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动物》(精选14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感受动物的形态美。

2、会用拼接、粘贴的方法表现动物造型。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各色大小不一的气球,各色动物五官、四肢等半成品。

2、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1、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唤起幼儿对各种动物形象的回忆,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各种气球制作的动物。

提问:这里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用气球制作小狗

1、用一个大气球做头,两个小气球贴在两边做耳朵。

2、用剪好的即时贴贴上五官。

3、用折扇子的方法折一个红色领结贴在小狗的下巴下面。

四、幼儿创作

操作要求:

1、能力强的可用多个气球拼接后再贴五官、四肢。

2、能力弱的幼儿可在一只气球粘贴五官、四肢。

五、幼儿作品展

举行“动物Party”,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小动物参加“Party”。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前面几节的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对科学的观察和比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动物类群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使学生对动物分类在方法和结构上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鉴于涉及观察、比较和分类,特别是涉及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本课的讲授应充分利用标本,包括各种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标本和脊椎动物的骨骼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动物界有一个尽可能全面而又直观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概念的形成。因此本课应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二、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二)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三)情感目标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标本室内的各种动物标本(包括脊椎动物形态标本和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骨骼标本。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标本,引出动物分类方法

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观察标本。

动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至今已被人类认识的动物已有50多万种。刚才大家见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动物,科学家把动物进行了分类。就如我们学过的节肢动物,根据具有或不具有某些特征,分为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几类。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确定蝗虫和河蟹分属于昆虫纲和甲壳纲的?(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河蟹具有头胸部,而且头胸部外有头胸甲等特征。)你是如何知道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不具有甲壳纲的特征,河蟹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不具有昆虫的特征的呢?(通过观察和比较)

教师小结: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如对节肢动物的分类,首先要对分类对象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如蝗虫和苍蝇因具有昆虫的共的特征而归类于昆虫纲。河蟹与对虾因具有甲壳纲的特征而同属于甲壳纲。昆虫纲与甲壳纲的划分则是根据的两纲动物之间的差异点。

在对整个动物界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也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即根据有无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请同学们看课本67页图3—51。

(二)分析图,引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根据图3—51,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可分为2大类,是哪两大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标本边小结:动物界中有的动物身体的背面有一条脊柱,有的动物则没有脊柱,根据这一差异点,我们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帮助学生形成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具体展开过程如下:

示动物骨骼标本,并请学生回答是什么动物的骨骼。

再问:你能做一个蚯蚓的骨骼标本吗?(无法做)

使学生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有个初步的印象。

问:为什么不把动物分为“有骨骼动物”与“无骨骼动物”而是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呢?

此时反应快的学生会回答:蝗虫也有“骨骼”,即“外骨骼”。至此,教师作适当点拨,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就出来了。

问:脊椎动物的脊椎有何作用呢?引导学生阅书66页“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回答:1、支持身体;2、保护脊髓。

(三)图表转换,了解动物类群、培养学习能力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阅图3—51。并根据图3—51中的分类方法,设计一系列问题,问题要突出动物分类的依据。如:

脊椎动物又可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么?卵生动物又可分为哪几类?依据是什么?无脊椎动物又是怎样分类的?依据分别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事先写在小黑板上,或做成投影片,此时出示。并要求学生完成下表(见附表)。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先师生合作完成表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以降低难度。

完成表格后,教师作适当小结。并让学生仔细分析自己完成的表格。查找一下哪些是属于分类论据。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说出一种或两种动物所具有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读表能力和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能力。

最后由教师小结并阐述:从图中可以看出,动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向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发展的。

脊椎动物

胎生

哺乳动物

卵生

有卵壳

有羽毛和翅膀

鸟类

体表有鳞片或甲

爬行类

无卵壳

幼体水生,成体可上陆。有肺和四肢

两栖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鱼类

无脊椎动物

五、板书设计

第九节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一、分类方法

观察→比较→分类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五大纲)

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门

棘皮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脊柱的功能是和。

(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主要门?

2.课后作业

(3)下列动物中,身体中都有一条脊柱的一组动物是()

(A)蝗虫和鲫鱼(B)青蛙和对虾

(C)蛇和兔(D)家鸽和家蚕

(4)下列关于脊柱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脊柱有强大的支持作用②脊柱可使身体呈纺缍形③脊柱可成为运动的支架④脊柱有保护脊髓的作用⑤脊柱可以使身体直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

(5)脊椎动物的身体背部都有由组成的,所以叫做脊椎动物。

3.参考答案

(1)支持身体保护脊髓(2)按从低等到高等排列,有: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3)C(4)D(5)脊椎骨,脊柱

4.简要分析

(1)略(2)略(3)在已经学过的动物类群中,只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是属于脊椎动物,因而不难判断出答案为C。(4)脊柱的作用主要可概括为两点,即支持和保护。很显然①③体现了脊柱的支持作用,而④则体现了脊柱的保护作用。②是特指象鱼类的骨骼,⑤则特指人的脊柱,它们都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以不对。(5)略。

