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而在4个月前,这对搭档还分别设计了广州亚洲美食节LOGO和吉祥物小羊“亚美”。据介绍,本次冬奥会吉祥物广美设计团队共有14人,包括7名教师和7名研究生。
关键词:吉祥物符号学设计
一、吉祥物的由来及发展
吉祥物设计是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既有传统观念的限制,又没有既定的约束。从事各类设计工作的人,对吉祥物设计都有发言权。创造吉祥物就等于创造生命,一个具有神圣职责的小生命。
吉祥物最早出现于人类的原始社会,一些彩陶上的纹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又如三足金蟾的图像,这段时期的吉祥物主要是吉祥文化的化身,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叫“狗比特”吉祥物。时代在变化在前进,吉祥物设计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二战后,吉祥物逐渐在企业活动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成为企业识别系统(VI)之一。吉祥物在发达国家商业活动中更是频频出现,蓬勃发展,成为企业重要代言物之一。由此可见,现代吉祥物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吉祥概念有着巨大不同,它们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大型活动中,作为传递文明的标志,逐渐成为标志的又一形象元素。
吉祥物设计朝着创新、创意的趋势发展着。一些依赖于动物、植物、生物、典故、神话等传统切入点的吉祥物设计,已缺乏时代气息,缺乏新意,而且大同小异。吉祥物设计的未来趋势会逐渐走向“模糊型”,即能给予人们足够的联想空间,没有思维定式的束缚。另外,现代吉祥物是某一地区或国家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的浓缩,在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情感方面起着必不沟通可少的作用。
二、认识符号的基本功能——认知与交流
符号是人类用来传达信息的代码。
符号的功能是靠讯息来传播概念。即符号的基本功能是认知与交流。因此,符号在交流中才能获得生命,在人类不断进化、变化与发展中,符号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也不断发展。另外,符号一般为成为概念符号。因此,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符号也具有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内涵是对所指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外延则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符号传达的基本过程如下(见图1):
上图中规则code是编码规则,是编码过程的依据,也是解码过程的依据。在信文传递过程中,信道噪音是引起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语境是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与它所描绘的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使用者在不断地挑战规则,企图寻找超越规则的表现;另一方面使用者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又不停地寻找系统的符号规则,期望更高层次地交流,指引大家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三、吉祥物的符号功能
人们的共同记忆、情感的共享以及群体高度认同,促使符号产生了意义,符号又能够为某个社会群体提供精神动力,构建生活方式,并形成一种维系自己或整个社群情感的纽带。
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因此非语言符号的编码规则也不同,这就使得各个民族创造的吉祥物风格的不同,作为象征符号的吉祥物在传达讯息过程中,实现了编码到解码的符号传递功能。如今,不论是奥运会的各主办国还是各个企业,纷纷以吉祥物为载体,运用富有特色的本地文化,超越源语言系统的再编码,借助各种社会活动为发码形式呈现给人们。吉祥物以非语言符号的编码形式,在全球进行跨文化传播中,避免因语言不同造成的种种障碍。
吉祥物造型中的形式与内容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而代替。在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在艺术造型法则中,形式与内容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因素,不可分离。有什么样内容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娃娃雅典娜和费沃斯,是以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依达拉”为原型设计的,陶土雕塑玩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吉祥物的形态,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可爱。
设计师作为信息的编码者,他们根据需要,对符号进行选择、重组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而受众作为信息的解码者,他们将依据自身的社会环境、生活经验和心理印记对富豪进行诠释、判读和联想,在这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实现设计者和受众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授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传递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与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共同的意义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09):128-130
[3]丁满: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04)
[4]阎平:奥运吉祥物的符号寓意及其跨文化接受——兼谈吉祥物设计的产业延伸[J].深圳大学学报[J],2010(01):146-151
关键词:产品营销;情感消费心理;设计创新
吉祥物是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人类趋吉辟邪的心理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吉祥物的范畴很广,凡是被认为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物件都可以被视为吉祥物。
商业吉祥物分类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企业、组织等商业品牌吉祥物,第二类为运动会等活动吉祥物。吉祥物是设计师创作出的虚拟形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商业优势,一方面,它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吉祥物可以树立品牌个性,增加商业产品的市场效应。
