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目的及有组织地实施的系统性课程。隐形课程与认知、道德等要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并起到增强道德情操的作用。隐形课程可弥补显性课程文化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从而提升显性课程的学习效果。在良好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下,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隐性课程在现代高等医药院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素质拓展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主要内容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整合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和智能结构。该文主要阐明生理学的隐性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1生理学的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揭示和阐明生物机体的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首先必须了解正常人体的功能,并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生理学隐形课程宏观上包含课堂文化、学习成就、师生关系等要素,而微观上包含评价方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道德价值观等要素。因此应挖掘生理学专业知识的隐性要素,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等医学人才服务[1]。
2素质拓展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2]。素质拓展课程是将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部分项目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通过素质拓展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体现素质拓展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高校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及增强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协调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关系。同时对大学生的德育起强大的支撑作用[3]。
作为医学生,临床医师将是绝大多数学生未来的职业,因此,医学生将围绕医师这个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做好准备,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有机结合,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红卫,陆永利,李从德,等.加强大学本科医学生生理学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外医疗,2011,30(24):111,113.
[2]陆永利,杨红卫,周敏,等.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55-256.
[3]张巍.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化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34):83.
临摹是书画家、书画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必修之课。终身临帖是学习书画的要诀之一,然而在学习书画过程中“知、临、悟”是紧密相联的,“知、临、悟”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对象的规律。从而获取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和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学书实践,反复思考“知、临、悟”三字在学习书法中的作用,谈一些认识。
一、“知”其规律
学书画首先要“知”。也就是对书画要有初步认识,继而搞清书画的来龙去脉,了解其书画之道,知其本质,切不可含糊不清。所谓书画之道,其实就是通过研究书画本身的规律和自然界中事物的规律,以书画形式表现自然界中事物,此时人的特性已融入在书画作品的内涵中。“知”是从自然界中知其事物本质,从书画之道里知书画根源,从书画作品中知表达事物形式和规律,读出人类渗透在作品中的内涵。事物存在着内涵和表象。人们可以通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内涵,表象会迷惑、隐蔽、蒙骗人的感观和知觉,表象呈现于形式,本质则形成规律。比如书法的运笔,就是通过腕、肘带动笔,将汉字记录在纸、绢等物体上,产生丰富的线条与字形结合之美。运笔过程中,应知道运笔规律,而不是只知呈现于外表的形态。总之,要知事物的规律,知艺术本身的规律,知由规律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形式、方法。
二、以规律指导临摹
其次是多“临”,多临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在学习、研究书画过程中。“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临摹离不开认识事物规律作指导。比如“临”书法作品,不仅要注意其运笔的点画和字的形态,还要多留意空中取势、走势与收势。从而进一步明白运笔本质。我们知道物质的本质特性。就能深刻、准确、合理无误地临摹作品。比如人们了解某一种植物的生长、生存环境,或了解某动物,在临摹绘画作品过程中,就不会迷惑前人在作品中合理展现该植物的艺术形式和方法,就能区分不同的动物行走或奔跑时所呈现出的形态。在“临”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会认识到已知的知识是否正确、科学,会让你走出迷雾,柳暗花明;还可以从古人的作品中学习到表现事物的方法、形式和道理。“临”可以将认知与表达形式,在“临”的实践中达到统一,积累丰富经验。提高认知和表现能力。由此可见,规律在“临摹”中的重要性。
三、“悟”是知之始,临之升华