【小资料】

采集和饲养涡虫

在山麓下的溪流中,阴凉的石块下面往往生活着涡虫。涡虫属扁形动物门,体长30~50mm,身体柔软,不能直接用手捉,可用毛笔或小毛刷将涡虫刷到盛有溪水的棕色广口瓶中(涡虫怕光)。

涡虫喜欢吃肉,如动物肝、血块、蛋黄等。

教案分类:

表现内容: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体验猜想游戏的乐趣。

教案编辑:

幼儿园郑老师

内容出处:

山西省武乡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猜动物游戏规则:

1、老师先为每组分配一个区域代号,如A区、B区等;

2、然后老师起头说,A区有个4条腿的,然后A区的人就要回答一个有四条腿的动物名称,比如“老虎”;

3、然后A区再随机的发问,比如说C区有个2条腿的,下面C区就要马上回答一个动物名称,动物不能重复;

4、如果那一队回答不上来,则其他队一起给他们倒数5个数,最终回答不上来的则为失败。

惩罚:对于失败的队伍,必须要接收一个惩罚,惩罚的题目就是学一个动物走路,至于学什么动物则由其他人决定。

(教案准备)

1、各种常见动物的照片和卡片(尽可能是动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动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2、展示板:前面贴有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后面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

(教案流程)

一、第一轮游戏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贴的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

(设计意图:游戏刚开始,就让幼儿能看到五个动物,幼儿猜动物时除了可以运用自身的已有经验,还可以用排除法、对应法来猜动物,这样的方法或许对幼儿来说更方便。)

(二)介绍玩法:让幼儿从五个动物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是什么动物。

主要提问: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猜出你喜欢的动物呢?

2、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来猜吗?

3、猜动物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他(她)选的是什么动物吗?

(设计意图:选择这五个动物是为了便于幼儿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如幼儿会用“汪汪汪”的叫声来表征狗;双手在头顶做成“耳朵”状,用一蹦一跳的动作来表征兔子;用单腿在前的跑的动作表征马。但是,如果选的是斑马如何用动作表示呢?怎样区分马和斑马呢?也许幼儿会用语言来描述斑马的皮毛颜色——黑与白,这恰巧又和熊猫的皮毛颜色相一致,幼儿又会如何表达呢?教师有意识地选择这五个动物就是想为幼儿设置障碍,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难度。)

活动中幼儿是否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是否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征。

教学策略:

当有的幼儿一下子想不出表征的方法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这名幼儿。

(设计意图:这样的策略既缓解了幼儿表征不出时的尴尬,又使游戏能继续进行,还能加强同伴间的互动。)

二、第二轮游戏

利用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玩猜动物。

玩法:请幼儿到展示板后面,悄悄选定一个动物,然后再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大家猜对了,就把这个动物贴到展示板前面,幼儿集体验证。

(设计意图: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和前面的五个动物形象不重复;当幼儿看不到动物卡片时,他们只能运用自身经验来猜动物,这样就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而且更有神秘感和趣味性。)

1、现在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呢?

2、如果他(她)做的动作(或说的话)还是没能让你们猜出这是什么动物的话,你们想不想问问他(她)呢?

(设计意图:鼓励猜动物的幼儿提问、质疑,增加他们互动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的机会。)

1、幼儿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猜想。

2、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差。

1、及时肯定能运用不同方式或多种方式表现动物特征的幼儿。

2、当幼儿因互动中存在理解上的误差而猜不出来时,教师要采用鼓励和正面引导的方法:

(1)及时公布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寻找合适的表征方式。

(2)鼓励幼儿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说出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继续猜?

(3)鼓励猜动物的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猜出动物。

三、延伸游戏

幼儿可以自己想一种动物(卡片上没有的),让大家来猜。

这次要增加难度了,请想一种卡片上没有的动物,然后想办法让大家猜出来,行不行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多次游戏之后。有的幼儿喜欢或了解的动物卡片上没有,通过延伸游戏能进一步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以及创造各种表征方式。)

1、能集中注意力倾听同伴的发言,掌握动物名词与量词的搭配。

2、迁移歌谣《两只老虎》中的句式创编复合长句。

3、提高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觉性,学习与同伴一起愉快地游戏。

1、经验准备:⑴幼儿会唱歌曲《两只老虎》,已掌握一定的动物名词和常用的量词、动词、形容词等。

⑵幼儿认识一些小动物的本领。

2、物质准备:动物卡片挂饰多于幼儿人数,小丑帽若干,音乐《两只老虎》。

一、律动入场《两只老虎》,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营造快乐的游戏氛围。

二、复习动物名词与量词的搭配

小结:原来一般像老鹰、老虎、狮子等飞禽走兽可以说“一只”,像蛇、鱼等长得比较细长的动物(肢体动作)一般称为“一条”,像牛、羊等家畜就用“一头”来表示,还有马、斑马一般用“一匹”。

