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时装效果图进行细致学习之前,先来感受一下时装效果图整体的绘画过程,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一个大的方向。
绘制时装效果图的标准步骤一般为:构思→起草和定稿(勾线确定线稿)→上固有色→上光影色→强化线条→最后调整。
构思是绘制时装效果图的起点。它就像作战前的制定战术一样,在绘制开始之前一步步地计划出如何选择一条最近最流畅的、最少荆棘的路,一步步地完善画面直到最终完成。在绘制之前一定要有这样的思路,它会让你绘画的过程更加流畅。
构思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人体动态与衣服的关系(例如设计的衣服在左侧有一个精美的兜,这样我们就不能使用左手叉腰的动态,以便让衣服上这个精致的点展现出来);绘画步骤(绘制的先后顺序,即上面讲到的构思到最后调整这些步骤);颜色的搭配效果;要突出表现的点;最终理想的画面效果。绘制前把它(构思)作为目标,绘制时作为引导,一步步稳定地走下去,找到自己的感觉之后便可用这些成熟的经验自成一派,随意表达。
起草的目的是把主要的动态、衣服廓形、五官位置等大概描述一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自己一个参照。
起草后,一些不好的地方会被发现,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调整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然后我们把起草使用的铅笔放在一边,拿出勾线使用的笔,对草稿做出调整,决定最终线稿的形态。然后进一步完善细节,把线稿画出来,接着把起草的铅笔线条用橡皮擦掉,定稿也就完成了。
完成状态的线稿
线稿完成之后,就可以着手上色了。这里提供的基础技法是先上固有色,再上光影色,两个步骤分离。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参照失误。如果在绘制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先完整地画完一个袖子,再完整地画完一条裤腿、一只鞋,逐个解决,最终完成画面的话,就会产生下述两个缺点。
①会造成大关系的混乱,画面光影对比不协调。因为一个个地画没有可以参照的对象,只能参照对比着上一个画完的部分来继续想象着画,最后画完可能会发现与下一个的对比有偏差,就像灰与黑对比显得亮,灰与白对比却显得暗一样。所以上色一定要整体进行,先把固有色迅速铺好,然后整体上光影色(体积色),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画面协调并不会出现大的错误。
先上固有色,再上光影色,保持绘制过程整体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画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在一幅画面中,线为骨,色为肉。画面的颜色完善之后,为了让画面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用到强化线条这个技法。这个步骤放在上色后面的原因是马克笔中的水会稀释墨水,如果先把线条完成,一不小心,画面就脏了。所以推荐勾线定型时用油性的细圆珠笔,墨汁不会被水稀释。
强化线条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各部分之间的对比;做出虚实变化、棱角感或柔和感。
时装效果图强化线条的主要技法
最后调整这一步骤包含很多内容,最常见的有使用高光笔调整画面,或用笔添加装饰线,或者用覆盖力特别强的丙烯笔来丰富画面效果或修改不好的地方,还有对于画面背景的处理等。
在画素描时,故意把黑白光影对比关系拉得很大,会让画面效果看起来更强。
同样的道理,既然较强的对比度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那么我们当然要把这个方法用在时装效果图绘制中。简单来说就是让画面中同色系的明度对比更强,比如正常来说亮部是浅红暗部是中红,提高对比度后,亮部选用明度比浅红更高的亮红,暗部则用明度比中红更低的深红(夸张来说)。
在一幅画面中,色彩重量的分配是很重要的,颜色越淡重量越轻,颜色越深重量越重。保持画面色彩重量平衡的关键在于对重色的分配。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在一幅时装效果图中,模特一身白色连体裙,穿一双纯白色鞋子,肤色也十分白皙,只有头发乌黑。因为在色彩重量上头重脚轻,所以这样的效果图按常规画出来会感觉模特身子特别飘。这时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是加强整体明暗关系,让白色的裙子也能有很重色的暗部,这样就平衡了整个画面的色彩重量,画面看起来也协调很多。
除了加强整体明暗关系,还有一个办法。因为我们的视觉习惯是画面下部重(因为看起来稳),所以可以直接在模特鞋子下面用黑色重重地卡上几笔(可以视为投影),或者使用重色的画面元素,这样也可以较简单地解决色彩重量不稳定这个问题。
下图中脚下的重色稳定了画面,而四个重色也完美地平衡了画面的色彩重量。当然这个办法不止限于上下的平衡,在一幅画面中,如果只考虑协调性,除了在中间位置,其他部位每一个重点的颜色都应该在对立的地方有着与它相对应的颜色。
除了以上几点,合理的设计画面节奏也是优化画面必不可少的方法。如果整个画面中都使用同样的表现手法,或者同样的表现程度,就算画得面面俱到,整体看起来还是平淡无奇,这是因为画面缺乏节奏感。画面节奏,可以理解为画面中我们主观控制的色彩或线稿的丰富程度以及色彩间的对比度的变化。
在下面左边这幅画面中,先用精细丰富的手法来表现上半身服装,下半身大面积的裙子直接慢慢向下虚化,控制画面节奏产生一个大的变化,在鞋与箱包上再使用丰富的笔触来表现,又使节奏感产生一个大的反差。这样的画面让人看起来不仅有意思,而且使上衣部分与箱包鞋子部分十分抢眼,也使画面的整体表现力大大增强。所以画面节奏感的设计运用也是优化时装效果图画面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画面节奏的设计决定了画面效果的精彩程度
在下面右边这幅时装效果图中,颜色明度的节奏变化主导了画面。自上而下从精致的脸部描绘,到更为繁华的上衣效果有个节奏的变化,再向下到裤子部分突然大面积留白,产生一种放松的效果,到了裤子最下面的宽荷叶边,又有着精致的花纹描绘。这几次的节奏变化不仅互相区分,还在同一个整体内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互相衬托,使每一个部分都凭着自己独特的节奏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需要表达某个布料的材质或发现画面效果不丰富时,最常用到的技法就是使用肌理、装饰技法。一来能很好地还原服装材质,二来可以丰富视觉感受。
留白是最能体现绘画功底的一种技法,对绘者整体把控画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是初学者要慎用的技法。因为此法使用不当会使画面看起来非常不协调。
留白一定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在画面留白附近也要做好过渡,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非常突然地使用。总的来说,这是个省力却有效,但极其考验能力的技法。
大家一定都看过关于买家秀这类的话题,在这些夸张的对比中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衣服的效果与穿着对象有很大的关系。影响服装效果的模特因素有两个,即脸型与身形。
一个漂亮的脸蛋可以给服装加分,这也是正式秀场都会聘用专业模特的原因。同样的道理在时装效果图上也是一样。所以在时装效果图的教学中,脸部的绘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出于各种需要,添加脸部的上妆效果也是加强整体效果的一种技法。
姣好的脸型配上美丽的妆容,会赋予画面特别的效果。
除了脸部影响服装美感,模特的身形对服装效果则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爱美人士都要去减肥塑形的原因。其实仅对于服装效果来说,优雅身姿的作用大于漂亮的脸部。有了好的身材,就算脸型不是很精致,还是可以驾驭时装的。
模特修长、富有曲线的身材可以把服装的效果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单来说,好的身材决定了服装效果的下限,好的面容决定了服装效果的上限。T73/ZV3RORHRBa7dEY5mRsae5NlknnWhyG+GSvU4zN87YAAgRDZeLWUq3z4n/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