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并能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象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4、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课型
平台互动
关键内容&内容提要
T
方法&策略
反思&自评
一、龙猫卡通形象引导进入本课。
二、一棵小小草
1、请同学们将课前准备的草叶摆一摆。
(平面构图、遮挡关系)
2、记忆大比拼:说一说,你在草丛中还看到过哪些形状的叶片?
3、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4、改画:体现草叶的转折,又体现草叶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
5、选择2-3种草,用线描的方法快速画在自己的速写本上,注意表现出草叶的转折、穿插、遮挡。
三、许多小小草
怎样画草丛?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
四、草丛中的故事
1.他、他们的故事
欣赏下列草丛中的故事作品。尝试从画面内容、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作品,以及说一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2.我们的故事
感受作品用线的变化,对照自己的作品,思考自己的作品怎样表现会更好。
五、你的故事
在你的故事中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呢?会邀请什么角色加入到你的故事当中来?
六、欣赏、评价、拓展
1、欣赏作品。尝试从转折、穿插、遮挡以及故事情节、想象添加、表现方式等方面评价自己或同学的作品。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4.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5‘
4’
6‘
8’
12
’
25
2‘
前测:回忆草叶的形状
小游戏
中测:草叶的转折、穿插、遮挡
作业1
知识点巩固
作业2(单棵草之间的穿插、遮挡、草叶的转折)
中测:
学生讨论分析
(注意: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的相互穿插、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知识点检测、巩固(鼓励学生讲一讲)
幻灯展示(13-16)
中测
幻灯展示(18-19)
作业2修改
知识点深化、巩固
(草与草之间的遮挡、穿插,草叶的转折)
作业2添画、想象创作
幻灯展示简笔画形象(21)
后测
生生互动
课后
本课在美术中涉及到造型表现领域,以线描的手法进行造型活动,通过观察描绘小草的形态,并适当想象添画。我的教学过程兼顾了观察性绘画和想象性绘画的特点,因为孩子们写生时常常把眼前看到的物体进行主观创造,所以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写生,让学生了解植物因种类、生长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遮挡穿插关系。整节课我将镜头拉近,给小草来了一个全方位的特写,教学由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环节组成,引导学生对单棵草、多棵草、和草丛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的形式表现不同草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草。在课堂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引导学生体会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草的主次关系、疏密关系,以及近大远小的关系的处理。通过大量的图片感受小草的茂密,千姿百态的美感。
另一方面,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学生的画面内容可以自由想象、发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方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创造空间,通过展示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作品引导学生追求一种内神秘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学生走入情境,将写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完美的结合起来,作业效果特别好。
不过,教学中也留下不少遗憾,例如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线的疏密组织;用线处处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线处处都稀松,画面必然空洞;用线有疏有密,画面才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