小结:对了我会用上两只,两只,来夸奖动物的本领。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会用完整好听的话说一说小动物的本领,编了燕子飞得高的本领,奶牛会产奶的本领。

三、游戏“动物马戏团”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

(1)规则:一个人扮演动物马戏团的团长,其他的小朋友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团长走到某种动物面前,有节奏地说:“小动物们,小动物们,本领大。”小动物就要根据卡片上的动物像刚才我们学的《两只老虎》,用好听的句子来介绍自己的本领。

(2)要求:团长和团员们都要仔细听,说得对说得有道理,团长就可以对小动物说“请”请他加入马戏团,跟在团长的后面。说错了,就不能加入马戏团,团长就说:“请下次再加油吧!”再去找下一个小动物。

2、师幼集体游戏环节。

小结:刚刚小朋友都学会用好听的词和工整的句式来说一说小动物的本领,而且其他小动物遇到困难还能帮忙改正。

四、拓展游戏的玩法

例: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喜欢跳圈,一(只)喜欢能歌善舞,真威风。(出示结构句式)

小结:哇,小动物们眼睛很亮,而且小耳朵仔细地听出了我把句式变长了。刚才老师用了两句话,把老虎的本领说得更完整更具体,请你们试试你扮演的动物也可以怎么编好听的句子?

1、幼儿仿编句式,教师引导。

幼儿1:两只猴子,两只猴子,爬得高,一只在饶痒痒,一只在摇尾巴,真有趣。

幼儿2:两条小鱼,两条小鱼,游得快。一条游到东边,一条游到西边,真开心。

2.分组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小结:这组小动物们不仅能遵守游戏规则,还能编好听又完整的句子。小朋友回到班级,区域游戏的时候再来玩这个游戏。

五、自然结束

1.尝试区分几种动物外形的不同特征,学习用简单的方位词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喜欢观察和表达,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情境准备:“动物园情境”、适宜玩捉迷藏游戏的场地。

3.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的经验。

一、寻找动物。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问题: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和你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是谁藏起来了?

2.寻找辨别,大胆猜测。

提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不同动物显露出来的身体部位进行辨别,根据其局部特征猜测出动物名称。

问题:①你猜一猜有哪个小动物藏起来了?

②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小动物呢?

③它藏在了什么地方?

3.确认方位,模仿动物。

提示:引导幼儿将躲藏的动物一一找出,并尝试说出其躲藏的方位及动物某一部位在自身的位置。

问题:①请小朋友把发现的小动物找出来,看看你猜的对不对。

②你们找到了哪个小动物?(如:小兔子),兔子的耳朵长在兔子身体的什么位置?

二、巩固认识。

1.课件再现、核对方位。

问题:①刚才有哪些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②它们都藏在哪里了?让我们看看小朋友说得对不对。

提示:边提问边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知识进行回忆和再现。

2.材料操作、探究学习。

幼儿利用操作材料“调皮的小猫”,与课件进行互动,找出相同的方位图案。

三、快乐游戏。

1.游戏表达、巩固认识。

(1)全体幼儿躲藏起来,说己隐藏的方位,请老师来寻找。

(2)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躲藏起来,一组进行寻找。

2.活动延伸、赠送礼物。

问题:

①我们还有一件东西没有找到,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②你们在哪里找到的?我们一看这里面是什么?这些礼物应该怎样用?(如发夹戴在头上,椅垫坐在屁股下等。)

③请小朋友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送给会场里的老师,还要把它送到正确的位置上。

3.幼儿带礼物,走出会场,活动结束。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动物?

师: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是在空中飞的?

哪些动物是在树上爬的?

哪些动物是从山里来的

哪些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

教师小结:天鹅、小鸟、蝙蝠是在空中飞的;猴子、浣熊、熊猫是在树上爬的;老虎、狮子、狼是从山里来的;河马、鳄鱼、海豚是生活在水里的。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有关动物园的歌曲,题目叫《快乐的动物园》,里面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呢?

2、熟悉歌词

(1)教师范唱

(2)师:歌曲的题目叫什么?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唱一唱?

(3)你听到了哪些歌词?

(4)念读歌词

3、感受歌曲旋律

(1)倾听歌曲旋律,并说出是几拍子的。

(2)跟着音乐拍节奏,指出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4、学唱歌曲

三、尝试为歌曲创编替换歌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认识及其颜色的认识,以动物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训练幼儿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准备活动

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图片,有色和无色各一张;可爱动物的图片若干;青蛙,兔子,狗熊,狐狸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好朋友,是谁呢?

