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十二生肖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探索性设计与研究,旨在传承生肖文化,让十二生肖“活”在当下日常生活中。方法通过市场调研收集十二生肖文创产品信息,从设计手法、功能角度,分析、归纳当前十二生肖文创现状,发现十二生肖文创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从“内生”、“外引”两个方向对十二生肖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探索与实践,“内生”指将十二生肖元素融入传统器物;“外引”指从国外的优秀案例中汲取营养。结论通过“内生”的方法,唤醒中华生肖文化的原生动力,为传统器物赋予新时代文化语意,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在全球化模式下,通过“外引”的方法,融合吸收他国的优秀案例,让十二生肖文化具有国际化视觉语言,延续生肖文化的海外传承之路。关键词: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设计
引言:“全国十二个,人人占一个。”十二生肖文化,牵连着每一个中华子民,是我们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符号之一,涉及到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宗教等许多领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生肖是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1],如此深入骨髓的精华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持续传承,如何以新时代的设计语言传递生肖文化,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的十二生肖文化“活”在我们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是对生肖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
1十二生肖文创产品概述
1.1十二生肖文化语意表达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又称十二属相,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法。“所谓生肖,‘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肖’指骨肉相似也(《说文》)。”[2]由十二种动物组成,分别对应十二地支。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生肖不仅仅是十二个动物,而是有比喻意义的性格特征。“…它只是观念意识物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只不过是在自然形式里融入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3]在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十二生肖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吉祥意义。为了更明了地把握十二生肖语意特征,从动物特征和文化语意两个角度分析,十二生肖的物理与文化属性,见图1。
图1生肖动物特征与文化语意Fig1.Animal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semanticsofsymbolicanimals
1.2.2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通过淘宝、京东销售网站,收集、统计十二生肖的文化创意产品,见图2,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生肖产品在设计手法的层次上处于中低级,在产品的功能类别上比较传统、单调,多集中于饰品、摆件。由此可见,对十二生肖文化元素展开创意化设计的空间是广阔的,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期待着一个生肖专属礼物。
图2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调研分析Fig2.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theculturalandcreativeproductsoftwelvesymbolicanimals
1.2.3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前景充分借助时代的技术、艺术手段,丰富十二生肖设计。“著名国画大师石涛先生曾说笔墨当随时代,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设计也应当与时代同步。”[5]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角度,解读十二生肖文化,以民俗文化为背景解析每一个生肖的设计语言特征,融合当下的生肖文化消费需求,设计十二生肖文化创意产品。十二生肖作为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符号,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活,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属相的生肖文创产品,有着美好情感的寄托于期待;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十二生肖文化创意产品,是他们重新认识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十二生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十二生肖文创“内生”化设计初探
