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成年人在儿时都期待过的能和自己心爱的玩具“对话”,正在新一代的人类幼崽中成为现实。
11月7日,日本电子产品公司Casio正式发售AI机器宠物Moflin,定价59400日元(折合人民币2779元),在预售阶段就已断货,在闲鱼上,Moflin的价格甚至被炒到了上万元。Moflin全身被灰色或黄色的绒毛覆盖,看起来像豚鼠,又有点像兔子。Moflin与主人交流后能以多种方式改变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快乐,并像真实的生物一样做出反应。
(Moflin在闲鱼售价被炒到1.58万元)
自ChatGPT于2022年年底首次出现后,生成式AI的概念被持续引爆。AI的扩散就如同水波纹一样,顺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渗透进各大领域和年龄层。
当大众的目光主要聚焦在AI+手机/电脑/眼镜/耳机等主流硬件发展何时迎来重大突破之际,主打陪伴的AI玩具和AI宠物已经率先一步获得了消费者们的青睐。
或许,对于那些掌握大模型能力的硬件大厂来说,做AI陪伴玩具的场景太小。但对每一个用户而言,AI技术所提供的情感支持,依然有着无限潜力。
AI玩具,陪人类幼崽一起长大
在AI陪伴玩具之前,与AI大模型结合的教育硬件赛道已孵化出了AI学习机、词典笔、点读机等众多品类。
(AI儿童玩具话题讨论过万)
对于小朋友而言,动画片里看到的米老鼠、小猪佩奇、艾莎公主都会说话,所以对毛绒玩具会说话这件事并不排斥甚至是十分期待的。毕竟,谁在小时候没有幻想过自己的玩偶会说话呢?
“当艾莎公主叫出孩子名字的时候,她惊喜的都快要疯了,那是她最喜欢的偶像喊她的名字。”跃然创新目前推出的BubblePal允许家长设置角色并记住孩子的名字,大模型AI的加持,让孩子与玩具之间有了更加自然生动的对话。
AI背后庞大的知识库,让陪伴玩具生成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特点,与追求趣味、需要激发想象力的儿童互动教育场景天然契合。而乐于与AI互动的儿童用户,对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导致的“胡说八道”,有更高的容忍度。
ContriveDatumInsights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或达351.1亿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不少“大厂前高管”创业者们的入场。除跃然创新外,美团副总裁、小鹏机器人产品设计负责人等纷纷涌入AI儿童陪伴赛道。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前美团副总裁包塔创立的奇点灵智,正在针对儿童群体开发搭载大模型的AI智能硬件;原小鹏机器人产品设计负责人孙兆治成立的珞博智能,主攻AI陪伴机器人,其首款产品定位为“AI潮玩”,目前已完成三轮原型机的设计开发,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和量产;前微软DPS全球方案创新部门总经理郭志创立的亿家亿伴,已经推出AI毛绒玩具“爱小伴”。
毛绒AI宠物,被买到断货
相较于需要通过与AI陪伴玩具对话,学习着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小朋友们,成年人对于AI陪伴的需求似乎更着重在让他们感到心灵上的安慰。
事实上,爆火的AI宠物Moflin并不会说“人话”,甚至刚带回家时,它的声音会比较僵硬,大概要到第50天左右,它才开始通过蠕动和类似喵喵的声音来回应主人。
拥有了Moflin的网友们,已经开始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解锁更多生活化场景如餐厅、万圣节装扮等,小红书用户SHIYIN也带着她的Moflin坐过飞机,还一起参与了新车的试驾。
不用像养小猫小狗一样给它铲屎、修毛、剪指甲、洗澡,甚至喂食也不需要,但却可以像拥有小猫小狗一样得到抚慰,还打破了活体宠物出行受限的桎梏。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那些因为过敏、经济条件限制或生活方式选择而无法照顾活体宠物的人而言,AI宠物为他们提供了一项不错的选择。
“看得让人心暖暖的。”被吸引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Moflin供不应求,在多地断货,“即使每天蹲官网也很难订到”。国产版AI宠物Cupboo咘咘(官方售价:1399元)同样也在经历断货的热潮,在其淘宝官方企业店中,其黑色版本仍处于缺货状态。
(国产版AI宠物Cupboo咘咘黑色款缺货,图源淘宝)
科技与情感的进一步可能
AI也需要人类的关心?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2023年一场演讲中表示,AI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EmbodiedAI),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
具身智能是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即在听懂人类语言之后分解任务、规划子任务,移动中识别物体,与环境交互,最终完成相应任务。
相较于大众对于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帮助人类执行任务,从而代替人类实际应用需求的期待,AI陪伴类机器人似乎“笨”一点也可以,甚至更多的是需要人类去“关心”它们才能产生更深的感情链接,进而反馈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正在不断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类对于情感安抚的本能追寻越发凸显。当孤独感仍是许多人难以逃开的困境之时,陪伴产品的吸引力正在愈发强烈,AI陪伴正在为人们的情感世界编织起多样的陪伴图景。
宠物型机器人Lovot的制造商GrooveX认为,Lovot专门设计用来创造情感依恋,“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被爱”。当接收到主人的声音时,体温设定在37-39摄氏度的Lovot会伸出双手摆出可爱的姿势,仿佛在主动索取拥抱,还会发出可爱的咕咕声。
日本松下公司在2023年5月推出的一款号称“什么都不会做”的交互型机器人NICOBO,也正在试图让人心灵变得更加丰盈。NICOBO的外观像一个直径超20厘米的可爱团子,石灰色、海军蓝或者贝壳粉,它有鼻子和尾巴,以及圆溜溜的大眼睛,身体可以来回旋转,是个除了待在你身边什么都帮不上忙的机器人。
“弱小而非强大的机器人,才能激发人们的善意,从而跟人建立信任关系。”对于NICOBO的开发团队而言,“被需要”的感受,同样珍贵。“如果不能相互依赖,我们会越来越孤独,也越来越傲慢。”
近年来,谷子文化、IP经济、Jellycat毛绒玩具等情绪价值消费逐渐崭露头角并不断引发消费热潮。虽然像BubblePal、Moflin这样的AI陪伴产品在功能细节、情感表现上尚存局限,但它们所带来的陪伴情绪同样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的选择权,也展示了科技与情感糅合的进一步可能。
陪伴,无论是来自二次元IP、毛绒玩具还是AI机器人,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在具象的每一个时刻中,都是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