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2、能根据情境图所反映的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

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加、减法问题。看一幅图能列出4个不同的算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西游记》你们看过吗?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啊,有一片美丽又好玩的花果山。想去看一看,玩一玩吗?

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情境图,提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列式计算(多媒体动出示)

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可能说,有2只蓝猴,8只黄猴,地上4只,树上6只,树上有5个桃子,猴子手里拿者5个桃子等。)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那你能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个猴子?一共有几个桃子?树上有几个猴子?地上有几个猴子?树上有几个桃子?小猴子拿着几个桃子?等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几个猴子?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生:2只蓝猴加8只黄猴2+8=10、8+2=10,或树上6只加地上4只6+4=10、4+6=10,还可以列成3+7=10、7+3=10等。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求:“一共有多少只猴子?”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其它的问题你们会求吗?自己先说说,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5+5=10,10-6=4,10-4=6,10-5=5等。

三、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老师贴花的图片,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

师: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1)左边7朵红花,右边3朵蓝花。求一共有几朵花?算式:7+3=10,或3+7=10。

(2)一共有10朵花,拿走7朵,还剩几朵?算式:10-7=3。

(3)一共有10朵花,拿走3朵,还剩几朵?算式:10-3=7。

(培养学生看图要全面的看,仔细的看,从不同角度去看,培养学生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的能力。)

四、轻松一刻。

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唱“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精神既得到了休息,又复习了10的组成。)

五、练一练。

1、55页第一题。

师:同学们看图会做10的加减法,那不看图你还会做吗?请把课本翻到第55页看第一题,试着填一填。

(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都可以。

2、电脑出示55页第二题。

(1)小组讨论,提问题,写算式。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六、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10。

如:学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和8组成10”接着,小猫、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培养学生独立看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结束,复习10的加减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四、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师生同做。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五、全课小结,提高认识。(略)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发展。

4.注重课后延伸与拓展,课末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在活动中体验靴子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谈话:小朋友们对得真好,星期天老师去看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拍了张照片,请你看看这张照片上拍到了几个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可以分成几部分?

(2)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根据图意,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板书:6+4=

4+6=

10-4=

10-6=

(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

(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

(5)小结:小朋友的方法真多!可以用10的分成来算,也可以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算。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学吗?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动画。

(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

(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

(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谈话:小兔子也想来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请你用小兔子伞上的数字减其他伞上的数字。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

3、开火车口算卡片。

4、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谁说得多。

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观看动画。

(2)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想想做做6

(1)读懂文字。

(2)观看动画。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4)独立完成。

(5)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设计

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一)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快乐天使说“1”,学生举起数字卡片9,齐说“1和9组成10”…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2)说说参赛双方,甲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乙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10-6=4+6=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提示课题),10的加减法有很多题目,你想自己学习吗?

(1)四人小组合作做套圈游戏

四人小组围成圆圈,举行套圈比赛,看10个圈能套中几个

(2)观察套圈情况,在小组内说说算式和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组长经过整理后,把小组内列的算式写在课题下。

(3)班级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么列出来的?与这位同学不一样的小朋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组的4道算式。

设计意图:做中学,玩中悟,学动中拓展,符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征。在这一环节中,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根据每次套中和没套中的圈列出四个算式,通过交流掌握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3、讨论记忆方法

(1)你们能想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吗?说说看。

(2)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在一起,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游戏“找朋友”

学生扮演快乐小天使,我是快乐小天使,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2”,谁是我的好朋友?其余学生(拿着数学卡片),我是“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加8等于10”。

2、10减几(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小天使

1、小朋友,数学王国里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对我说说看。(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1,知识与技能

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计算,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式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激情,鼓励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10的加减法.

2,难点

结合图意讲讲四个算式的具体含义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儿歌.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熟记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儿歌)

1和9好朋友,

2和8笑哈哈,

3和7坐飞机,

4和6吃石榴,

5和5敲大鼓.

