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端午节,大家脑海中蹦出的关键词可能都是吃粽子、看龙舟、出游踏青……这些活动俨然已经是大家过端午节的传统项目了。那现在尤其注重仪式感的年轻人又会怎样来过传统节日?这次我们找到了几位“90后”和“00后”,看看同样的关键词,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赋予传统节日所期待的“仪式感”。
本版文图尹梦真
专注于给宠物包粽子过节
今年光给宠物包粽子
自己吃的粽子都没空包
“这两个星期我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包粽子,通过5月底开始的预热宣传,我接到了50多盒预定,最近都在赶工出货。”小钱这里说的粽子,可不是我们认知上人吃的粽子,而是给狗和猫准备的宠物粽子。小钱说,宠物粽子是去年在网上看到别的狗友做,她被种草的,买过一次后,觉得并不是很难,便开始自己也学着做。“我以前在家每年也会帮着一起包粽子,所以包法是有基础的,只是这宠物粽子的原料是鲜肉、水果和谷物,相比平时用糯米包的粽子更软,不容易成型,所以手法上要更轻柔。”回忆起第一次包宠物粽子,一个粽子反反复复整形扎带花了近20分钟,可比包普通粽子费时多了。不过现在包得熟练了,也就好了很多。
而说到宠物粽子的意义,小钱说,对于很多像她这样的爱狗人士来说,狗狗也是家人,所以过节时也得一起带上,这样才有“仪式感”。“别说狗狗不懂,就像现在很多主人在狗狗生日的时候到我这里给它们订制蛋糕一样,这些造型可爱又不同于往常狗粮的食物,它们吃起来也很开心,能感受到不同的氛围。”
作为一个资深汉服爱好者
她网店里销量第一的粽子耳环
是大家的出街应景神器
一家专做原创手工饰品的淘宝小店,销量第一的是一对粽子糖形状的耳环。店主小刘告诉记者,这款耳环是她去年设计的,今年端午卖了两百多对,是本月的热销王。
1998年出生的小刘是一名汉服爱好者,4年前还在上大学的她就自己开了一家淘宝店,主营的就是汉服配套的各种饰品,包括耳环,手链,项链等等。“当时是自己喜欢,外加觉得可以赚点生活费,没想到网店生意不错。毕业时遇上新冠疫情,找工作竞争比较大,就索性全职经营店铺了。”
从看龙舟到划龙舟
这个端午他们在紧张训练
希望龙舟赛有个好名次
“1,2,3,4……咚咚咚……”武进天琴湖公园里,每到傍晚经常会传出这样的口号声和擂鼓声,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这里是我们的训练基地,我们平时一周有5天会在这里下水训练,基本是风雨无阻。”常州市龙舟协会高校队的男队队长闫柱彤告诉记者。
这支龙舟队有40多名男队员和20多名女队员,他们是来自常州大学城各高校的学生,所有人都是“00后”。当被问起龙舟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小众的体育竞技项目,为什么大家会选择时,队员们的理由各有不同。有人是为了减肥,有人是对划龙舟感兴趣,而有人仅仅是陪着同学一起报了名就爱上了这个项目。不管大家是出于什么原因进入了这支队伍,从他们训练时激情昂扬的号子声中,足以听出他们的热爱和全力以赴。
陈曦是女队队长,进队已经两年。由于疫情原因,这两年内她参加的比赛不如往届的队员多,但是也获过三次奖,最好的是全市的一等奖。陈曦回忆,她当初参加龙舟队时,是看到了校园里贴的一张招募海报,出于好奇就去报了名。“因为平时喜欢看体育竞技比赛,知道有龙舟赛。但因为比较小众,对这个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就想试试。”于是她就去参加了入队选拔,通过体能和耐力测试之后,成功进入了龙舟队。
“入队之后从一开始的技能救生训练,到后来对龙舟运动整个历史传承的了解,都让我对龙舟有了新的认识。”让陈曦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第一次下水训练。“虽然在下水之前我们在岸上模拟过,但是下水之后大家重心不稳、动作不齐,导致船非常晃动,那种情况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所以教练说的划龙舟第一次基本都要翻船,我们也没有例外。”
如今,陈曦和队员们配合得已经非常默契了,最近他们每天都在加强训练,为端午后全市的龙舟比赛作准备。“我们队员这次端午都不回家,每个人都为这次比赛拼上了全力,大家齐心协力把比赛完成好,就是对节日最好的庆祝和传承吧。”陈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