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调研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应的主要产业链有:
①数字视听家电产业链中的电源、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②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中的电源、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③智能装备链中的电源、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④其它设备的电源、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⑤通信技术产业链中的电源、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⑥物联网技术产业链信号处理、系统控制、显示模块等电路等;
⑦FPGA、CPLD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版图设计等;
⑧通信系统、电子系统等系统集成等。
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资料显示,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生产一线。近三届本专业在企业一线就业的毕业生占80%以上,而在大型企业设计部门就业的只占2.6%。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与同类兄弟院校错位发展的原则,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电子产品(系统)设计、制造工艺、调试检测、生产管理、系统运维、产品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同时,应使学生具备嵌入式系统应用二次开发,FPGA、CPLD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版图设计等特长,以适应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的需要。
为此,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电子产品(系统)设计工程师,生产一线的现场管理和技术工程师,生产制造工艺工程师、产品检测与品质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工程师,也有从事产品销售的工程师和技术服务工程师等。
表1岗位(群)表述、职业素养和能力需求分析及归纳
序号
岗位(群)表述
主要(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素养与能力需求
1
电子产品(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
1、产品(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产品(系统)软件设计3、印制电路板(PCB)设计
1、职业素养:
具有项目研发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创新等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知识产权保密意识。
2、职业能力要求:
(1)应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线路分析、计算能力;掌握电子线路技术的设计方法,具有电子产品(系统)的电路设计基本能力。
(2)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C语言程序设计、调试的能力,具有基于C语言进行系统开发的软件设计基本能力。
(3)应用Linux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具有在Linux环境下进行产品(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
(4)应用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能力;具有基于CAD软件技术进行多层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基本能力。
(6)应用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和信号分析方法,具有信息分析与处理基本能力。
(7)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基础知识(A53),掌握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知识及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基础知识及系统开发技术。具有在Linux环境下基于嵌入式ARM技术进行嵌入式系统(硬件、软件)二次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8)会用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产品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能实际完成本专业内容的综合项目设计,具有电子系统开发、设计的综合能力。
2
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2、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3)应用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能力;具有基于CAD软件技术进行多层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基本能力。
(5)应用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和信号分析方法,具有信息分析与处理基本能力。
(8)会用FPGA或CPLD集成电路开发工具,能实际完成本专业内容的综合项目设计,具有电子系统开发、设计的综合能力。
3
电子产品组织生产管理工程师
1、生产现场技术
2、生产现场管理
具有生产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1)会用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具有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能使用有关工具软件设计与编写生产技术文件。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管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能力。
(2)会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线路分析、计算能力;掌握电子线路技术的分析方法,具有电子产品(系统)的电路分析能力,能解决产品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会用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能力;具有基于CAD软件技术进行多层印制电路(PCB)板制造的基本能力,能解决PCB板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掌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基础知识技术,掌握嵌入式Linux程序设计知识,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基础知识。具有运用嵌入式ARM技术解决产品制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基本能力。
(6)会用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产品制造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具有运用有关专业知识编制生产方面的技术性文件的基本能力,具有编制生产计划、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能力。
4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工程师
工艺编制与设计
具有工艺设计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2)会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具有基于电子线路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能力。
(3)会用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PCB)板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多层印制电路(PCB)板制造工艺的基本能力。
(4)会用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产品制造的主要步骤和方法,掌握电子工艺知识和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流程技术,具有运用有关专业知识编制生产各环节工艺文件的基本能力,具有产品生产流程的工艺设计基本能力。
5
电子产品检测和质量管理技术工程师
1、产品质量检测
2、产品质量管理
具有质检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质量第一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2)会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和电子线路检测技术,具有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能力,具有测试基于电子线路技术产品的检测能力。
(3)会用电子线路CAD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用印制电路(PCB)板制造工艺,具有测试印制电路(PCB)板质量的检测能力。
(4)会用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产品制造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会用电子工艺知识和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流程技术,会用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具有电子系统检测的基本能力。
(5)掌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和信号分析方法,具有信息分析与处理基本能力。
(6)会用感测技术知识和电子测量技术,熟用常用传感器原理,具有传感器信号分析、调试、测量能力,具有电子系统调试与测量能力。
6
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工程师
1、产品销售
2、售后技术服务
具有销售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精神;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1)会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具有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
(2)会用电子线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线路分析、计算能力,具有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能力,具有测试基于电子线路技术产品的检测能力,具有电子产品(系统)的电路分析能力,能解决产品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会用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C语言程序设计、调试的能力,具有基于C语言进行产品调试、运行的基本能力。
(4)熟用微处理器(单片机)Protue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软件进行系统协同仿真分析、调试的能力。
(5)会用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产品制造的主要步骤和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具有电子系统检测的基本能力。