2,游戏记忆10的组成(将儿歌配以相应的动作边念前车之鉴做).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课件出示圆圈图:9个蓝色的○,1个红色的○,

师问"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1: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生2: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生3: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答案不是唯一的)

生4: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答案不是唯一的)

2,课件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黄花.

师: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写出算式.请一组汇报:

8+2=102+8=1010-2=810-8=2

最后,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1010-7=310-3=7

(4)课件出示小旗图,6面红旗,4面绿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在大屏幕上订正.

(5)想一想:

出示:5+5=□10-5=□

让想好的同学用手势表示结果,并和同桌的说一说想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游戏1—找朋友

用数字卡片组成10,让生戴好头饰拿出卡片3,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生拿出卡片7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接着,小动物们参加找朋友.

2,游戏2—找座位

学生手中拿数学卡片,椅子上也分别贴了数字,如果你手中的数和椅子上的数组成10,这个座位就是你的.比一比,看谁先找到座位,老师奖给他一朵红花以示鼓励.

3,第66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4,课堂作业,第67页练习八第4-5题.

第4题:看图写四道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订正.

第5题:拿出能凑成10的两张卡片,学生可以有多项选择,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鼓励学生把符合要求的都选出来.如果有人把10和10两张卡片组成一加法算式,老师要及时肯定.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忆所学知识.)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我知道了……"

2,师生一起边唱边跳"凑十歌"

3,课件出示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6页。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对后面的“凑十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10的组成,因此无需再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动手操作来完成,教材采取的是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并且呈现的形式是先让学生根据算式写答案逐步过度到让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最后取消点子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学生对此内容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拥有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在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出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10的加减。

2、在交流中探索新知,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学习的能力。

3、在观察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10的组成,引入新课。

1、接力赛(由各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一生出题,另一生答,答完后由答题者出题,下一个同学再接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四人小组接力赛中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又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我们已经掌握了10的组成,就可以做什么了?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9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10的加减法(板书:10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小朋友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这是其中的一角。(课件出示:图中有10个同学,其中可分为1个男同学和9个女同学;也可分成2个戴帽子,8个不戴帽子;也可分成3个在踢毽子,7个在跳绳;也可分成4个穿校服的和6个没穿校服的;还可分成5个戴红领巾的和5个戴绿领巾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轨道上来,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看图、说图意、写算式。

(1)仔细观察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其中可分为1个男同学和9个女同学;也可分成3个在踢毽子,7个在跳绳;……)

(2)看图你想知道些什么?(自由发言)

(3)师: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分为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你能算出这两种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列出两个算式)

板书:7+3=

3+7=

(4)我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其中有3个在踢毽子,跳绳的有几个?

操场上有10个小朋友,其中有7个在跳绳,踢毽子的有几个?

板书:10-4=

10-6=

(5)你能算出每一题的得数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板书结果。

3、观察、分析,谈谈你的新发现。

(1)仔细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这4道算式各表示什么?

(3)如果不看图,你会算吗?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根据数的组成算加法,根据数的分解算减法,数数的方法,想加算减法……)

4、小结: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时,先引出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将图分为1个男同学和9个女同学;有的分成3个在踢毽子,7个在跳绳。只要学生说出的有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在让学生说算法时,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多加以肯定,引发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

三、再次观察图,探索所有10的加减法算式。

1、师:刚才我们根据图中活动内容的不同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你能不能再根据图中的其他分类方法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写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写几组)

2、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并板书:

根据男女同学来分,可以写出:9+1=101+9=1010-1=910-9=1

根据有无戴帽子来分,可以写出:8+2=102+8=1010-2=810-8=2

根据有无穿校服来分,可以写出:6+4=104+6=1010-4=610-6=4

根据红绿领巾来分,可以写出:5+5=1010-5=5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自己观察,写出了这么多关于10的加减法题。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并记一记。

