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唐诗》:这些唐代瓷器上的诗,水平如何?

原标题:《人间唐诗》:这些唐代瓷器上的诗,水平如何?

“悠悠千载诗瓷事,犹听涛声说昔年。”

诗词文献中曾有两次关于长沙铜官窑的重要记载,唐代诗人李群玉在《石渚》一诗中曾描写了一幅湘江岸边石渚湖旁长沙铜官窑制瓷的画卷:“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烛洞庭云。迥野煤乱飞,遥空爆竹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行至铜官窑也写下了《铜官渚守风》,其诗为:“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1980年代初,潇湘(右下方背对者)代表长沙考古队,向故宫博物院派出的冯先铭、李辉柄等古陶瓷专家介绍情况,并一起做实地调研。

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文人诗,长沙窑的诗很少是控诉人生和表现苦难的,即没有太多沉郁的情绪,即便是写作商旅之人的流离和分别,也写得直白坦荡,没有太多千回百转的愁思和隐喻,如长沙窑瓷器上写的“寒随今夜走,春缘主人来”“只虑前途远,开帆待好风”。

在诗句出现最多的三种器型中,枕是最特别的,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两首诗:“熟练轻客软似绵,短衫披帛不缏。萧郎急卧衣裳乱,往往天明在花前”;“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前者浮艳,后者怀春,都是艳情诗的一脉。对此,萧湘说:“枕上的诗和壶上的诗是有区别的,枕上的诗是在相对隐私的情境下欣赏的,而壶上的诗,会因不同的用途而进行区别,家庭、旅馆、饭铺、妓院,按用途不同,这些现代看来比较通用的诗也会进行甄别。”

澎湃新闻

:长沙地区一直有底蕴深厚的古楚文化,您的书中和历史材料中也可见铜官窑花鸟画还是有一些“楚风”,但是诗歌的内容似乎是比较中原地区的那种主流审美和价值观念的,没有太多楚地那种天马行空和浪漫?

萧湘:

长沙窑的兴盛在安史之乱以后,我们知道杜甫等诗人在安史之乱以后诗风都变得沉郁,但是长沙窑的诗歌中好像没有太多写作时代的乱离,仍有一种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的那种达观和个人化的情感体现。您怎么看?

这是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结果,和杜甫的诗风不一样,和李白的诗风有点接近,而且应该是东汉民歌、乐府民歌沿袭发展下来,我认为是这样的,是新乐府运动的产物,新乐府运动就是宣传这一些,轻松、直白,而且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意境,有点那个味道就行了。

:1986年李辉柄将唐代瓷窑分南、北系统分别介绍,其中南方五大青瓷窑包括越窑、婺州窑、寿州窑、岳州窑、洪州窑,北方白瓷窑包括邢窑、定窑、巩县窑、密县窑、山西平定窑、浑源窑,“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这种瓷器生产格局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南青北白”大致可以概括唐代的瓷业格局。长沙窑在古籍中也并未被列为名窑,在唐代大致“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中,长沙窑的地位是如何的?

萧湘:中国的陶瓷史上,一般把唐代的瓷窑分南北两个系统分别来讲,即南青北白,南边以越窑为主,北边以邢窑为主,这是两个大的体系,长沙窑一直被认为是民窑,1956年57年的调查和铜官窑被发现,我觉得是揭开了新的一页。彩瓷之前只知道有唐三彩,认为中国五彩瓷的出现是在宋代到明代。冯先铭也写到长沙窑最让人震惊的地方就是长沙窑有三色彩瓷,其实在唐代的诗句“湘瓷泛轻花”就记录了,后来李辉柄先生也承认了长沙窑是釉下多彩发源地。

我们知道了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古代釉下多彩工艺的发源地,创烧了铜红彩,有诗句的瓷器中,诗句是写在釉上还是釉下,是否有赖于这种色彩工艺的发展?

诗文首先是为了装饰瓷器,是为了美化瓷器的,这些诗绝大多数是写在釉下的,有的题记一两个字的是写在釉上面的。铜官窑的铜红釉和画作中出现的釉里红,是我国瓷器技术史辉煌的创造。

除了写诗句的瓷器,您书中还收了很多有绘画的瓷器,您可以举例谈一下长沙窑出土瓷器的绘画的内容和风格吗?以及其中比较有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的?

THE END
1.解放初期或四十年代作战瓷壶青白瓷/影青瓷7788陶瓷 >> 首页 >> 加价 >> 青白瓷/影青瓷 >> 解放初期或四十年代作战瓷壶 解放初期或四十年代作战瓷壶 统一编号: au39417163 店内编号:4 品种: 青白瓷/影青瓷 属性: 50-59年, ,壶,,其他窑系 ,,, ,,, , 简介: 完整品种少见,我拍卖的东西基本都是亏本价或保本价起拍都不再讲价了,我不玩...https://7788c.7788.com/a753/39417163/
2.图50年代江西瓷业公司山水风景文字描金瓷壶高10×底面...【孔夫子拍卖网】拍品图片:50年代江西瓷业公司山水、风景、文字描金瓷壶高10×底面直径8.5厘米,提供网上拍卖信息、拍卖出价记录、拍卖图片、拍卖交易平台;孔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网站,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以及拍卖预展服务。http://www.kongfz.cn/17652924/pic/
3.五十年代的瓷壶,口沿有一厘米的细线,原配盖子有磕,其余完好,高8...五十年代的瓷壶,口沿有一厘米的细线,原配盖子有磕,其余完好,高8厘米,直径7厘米,五十年代的瓷壶,口沿有一厘米的细线,原配盖子有磕,其余完好,高8厘米,直径7厘米,,彩绘瓷/彩瓷,se103669943,彩绘瓷/彩瓷,粉彩,50-59年,釉上彩,其他纹饰,其他器型,景德镇窑,,,价格:https://7788c.997788.com/s181/103669943/
4.典型的宋代官窑精品一一南宋官窑凤首公道壶(又称倒流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五代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瓷壶(下图),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陕西彬县,该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技法运用纯熟老练,纹饰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深沉,素雅润泽,展示了五代耀州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https://www.meipian.cn/cwzdo58
1.乾隆爱到疯狂的瓷器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此件观复定窑孩儿枕摆件正在优惠中,点击文中商品图片,即可进入店铺购买。 唐代时,邢窑白瓷可以说占据了瓷器的半壁江山。北方的邢窑与南方的越窑,一白一青,并驾齐驱,形成人们常说的“南青北白”局面。 随着邢窑在五代时期逐渐衰落,定窑白瓷异军突起,到宋代时人们已是只知有“定”,而不知有“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