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敦煌壁画艺术是千年以来世界上非常宝贵的美术遗产和文化遗产。其图案花纹、夸张造型设计对现代动画造型创作有着深深的启发和影响。《九色鹿》动画是以北魏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为基调,结合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色调、风格。既有强烈的佛教壁画风格又有他内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色彩。用显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影视手法表达方式使它成为早期国产美术片中的经典之作。本论文以美术片——《九色鹿》为出发点,深入探索研究了敦煌壁画艺术对美术片《九色鹿》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和应用,充分展示出敦煌壁画艺术在当前艺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一、敦煌壁画艺术在当代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一)合理的空间组合。敦煌壁画中壁画上部分构图是没有相同的比例构图的。在不同画幅中画面的留白比例是不同的,这样的空间构图设计十分的巧妙,可以利用画面空余将大量人物元素加入画面中。例如壁画中的伎乐天造型,大多都采用了与图案装饰相结合的绘画手法。不管是动画背景中出现的宫门,还是装饰雕花、围墙、栏杆等物体,都与伎乐天的造型组成了特别的场景,而且动画中的人物、宫门建筑、门楣、华服等背后都带有华丽的光芒,给画面增添了不少韵律感。
(二)交替、重复的变换应用。画面韵律之美在于有轻重缓急的画面节奏感,敦煌壁画中的图案大部分有显著的节奏感,其相应的画面色彩也经过或深或浅的重复和变换。这种应用交替排列的方式能够更加突出画面中人物造型的效果。
(三)动静、虚实的自然变化。壁画构图中的明暗、虚实、光影、曲直等变化都能烘托出画面的节奏感。例如莫高窟隋302窟人字披中的“伐木造塔”画面,画面中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川白云还有大量的留白,使得画面空间豁然开朗,把山川树木的清幽氛围完美体现。再加上画面中的留白构图突出了人物行动,以及人物随着地势起伏高低排列,营造出强烈的画面节奏感,动静虚实恰当。
二、《九色鹿》动画的艺术创作解析
《九色鹿》动画创作者以莫高窟壁画北魏时期第257窟中的《鹿王本生图》为蓝图,用生动的动画形式刻画出敦煌壁画中的宗教故事。《鹿王本生图》壁画,以横长的构图形式描绘故事情节,突出地塑造了鹿王矫捷灵活的善良形象。
(一)九色鹿造型。九色鹿这一造型是参照莫高窟壁画北魏时期第257窟中《鹿王本生图》里鹿王的形象。动画里的鹿王同莫高窟壁画中鹿王的造型一样全身洁白身带彩色花纹。就连九色鹿行动时的姿态也和壁画中的姿态一致。片中以动画的形式完美地营造出了鹿王亲和优雅、活泼灵动的形象,和壁画中鹿王的庄严形象有所区别。壁画中难以分辨鹿王的性别,在片中鹿王却以一种女性形象来救助世间万物,散发出来菩萨的慈悲温柔,造型设定极其符合大众审美取向。
(二)捕蛇人人物造型。捕蛇人的造型直接运用了莫高窟壁画北魏时期第257窟中《鹿王本生图》里溺水人的形象,动画中完美借鉴了莫高窟壁画中人物面部表情和四肢纤长夸张的造型。捕蛇人的面部造型与片中国王、官兵、百姓的差异较大。他紧缩在一起的眉毛,獐头鼠目的表情无一不透露出他是一个反派人物。壁画中的溺水人形象较为单一,没有动画中的造型生动。在动画中依据不同故事情节片段捕蛇人的形象也有了巧妙的变化。在捕蛇人告发九色鹿下落的时候,心生邪念的他身上的颜色由原本的深褐色变成了黑色又由黑色变成了灰色,这个变色过程说明了他内心邪恶念头的变换。象征着捕蛇人内心阴暗不是一个善良之辈。
(三)王后人物造型。《九色鹿》的创作团队在女性角色中极大程度地借鉴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的造型。例如,动画中反派——皇后的人物造型设计,在人物造型上运用了轻盈流畅的线条。皇后身着飘曳长裙,飘摇丝带,服装造型完美融合了敦煌莫高窟中北魏时期的飞天造型。北魏时期飞天的明显特征是头戴印度宝冠、圆润瓜子脸型,白鼻梁、白眼珠、隆胸细腰有女性特征。摇曳的衣裙飘摇的丝带姿态极其优雅端庄。然而在动画中的皇后由于对九色鹿外表的贪恋勾起了她心狠手辣的手段,与她优雅端庄的形象背道而驰,皇后虚有其表的形象角色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引起了人们对影片观看的欲望。
(四)王后梦境中的人物和瑞兽。王后梦境中出现身穿飘逸长裙、手挽丝带、手持乐器的仙女与敦煌莫高窟壁画112窟中伎乐天的服装、皮肤、面部表情较为相似。仙女飞天的姿态也极大程度借鉴了伎乐天的造型。梦境中腾云驾雾的飞天神兽间接应用了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神兽的造型,与壁画中的神兽有所不同,片中将神兽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影视化。
三、敦煌壁画夸张的变形与传承
(一)极致运用夸张变形。运用人体极度夸张扭曲达到变形效果,极大程度地运用了造型夸张变形的视觉效果。表达了人类对占有能力和权力拥有的极度渴望。比如敦煌壁画中的女娲形象,女娲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则幻化为龙蛇的造型,将人类与龙蛇造型合二为一的物象转化成了动物力量与人类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创造出了人类所向往的形象。
(二)明显动物特征的夸张变形。在敦煌壁画艺术中不止有人类题材,还有很多动物元素题材的壁画。画师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会依据动物的不同特性运用夸张变形的绘画手法来塑造壁画中的动物形象。例如狮子、象、仙鹤、骆驼、鹿等的造型。画象时,会以轻柔流畅的线条来描绘大象丰满的身型特别是大象柔软的鼻子,让它给人一种稳重却又柔软的特性。画野牛时,又会着重描绘野牛的角以此突出它残暴的动物兽性。例如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窟顶北披中的野牛形象,画师运用轻重缓急的线条几笔就把野牛动怒时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绘画仙鹤时,又会着重突出它翅膀的花纹来表现仙鹤飘逸雅致的动物特性。
(三)图案纹样的多样性。在敦煌壁画中,不同朝代的画师创造出了不同的具有当时时代象征性含义和图示符号特征含义的图案纹样。比如葡萄藤蔓、莲花、宝相花和山纹、水纹、云纹及马、鹿、象、虎等等。例如莲花图案,它在敦煌壁画中就很好地体现出了图案的多样性。它不仅仅有旱团形的莲花图案,也有桃形莲瓣组合花样。历代画师不受传统教义的约束,在图案纹样的创作中大胆想象和创作。
四、敦煌壁画在动漫艺术创作中的时代价值
(一)敦煌壁画艺术为动漫艺术创作提供绵绵不断的艺术创作灵感。敦煌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繁荣、中断、衰落、再发展与传播世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为动漫艺术创作提供了发展走向。
(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敦煌壁画为基础和原型而发展起来的敦煌学,在历史、文学、语言、艺术、宗教、考古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显示出我国更新的文化自信和发展,在我国文化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并令世界瞩目。
(三)壁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打开了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积极元素、设计和完成符合现代文化气息的文创产品的大门。不断探索文化创作和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壁画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与创新,加快了文化传播、文化认可、文化传承。(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