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范围很广,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人物肖像摄影,二是生活情节摄影,三是人体艺术摄影,四是纪念照。
选择适合的镜头和光圈
拍人像时,要选择适合的镜头,镜头焦距不宜短,拍中、近景以标准镜头或中长焦距镜头为宜,人物和环境都可兼顾。室外拍摄用长焦距镜头,易于抓取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拍摄人物特写和标准照时,因距离较近,人物表情会有些许不自然。可使用大光圈,保持相机与人物面部高度相等,捕捉生动表情。拍摄全身人像时,可使用标准镜头,确保拍出的照片有正常的透视。
拍摄室外人像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使人物更有吸引力。若背景干净,也不排斥用较小的光圈拍摄,对焦范围更大,容易获得清晰的人物影像。
选择正确的拍摄位置和角度
1.拍摄距离
距离和景别有关。人像摄影中,近景注重人物神情,有利于表达情绪;中景注重人物神情与手势的配合,突出肢体语言;全景注重人物姿态与环境的烘托。选择什么景别,视拍摄者的意图而定。
2.拍摄方向
正面人像。适宜拍摄五官端正、脸部匀称的人,若面部瑕疵明显,不宜从正面拍摄。
七分面人像。若人物面部轮廓线条不对称,可让略有缺陷的一侧处于不太突出的位置。此外,颧骨过高的人不适宜用七分面拍摄,会导致颧骨过于明显。
三分面人像。拍摄效果生动,有利于突出人物的面部和鼻梁线条。拍摄时,人物的鼻尖不宜超出面部轮廓。
拍好人像的因素
1.神情
拍摄人像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眼神,并为其目光延伸留出足够空间。拍半身人像时,应把眼睛安排在画面横向1/3处,突出主体,构图得当。让人物的双眼直视镜头,与观众形成眼神交流;拍近景人像时,面部线条也是体现人物神情的重要因素,可通过嘴角、眉梢的开合起伏,头部的转向等细节传递人物的内心情感。
2.手势
手势是人像摄影中重要的形象语言。尤其用中景拍摄人像时,手势几乎和神情同等重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职业特点和性格特征。
拍中景和近景人像时,手部和手臂的线条构成画面的主要结构线。若人物双手下垂,不但显得呆板,并且双臂线条与竖边平行,令画面有割裂感。因此,若没有特殊的情绪要求,应在拍摄中避免人物双手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