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室内动物园门口,小孩被宠物猫吸引住。
广州某室内动物园里的羊驼。
近年来,不少“室内动物园”“迷你动物园”出现在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内,他们往往打着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招牌,配以可爱俏皮的宣传,吸引到不少游客一探究竟。对游客来说,在商场休闲消费的同时,可以带孩子与小动物近距离接触,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家长和专家认为,动物园“走进”商场是否合适,监管力度是否能顺利跟上,这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
室内动物园受青睐
与动物零距离是最大卖点
“改变以往动物园的露天环境,在这里您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各种动物,还能喂食、拥抱、抚摸,与动物零距离互动,真正体验到不同动物的特点。”这是一家室内动物园的介绍。南都记者发现,这类室内动物园多开设在大型商场,园内通常有土拨鼠、蜥蜴、羊驼等多种体形不大的动物。其面向的客群主要为亲子家庭,门票售价百余元,有不少消费者掏钱入内游玩。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也有几家“室内动物园”,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其中部分门店。在广州番禺某商城内,一家室内动物园将门脸和入口打造成洞穴风格,充满自然野趣,一旁的售票处还有大屏幕循环播放园内游客与动物亲密互动的场景。
见记者对大屏幕很感兴趣,售票处工作人员便主动上前推销。据其介绍,该室内动物园内总面积大约300平米,饲养有水豚、梅花鹿、小浣熊、狐獴、土拨鼠等20多种小动物,门票售价100多元,可让一个大人带一名小朋友进入。正值暑假工作日期间,场馆人流量如何工作人员称,当天上午已接待20多名游客,记者下午在场馆外观察的半小时内,也有七八个家庭购票参观。
入口处还有一份《游园须知》,称馆内小动物均已接种狂犬疫苗,同时也告知游客可能会被抓伤咬伤。进入场馆前,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家庭一对手套,另一份《观众须知》则强调禁止游客徒手投喂动物。但门口大屏幕播放的宣传影片中,却多次出现人徒手抚摸浣熊等动物的画面。
游客体验褒贬不一
卫生和安全是最担心问题
由于室内动物园环境较为封闭,动物产生的异味是不少游客吐槽的重点之一。越秀区这家动物园门口,有家长在园外短暂停留后便离开,只因“走到门口都觉得臭”。上述番禺区某室内动物园的点评网站主页里,“环境闷”“气味臭”是不少用户给出差评的主要理由。隔壁店铺的店员也告诉记者:“经常会飘一些动物的味道过来,很臭。”
点评网站上,消费过的游客们对室内动物园也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小动物们很可爱”“是夏天遛娃的好去处”,也有人说“又臭又小”“环境很闷”,并且质疑室内环境无法给小动物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进而担心会由此引发影响人的卫生问题。
除了卫生问题,孩子与小动物互动时还可能被咬伤或抓伤。在广州一室内动物园的点评主页里,一名家长留言称孩子在园内被仓鼠咬到,园方则在回应中补充称“小动物没有攻击性,正确撸宠不会受伤”,并且已带小孩到医院注射疫苗。
南都记者在网上检索发现,近年来室内动物园动物伤人情况偶有出现。2021年2月,江西九江媒体报道称一名5岁女童在室内动物园游玩时被马匹咬伤;2019年12月,有记者走访北京室内动物园时得知,有顾客曾被饲养的龙猫咬伤。还有一些网友被浣熊、兔子等小动物伤到后,在社交论坛发帖询问处理措施。
专家建议
与小动物保持距离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客座教授李胜忠认为,依据国家动物防疫法规,室内动物园在运输、饲养各类动物前,必须申办动物防疫许可证明,并且对外公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也有积极监管、保障园区所饲养动物的卫生安全责任。李胜忠还表示,室内动物园不同于拥有开阔场地的大型动物园,大量动物与游客在潮湿、密闭的空间里接触,容易增加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概率。因此,他建议游客在参观时与小动物保持距离,及时清洁身体。
“浣熊、狐獴等动物天性暴躁易怒,人类驯化它们作为家畜或饲养动物的时期并不长,不像宠物猫狗那样性格温顺,相对能够与人类比较和善相处。所以建议和浣熊,狐獴等野生动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李胜忠提醒市民,“如果园方没有对小动物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游客被浣熊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后就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一定要尽早及时就医,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