3、师:刚才的这几组题如果没有图,你可以怎样算?请你选一道来同桌互说。

4、汇报,我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设计意图:课间操活动与本堂课内容紧密联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放松中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五、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做一做”第1题)

游戏规则:大家一起唱歌,师在音乐声中出示一张卡片,小朋友举出和老师的卡片加起来是10的卡片,也就是它的好朋友,然后教师说几加几是10,学生说另一道加法算式。

(1)师生一起玩

(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卡片“凑十”

(3)小组比赛,组长负责,轮流当裁判出示卡片,其他三人比快。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既让学生强化10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活动中放手让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逐渐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2、猪八戒吃西瓜。

(1)师:猪八戒可喜欢吃西瓜了,我们来看:(课件出示猪八戒正在吃西瓜的图,并且有10块西瓜。还有“做一做”第2题)

(2)师:谁能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

(3)学生填写表格.

(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

例:10-3=7表示有10块西瓜,猪八戒吃了3块,还剩7块。

[设计意图:将书上单调的练习题转化成猪八戒吃西瓜,学生兴趣盎然]

3、算一算、比一比

(1)师:猪八戒吃西瓜的问题解决了,孔雀身上还有许多问题呢!(课件出示图,也就是书本练习十九第6题。)

(2)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我们干什么?

(3)填在书上,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结束后评出5个“计算能手”。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比赛之前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使学生养成做题之前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六、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图自己学会了10的加减法,通过讨论学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说明大家很聪明,回家后将今天的10的加减法说给父母亲听听,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有关10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布置口头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说给父母听,不但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所学,又使学生逐步养成懂得梳理知识的习惯。]

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堂课在观察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教学设计总的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在每个教学过程中,都注意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条件.第一个环节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接下来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师鼓励学生动眼、动脑自己尽量找出多的分法,列出多的算式.并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样既体现了教法的灵活性,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另外10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巩固练习的设计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师生举卡片找朋友、猪八戒吃西瓜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同时也避免了一些简单、重复的计算练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3、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算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4、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口算

1.连一连

2.教师拿出口算题卡片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看谁答得有快又好

2+4=1+5=6-1=2+2=

3+2=4+3=6-3=7-2=

二,探究知识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8和9,知道了怎样凑成8和9,谁能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

师:小朋友们掌握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8的组成和9的组成,下面我们便来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运算.

1.8的加减法

(1)独立思考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你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还能根据8的组成写出哪些式子.试一下,写一写,算一算.

(2)举一反三——9的加减法

师:你能根据9的组成写出有关的算式吗

让学生分组,组内学生各有分工,一部分学生根据9的组成写算式,一部分学生根据算式算得数.一部分学生对算式和计算结果做评判,然后大家交换顺序.

(3)下面大家分组整理自己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

1.还记得我们玩过的猜一猜游戏吗

老师手里有8个纽扣,这只手上有几个你能根据纽扣的信息写出哪些算式该怎么算老师另一只手上有多少个扣子你知道吗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猜数、写数的乐趣。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昆虫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昆虫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昆虫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写数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还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动脑的乐趣。在学生已经摆出6根小棒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摆出7根小棒。让学生们猜一猜,摆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样摆的。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

3.合作的快乐。同桌两人摆一摆6、7的分成或组成,要求一人摆一人登记,完成后将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展示,从中让学生明白有规律摆法的好处。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圆片若干。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恐龙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呢?(学生动笔写,教师巡堂)

(一)小组合作写一图四式。

1.你写了哪些算式?和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一组,互相说说你们写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一共写了几道算式?(学生互相说一说)

2、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板书:

6+2=88-2=6

2+6=88-6=2

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道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3、读算式,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加法、加法与减法算式之间的规律,并相机讲解:

(1)6+2=82+6=8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8-2=68-6=2被减数减去差得减数。

(3)6+2=88-2=68-6=2两个数的和减去其中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5、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算一算:

5+6=1112-3=97+6=13

6+5=12-9=13-6=

(二)摆一摆,写一写。

1、下面我们来玩摆一摆的游戏。请拿出圆片。

3蓝6红

根据摆的写出算式。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小结:可以写出4道。

3、摆一摆:5蓝4红摆完后写算式,再指名回答。

4、摆一摆:4蓝4红摆完后写算式,再指名回答,并追问:为什么刚才的图我们都写了4道算式,这里只写了两道?