“悟”是知之始,是经过长期或短期的临摹实践,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悟其实也是一种认识过程。“悟”是迷惑的突然开明,不通、不懂的突然透彻明了的思维的过程。对个人来说,“悟”是认识到自己未知的,而古人呈现在作品中反映事物规律的道理和表现技法、形式;对书画艺术来说,悟是认识到自古以来未被人类发现的规律和表现技法、形式。“悟”是在知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临摹作品和外化修养,不断积累,悟出存在于事物中,未被发现或展现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方法。“悟”就要悟其内在的东西,悟其大道,悟其精髓。
“知”是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临”是将理性认识的“知”转化为实践;“悟”是在临的实践中,领悟出新的理性认识,从而又转化为“知”。由知――临――悟――知,如此周期性地逐步推进向精、深、高的水平发展。“临”不是依葫芦画瓢,临的过程是将“知”、“临”、“悟”有机结合,如此终身临帖,终身受益。“知、临、悟”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艺术之源,挖掘展现规律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方法的过程。
(作者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
四、对策与建议
1、建立起完善的“三助”管理体系
“三助”聘任、监督、考核等制度要正规化,内容具体化,体现“三助”真正的涵义。从目前本院管理模式来看,助研由各个导师或实验室管理,助教由本科教学部门或研究生教学部门管理,助管由各个岗位主管部门管理,管理分散,在监督和考核上存在偏差,力度也不一。对于这种现状,应该从各部门抽出专门人员成立“三助”管理小组或机构,成为聘任、监督和考核的中心。由“三助”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标准进行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考核,同时,制订详细规则,一方面便于执行,另一方面体现“三助”德育内涵。
2、将“三助”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
3、将“三助”与研究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培养研究生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向社会各方输送有用人才。“三助”工作将职业规划的概念融入其中,成为研究生成才的重要环节[6]。“三助”工作能使研究生积累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助研偏重于科研,助教侧重教学,助管倾向管理,担任“三助”,有助于研究生早日发现自己的特点,为端正就业观念和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实习机会,拉近研究生与社会距离,为以后职业规划打下一个基础。■
(本课题是复旦大学研工部07-08年度资助课题。)
[1]黄文,三助,研究生成长的重要环节,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7日
[2]李达丽,“三助”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75-78
[3]崔一梅、崔建国,研究生助管工作中应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17-20
[4]李章泉、刘庆刚,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制度化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3)50-51
[5]原春琳,研究生收费改革后,高校pk资助力度,中国青年报,2007年9月26日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疾患,对其直接实施治疗。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临床医学侧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培养精湛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实验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使学生完善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夯实学生实验技能基础,培养良好实验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开设此门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1]。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二、课程的设置
三、教学状态
四、课程考核
这门课程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考核时除考察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外,还增加了小组互评,课堂操作以及笔试的形式,从多角度强化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具体做法包括:(1)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针对学生不明确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和要求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强调实验报告是对自己本次试验的详细总结,包括实验原理、目的、操作过程、现象或问题、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作为进行下次类似实验的重要依据,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报告书写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2)学生自我督促,小组互评。在学生充分练习后,教师命令小组间进行比赛操作,在操作的规范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互评价并当堂做出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总结并强调多发问题。(3)教师考核操作。在每项实验内容结束前,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操作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这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4)笔试。在开始下一项实验前,以试卷的形式对上一次实验操作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记忆和再次审查学生掌握情况。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通过这种多重考核方式,学生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烂熟于心,精通于手,并且对日后实验课程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五、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授课
