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件收藏,王峰都如数家珍。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30年间,王峰共收藏毛主席套章500余套。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2001年至2003年间,王峰担任山东省收藏家协会徽章专业委员会主任,创刊报纸“徽章收藏”。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1989年,王峰在苏州的第一件收藏毛主席塑像,一直留存至今。大众网记者侯晓摄
大众网记者侯晓实习生郭淋淋
在聊城收藏圈,王峰算得上独树一帜。因为,在他的数万件藏品中,红色收藏品占多半以上,其中又以毛主席像章居多。30年来,王峰共收藏上万枚毛主席像章,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收藏家。
部队生涯让他爱上红色收藏
走进王峰的家中,红色印记随处可见。踏进客厅,迎面便看到一尊巨大的毛主席塑像,客厅墙壁上张挂一张毛主席画像,右侧紧挨画像的是一件被精心装裱过的带有毛主席头像的表彰纪念品。对每一件藏品,王峰都是如数家珍。
1982年,年仅18岁的王峰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驻青岛某部队担任文书,工作上的便利让他在连队图书室接触到各种历史题材书籍。久而久之,求知欲极强的王峰逐渐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王峰所作唯一的一件事儿就是泡在图书室看书。
王峰说,爱上红色收藏一部分缘于他的军队生涯。1989年,王峰出差到苏州,无意间发现一尊毛主席塑像,并结识了当地一位红色收藏家。这位收藏家琳琅满目的藏品让王峰流连忘返,顿时心生羡慕。
用王峰的话说,他好像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因为,王峰从孩童时期就很热爱毛主席,对老一辈革命家非常敬佩,当时受到的教育,让毛主席光辉伟大的形象深深植根于王峰心中。
那一年,王峰以150元的价格购买到这尊毛主席塑像,那几乎是他当时所有的积蓄。
从那时起,王峰开始疯狂迷恋上红色收藏,藏品主要以毛主席像章为主。从部队回到地方后的王峰没有停下脚步,又开始收藏有关毛主席和其他伟人的艺术品和文献资料。
30年间收集毛主席像章数万枚
在王峰的书房中,书架上的红色书籍摆放得满满当当,这也是其中一部分藏品。书架一层陈列着约七八枚毛主席像章。其余的像章在哪儿呢?话音刚落,王峰便俯下身躯,拉开橱柜,几番倒腾,端出十余件套章,每套数量不一,多的十几枚,少的也有四五枚。
“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这还有呢!来,来,看看这里。”王峰又搬出一个小铁桶,打开盖子,里面全是毛主席像章。“来,来,这还有呢!看见了吧,这箱子里面都是。”王峰又引领大众网记者来到门口处卫生间改装成的小仓库,目测木箱数量数十座。
像章的数量究竟有多少?王峰自己都说不上来。“太多了,类型不一样,有单个的像章,也有套章,光套章就500多套,每套数量又不一样,你说咋统计吧?肯定是超过两万枚了。”除像章以外,王峰还收藏了毛主席塑像、艺术形象品300余件。
在淄博工作期间,王峰还收藏有淄博六、七十年代手绘、铭文茶壶100余把。总之,跟毛主席有关的藏品,王峰都是来者不拒,而且从不计较花费。王峰坦诚说,三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收藏,基本上每个月收入将近一半都用于购买了藏品。
“每次出差到不同地方,我都去当地的文化市场转悠。这是我的爱好,就是太喜欢了。”王峰说,在这些藏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市值今天已达上万元,而当时买的时候只有百十块,但涨到多贵也不卖,卖掉了就等于没有了,想找到同样的藏品基本上不可能了。
最大的梦想是建一座红色博物馆
2001年12月,王峰在山东省博物馆和红色收藏家张英举办了大型“纪念毛泽东诞辰108周年艺术形象展”,展期十天,机关、院校、部队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这是王峰的第一场个人展览。2004年10月,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栏目推出国庆特别专题,“主席塑像寄深情--王峰红色收藏”此后;王峰又陆陆续续在山东省各地举办个人展览将近20场。
王峰说,每一座毛主席塑像,每一枚毛主席像章,本身就是一段历史,但这些远远不够,如果可以搭配上文献资料,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尤其对当下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收藏品便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