(三)练一练:看图写算式。(书61页第8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3、学生汇报:7+2=92+7=99-2=79-7=2

(四)计算:

1、刚才我们都是看图写算式和得数,不看图,你会算吗?

2、出示:5+3=3+5=8-3=8-5=

3、指名算第一道,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8的组成,当然,其他方法也肯定)

4、后面的三道我们也可以用8的组成来计算,请直接说答案。

1、我会算。

1+7=8-4=8+0=

6+3=9-9=8-0=

说说想的过程,复习0的加减法的计算。

2、写一写:用1、8、9三个数你能写出哪些加法或者减法算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2)因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为6+4=10,所以10-6=4;(5)因为10-6=4,所以10-4=6……)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学习“球”。

(4)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即时记忆。

【教师通过学生独立抛花片写算式,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轻松一刻”的课间操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身心。】

五、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六、作业。

1.第56页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课后总结: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最佳学习“球”。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凑成一双手。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略)

七、作业。

课后总结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在活动中体验靴子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一、活动目标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发展表象思维。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

【单元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知识模块: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验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教案示例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的灵活性.3.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6页教学目标:⒈认知目标: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课本第66页和做一做◎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加减法;一图四式。◎教学目的:①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p22—23页“有几枝铅笔”。教材简析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数的加法两部分。通过看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2~4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THE END
1.室内装饰设计理念之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利用惊灵室内装饰设计理念之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利用 色彩和室内每一物体的材料、质地是紧密相联的。色彩引起的视觉效果主要反映在物理性质方面。如冷暖、远近、轻重、大小等。这不但是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而且还由于物体相互作用会形成错觉,即存在色彩的物理作用。https://m.shejiben.com/sjs/248736/log-17082-l59058.html
1.1.“治愈蓝蝴蝶”这一设计理念融合了蓝色与蝴蝶的元素,蓝色通常...其中这件短袖的设计也是非常经典了,配上文字,有那feel了~ 睡醒了8 今天有点?上衣:m5is 黑色人像印花短袖T恤?裤子:guuka 撞色拼接抽绳束脚休闲裤?球鞋:椰子350黑天使 JOYDINNY乔帝尼珠宝 关注 1. “治愈蓝蝴蝶”这一设计理念融合了蓝色与蝴蝶的元素,蓝色通常被视为宁静? ...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41871423