高校中的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对实验过程了解充分、精通各种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实验结果分析准确。因此,此门课程安排了部分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授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操作各项要点。同时,实验技术教师也锻炼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素质,深化了本职工作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例如,作为实验技术教师,会充分思考如何将自己熟悉的业务用诙谐幽默方式融入授课内容中,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使其印象深刻。课程开放以来,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从此不止局限于实验备课,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融入了教学过程,又以教学提高了职业素质。
作为一个“微博控”,胡杏儿补妆时也手机不离手地刷着微博,不自禁地露出笑容。镜头前,她则迅速切换成港姐范儿,举手投足,星味十足。
奇妙的朋友不同的自己
现在很流行将男生分为犬系和猫系,犬系的男生阳光开朗,喜欢户外活动;猫系的男生内敛含蓄,还有些宅。和胡杏儿接触下来,把这个标准套用到她的身上,她一定是属于猫系的:私下话不多,性格慢热,时常露出安静的一面,学生时期擅长理科,思维模式很理性,最重要的是她就是生活在一个小猫圈子里。
我和胡杏儿的采访约在了一个猫咪咖啡馆,聊天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有喵星人拜访,胡杏儿一边用手轻柔地梳着猫毛,一边感叹自己也想开一家猫咪咖啡馆。
“我觉得猫很美,它们的身材很好。”
胡杏儿从小对猫就情有独钟,她8岁时就开始养了第一只猫,到现在已经养了二十多年的猫。她家的第一只猫是父母从菜市场里捡来的流浪猫,那只小猫咪在菜市场的角落蜷缩在一团,胡杏儿的父母觉得那只小猫很可怜,就把它带回了家。
胡杏儿的二姐知道家里可以养猫之后,也会把路上遇到的流浪猫带回家照顾,这样陆陆续续下来,最高峰的时候胡杏儿家里有过5只流浪猫。现在胡杏儿的家里一共养了8只猫,其中有3只是流浪猫。
“我家里阿姨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猫,而不是照顾我,需要很注意这些猫的健康啊,还有就是喂它们吃东西啊,给它们梳毛啊。”要一下子照顾8只猫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谈到猫毛满天飞的家,胡杏儿有些难掩笑意。
工作暇余回到家,胡杏儿一开门,就能看到她的猫们高冷地立在一旁,静静地望着她,内心的潜台词仿佛是:“哦,你回来了。”
当然,胡杏儿最偏爱的猫咪“包包”却和她异常地亲热,如果胡杏儿一回家,本来是睡觉的“包包”也会从它睡觉的地方跳过来,伸个懒腰看一看胡杏儿,感觉是主人回来了,然后会跟着主人进房间,有时候也会撒娇啊,然后让你摸它。
胡杏儿对“包包”是特别偏心的,除了微博上经常晒“包包”的照片,把这只灰色的英国短毛猫称作儿子,胡杏儿的手机里更是只有“包包”的照片,她的床也是“包包”的专属领地。
但就在不久前,胡杏儿发了一条微博:“包包说:最近感觉,我失宠了!”,配图是“包包”坐在猫篮里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
而“包包”被打入冷宫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妈咪胡杏儿去参加了《奇妙的朋友》,节目里胡杏儿成了小猩猩COCO的妈咪。
“我觉得我养猫的经验,确实对我照顾小动物是有帮助的,在节目里,我们就是饲养员嘛,你必须要去照顾它们,不单只是给它们吃东西、换尿布,或是清洁它们的笼舍,你还要很细心地去留意它们的行为啊,去看看它们其实需要些什么啊,因为毕竟动物是不能说话的嘛,你必须要靠它们的一些眼神和肢体语言,来判断它们究竟是有没有不舒服,或者是有什么需要,我觉得我养猫的经验,确实帮到我很多。”
尽管胡杏儿在照顾小动物方面已有多年经验,但起初,她和小猩猩COCO磨合得并不好,COCO给胡杏儿带来的是满手伤痕,COCO甚至在同一个伤口上一连咬了三次,有的地方到现在依然还有明显的淤痕。
谈到医生处理伤口时自己一直在流泪,胡杏儿觉得自己当时除了真实的痛感,更多地是心理上的痛苦,“因为觉得自己也挺努力地去照顾COCO,去为它好,然后它好像都没有感觉到我对它的那种爱,还是咬我,我就会感到有点崩溃啊,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
渐渐地,胡杏儿和COCO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情感,在胡杏儿看来,COCO是一只非常聪明、很通人性的一只黑猩猩。节目里的另一只猩猩六毛好像很乖,但其实它们两只是很不一样的性格,COCO如果遇到它不喜欢的时候,它真的会反抗。但是六毛它会下意识地咬你,它如果看到你的手恰好放在那边,它就会咬一口,并不是说它觉得你逼着它要做些什么。所以相比之下,COCO就会特别聪明,到最后要离别的时候,胡杏儿对它也特别有感觉。
《奇妙的朋友》录制的一个半月,胡杏儿除了和动物们拥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她更看了一个不同的自己。“其实这些年来,可能尤其是近几年,身边会有很多人去照顾自己,比如说助理、化妆师、发型师都会很照顾我,很多事情我都不用去操心,不用去管。但是这一次,要完全抛开这些人,抛开自己的身份,很纯粹地去投入这个工作,我觉得就像是给我了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有很多事情,可能我觉得自己做不到的,结果原来我是做得到的,所以我觉得这样也很难得。”
TVB永远是我的娘家
今年是胡杏儿加入TVB的第十五个年头了,她和TVB的合约也到期在即。最近频频在内地拍戏的胡杏儿也让大家对她和TVB之后的合作更加关心。
虽然接下来和TVB的走向还是个秘密,但胡杏儿依然流露出对TVB浓浓的情意:“我在TVB拍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剧,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机会,其实也是因为TVB的电视剧,才让内地的观众认识我,所以我和TVB很有感情,毕竟就像是自己的娘家一样了,这是我自己成长的一个地方,我觉得肯定是会再合作,就看看是以什么方式吧。”