(6)会用感测技术知识和电子测量技术,熟悉常用传感器原理,具有传感器信号分析、调试、测量能力,具有电子系统调试与测量能力。
职业素养和
能力需求归纳
Ⅰ
自然科学能力。具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及大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开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分析、计算能力。
Ⅱ
电工电子技术能力。具备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具有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计算和检测能力。
Ⅲ
仪器仪表使用能力。具备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够熟练使用专业的电子仪器仪表,具有电子系统基本的分析、计算和检测能力。
Ⅳ
信号与系统处理能力。具备智能电子信息采集与传输、信号处理、电子系统等分析、开发、设计、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备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电子技术分析解决电子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Ⅴ
Ⅵ
专业专长:1、嵌入式技术开发能力。能够熟练应用主流微处理器应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从事电子工程和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等;2、FPGA、CPLD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版图设计等;3、掌握SMT帖片技术电子工艺流程,企业项目管理,能够胜任电子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4、掌握SMT帖片技术电子工艺流程,企业项目管理,能够胜任电子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
Ⅶ
政治素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工程伦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有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Ⅷ
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具有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具有通过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Ⅸ
团队合作和安全健康。热爱劳动,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Ⅹ
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具备人工智能新工科基本知识,注重嵌入式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具有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电子线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可编程集成电路设计等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强的电子系统开发、系统集成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等领域从事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艺制造、质量检测、系统维护、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3(从业道德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工程伦理、安全、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培养目标
职业素养及能力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
√
(业专职能力)
(从业道德素养)
(持续发展能力)
注:用√表示有对应覆盖关系。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及大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电子信息类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为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作基本知识准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及大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新信息技术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以获得对相应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全面理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或产品的设计需求、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电路或电子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意识,并考虑电子产品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专业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电子信息领域实际电子信息系统集成或研究系统的应用,包括集成研制、分析与解释数据是否正确、并通过信息综合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研究电子信息系统或信号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常用办公软件、电路CAD、EDA等最新专业软件),包括对实际电子信息系统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能够在综合型工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一般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一般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成本意识。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基本知识,具备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持续学习、适应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专职能力)
(工程知识)
H
M
(问题分析)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研究)
(使用现代工具)
(工程与社会)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职业规范)
(个人和团队)
(沟通)
毕业要求得到11
(项目管理)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
L
注: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度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一)建立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表4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指标点分解
权重
支撑课程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具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及大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电子信息类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为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作基本知识准备。
1.1
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概念和规律,为学好电子信息工程基础与电子信息专业知识作准备。
0.25
高等数学
0.4
线性代数
0.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大学物理
0.3
1.2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知识,能将其运用于一个电子系统或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具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精神。
C语言程序设计
0.2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
1.3
能将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技术问题的描述、表达、和判别。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电磁场与电磁波
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通信原理
高频电子技术
1.4
数字图像处理
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
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
FPGA集成电路开发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数学知识及大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新信息技术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以获得对相应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
2.1
0.15
0.35
2.2
2.3
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检索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在这些过程中体现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2.4
能够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并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以获得对相应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具备工程伦理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全面理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或产品的设计需求、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电路或电子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意识,并考虑电子产品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
3.1
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实现满足特定要求的单元或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体现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
电子工艺实习A
3.2
