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而来,有两重意义。其一,南红如何形成,讨论它形成的地理条件和机制。其二,南红进入人们的收藏视线后,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
·云南保山滴水洞矿口南红原石。
次生矿床,简单理解就是二次发生地质运动再沉积。也就是最初沉积后的玄武岩所在区域,后来又发生地质运动,玄武岩经抬升、断裂裸露在地表,风化等自然因素后滚落沉积在低处,之后又抬升,所以今天的南红产地大多是在高山地貌。
回到火山喷发形成的气泡上来,气泡形成后在岩浆里随着岩浆流动,又形成不同的形状,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南红原石,形状有椭圆、圆形、扁的等。赤铁矿在气泡里是沿着气泡壁沉淀的,所以大多数的南红中间是空心水晶的,只是表面上覆有不同厚度的红色原石。
·四川美姑九口矿区南红。
在南红市场,会看到一些小小的南红原石堆成一堆,就是一整个的南红原石,敲小加工去掉二氧化硅的水晶所得。包含有水晶的南红原石是一个价,去掉水晶的又是一个价。直观来看,就是冰飘南红与满肉满红的柿子红之间的价格。
南红的价格由赤铁矿在二氧化硅里占比多少来决定,沉积的赤铁矿越多越密集,南红也就越红越油润,价格也就越高。反之,南红的价格则由高往低走。一点红色不存在的,送到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上写的就是玉髓或者玛瑙,备注里也不会写俗称“南红”、“南红玛瑙”。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南红鱼花插摆件。
南红从何而来的第二重意义,指的是南红进入人们的收藏视线后,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
先来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南红,远至成都金沙古国发掘出来的南红贝币,近至清时期的各类南红摆件、珠子手串,以及今天南红市场上主要的扳指、指环、珠子、项链、手串,各类镶嵌品、玉雕挂件摆件,归类起来就是文玩、镶嵌、雕件和奇石4类。
金沙古国的那枚南红贝币,以考证的资料来看,和同时期其他的白玉类一样,都是人身上的装饰品。之后在云南发掘出来的古滇国墓葬里的南红饰品,玛瑙乳突扣饰和勒子形的珠串,也以装饰为主。他们都是人身上的附属物,财富地位的象征意义大于装饰意义。
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时期,乾隆对玉的推崇达到高峰,白玉等各玉石品类的玉雕作品都有出现,今天苏州扬州玉雕的历史地位也是明清时期打下的。之后慈溪对翡翠的推崇,又造就了云南腾冲、昆明,广东广州的翡翠加工历史。
·文玩、雕刻结合的南红饰品。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南红和其他玉石品类一样成为国家创外汇的重要商品,包括云南保山南红也运往北京加工出口。再往后,在大的市场经济推动下,整个文玩古董市场兴旺起来,粗放、非理性的收藏市场中,玉石市场突飞猛进,白玉、翡翠、南红等各类珠宝玉石价格不断上涨。而南红在中国传统的珠宝市场中兴起,今天回看却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金工镶嵌龙指环,制造库出品。
我采访过一些从翡翠、和田玉以及文玩古董收藏市场转到南红的资深玩家,综合来看,一是价格高昂的翡翠和田玉,给当时价格还低的南红带来天时。其二是文玩市场兴起,南红材料本身小,颜色艳丽,兼具翡翠珠光宝气、和田玉温润的特点。其三是红色玉石品类在女性受众中的接受度。
沿袭文玩市场的需求,配饰性的南红珠子、小配件、手玩件,各类型的老南红珠子成为一个方向。以玉雕师推动,形成南红雕刻的一个市场。其三是结合金工镶嵌设计而来的南红镶嵌市场。最后一个市场是以奇石品类为主的群体,在云南滇东北区域巧家、会泽的黄红色南红,以及四川凉山的草花冰飘、火焰纹玫瑰红南红为代表。南红市场上销售的品类,主要就是以这4大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