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美容美体艺术(中医美容方向)
专业代码:750111
二、入学要求及修业年限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修业年限为3年。
三、职业面向
美容
顾问
知道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操作技能;能对顾客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有效沟通;对美容机构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等。
美体技术、中医美容基础理论、化妆品营销、美容医学基础、美容护肤技术、经络美容、化妆基础、美甲技术、发型梳理、服饰搭配、服务礼仪、绘画基础、形体管理、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美容行业企业认知等课程
美容师资格证
导师
负责市场的拓展和维护,进行终端美容院或代理商人员的美容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
讲师
负责美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产品知识、美容手法的培训等
店长
有效管理美容机构,使美容机构能正常运行
区域
经理
负责区域内美容院的发展和运行工作,向市场经理汇报
品牌
总监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美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美容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美容及养生服务领域,能够从事中医美容养生技术服务、美容咨询、亚健康管理及调理问题性皮肤的工作和美容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知识
(1)具备毕业生应有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医学美容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美容化妆品的基本知识;掌握健康皮肤的护理原则以及损容性皮肤的治疗护理原则和方法;掌握美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4)了解美容产品营销技巧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美容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美容方面光、声、电仪器的治疗原理;了解医疗美容卫生法规知识。
3.能力
(1)具备美容医学审美与创美能力;
(2)具备对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的初步诊疗能力;
(3)具备基本的中医美容技术应用能力;
(4)具备基本的美容医学咨询与设计能力;
(5)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6)具备美容皮肤护理的操作能力和美容护肤方案的制订能力;
(7)掌握医学美容技术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医学基本技能;
(8)掌握物理、化学美容技术等非手术美容技术的操作方法;
(9)了解美容产品营销技巧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课程(144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课时)
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课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哲学与人生》(36课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职业道德与法治》(36课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2、《语文》(198课时)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加强语文积累,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思考和领悟意识,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掘语文学习潜能。
3、《数学》(180课时)
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概念、结论等的产生背景及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英语》(144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目标要求,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课程任务。应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在教学中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信息技术》(144课时)
6、《体育与健康》(216课时)
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活动和课外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有效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7、《艺术》(72课时)
8、《历史》(72课时)
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9、《中职化学》(90课时)
本课程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部分的内容,通过学生学习课程中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创新方法的潜力,同时学习并利用合理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分析测定样品的能力。
10、《中职物理》(90课时)
它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热学知识,以及十个力学和电磁学实验。其特点是:力求以力学、电磁学、热学中的经典理论为主线,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中心。
11、《劳动教育》(36课时)
劳动教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是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关键课程,是面向学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目的是锻炼学生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养劳动习惯。
(二)专业课程
课程类别一:专业核心课
1.《中医美容基础理论》(198课时)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中医很多学科综合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其内容涉及广泛,既有生理,也有病理;既有理论,也涉及临床,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好本门课不仅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其它基础课及临床课,而且为临床、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得以形象化,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美容护肤技术》(252课时)
本课程是中职院校美容美体艺术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护理基础知识,完成其基本技能训练,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3.《美甲技术》(270课时)
《美甲技术》是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美容)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为从事美甲岗位工作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其功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美甲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求,使学生具备美甲专业岗位上的基本职业能力。
4、《化妆基础》(126课时)
5.《美体技术》(216课时)
《美体技术》是美容美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是养生保健美容的重要手段,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
6.《化妆品营销》(180课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开展化妆品营销新战略的运作策略、操作规则;掌握互联网+时代,化妆品企业产品品牌设计、品牌传播、维护与拓展、品牌管理有序的策略和方法;了解专业线(美容院线)和日化线独具中国特色的化妆品行业渠道现象,专业线(美容院线)重服务,日化线重产品,两者共同构成了传统渠道的主体,掌握互联网土壤下日化线和专业线(美容院线)化妆品销售策略。
课程类别二:专业核心课程
1.《发型梳理》(306课时)
2.《服饰搭配》(306课时)
该课程全面地讲解了服饰的含义与发展、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服饰造型风格的表达剖析了不同体型与服装造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各种服饰色彩的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不同材质的搭配与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服装流行,结合自我个性,穿出真我风采,并列举了各种场合的服饰搭配技巧及各种服饰形象风格的塑造。
六、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附后。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具备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政治思想、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性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2.专业带头人
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美容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对美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兼职教师
主要从美容企业、行业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美容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美容护理、仪器操作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管理及实训规章制度齐全。
3.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校配备有适应现代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能提供带有网络、电脑投影的教室,方便学生利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学习;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八、毕业要求
课程类别
课时
占总课时比例
说明
公共基础课
1386
35.64%
专业课考核=理论成绩+实训考核
专业核心课程
1242
31.94%
专业方向课
612
15.75%
顶岗实习
648
16.67%
合计
3888
100%
学生毕业成绩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顶岗实习四部分的成绩组成,需达到合格及以上,方可毕业。
序号
课程名称
总课时
开课学期和周课时数
考核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试
考查
1
2
3
4
5
6
公
共
基
础
课
思
政
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治
语文
198
数学
180
英语
144
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216
7
公共艺术
音乐
72
美术
8
中职物理
90
9
中职化学
10
中职历史
11
劳动教育
21
18
15
课时分配
考核形式
理论
实践
专业
核心课程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
98
100
顶
岗
实
习
美甲技术
270
134
136
化妆基础
126
60
66
美容护肤技术
252
122
130
化妆品营销
美体技术
106
110
12
方向课
发型梳理
306
150
156
17
服饰搭配
140
166
2502
900
954
34
宜川县人民政府主办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宜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