图 02:两个黑科技构图法 03:食物与景色修图 04:人物修图方法 05:修图方法之图层 06:杂质去除 07:局部美白 08:局部优化 09:图片添加文字 10:高质量黑白照 11:局部功能调整 12:美肤及调色 13:美肤磨皮处理 ...https://www.suchunyu.com/6844.html
8.顾佳艺2023年造型色彩基础班第19期教程欢迎来到顾佳艺2023年造型色彩基础班第19期教程!在这个教程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绘画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图片示例。以下是几张图片: 这些照片展示了不同的拍摄技巧和风格。通过学习这些图片,您可以获得灵感,并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https://www.fstvc.cc/81447/
9.二维图画法入门手绘的基础(入门)效果图表现同其它的艺术设计门类一样,也要有较坚实的造型基础和专业技巧做支撑,并且需要准确地将二维图形空间转化为三维图形空间。这一过程需要我们要有很好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并能通过图面的形体结构、形体尺度、形体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等,准确地将空间的层次、排列顺序、对比和统一等形式法则,用近乎一切的绘画语...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942678/article/details/112054713
10.《郊游》教案(精选12篇)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 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与他们和睦相处。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110309145527_597610.html
11.杭州吴越画室:线上教学主管蔡明,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点开此图,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观看回放 1·光影的概括方法 2·正负形的意识 3·明暗交界线的塑造 4·分面分色 5·调整 杭州吴越画室基础教学系列之素描篇 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他的目的是在两维的纸面上创造三维的立体形态。造型的准确和内在结构的科学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素描基础学习里透视和对结...https://www.wuyueart.com/m/view.php?aid=4164
12.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色彩基础知识在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用色彩表达事物、生活及情感的奠基石。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使学生在掌握已有的造型基础知识,对色彩知识及运用作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及色彩知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确定本节的教学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1764110.html
13.老一辈艺术家留下来的干货(人体造型基础)书评人体造型基础9.8沈兆荣 / 1986 / 上海教育出版社读书记录卡——阅读书目:《人体造型基础》(平装)1986年4月第一版 作者:沈兆荣 阅读时间:2019-1-22~3-5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年代,还能偶遇这样的好书,真是有缘! 关于艺用人体绘画方面的书也读了好几本,伯里曼也好,霍加斯也罢,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艺术家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080319/
14.武汉造型师零基础妆容片修图班武汉上善教育上善教育集结美妆造型爱好者分子,用多样化定制服务传达了对美妆造型的时尚态度!在武汉从2015年8月成立初期到现今组建精锐的师资团队,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现拥有大规模专业的教学场地,全部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严谨的课程体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培训数万名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越来越多的上善教育学子成为了企业的骨干...https://www.91goodschool.com/course/4733-101688.html
15.学插画如何从素材里提取造型?只需掌握这三招!优设网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已经概括好造型并且得到了优化的造型。接着,我们可以在这个造型的基础上,往夸张的比例和几何特征两个方面去优化。 优化轮廓 跟比例夸张、几何感强烈的特点,下半身的比例再进一步夸张。同时头部、手部、脚部、肩部、胸部、腰部等多个部位,也做远异于常人的夸张处理。而外轮廓线条会以直线取代更多...https://www.uisdc.com/extract-modeling-from-materials/
16.幼儿园中班美术《太阳》教案(精选16篇)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与形状,表现太阳的独特造型。 活动难点: 探究不同线条的表现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线条与色块大胆表现太阳的光芒。 活动准备: 1、范例:线条和图形造型的图片1张,太阳图形2张。 2、幼儿作画材料:勾线笔、彩色纸(红色、橘色、黄色)幼儿各一张。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40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