教师依次出现无色的动物图片给孩子们观察,先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动物,之后让孩子说出动物的颜色,如果孩子说对了,就出示有色的动物图片。

二、编儿歌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动物的颜色来编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动物今天呀刚好过生日,咱们编首儿歌送给他们,好不好。

1、先给青蛙编。老师引导孩子:"什么动物绿绿的",让幼儿说出:"青蛙青蛙绿绿的"。然后鼓励孩子将"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串成一串。

2、教师再问什么动物黑黑的,让幼儿说出狗熊狗熊黑黑的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咱们把刚才编的儿歌串在一起吧,教师一边拍手一边说"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什么动物黑黑的,狗熊狗熊黑黑的"。

3、下面来编兔子。

教师不说了,请幼儿来编。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编第一句:"什么动物白白的",请另外一位小朋友说出"兔子兔子白白的的'。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青蛙,狗熊,兔子,都有儿歌了,狐狸也想加入儿歌的队伍,快快快,咱们赶紧给狐狸也来编一个。鼓励幼儿仿照上面的句式给狐狸编。

5、请幼儿试着将上面四个动物儿歌串成一串

6、拍着小手,集体将儿歌再唱一遍

三、做游戏

教师将头饰发给小朋友,并告诉小朋友玩游戏的规则:当老师说到什么动物绿绿的,带青蛙头饰的小朋友应站起来,并说:青蛙青蛙绿绿的。其他小朋友则坐着不能动。

四、教师出示几幅可爱的动物的图片,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五、活动延伸

让孩子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动物歌,并告诉爸爸妈妈爱护动物,不要吃他们。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1、看图了解兽医给动物看病的情景。

2、激发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培养探索动物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具准备:1、每人一个毛绒玩具,2、幼儿用书。

一、教师情景表演,引入活动。

教师假装肚子痛,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啊!老师的肚子好痛啊!怎么办呢?我去医院里,谁会给我看病呢!

幼儿讨论。病情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现在老师还不能离开幼儿园,因为我要给小朋友上课,我先忍一忍吧!晚上我再去医院吧!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生病了,我们就要去医院里看医生,让医生给我们看病,这样我们才不会痛苦,但是如果动物们生病了,他们也会很难受的,那他们就会怎么样呢?也会有医生给他们看病吗?

二、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的画面,了解兽医给小动物看病的情况。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生病了到底会怎么样吧!

1、教师翻开幼儿用书,提问:

教师;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斑马怎么了?这些叔叔在给他做什么呢?为什么要给他缝和伤口呢?否则会怎么样呢?图片中的小狗怎么样了?叔叔给他做什么呢?挂完水后,小狗会怎么样呢?这张图片上的小猫怎么了?猜猜叔叔正在给小猫做什么呢?

2、观察熊猫检查身体的三张图片。

教师:请你看看这边的三幅图片,猜一猜叔叔在做什么呢?为什么要给熊猫检查身体呢?你们有没有检查过身体呢?

3、了解给动物看病的医生是兽医。

教师;这写给小动物看病、治病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兽医)给人看病的是医生。那给小动物看病的就是兽医了!你们局的兽医关心小动物吗?

幼儿讨论。

小结:兽医就像是医生一样,医生关心着人的健康,那么兽医就很关心小动物们的健康。

4、请幼儿当兽医,给小动物们看病,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师给每一张桌子两个毛绒玩具,要求幼儿共同照顾小动物,并要求幼儿学兽医一样给小动物看病,或者是给小动物检查身体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和”“小动物”说话,询问他们的健康情况。

5、集体交流。

你们是怎么样给小动物看病的啊!

6、激发幼儿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师;我们生病了我们会很难受,那小动物受伤了也会很难受的,那我们要怎么样保护他们呢?

请幼儿讨论。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将彩色纸撕成长条、大小块,进行粘贴造型。

2.能较大胆合理的运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点画、印画装饰。

3.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1.一组一张大的没涂色的小动物图片。

2.红、黄、蓝彩色纸和彩色颜料若干,浆糊、棉签、大花衣服的实物或图片。

1.欣赏"漂亮的衣服",感受服装上的条纹、色块图案之美。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幼儿个别介绍或相互介绍。

2.出示空白的小熊、小兔等小动物底图,交代活动内容及要求。

师:小动物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真伤心,你们愿意帮他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示范双手交替撕纸。鼓励幼儿撕出长条或小块。(幼儿徒手模仿撕纸动作)

(2)教师将撕好的长条和块状的纸片贴在小动物的身上。

(3)示范手指点画或纸球印画方法,并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成两组操作,一组撕贴画,一组手指点画。

(1)撕贴画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筐,请幼儿将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筐里,不要随地乱扔。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往下或从左至右粘贴,并注意颜色的搭配。(教师可将纸折成长条后再让幼儿撕,减轻难度)