2.印度旅游主题蓝色海洋风格HTML网站模板2.1 设计理念与风格定位 2.1.1 印度旅游的文化元素融入 在设计一个印度旅游主题的HTML网站模板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丰富的印度文化和旅游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设计中。印度拥有悠久的历史、多元的宗教和色彩缤纷的传统,这些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蓝色海洋风格设计旨在通过使用清爽的色调和自然的纹理,...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025501/article/details/143495164
3.2023年色彩浪潮探索时尚界的新色彩趋势与设计应用在2023年的设计中,色彩趋向于回归自然和本土元素,同时不失对未来技术和材料的探索。这种结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的追求。 蓝绿色的复兴 蓝绿色的组合成为流行色调中的重心,它们代表着健康、宁静和自然。从深邃的海洋蓝到温柔的林间绿,这些颜色的搭配为室内装饰带来了清新感。 https://www.godkisa.cn/chan-ye-guan-cha/606972.html
4.路劲太阳城·心邸127平米三居室现代简约风装修案例设计理念 业主对家的憧憬是简约而舒适的,设计师根据业主的需求精心布局,以“断舍离”为设计理念,家具设施齐全,大地色系列的精致软装营造出现代格调的空间氛围,局部采用亮色元素装饰,提升了空间的优雅美感。 全屋以大地色为基调,背景墙以浅色为主,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室内的简单与整洁,空间设计师剔除了过多的设计,更讲究...https://www.ikongjian.com/zxal/592.html
5.企业理念文化墙设计企业理念文化墙模板企业理念文化墙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231个原创企业理念文化墙设计图片,包括企业理念文化墙图片,企业理念文化墙素材,企业理念文化墙海报,企业理念文化墙背景,企业理念文化墙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企业理念文化墙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https://www.51miz.com/so-sucai/1369443.html
6.一乘建筑Wonderlab深圳总部办公室:降诗意的生命之蓝我们通过对Wonderlab小蓝瓶和小胖瓶等企业标志性符号进行抽象和解构,然后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在空间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这些惊喜。 ? 休闲区的蓝色沙发模块 ? 本末堂 彦铭 ? 开启方式 ? Wonderlab 蓝色沙发模块通过对益生菌小蓝瓶的抽象表达,在具备沙发休憩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传达着小蓝瓶的设计理念——创意...https://loftcn.com/archives/248852.html
7.建筑设计理念范文12篇(全文)建筑设计理念 第1篇 1 现代建筑设计的内容 1.1 建筑设计的特征 建筑设计的本质取决于建筑设计的形式、功能以及创造性。从形式上分析, 建筑设计需要符合各种使用需求, 具有技术特点;从形式上分析, 建筑还需要符合人们欣赏美学的要求, 具有艺术特性。建筑设计具体是指构成建筑因素需要符合某一种均衡的程序发展以及建筑产...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v2nk7nt.html
8.一带一路logo设计含义及组织标志设计理念一带一路logo设计含义及组织标志设计理念 一带一路logo设计 含义: 一带一路标志以金、蓝色丝带代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辅以红、蓝、棕、白、黑色彩元素。既体现“一带一路”多样性,也具有中国特色。两条丝带汇聚形成球型,体现包容、团结、合作的寓意,代表全球合作,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https://www.3wen.com/wenzhang/id/11275.html
9....浓浓的爱”燕秀里小学1.1中队庆建队70周年队徽设计大赛...设计理念:蓝色为主基调,为智慧的颜色,书籍为博学的象征!双手是丁老师的手在托举,希望孩子们在丁老师的带领下做个知书知礼,善思善行的好孩子! 12号作品 设计者:舒小航和妈妈 设计理念:班徽名称为“放飞理想”,由阿拉伯数字1,翅膀,书籍,花朵,叶子等元素组成。 https://www.meipian.cn/2g6mq53y
10.关于幼儿园《节约用水》教案(精选10篇)【设计理念】 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大水球,但这些水中,淡水只占一小点儿,地球上缺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芜湖市座落在长江边,水资源丰富,孩子们从小就没有经历过缺水的困难,所以,虽然从小就教育他们节约用水,但我还是经常在盥洗室看见他们洗手后没关紧的水龙头;在卫生间看见他们用哗哗的自来水冲便池……,“节约用...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252788.html
11.体育节会徽设计说明体育节会徽设计及理念设计理念 标志以“W,M为明”首写字母融合,标志主体以橙色和蓝色为主色调,橙色代表青春活力蓝色代表机智,构成充满生命力的运动会气氛,象征该校体育健儿热爱运动,勇往直前的精神,字母组成的圆形体现出“团结、合作”的概念,两个字母中央是两个运动的人形。 https://www.wandongli.com/news_detail.html?id=17550
12.《打电话》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4篇)活动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an/432576.html