2.1十二生肖文创“内生”化设计理念“内生”即就是靠自身发展,靠我们自身的土壤、环境,靠我们自身本土的文化而再生。在当下高举民族文化自信的旗帜下,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选择适合的载体,将十二生肖文化形象与其融合、更新,一方面将十二生肖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深化,另一方面让传统器物因为十二生肖的助力而散发出新的魅力,为传统器物赋予上新时代的设计语言特征。
2.2十二生肖文创“内生”化设计实践2.2.1传统玩具的再设计实践作为中国人,从出生即与生肖结下不解之缘,无论孩子是哪个属相的,父母总是承载着满满的爱意,把该生肖的优点想象的淋淋尽致,鼠的机智,牛的正直,虎的勇敢,兔的乖巧,龙的力量……十二生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从传统儿童玩具的再设计开始,设计定位于婴幼儿时期和少年时期的儿童。“中国儿童传统玩具如:风筝、弹球、七巧板、九连环、布老虎、陀螺等在中国每个有孩子的家庭中和幼儿园中都较为常见,这些传统玩具对儿童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玩具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传统玩具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因此,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将民俗生肖文化与传统玩具进行融合设计不失为创造性尝试。
2.2.2拨浪鼓的再设计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其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作为打击乐器的拨浪鼓曾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流入民间后融入民间劳动者的造物观,在功能上推陈出新,进入宋代之后,拨浪鼓又衍生出叫卖物品者使用的一种鸣响打击的工具以及儿童玩具的娱乐功用。“拨浪鼓的设计融入了古代中国民间创造者的造物观和审美观,在外型上没有追寻求新求变,简洁质朴的造型成就了拨浪鼓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7]
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的拨浪鼓既有传统的样式,也有略作改变的款式,如:将鼓面的图案换成一些活泼的卡通造型或是动漫衍生形象或是增添了音乐和灯光等功能,然而专门针对生肖属相系统化设计的拨浪鼓少之甚少。从生肖文化传承的角度,“从娃娃抓起”是关键,让中国的每一个孩子知道并热爱我们的生肖文化,而不是让孩子的童年充斥着“机器猫”、“奥特曼”、“蜘蛛侠”……
图3生肖拨浪鼓.设计:赵琳琳(上),倪子琪(下).指导:薛晓霞Fig3Rattle-drumdesignoftwelvesymbolicanimals.Design:ZHAOLin-lin(up),NIZi-qin(below).Direct:XUEXiao-xia
将十二生肖形象融入拨浪鼓的造型中,见图3,通过两种方法实现创意化再设计,(1)传承原有的拨浪鼓的外观造型,运用点、线、面、色元素重构二生肖的平面形象。十二生肖的平面素材在剪纸、年画、皮影等艺术形式中是极其丰富的,在解读传统语言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生肖文化语言,并将生肖动物本身的特点融入造型设计中,如:牛的“牛气冲天”充满力量特点。(2)对拨浪鼓的三维造型进行再设计,运用仿生、拟人化设计手法,将生肖造型分为的头、身体、脚,从十二生肖的整体系列化的角度,进行全局规划。头部是每个生肖特点的呈现,通过面部五官特征、耳朵的形态将每一个生肖动物展现得淋淋尽致,如:“虎”的大王形象,锋利的四爪;牛的牛鼻和食草的特性;“鼠”的灰毛,长须,不断长长的牙齿。身体、脚的造型,主要联想到传统中国娃娃的形象,身穿红肚兜、脚穿老虎鞋,为了系列化设计的易于控制,因此,将身体、脚采用统一的造型设计。
2.2.3风车再设计风车作为一款具有视觉张力的儿童玩具,几乎每个孩子都拥有过。纵观风车的各种款式,大多以几何形为主,少数有动物造型,更谈不上十二生肖主题的风车,让孩子们拥有一款自己生肖属相的风车,儿童在体验这款风车时,享受的不仅仅是风车旋转,更有自己生肖属相所带来的荣耀感,文创产品不仅仅要满足物质功能需求,更要充实用户的情感需求。
图4生肖风车.设计:张兰杰.指导:薛晓霞Fig4Windmilloftwelvesymbolicanimals.Design:ZHANGLan-jie.Direct:XUEXiao-xia
在生肖风车的构思中采用改良型创新设计方法,见图4,在初期更多地沿用风车的现有基本结构,如:鼠风车,在原有直角几何形的基础上,将鼠的动物特征剪影运用其中,亦是体现鼠的多生,数量之多。考虑到风车本身是介于二维与三维形态之间,选取生肖动物某一角度的特征轮廓来代表该生肖,如:运用牛、羊运用前视图轮廓,加上牛、羊有毛的特征,外加小风车在其上,当风车旋转时,犹如牛、羊满身的毛在转圈,比较生动有趣。除了表达生肖动物的特征,将生肖文化也融入小小的风车设计中,如:将“猴子捞月”的经典故事融入猴风车,风车整体呈似圆形,猴子在外围做捞月的动作,以几何款风车作为月,当风车旋转时,就是一幅充满趣味的生机画面。
3十二生肖文创“外引”化设计初探