(2)手指点画组:指导幼儿蘸一种颜料点画后把手擦干净再蘸另一种颜料点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美工区中可提供材料继续制作。

反思:

孩子们对小动物是非常的喜欢。在活动中,虽然,孩子们都能融入到活动中来。但从活动过程来看,孩子们由于刚入园的年龄特点,不敢回答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慢慢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让他们敢说,会说。

设计意图: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现状,我制定了本次活动。

1.学习用一定的句式描述画面内容,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动词。

2.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

1.物质准备:动物头饰(小鸟、蚂蚁、小鸡)、PPT课件、小电脑、图片、雨声、鸟声、蛙声、小鸡声录音。

2.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之前了解过生活中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对于下雨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

一、情景导入

讲故事设置情景:一个明媚的午后,小动物们在欢快的玩耍,天上突然飘来了一朵乌云,哗啦啦,下起来了大雨,小动物们赶紧去找躲雨的地方。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第一句诗歌。

教师:我们看看第一个躲雨的动物是谁?幼儿看图讲述(播放课件的小鸟片段)

教师:小鸟想的是什么办法?小鸟把什么当成伞?这是一把什么伞?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那我们可以这样说:“哗啦、哗啦,下雨了,小鸟飞到大树上,大树伞。”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带领幼儿练习句子)

2.学习第二句诗歌。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看躲雨的谁?(播放课件的蚂蚁片段)

教师:看看蚂蚁想的是什么办法?下雨了,蚂蚁到了哪里它是怎样过去的?(引导幼儿说出动词“爬”)它把什么当成了伞?这是一把什么伞?

教师:我们把蚂蚁避雨的办法是连起来说说吧。(教师配合动作带领幼儿练习句子:“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3.学习第三句诗歌。

教师:小鸟、蚂蚁都找到了伞,那小鸡怎么办呢?(播放课件小鸡片段)

教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小鸡想的是什么办法?它把什么当伞它是怎样到妈妈的翅膀下的(引导幼儿说出动词“钻”。)它的又是什么伞?(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画面内容:“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4.学习第四句诗歌。

教师:看看图上的动物,下雨时都找到了什么?

幼儿尝试说出第四句:哗啦,哗啦,下雨了,我们都有自己的伞。

5.完整复述诗歌。

教师:我们来把小鸟、蚂蚁、小鸡避雨的办法是连起来说说吧。

6.完整欣赏老师念诗歌一遍,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根据幼儿的多种回答,选择一较合适的名字为题目)

7.请幼儿加上诗歌名字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三、拓展幼儿思维

1.下雨天,小鸟、蚂蚁、小鸡都找到了伞,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动物会把什么当成伞。你能用诗歌里那样的话说出来吗?(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引导幼儿按诗歌原句式大胆讲述)2.老师也想到了一些动物避雨的是,我们一块儿来看看。(播放课件的青蛙片段)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青蛙是怎样避雨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引导幼儿说出动词“举”。我们把青蛙避雨的事编成一句诗歌:青蛙举起大荷叶,荷叶伞。

教师:看看还有哪个动物来避雨?(播放乌龟课件片断)乌龟避雨是怎样避雨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动词来说。(引导幼儿说出动词“缩”或“躲”)我们完整地来说一遍乌龟避雨的事:“乌龟缩到小甲壳,甲壳伞。”

3.创编最后一句诗歌。

教师:这么多动物都找到了伞,我们把这美丽的画面变成一句诗歌吧!(引导幼儿说出:哗啦,哗啦,下雨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伞。)

4.播放背景音乐,完整地朗诵一遍诗歌。(带领幼儿边表演动作,边朗诵歌词。)

四、活动结束

(播放课件松鼠和七星瓢虫片段)下雨了,七星瓢虫和小松鼠也找到了伞,它们的伞又是什么呢?请你们下了课跟小伙伴说说,回到家跟爸爸妈妈说说吧。

附:

动物的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小鸟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我们都有自己的伞。

续编部分:

青蛙举起大荷叶,荷叶伞!

乌龟缩进小甲壳,甲壳伞!

大家都有自己的伞。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顶大伞,我们举着它回家吧!

