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宫是至高无上权力的所在地,寻常百姓是无法知其貌的,所以这也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清朝末年,照相机随着动乱进入中国,进入皇宫,留下了不少珍贵影像。因此,我们也得以从一些留下来的老照片中去了解古代皇宫内的真实面貌,在这些黑白影像里触摸历史的余温。
这是一张晚清后宫嫔妃的合照。她们站在一块山石造景后面,拍下了这张大合照。
这个照片中,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人的穿着是不一样的。那是隆裕皇后,慈禧的弟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她是光绪的表姐,同时也是光绪的皇后。
因为是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结婚,由慈禧所选的皇后,加上本身也貌不惊人,所以光绪帝一直对她不喜。
因为她性格也比较柔弱,所以就连亲自选她为皇后的慈禧太后都不是很喜欢她,在宫中众嫔妃面前也没有威信。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
这是晚清时期的交泰殿明间。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它的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写着“无为”匾额,它本来应该是康熙帝所书,但后来保存下来的却是乾隆帝所摹写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乾隆帝禅位第二年,也就是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火势波及到了交泰殿,交泰殿被毁坏,后来又进行了重建,于是原有匾额被毁,不得不重新摹写一个。匾额下宝座后板屏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象征皇权的“二十五宝”就存放在宝座周围的宝函内。
这是我们刚刚看到的交泰殿的西次间内的自鸣钟。
交泰殿内一共陈设有两座计时器,分别是殿内东侧的铜壶滴漏和西侧的大自鸣钟,均制作于嘉庆年间。
这个自鸣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坐在文明棍上的末代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三岁即帝位,由其父载沣摄政。溥仪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是慈禧太后命令将溥仪过继于同治帝载淳,以继承皇统的。
但在他即位三年之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1912年宣统帝溥仪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但溥仪的傀儡人生并没有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停止,等待他的是将是更加没有自由的人生。
这是晚清一张宫中女眷抱着宠物狗的老照片。
在晚清的皇宫老照片中,出现狗狗的身影可不奇怪。因为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宠物狗,她还特意在皇宫东华门内设立了一个“养狗处”。狗狗的饮食都有专门的太监来负责,也有和太监一样按月领取的俸银。
据悉慈禧太后最喜欢京巴狗,是因为她认为京巴狗是“麒麟”的化身,能带来祥瑞福气。
这是晚清时期的养性斋,也就是末代帝师庄士敦的书房。
1919年,清逊帝溥仪14岁,他的老师徐世昌因为在前一年辞去了“帝师”这一职务。徐世昌和满清遗老认为必须让溥仪接受西方教育,最好是能懂得一些欧洲的政治制度和架构,于是一直在筹备为他请一个学贯中西的老师。
几番寻找,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就想到了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他的好朋友——庄士敦。庄士敦是英国人,但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学习并推崇儒家文化和佛教哲学。
庄士敦和溥仪上课的主要场所是在毓庆宫,他就在那里教授溥仪知识,包括英语、数学、地理等学科。他认为溥仪不仅“智力活跃,知识也非常丰富,地理、政治知识尤其如此”,而且脾气还很好,没有任何的骄纵自大。
溥仪对这个老师也非常满意。刚入宫就赏二人肩舆,没过多久又赏赐二品顶戴。最后,1922年,在他大婚之日,直接赏赐庄士敦“一品顶戴”,这已是清朝官员至高无上的荣誉。
这是晚清时期后宫女眷的合照。
坐在前排最中间的是我们讲过的荣寿固伦公主,是载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固伦公主是我们熟知的晚清重臣恭亲王奕訢的长女。慈禧很喜欢她,经常把她带在身边。荣寿固伦公主性格耿直,从不谄媚,也敢于直柬。
虽然慈禧性格喜怒无常,但是却偏偏吃荣寿这一套,对其恩宠有加,形如母女。咸丰十一年特旨封为固伦公主,恭亲王固辞,诏改荣寿公主。光绪年间公主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赐乘黄轿,赏食公主双俸。
在电视剧《苍穹之昴》中,殷桃曾经扮演过荣寿固伦公主,将其敢言活泼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前排最左边的是四格格,在最后排还能看到裕容龄,裕德龄两位混血公主。
参考资料:
交泰殿.故宫博物院
崔国琪.(2019).一生写尽离别意——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人物形象的人学内涵.戏剧之家(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