3.1十二生肖文创“外引”设计理念“外引”即从外引进,“师他人之长以自强”,从外国文化中吸取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为更好地开发我们文创产品奠定基础。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等都经历了传统手工业文化与工业化批量生产之间的冲击、对抗、调和、发展,并各自发展形成具有本国文化特征的设计风格,十二生肖文化作为传统中的典型,如何在现代化中传承发展,运用“外引”的方法,借鉴优秀的国外案例,深化十二生肖现代产品设计。
3.2十二生肖的国际化设计十二生肖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作为当代人我们不仅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索生肖文化的发生、发展,更要从国际化视角思考十二生肖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传承。“民族文化是设计文化的渊源,国际化的艺术设计体系更需要各国的、民族的精髓。提倡民族性并不是复古主义,而是再创造和再发展。”[8]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能力亦有很大的提升,优秀的中国特色的现代产品不断涌现,如:洛可可设计公司的“上山虎”香器、倒流香、“上上签”牙签;品物流形张雷团队,利用中国传统竹纸工艺,创造的“固”竹纸椅,获得2012年米兰设计周全场唯一大奖;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文创商品的大卖……这些成功案例,用事实证明中国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慢慢蜕变,这是一个在坚持中创造,在创造中回归的过程。“艺术设计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文化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产品作为符号系统具有象征意义。”[9]在十二生肖国际化设计的探索中,我们需要合理把握十二生肖符号,有效传达其符号予语意。
3.2.1十二生肖跳跳玩具在苏州诚品,偶遇丹麦Hoptimist玩偶,见图5,当展台上的圣诞主题、青蛙主题跳跳人,全部动起来时,品牌文化扑面而来,鲜明的西方文化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就萌生让我们的十二生肖也跳起来吧!犹如生肖故事中,动物们为了争当生肖而奔跑起来……
图5丹麦Hoptimist玩偶Fig5DENMARKHoptimistDoll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十二生肖衍生品,更多地陷入“套路”设计,不同的形象,运用着同样的手法,貌似川剧的变脸一样,本质没变仅仅是形象在变。虽然历史上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在战争中被他国掠走,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它们的可贵之处。“中国美学历来情调善美统一、在艺术表现上常常通过伦理道德的感染作用,来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10]因此,当下需要我们一方面认真解读、消化、吸收十二生肖传统语意,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以开拓精神不断地探索十二生肖的“新”形象。
图6生肖跳跳玩具.设计:毛善龙.指导:薛晓霞Fig6Upanddowntolloftwelvesymbolicanimals.Design:MAOShan-long.Direct:XUEXiao-xia
3.2.2十二生肖数字再设计从数字角度,十二生肖可以理解为十二种动物的有序排列,数字启蒙是儿童教育重要分支,而阿拉伯数字属于抽象元素,如何让儿童形象化地认知数字?纵观儿童数字启蒙读物及早教产品,如:数字歌……1像铅笔,2像鸭子,3像耳朵……比较生动形象地让孩子记住了数字,但是在文化的传承上,略有缺失,那我们的十二生肖能不能与之结合呢?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已有将生肖与数字结合平面作品,为了深化十二生肖数字设计,设计定位于数字的可触摸、立体化表达,将生肖造型特点与对应的数字的三维造型充分融合,见图7,例如:数字9与猴的结合,将猴脸的巧妙地与9上面的圆圈融合,9的尾巴正好是猴的尾巴;数字10与鸡的结合,1装饰成鸡的造型,0处理成鸡蛋。在产品的商业化推广上,从材质的角度进行设想,(1)硅胶材质,空心的硅胶材质,可作为幼儿洗澡时的玩具,捏捏还可以发出声音,在方案实物化时,采用3D打印技术,将Rhino数字化模型抽壳,打印成树脂材质,通过丙烯上色后,漂浮于水面的视觉效果很有感染力;(2)糖果,将生肖数字制作成棒棒糖,应该会成为孩子们的新宠……寓教寓生活,让创意设计助推我们美好的现实生活。
图7生肖数字玩具.设计:蔡梦丽.指导:薛晓霞Fig7Numbertolloftwelvesymbolicanimals.Design:CAIMeng-li.Direct:XUEXiao-xia
4结语
ResearchonCulturalandCreativeProductsDesignofTwelveSymbolicAnimalsXUEXiao-xia(ChangzhouVocationalInstituteofTextileandGarment,Changzhou213164)
作者:薛晓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213164)简介:薛晓霞(1981—),女,江苏东台人,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苏南春节传统符号艺术设计化仪式的构建研究”;常州市社科课题“运河非遗视角下春节传统符号的传承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