五、活动延伸:

2.家园共育:与家长配合,请家长继续帮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有条件的话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的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栖息地。

《动物的伞》教学反思

其次,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我怕课堂常规纪律不好,所以还是让孩子们坐小椅子来参加活动,没能做到真正地放松孩子。我觉得如果让孩子很随意地坐在地上来参加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可能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三,从活动中看到孩子们的词汇量还是不够丰富,从而阻碍了部分孩子流畅表达。今后要多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气氛,让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多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气氛,让每一位孩子都具有自我表现和创造的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学习用清晰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我也发现利用头饰和道具并布置相应的场景,其效果很好,这样不仅可以引起更浓的参与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再次深入理解儿歌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多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与自信。

这些是我在本次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欣赏范例,巩固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动物的基本形象,感知动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2、探索用连续的点、线、圈以及小图案装饰动物的身体和四肢。

3、在创作过程中,感知体验线描画特有的民间风格。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黑板、粉笔。

1、欣赏《神奇的动物》,感知动物装饰画。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感知动物装饰画。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哪几部分组成这些动物的身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2、探索如何装饰动物。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幼儿喜欢的动物,清晰地再现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头-身体-四肢)

-启发幼儿根据范例动物身上的图案,用连续的短线、曲线、圆圈、图案等装饰图案装饰黑板上的动物形象。

-教师对幼儿的装饰进行评价。

3、幼儿装饰绘画活动。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把握装饰的要点。

4、幼儿相互欣赏,讲述及最喜欢的动物及其原因。

-教师从动物的外表形象和装饰手法两个方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音乐活动《动物猜谜歌》,在快乐的音乐歌声中,感知各种动物的形象和特征。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一味的控制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利于教师教学,可是孩子才是主体,才是最重要的。对此,我想我应该学会相信孩子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真正地对他们放手。我想这也是对我自己的“放手”。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欢动物,神奇的动物世界总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园中看到动物或动物雕塑都会去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的观察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斑马、老虎、兔子等动物的基本特征,能根据动物的局部和影子特征找到小动物。

2.愿意参加活动,尝试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PPT、动物和影子图若干、笔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提供的局部和整体特征知道是什么动物。

难点:对比发现老虎和斑马都是黑条纹的,但是他们的皮毛颜色不一样。

五、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敢于探险

1.教师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

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师:这里是动物城,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你们想在动物城遇见什么小动物?

2.邀请幼儿一同去动物城做客。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去动物城?那我们出发吧。

(二)智闯动物城

1.观察动物的局部,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

师:这里有几条路?是什么颜色的?每条路上都藏了一只小动物,有一条路上的小动物会吃人,另一条路上的小动物不会吃人。你们要保护好自己,选择一条安全的路。

师:你们猜一猜蓝色路上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它的条纹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知道黄色路上是什么小动物藏起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它的条纹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两个小动物的条纹一样吗?你怎么知道是斑马还是老虎?

师:我们可以选择哪条路呢?

2.动手操作,帮助动物找影子。

师:咦?这里有许多的小动物。有哪些小动物呢?

师:小动物们把自己的影子丢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影子吗?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都准备了小动物和它们的影子呢,快去试一试找一找它们的影子吧。

3.总结。

师:你们找到它们的影子了吗?你是怎么知道这是它们的影子的?

(三)获得胜利

师:终于到动物城啦,给自己鼓鼓掌吧。国王想邀请你们一起观看他们自己拍摄的电影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六、活动延伸

和小朋友一起观看《疯狂动物城》电影,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动物的特征让其他人猜一猜。

七、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其中,对活动感兴趣。在闯关的第一个环节让孩子把老虎的花纹和斑马的花纹做对比,知道虽然条纹一样,但是皮毛颜色不一样。幼儿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找动物的影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加深对动物整体特征的印象。最后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去看一看动物的影片,能激发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并找到自己的站位。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人手一块拼板、音乐。

一、热身:小动物开车

1、教师和幼儿扮演小动物,人手一块拼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开车。

2、听音乐模仿为汽车打气、加油、擦车、开车的动作。

3、听信号在马路上开车:向前开、向后开、开得快、开得慢,注意提醒幼儿互相不碰撞。

二、小动物玩拼板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玩拼板。

提问:刚才我们把拼板变成了方向盘,拼板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请找个空的地方变一变、玩一玩。

观察要点: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方法

配合儿歌:小拼板,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根据幼儿的玩法替换成其他内容)。幼儿跟着一起试试别人的玩法。

三、游戏:小动物找家

1、幼儿将拼板放在场地上做小动物的家。

2、游戏玩法:妈妈带动物宝宝出去玩,小鼓敲得慢,宝宝跑得慢,小鼓敲得快,宝宝跑得快,当听到小鼓停,妈妈说:“大灰狼来啦!”宝宝要快快地找到自己的家。

3、一遍游戏后增加难度:教师依次拿掉一块或两块拼板让幼儿快快找到自己的家。

讨论:谁没有找到家有什么办法,快地找到家,不让大灰狼抓住

4、引导幼儿找红颜色的家:哪些宝宝没有找到家

又提高了难度,幼儿不仅要两个人站在一个家里,还有可能要三个朋友站在一起,并且站稳。

5、教师示意找蓝颜色的家,并要求所有的动物宝宝都找到家。

四、放松活动

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擦汗休息。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1、教学重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现小编整理了大量的阅读理解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这篇陈亮《梅花》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梅花陈亮①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活动目标:1、尝试用手掌印画表现仙人掌,初步注意布局。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趣味艺术活动的快乐。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目标:1.学习用蔬菜拓印小花,用手指拖动画小草的技能。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感受蔬菜拓印的乐趣。3.通过拓印发现蔬菜的美丽图案,进一步发现、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

活动目标:1、学会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对蝴蝶不规则地涂色。2、对对称画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对蝴蝶进行装饰。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目标: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4、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活动准备:1、媒体课件。...