商业吉祥物的另外一大类型是活动吉祥物,尤其是奥运会、世博会等重要活动的吉祥物。吉祥物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象征,反映东道主国家的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传递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展现商品特征或地域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二、设计简洁、整体、独特、鲜明的多元化造型
在吉祥物的形态设计上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将实物进行拟人化处理的传统表现方法,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利用自然界的原有因素进行打散重组,也可以尝试虚拟的造型,如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就是一个虚拟的形象。文洛克的五官进行极简化处理,只剩下大大的独眼,它的造型突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吉祥物的设计方式。
三、塑造商品个性,增加吉祥物或者品牌的亲和力
吉祥物一般采用Q版比例,可以提升角色魅力,增加亲和力,吉祥物是积极的企业价值的概念符号的象征,转化在商品上,就是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从开发商品本身到开发商品价值符号系统的转化,吉祥物的亲和力是提升和增加企业以及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者在商品的外观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上融入情感设计。
吉祥物的色彩设计上也应当鲜明,具有可识别性,符合产品特性和功能,尽量使用基调色来产生视觉冲击力,使消费者偏爱企业的产品。同时在设计和选用色彩时要考虑世界各国对吉祥物色彩的喜爱与禁忌。
随着世博会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吉祥物的设计、开发全面运用于商业范围,超出了其表层意义,达到了更深层次的境界。2005年日本的爱知世博会发行了一百多种纪念产品,小到绒毛玩具、徽章、文具、大到T恤、领带、毛巾手帕、提袋等。
吉祥物在材质与规格的选取和创新,应从不同应用角度考虑吉祥物的材质,比如毛绒、塑料、金属、木质等要考虑到企业在产品宣传和活动促销时的应用,将周边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应当看到,随着吉祥物市场化的深入,吉祥物设计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设计者可以充分吸取这些丰富的文化养料,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吉祥物。
[1]闫评.吉祥物设计[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张雪.吉祥设计新风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3]李中扬,汤晓影.创意源――吉祥物创意[M].武汉:湖北美
术出版社.
[4]周霞.从品牌和情感角度探讨现代吉祥物设计[M].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重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的充实。面对如此的社会背景,整个博物馆界都已意识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认为适时的将视觉识别系统导入博物馆行业,是博物馆长远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不仅体现了博物馆的精神文化,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发掘了专题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同专题的博物馆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同时博物馆视觉形象的塑造既有章可循,又有创新的样式开发。
关键词:专题博物馆视觉系统设计符号CI
一、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的概念
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是以视觉的形式诠释专题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概念可以定义如下:
(l)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一系列图形符号、色彩、和图形与色彩的多种组合,以及这种组合在专题博物馆整体环境中得以应用的系统;二是专题博物馆发展历史中具有文化价值和意蕴的实物。
(2)能够充分体现此主题的文化、历史。博物馆是一种组织形态,区别于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所存在的形态,因此,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的基本属性是组织的形象,根植于组织文化,凝集了组织的思想。
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应该是以博物馆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是将博物馆办馆理念、文化内涵、制度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具体符号的概念,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博物馆形象。专题博物馆引入视觉识别系统是完全可行的,它对于增强专题博物馆竞争力,树立其博物馆文化品牌和社会形象都能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
二、设计理念
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不仅体现了博物馆的精神文化,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发掘了专题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同专题的博物馆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同时博物馆视觉形象的塑造既有章可循,又有创新的样式开发。现代博物馆的视觉形象的设计观念有了转变,方式也有了从单一的收藏、展示功能向交互式多媒体动态模式转变,而可以将收藏、展示、讲演、座谈研讨、、休闲等活动融合在一起,营造随和、亲切和自然的气氛,这就为形象创意构思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
三、设计原则