能够根据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或产品的设计需求、原理和方法,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些实施过程中体现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程序设计综合训练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
3.3
能够在设计开发电子信息实际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备工程伦理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
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电工实习
毕业要求4(研究)
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专业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电子信息领域实际电子信息系统集成或研究系统的应用,包括集成研制、分析与解释数据是否正确、并通过信息综合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研究电子信息系统或信号的结论。
4.1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专业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电子信息领域实际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设计实际电子信息系统或信号仿真实验、工程现场,获得实验数据、图片或视频等信息结果,在这些过程中体现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0.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
4.2
能够对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其它类型的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常用办公软件、电路CAD、EDA等最新专业软件),包括对实际电子信息系统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能够在综合型工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
5.1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实际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典型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并能掌握现代电子信息领域一些典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选型和使用。具备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
6.1
思想道德与法治
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指导
6.2
在专业工程实践与社会背景下,客观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后果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一般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
7.1
7.2
根据所掌握的电子信息专业技术,能够进行合理的规划,专业的分析,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0.6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8.1
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勤奋、勇于创新的精神;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劳动教育
思想政治实践课
职业品德教育
8.2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掌握生产或项目团队合作中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了解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对承担角色认识明确。
军事理论
军事训练
9.2
具备跨学科、跨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毕业要求10(沟通)
能够就电子信息一般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实际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区域、行业、企业调研
10.2
具有英语听说能力;具备英语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
大学英语
0.7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成本意识。
11.1
理解并掌握项目工程管理和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2
具备项目管理和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持续学习、适应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12.1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2.2
具备新工科基本知识,具备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持续学习、适应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创业意识。
创新设计与创业基础
(注:表4只填嵌入式系统技术选修模块,集成电路设计模块、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模块、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模块选修模块类似)
(二)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表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表
教学环节
学分
课程性质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必修
形势与政策1-8
7
思想政治实践课1-2
8
9
10
大学英语A1/A2
11
12
13
劳动教育(理论)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选修
33
34
35
36
37
38
电子工艺实习A(金工实习)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职业品德教育1
48
职业品德教育2
49
50
(注:表5只填嵌入式系统技术选修模块,集成电路设计模块、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模块、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模块选修模块类似)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构建说明
学科及专业类(群)平台课程
必修课
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工程数学6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
选修课
电子线路CAD和电气工程CAD2选1一体化教学,数据库程序设计和Python编程应用2选1一体化教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2选1。
专业课程
开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12门,详见教学进程表。
模块选修课
嵌入式系统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4个模块,体现专业加专长。
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电工实习、程序设计综合训练、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
金工实习或电子工艺实习A2选1;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或PMP项目管理考证训练2选1。
企业实践教学项目
职业品德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区域、行业、企业调研(3选1)、生产实习(限选)。
合计
1.目前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1)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证);(2)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证等;
2.组织学生参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第5学期;
3.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出的课程名称:
(1)电工实习(40学时、2学分、第5学期);
(2)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64学时、4学分、第5学期)、Linux操作系统(48学时、3学分、第4学期)、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48学时、3学分、第5学期)。
(二)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内容
1.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
2.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电路分析基础(CircuitAnalysisFoundation)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有: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电路定律、正弦电路、动态电路、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等。
课程教学方式要求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与实验相结合。采用以理论综合性考核、实践环节考核为主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2)模拟电子技术(AnalogElectronic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与应用、半导体三极管与应用、场效应管与应用、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信号发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
(3)数字电子技术(DigitalElectronic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制与码制、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数字电路线路设计基础等。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数字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能够应用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制与码制、逻辑代数基础;应用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特性,进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会应用触发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和A/D,D/A转换器进行电路设计等。
(4)高频电子技术(High-frequencyElectronic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高频电子技术概论、选频与滤波电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率变换与混频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与频率合成电路。