最初胡杏儿和TVB结缘还要追溯到她参加香港小姐的选拔。而且又是一个陪朋友参加选拨,朋友没选上,选上了自己的明星入行老梗。当时朋友想参选香港小姐,硬拉着胡杏儿陪她一起,连申请表格都帮胡杏儿拿了,就这样胡杏儿误打误撞地进了这一行。
这一举动其实一开始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觉得胡杏儿年龄太小,应该先读完书毕了业再考虑这些。而最终真正让胡杏儿下定决心参选港姐也是因为父亲,她念及父亲即将退休,自己想为家里多分担一些,所以想试一试。没成想,这一试就从第一、二次面试到入围,到见面会再到最终的季军。
胡杏儿真的当选之后,父亲以她为荣,开始支持胡杏儿自己的想法,相信她选择的路。胡杏儿自己也觉得就算是停学一年去尝试,也不是一件坏事。主要是她当时的大学给了她很多鼓励,愿意给她保留学位,让她先去历练历练。
1999年胡杏儿和TVB签约,2000年她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昏睡16年》。回想起那时情形,自己手足无措的模样更是让胡杏儿记忆犹新“:虽然我之前在大学也参加过话剧社表演,但是到了拍电视剧,还是有很多技巧上的东西要学习,比如说你不能够挡人家的光,你要知道机位在哪里,你不要把脸太侧啊……我还记得这部剧里面有张可颐和汪大姐,这些前辈特别有气场,看到她们,就觉得站也要站得直一点啊,现在想想印象也挺深刻的。”
第一次让胡杏儿成为女主角的一部剧就是《冲上云霄》,里面她和影帝吴镇宇搭档,这一次和影帝的合作也让她压力山大。
如果让胡杏儿给自己最想重拍一遍的剧排个名,《冲上云霄》必定名列第一。后来的《冲上云霄2》算是她对自己的一个弥补。
相比而言,胡杏儿觉得《冲上云霄2》里的角色更贴近她自己:“看完《冲上云霄1》,可能一般观众都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人,其实我私底下没有那么活泼,所以演的时候会辛苦,但《冲上云霄2》里的那个夏晨,属于话很少的人,甚至很多场戏都没有说话,我反而喜欢这样的角色,我想用另外一种演绎方式去诠释我的角色,去告诉观众,我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
现在回想看看,胡杏儿在她的演艺事业经历中也有很拼的时候。27岁时的她曾经为了拍摄《肥田喜事》增肥40磅,这对于很多注重保持身材年轻的女演员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对于这一段经历胡杏儿显得很风轻云淡,这只是她做演员的一段不一样的尝试,仅此而已。她觉得做演员就是要进入不同的人生,哪怕有苦,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锻造。
后来胡杏儿因为《肥田喜事》而提名视后,却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她没有因为颗粒无收而失落,反而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一瞬间胡杏儿觉得自己好像丧失了演戏的能力,可能是因为之前拍的都是轻喜剧,一些轻快的角色,觉得自己好像演来演去都一样,她特别渴望去突破自己,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去做得更好。
虽然常演喜剧让胡杏儿的很多面都没能展示出来,但是演喜剧让她对演戏时节奏的把控有很大的帮助。后来胡杏儿在《万凰之王》里饰演了带有反面色彩的皇后,在后廷宫斗中一展身手,这部剧对胡杏儿的演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她也将可恨亦可怜的皇后演得出神入化。
理工女的各种奇葩梦想
前阵子,胡杏儿遇到了自己一个小学的朋友,“你变了好多呀,你小时候比较吵一些。”这位老友一见到胡杏儿,就感受到了她这些年的变化,她自己也觉得现在的她比以前安静了许多。
12岁的时候,胡杏儿就只身前往距中国万里之外的英国求学。年幼时父母离异,加上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胡杏儿刚到英国的一两年语言也不通,非常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也不舍得多花钱,很多东西能省就省,但是她在那一呆就是6年,也是这段经历让她变得很独立。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胡杏儿更多地带着感恩的心态:“有过那段经历之后,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难倒我的,哪怕现在我什么都没有我也不会害怕。”
在英国读完高中后,胡杏儿回香港参加了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攻读生物化学系。
从现在胡杏儿的发展看来,学习生物化学和她完全不在一条轨道上,但其实她从中学时就学的理科,对科学方面也非常感兴趣,当时她以后的职业规划就是医生,不过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考上医学院。
不过胡杏儿也坦言自己不是读书很勤奋很用功的那种人,主要是靠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所以考不上医学院。虽然现在没有当上医生,甚至出道这么多年也没演过医生,但这次在《奇妙的朋友》里她当兽医给老虎看病也算是圆了她的一个心愿。
胡杏儿说自己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但她小时候的理想着实天马行空了一些。
“我小时候的理想好奇怪,一开始是想做老师,不是因为我想教导别人,而是因为我想给别人改作业,尤其判分数的那种,我觉得特别爽。后来我非常喜欢逛超市,那时候超市的收银台里开始有那种数码设备,就是你一摸那个机器它就嘀嘀响,我当时觉得特别好玩,一度有在超市工作的冲动。”
考虑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职业,胡杏儿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涉足演艺圈。倒是小时候学过喜欢唱歌,在合唱团学过女高音的她出道后还曾出过2张专辑,算是遂了小时候的爱好。
在情感中我是被动主动型
身为理工女的胡杏儿对待感情却很感性,她有着典型天蝎女对爱情的特点,对另一半要求很高,爱了就全情投入。
“你觉得爱情给予你生活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快乐啊!我不会为爱情而爱情,我觉得一份好的爱情,一定要双方都快乐!这是任何东西都交换不到买不到的。”
“在情感中,你是那种主动型的还是相对比较被动的?”
“我也不是很主动,也不是很被动。我不会很猛烈地追求别人,但是也不会说不让他知道,所以应该是被动主动型吧。”
“你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
“迁就,包容。因为不可能这世界上有一个你心目中最完美的那个人存在,肯定会有一些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所以彼此要包容。”
“在情感中你是强势的那种吗?”
“我应该不强势吧,很多事情我都没太大所谓,当然我会有自己的一些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