主题性:主题识别性是视觉形象的基本功能。“主题”犹似开启视觉形象之门的钥匙,博物馆从外围场地和馆内环境的整体气派都应符合主题概念。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要用新颖的设计题材元素、冲击视觉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物质载体来表现,视觉形象家族的成员纵使形态、结构、性格各异,但是都忠实的传达同一价值观,具有鲜明的视觉个性,从而塑造鲜明的博物馆个性,与其它类别的博物馆区别开来。同时,博物馆内外每个功能区、都有不同功能区的形象设计。同时,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也有形象设计的问题,都要方便人的一切活动的需要。
美学性:美创造情感,产生共鸣,视觉形象传达信息的过程同时是受众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美学性使得视觉形象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是传播品牌形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属于文化产业的专题博物馆,它的视觉形象的美学性更加重视目标受众的审美经验、取向、心理,以美学原则严格的创造视觉语言,以“美”的形态呈现出来。各类形态及平面视觉表现都须具有形象审美的感染力,视觉元素的开发和风格表现,都为博物馆形象的个性化魅力发挥作用。
系统性:视觉系统设计就是指视觉形象与博物馆主题在逻辑上保持一致;而具体的讲,就是使专题博物馆的视觉样式要素与组织结构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同一系统,从而能够将信息按照主次、先后、大小等关系展示与传达。博物馆内外环境是一个系统性整体,设计要系统化,其中各子区域之间虽有不同特点,但不能失去大系统控制的关系,另一方面各子功能区又有相对独立的差异性,既要合理而有序,又要有系统中的变异化设计。
专题博物馆引入视觉识别系统企业经营管理概念,强化自身建设,正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然而,专题博物馆形象系统的营造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体现在博物馆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也反映在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因而需要全面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物质层面看,它包括专题博物馆建筑、展馆环境、陈列设计、配套设施等,它是专题博物馆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专题博物馆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从精神层面看,它更应是专题博物馆的本质、个性以及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专题博物馆它的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继承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恪守专题博物馆的特点,将自身的文化背景、地方特色,将研究宗旨、办馆方针、发展方向等融入到设计思路中来,总结提炼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要素,将博物馆的精神、思想等文化特质形成一个统一概念,以视觉形式加以外化,准确地传达给大众。
四、设计要点
如上所述,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的设计要点,首先是要把握好主题性、美学性以及系统性三大原则。在设计方法上,借鉴企业形象CI设计的方法,从专题博物馆的基本形象的符号开发入手,进行延展应用到各环节的设计表现中,是有效的方法。主体视觉符号的同一化应用的设计策略10多年中似乎正走向“休克”,其实这并不在于CI本身,而在于许多设计本身的僵化性所致。在CI策略活化应用方面,基础符号系统中的“辅助形象”大有开发天地,对此,奥运形象设计与应用,有十分有益的启发。奥运设计除标志、吉祥物外,又有二级标志、丰富的辅助图形应用,并配合多样海报招贴设计等,使奥运形象十分丰富,这种设计开发性转换应用到博物馆环境设计中,大有补益。CI的灵活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出丰富的辅助形象元素,成为多层次的设计语汇,活化应用于各载体上,点燃整体形象的一片“灿烂之光”。应用载体包括在博物馆收藏、展览、宣传及与观众交流等活动中的各环节。
①王天平、丁允鹏:《博览经济与博览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②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键词:物流企业;员工;个人服务导向;调研设计
一、引言
二、调研变量的选择
三、量表的选取
根据调研变量,以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和社会背景为原则选择变量量表。对于个人背景变量可以直接通过被访者填写信息获得。1.个体层面量表的选取。大五人格量表选择包含40个条目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情绪劳动变量选择邹佩君(2003)修订的包含15个题项的量表。工作投入采用Schaufeli等编制的包含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3个维度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2.组织层面量表的选取。学习型组织选择由美国学者Watkins和Marsick开发的学习型组织问卷调查表(DLOQ)的修订版,包含18个题项。服务氛围选取了在服务氛围研究中广泛使用的Schneider等(1998)量表的改进量表,包含7个题项。组织支持变量参照Eisen-berger(1986)的POS问卷,结合McMillin关于工具性组织支持的界定,修订和编制了二维组织支持感问卷,具体包括情感性组织支持和工具性组织支持2个维度,共6个题项。奖励变量采用JerryDermer(1975)编制的包含4个题项的量表。对于调研的因变量服务导向,本研究采用Donovan(1999)在对服务导向定义的基础上编撰包含21个题项的量表。
四、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展研究物流企业员工服务导向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因此,调研以物流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正式的问卷调查。本文选择的物流企业覆盖地区主要有辽宁、河北、天津、北京、浙江、山东等地,物流企业主要包括顺丰、德邦、吉佳、中通、申通、员工等。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分别是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五、结束语本研究从调研变量的选择、调研量表的选择、调研方法与对象的选择三个方面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研究进行调研设计,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对物流企业一线员工服务导向影响因素的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