(5)C语言程序设计(CLanguageProgramming)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数组的概念和应用、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指针的概念和应用;结构体与枚举类型等。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C语言程序的结构和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各种指令进行编程,熟练进行C语言程序的上机操作过程。
(6)信号与系统(SignalandSystem)
(7)通信原理(PrincipleofCommunication)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模拟调制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调制;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基带调制系统;频带调制系统;信息的概念和度量,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原则与原理;最佳接收原理等。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模拟调制系统、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原理、基带调制系统、频带调制系统原理、解信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原则与原理、最佳接收原理进行通信系统设计、调试、分析、维修等。
(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MCU)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内容有:该课程主要内容有单片机STM32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单片机中断系统、单片机的内部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单片机A/D和D/A转换技术、单片机I/O接口技术,STM32单片机开发系统、软件设计以及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会应用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单片机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STM32系统的接口扩展技术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
(9)电磁场与电磁波(Electromagneticfieldandmicrowave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有:矢量、梯度、散度、旋度等基本概念,矢量分析方法,麦克斯韦方程组意义,平面电磁波的分析方法,电磁波导行的基本结构,传输线方程的概念、特性参数和计算方法,电磁波辐射,天线的特性参数等。
(10)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imageprocessing)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包括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描述方法、差分方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熟练掌握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包括IIR数字滤波器、FIR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初步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实现。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内容
电子工艺实习A或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程序设计综合训练、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或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或PMP项目管理考证训练。
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简介
(1)电子工艺实习A(ElectronicTechnologyPracticeA)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电子材料的选用、电子元器件焊接、印刷电路板制作、电子产品的安装、电子产品的调试等方面的基本实践能力。主要实践项目有: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工艺、电子材料的选用工艺、电子产品装配前的准备工艺、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印刷电路板制作工艺、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调试工艺、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工艺等。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应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作品与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电工实习(ElectricianPractice)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强电方面的常用电气元器件识别、控制原理识图、三相电机应用、安全用电等基本能力,具有照明电路、三相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安装、接线、检测的操作能力。主要实践项目有:三相电机的点动控制、多点控制、正反转控制、降压启动控制、多电机的顺序控制,照明线路的控制等。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应具备电工操作实验台、万用表、电烙铁、三相电机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程序设计综合训练(Comprehensivetrainingofprogramdesign)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主要实践项目有:万年历程序设计或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设计或基于信息号与系统计算公式的程序设计等,完成一个综合性的程序设计任务,根据要求写出算法或画出流程图,利用有关的开发平台完成程序的调试分析,程序能正确运行。学习该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C语言基础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计算机实验室电脑安装C++编译器等软件。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课程设计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4)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计(CourseDesignofAnalogElectronic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电子元器件、单管放大电路、双管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等分析计算能力及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调试、检测能力,能分析设计实际的模拟电子线路产品。主要实践项目有:音响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根据技术要求提出一台音响的频率范围,输入输出阻抗、功率等参数,设计出前级和后级放大器,利用Protues软件或其他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利用有关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并以作品形式展示。学习该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电脑安装仿真等软件、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项目设计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CourseDesignofDigitalElectronicTechnology)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逻辑门电路、触发电路、组态电路、时针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分析计算能力及数字电子线路的设计、调试、检测能力,能分析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线路产品。主要实践项目有:多路抢答器设计或多功能数字电子钟设计或循环彩灯控制器设计等,利用有关芯片完成电路设计,利用Protues软件或其他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利用有关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并以作品形式展示。学习该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电脑安装仿真等软件、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综合设计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6)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CourseDesignofMCU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STM32微处理器芯片的应用能力,具有利用STM32芯片设计、调试、检测电子产品的能力,能结合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开发设计控制系统、电子产品。主要实践项目有:电子密码锁设计或温湿度控制器设计或智能小车控制器设计或家庭防盗报警器设计等,或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项目。根据要求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利用kiel软件进行程序调试,利用开发板进行系统调试,制作设计样品。学习该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基础知识。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电脑安装集成开发等软件、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课程设计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7)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CourseDesignofEmbeddedSystem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Cortex-A53嵌入式芯片的应用能力,具有利用Cortex-A53芯片设计、调试、检测电子产品的能力,能结合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开发设计控制系统、电子产品。主要实践项目有:多媒体播放器设计或家庭监控器控制系统设计或语音控制系统设计等,或其他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根据要求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利用嵌入式实验箱进程系统调试,制作设计样品。学习该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基础知识。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电脑安装集成开发等软件、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课程设计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8)电子产品综合设计与制作(Comprehensivedesignandmanufactureofelectronicproducts)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综合类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掌握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安装、调试方法,能利用STM32芯片、Cortex-A53嵌入式芯片结合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传感器等开发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系统)。能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说明书。主要实践项目有:设计一个电子产品,完成以下任务:电子产品的电路和软件设计,电子产品(系统)的安装调试,制作设计样品,撰写开题报告、撰写产品设计说明书等。学习该课程应具备本专业前三年的有关知识等。主要设施设备:实验室电脑安装集成开发等软件、具备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采用实践操作过程、项目完成质量与项目开题报告及产品设计说明书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模块课、职业品德教育、区域、行业、企业调研(3选1)、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项目主要内容:
(1)生产实习(ProductionPractice)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课,以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学生熟悉生产实际情况,积累经验。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采用企业考核、指导教师考核和生产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毕业实习(GraduationPractice)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课,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学生熟悉生产实际情况,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巩固加深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培养学生组织生产、独立工作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毕业实习中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好准备工作。采用企业考核、指导教师考核和毕业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毕业设计(GraduationDesign)
项目
说明
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模块课
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模块课是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共建的课程,采用在线自主学习,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的方式,在企业开展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工学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此段描述要体现课程开设的目标、学习方法、校企如何协同育人。)
1、课程及主要内容:Android系统的布局、控件、文件管理、后台服务及组件通信等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可采用试卷考核方式和应用案例考核方式。
2、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等。可采用试卷考核方式和应用案例考核方式。
在整个实践教育环节中,结合企业实践教学各环节特点与要求,把职业品德教育与学生素质提升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职业操守职业人。
主要内容或形式:
1.结合企业特点的先进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2.结合岗位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3.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事学习、理论学习、讲座活动;
4.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实际,对人生观、就业观、社会发展等问题的主动式读书、网络学习、自发研讨、探索活动;
5.对企业现场身边及周围人物职业精神、先进事迹、英雄故事理解与接受教育的过程;
6.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的公益性主题活动;
7.结合学生实践教学现状,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
8.对职业道德的不断感受、体会、理解及接受教育过程,通过养成式过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优良品德;
9.平时与同学、教师、家长、企业职工等沟通、交流中逐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职业道德观。
由企业导师以及职业导师对学生表现作出考核鉴定。
区域、行业、企业调研(3选1)
通过现场调研,使学生了解区域(行业或企业)实际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实际问题打好基础;在企业导师现场业务指导与专业导师专业指导下,完成现场调研报告的撰写,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初步独立工作能力。(此段描述要体现课程开设的目标、学习方法、校企如何协同育人。主要内容:
(1)主要面向电子信息类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历史、进程、社会地位、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2)了解电子信息类行业的企业,学习企业战略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在实习期完成调研任务。
(3)撰写行业或企业调研报告。
本课程通过电子信息调研撰写行业或企业调研报告,进行考核评定调研成绩。
专业(生产)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结合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在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的协同指导下,通过专业(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或生产实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更好实现岗位需要、职业能力与培养目标的统一。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为专业(生产)岗位实习。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在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现场,按照生产电子工艺过程、管理或服务流程在不同岗位进行实习,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积累具体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技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本课程通过撰写实习报告进行考核评定生产实习成绩。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电子工程系统设计和科研开发的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熟悉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的初步知识。搜集必要的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进一步了解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状况,积累职场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要求如下:
(1)学生紧密结合区域经济、行业发展、企业生产及专业要求,按照工艺(管理)流程在不同岗位进行毕业实习,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2)在毕业实习时填写毕业实习手册,并让企业有关人员填写实习鉴定意见,实习结束时撰写实习报告。
本课程通过撰写毕业实习报告进行考核评定生产实习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能够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用,能应用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能对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的各模块中涉及的主要内容要点进行组合,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培养工程环境下实际的工作能力。要求如下:
(2)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查阅收集资料、方案论证等完成开题报告,根据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设计并撰写10000字以上的毕业设计说明书。
(四)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
(五)各学期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或专业选修模块)及学分
各期学分
一
高等数学1
25.25
二
形势与政策2
思想政治实践课1
大学英语B2
大学体育2
“四史”教育
其他素质拓展类选修课
高等数学2
大学物理1
三
形势与政策3
大学体育3
大学物理2
四
思想政治实践课2
形势与政策4
大学体育4
电子线路CAD,或:电气工程CAD
23.25
五
形势与政策5
国家安全教育
数据库程序设计,或:Python编程应用
电工实习A,或金工实习A
22.25
六
形势与政策6
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或其它
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
20.25
七/八
企业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七、八)
24.5
总学分
166
六、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标准
课程体系
应获得学分
备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按照《广东白云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广东白云学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的具体要求选修
公共选修课程
素质拓展类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课程
(8)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66(8)
关于“1+X”证书制的说明:
(二)学位授予
修业期满,已达到本专业毕业标准的各项要求,取得相应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且累计平均绩点达到2.00及以上,授予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