13.ppt背景图片深蓝色怎么做?ppt背景图片深蓝色设计技巧深蓝色作为一种高级感与稳重感兼备的颜色,常被用于PPT背景图片的设计中。下面将从常见类型、设计理念、制作技巧和色彩推荐四个角度,详细介绍PPT背景图片深蓝色的相关内容。 ## 常见类型 在PPT背景图片的设计中,深蓝色的常见类型有: 1. 纯色深蓝:纯粹的深蓝色调,简单、清晰、直接。 https://m.pptjia.com/jppt/146978.html
14.美国宣伟涂料(SHERWIN文章摘要:宣伟公司的品牌logo设计理念:一个涂料桶的红色油漆浇在了蓝色的“地球”上,地球也随之变红。logo中间是品牌标语“COVER THE EARTH”(涂装世界)。它将涂料产品的行业特性和对事业追求的雄伟目标紧密相连,寓意宣伟的涂料和油漆将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可谓一语双关。 https://www.koidesign.cn/6352.html
15.新款学生校服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 校服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和学生青春阳光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出时代的文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设计风格与港澳台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的设计风格接轨。 二、款式说明 校服系列以浅天蓝色为主色调。 (一)春秋装 1、男装:修身的西服套装,上装前片的左胸位印本校特色校徽,收腰省,腰线下左右各一个...https://dgnbzx.dgjy.net/info/1010/3376.htm
16.中文202蓝色水墨乘风破浪的启航之地班徽设计班徽班级口号:中文2班,猛虎出山。放马金鞍,卓尔不凡。 设计理念:由班徽主体隶书的“汉”到整个班旗的风格与基调,都倾向于蓝色水墨之意,象征了我们这所江苏海洋大学及我们班独具诗情画意的柔美之风,流露出汉语言文学的典雅之质。 班徽:1.首先,整体的配色我们选用的是深邃梦幻的海大蓝,既契合了学校的海洋特色,也...https://www.banfu.cn/banhui/66522.html
17.包装届“最卷”的咖啡如何设计突围?盘点15款新潮咖啡包装Aroma是一家来自苏州的独立咖啡品牌,旨在向消费者传递“用气味遇见咖啡”的理念。为了与市面上众多咖啡品牌区分开来,Aroma以“嗅觉先行”为宗旨,强调咖啡的多样化体验。 因此,在视觉呈现上,设计团队围绕着“气味、感性、嗅觉”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联想,结合产品类型,将咖啡的香气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可视化设计。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28479.html
18....我校开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为背景的主题手绘海报设计活动设计理念: 九(1)班的海报以班级十八位班级同学和班主任于老师的卡通形象为主体,彰显团结一致、昂扬向上的班级精神。左上角为我校校徽,蔚蓝色的海水倾斜而下,浸润和滋养着班级每一位同学。右上角扶桑花为马来西亚国花,意喻我们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建设发展。 http://www.swshwsyzx.edu.sh.cn/P/C/85648.htm
19.科学颜色教案(通用15篇)设计理念: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幼儿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本次活动就是围绕幼儿的好奇心:果汁到底是多么颜色的?果汁的颜色与果皮是否一样展开的。活动中以帮助别人为导线,激起幼儿想帮助别...https://www.ruiwen.com/kexuejiaoan/7139346.html
20.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15篇一、教学活动设计理念: 在《星月夜》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又高有远,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右角上,桔黄的月光、星光相互辉映,把深蓝色的夜空点缀得灿烂辉煌。流动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翻滚着、飘过来,飘过去。前景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杉树,墨绿色的枝条努力的伸向天空。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108084128_2214566.html
21.冬装和礼仪服已上新,你pick哪款?南方plusA:衣身选用浅蓝单色面料,袖身配以白色面料组合,彰显男生活力的特点,裤子选用藏蓝色,白袖子最好了对吧,pick我吧! B:衣身、袖身选用浅蓝色细条纹面料,展现一种整体气质,裤子选用宝蓝色,当然是浑然一体的蓝色好看啦!pick我吧!棉服外套设计说明 以校徽和校园文化为设计理念,整体上以斜向色块做渐变效果设计,色彩以蓝...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8/28/c683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