活动目标1.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增进触觉的敏感程度。2.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3.在活动中,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难点:手指的名称不同。对手、手指进行比较。...

六年制语文第九册新选古诗《梅花》为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

目标: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活动,引导幼儿探究用不同的工具刮画的方法。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目标1、让幼二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并感知秋天收获的喜悦。2、欣赏秋天的色彩美。3、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活动准备1、图画贴纸、小猴子(图片)2、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提问1、请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活动准备1、蜗牛图片2、放大镜等活动过程一、认识蜗牛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讨论。...

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2.再用棉签沾颜料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活动准备:1.红色水粉颜料若干份、棉签、幼儿用纸、抹布。2.《螃蟹歌》。...

活动目标:1、尝试均匀压制泥板,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制作盘边。2、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以及落叶的美。活动过程:一、欣赏讨论:1、秋天到了,树妈妈送给大地许多的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树叶),一起看看、摸摸各种形状的树叶,感受树叶的脉络...

活动目标:1、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和色彩,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述。2、尝试大胆的拼贴树叶,并能添画,丰富画面。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收集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纸,剪刀,固体胶,记号笔。...

设计意图:外出活动时,贾维航找到了一只小蜗牛,他把蜗牛放在手上,小蜗牛从壳里探出头在他手里慢慢的爬,几位小朋友围在贾伟航身边,饶有兴趣的观察着,我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班上的自然角里。...

活动目标:1.欣赏名画向日葵,并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动态。2.认识梵高,简单了解梵高。3.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THE END
1.设计智造:昆虫类动物形状来自: 涂鸦吧 > 《设计技巧》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写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类似文章 更多 那些美丽的动物 那些美丽的动物那些美丽的动物。By Classwu 分享是一种美德。前两天我们新先聚品做过的可爱动物宝贝很受大家喜欢,今天我们再来做一个美... 可爱的昆虫小动物 可爱的昆虫小动物可爱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4/16/9930982_1138473235.shtml
2.创意动物图案设计图片下载动物图案造型设计图片大全熊猫办公精心为用户挑选80张高清精美动物图案图片、支持专业级动物图案设计素材下载,更多风格的动物图案,免抠元素,卡通手绘素材图片、图标图案、免抠矢量图,尽在熊猫办公。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dongwutuan9347.html
3.动物建筑师的课程设计20241105.docx动物建筑师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了解动物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不同动物的建筑方式和适应环境;了解动物建筑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意义。能够运用观察、等方法收集动物建筑的相关信息;能...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238394.html
4.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2.4给动物建个“家”》(课件).pptx...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键 词: 教科版 2017 科学 一年级 下册 2.4 动物 课件 下载声明: 1. 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2. 所有PPT课件除打包和特殊嵌入外,均不含视频和音频,所看到的仅仅是链接图片;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https://www.7cxk.com/p-3725896.html
5.“趣味爆棚”——仿生动物设计美学!Armadillo 是一款概念摩托车设计,机械性能满满,设计师从动物身上提取设计灵感元素,能看出天鹅或者犰狳在两个轮子上,一个轮子比另一个更大,在道路上优化前轮抓地力,随时苏醒,迸发出强劲动力。 02 Matias 设计:Matias Carbone Matias 是一款仿生文具产品设计,它采用了仿生设计手法,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仿生造型元素,没错,...http://www.pinsuoedu.com/information/412/detail.html
6.中班主题课程《动物乐园》1. 介绍新增设的游戏材料,萌发运用图形纸片“拼贴”小动物的愿望。 2. 活动前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图形拼贴小动物的脑袋、身体和尾巴,并用勾线笔添加小动物的五官,再添加背景等,丰富画面。 3. 幼儿运用基本图形拼贴创作出了小猫、兔子等动物造型。 4. 活动结束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https://www.meipian.cn/2mlrc08h
7.从《疯狂动物城》看动物动画角色“拟人化”造型新趋势《疯狂动物城》电影场景大图,大图动漫卡通形象图文排版,电影角色介绍,阴影浮层设计,MBE对话框,《疯狂动物城》卡通3D大电影ppt模板。 上传者:weixin_38744375时间:2019-09-07 疯狂动物城与新闻发言人.ppt 疯狂动物城与新闻发言人.ppt 上传者:kfcel5889时间:2021-10-28 ...https://www.iteye.com/resource/weixin_38565631-12373245
8.河马动物造型(hippohippopotamusanimallook)图片图库爱给网提供海量的高清图库资源素材免费下载, 本次作品为jpg 格式的河马动物造型(hippo-hippopotamus-animal-look), 本站编号44428753, 该高清图库素材大小为1m, 分辨率为2900 x 1985, 更多精彩高清图库素材,尽在爱给网。 浏览本次作品的您可能还对 动物 感兴趣。https://www.aigei.com/item/hippo_hippopota_27.html
9.[动物造型]图片免费下载动物造型素材动物造型模板千图网为您找到3203张动物造型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动物造型图片,动物造型素材, 动物造型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m.58pic.com/tupian/dongwuzaoxing.html
1.可爱的动物教案15篇三、欣赏动物造型ppt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瓶子大变身的动物造型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四、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取,用多少,取多少,剩下的材料要分类送回。 (2)将制作好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我们开始给瓶子大变身吧。 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30214081047_6439028.html
2.大班创意美术教案(15篇)三、欣赏动物造型ppt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瓶子大变身的动物造型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四、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取,用多少,取多少,剩下的材料要分类送回。 (2)将制作好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我们开始给瓶子大变身吧。 https://www.ruiwen.com/meishujiaoan/7217199.html
3.幼儿园大班教案《瓶子》15篇三、欣赏动物造型ppt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瓶子大变身的动物造型图片,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四、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取,用多少,取多少,剩下的材料要分类送回。 (2)将制作好的`小动物送到动物乐园。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957370.html
4.ppt最终一张怎么能设置变成动物造型飘走7条回答:【推荐答案】要将最后一张幻灯片设置成动物造型飘走的动画效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打开PPT文档并找到最后一张幻灯片。2.选中最后一张幻灯片,在菜单栏点击https://wap.zol.com.cn/ask/x_25039514.html
5.中班美术教学设计及反思1.能根据农作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像,自主选择自然材料进行动物造型设计。 2.在想像创作过程中尝试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物一家子》的作品组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①师幼共同收集形态各异的较大个的农作物若干组(山芋、芋头、南瓜、萝卜、茄子等),自然辅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黄豆、狗尾巴...https://www.qunzou.com/jiaoxue/fansi/1880514.html
6.小学美术教案ppt课件(精选12篇)小学美术教案ppt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https://www.wenshubang.com/ppt/481411.html
7.中班艺术教案(通用24篇)1、能根据农作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像,自主选择自然材料进行动物造型设计。 2、在想像创作过程中尝试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物一家子》的作品组合。 活动准备 1、农作物 (山芋、芋头、南瓜、萝卜、茄子等) 2、自然辅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黄豆、狗尾巴草、稻穗等)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1142972.html
8.6000字长文!超全面的互联网IP设计指南优设网近年来品牌 IP 形象几乎成了互联网企业的标配,比如有阿里动物园、京东狗、鹅厂,好像每个互联网品牌都要有一个吉祥物,那什么样的平台需要 IP 形象?需要怎么样的 IP 形象?IP 如何赋能品牌?IP 如何变现?是我们在设计 IP 的时候,经常面对的灵魂 4 连问,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揭开 IP 吉祥物的面纱。 https://www.uisdc.com/ip-design-guide
9.头饰设计教案范文15篇(全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彩纸等身边熟悉的材料设计头饰。在语文、音乐等课的情境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和活动增添光彩。本课教学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本课教材中设计了头饰的两种不同造型:抽象形和动物造型;图片中展示了同一头饰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wmr7hc8.html
10.美术教案模板[大全15篇]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饮酒器。整个觚(gū)体分为三段。通体呈X形,这样的造型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显得精巧别致而又不失沉稳庄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 4 4.斝(音jiǎ甲): 古代大型温酒器。有三足、两柱、一鋬,平口,无流及尾。盛行于商代。 5.觯(音...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407412.html
11.儿童画的教案设计(通用14篇)5、下面就请小朋友用手臂来给小动物造型。先想一想,你准备做哪个小动物?哪个部位画动物的什么最合适? (三)幼儿作画。 1、教师强调作画规则(如袖子、毛笔的使用等);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手臂绘画; 3、请动作快的幼儿添画各种花纹,并运用数码相机; ...https://www.cnfla.com/ertonghua/709944.html
12.音乐会教案(通用15篇)1情景故事导入法,通过出示动物音乐会的PPT,激发幼儿的兴趣。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操作的欲望。 2范例欣赏,出示教师作品给幼儿欣赏,其目的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边观察边进行大胆的讲述,通过对动物特征的理解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动物造型。(达成目标1),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113144554_2241006.html
13.动物素材动物图片动物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5429个原创动物素材图片,包括动物图片,动物素材,动物海报,动物背景,动物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动物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计素材就来觅知https://www.51miz.com/so-sucai/8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