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切切地解决了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还可以与更多小伙伴一起交流和思考!
往期精彩专题
这不,新的一期「听说」专题又来了!
听说你在学动画的路上碰到了层层阻碍
不理解的声音、只会临摹、不会创作.......
这些有的没的总在有意无意地
阻挠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今天wuhu携顽形老师来为卡通正名!!!
「画卡通真的看起来很简单吗?」
顽形(微博:@顽形)
国内资深角色设计师、概念艺术家、自由插画师。代表作品包括:电影《哪吒重生》《白蛇:缘起》《猫与桃花源》;漫画《撒野》《补拍》《野心家》;插画《嘿!看这里》《西游人物组图》等。
卡通看起来简单的外观往往使人陷入一个误区,就是画卡通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当然,在任何领域都有粗制滥造,都有登峰造极,而卡通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总摆脱不了低幼和简单的标签。
今天,我就想为卡通这种艺术形式正名,聊聊一个优秀的卡通造型设计背后到底需要哪些“看不见的技术”。在动画角色设计领域,Nicomarlet绝对是大师级人物,由他参与角色设计的影片《功夫熊猫》和《驯龙高手》不仅赢得亿万影迷的喜爱,而且两次获得安妮奖最佳角色设计奖,真正做到了叫好叫座,雅俗共赏。
其中在《功夫熊猫》中的两个猫科动物悍娇虎与残豹最为令人印象深刻,也是设计师本人最喜爱的角色之一。今天以这两个角色为例,试分析设计一个优秀的卡通造型,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或需要设计师具备哪些能力。
1.对现实形体的观察与归纳
CARTOON
虽然是虚构的卡通大猫,但是想要设计一个可信的造型首先还是要充分了解掌握现实中猫科动物的特征,尽可能多的找参考,包括照片,影像,工具书,有条件甚至可以去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大猫画画速写。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做任何设计的基础。
所需能力:
热爱生活,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绘画基本功
2.利用平面图形的创造性组合
进行夸张变形
夸张变形是卡通也是动画的最大魅力,通过对现实的夸张提炼出富有审美趣味的形状,通过对现实的简化创造出更易移情的鲜活形象。现实世界是客观的,夸张变形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改造,卡通来自生活但要超越生活。
勇于尝试,求新求变,幽默
3.利用构成原理创造视觉愉悦感
在反复推敲尝试得到一个满意的形状之后,可以考虑在抽象构成关系上如何使设计内容看起来更悦目。
在卡通造型设计中利用最多的手段就是节奏与韵律,因为卡通是简化的艺术,信息量少而精,要做到吸引眼球就要让视点运动起来,通过点线面元素的相互作用来刺激视觉,这样才会简约而不单调。
平面构成,设计原理,节奏感
4.融入文化符号与元素
当故事题材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时就需要考虑如何融入文化符号。
《功夫熊猫》有着浓郁的中国元素,悍娇虎的设计多少参考了民俗玩具布老虎的感觉,而残豹的设计灵感就有京剧脸谱的元素。当设计有了文化符号的融入,作品会大大的增强亲切感与可信度。
知识储备,广泛涉猎,生活积累,好奇心
5.参考真人演员气质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角色气质与表演风格,当角色有了自己的个性时才真正拥有灵魂。
而帮助角色找到合适的气质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参考成功角色案例。如何将真人演员的气质赋予在虚拟的动画角色身上是一个玄妙的问题,一根线的分毫之差可能都会谬之千里。
悍娇虎的形象单看局部哪哪都不像杨紫琼,但是看大量的设计稿和影片中的呈现就总不由得想到杨紫琼那端庄大气的样子,这一点总令我拍案叫绝。
表演,共情,模仿
6.浑然一体的统合感
以上几点逐一单点击破其实还好,最难的就是将它们有机的组合起来内化到角色上,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不顾此失彼,最终的呈现是浑然一体。而更更难的是还能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特个人风格…
Nico的设计能力和艺术造诣,这么多年来无出其右。真正永远的神!
当然,他那具有超强辨识度的“橙铅大法”风格也不是一开始就蹦出来的,早年的风格其实和众迪士尼设计师没太大差异,但他在形状和节奏上确实有过人之处,加之多年不懈的努力才有了如今天花板级的高度。追求极致之人永远令我敬佩!
统合力,毅力,热爱,天赋
「以下是顽形老师对于变形的研究」
大家也快按照这种方式学起来吧~
那么接下来
wuhutalk便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下
被顽形老师奉为永远的神的男人
NicholasMarlet
NicholasMarlet曾担任过《唐老鸭》、《航空小英雄》、《巴尔托》的动画师,对后者进行角色设计,并在梦工厂担任角色设计师的职位。
除了《功夫熊猫》和《驯龙高手》两部名声享誉全球的作品,Marlet还参与过《埃及王子》、《通往埃尔多拉多之路》、《辛巴达》、《马达加斯加》和《越过树篱》的创作。
Marlet早期的传统动画作品并没有包括他标志性的纹理和图案,但在这部未被制作完成的改编自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猫”的设计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出Marlet敏锐的设计感、强有力的设计形状、幽默有趣的表情以及坚如磐石的解剖结构。
“Nico对于创作的解决方案非常独特,以至于我很难找到其他人来效仿。”梦工厂制作设计师RaymondZibach在采访中谈到MarletNico设计的方式。
“Nico的设计方法是,看着实际的动物并试图提炼出适合这部电影的东西。”Zibach说,“我们在设计时遵循的一些规则实际上是Nico的,比如我们不会把脖子直接从躯干上伸出,然后把动物的头放在上面,这看起来就像一个穿着戏服的人。相反,我们会让脖子向前伸出,所以头颈部和身体真的是一个整体。”
Marlet的早期设计对熊猫的基本形状进行了探索——圆润的曲线、弯曲的脖子以及沉重的腹部。
“它们已经很吸引人了,但Jeffrey不想有太多的黑色。”于是Marlet在熊猫的脸上进行了黑白平衡的测试。其所作出的突破是熊的眉毛,眉毛又大又灵活,足以适应JackBlack的各种表情。
他的作品总是会通过一种呼吸感赋予了角色生命,除了设计本身需要掌握的形状与形态,角色的行为及动态都会根据其性格进行设计,这就是角色设计最有意思的地方。
形状和姿势的实验草图:
主角之外,Marlet还需要兼顾对于配角的多种考虑。
除了表现动物的真实本性之外,这些设计还必须拥有足够的“灵气”,以反映所有角色各自的战斗风格,不仅要将角色与角色之间区分开来,还要将它们与之前的动画电影区分开来。
“我喜欢猫,”Marlet说。“它们非常适合功夫主题,因为就连它们打架的方式都非常优雅,同时又非常有力,几乎就像一场舞蹈。如果你看不同风格的太极拳,你会发现这些动作几乎是一样的,非常缓慢且都是能拿得住的姿势。”
Marlet将母老虎的比例基于真实的猫,强调短后腿和细长的躯干,这对习惯于为人形角色制作动画的建模师和装配工提出了挑战。
在Marlet的设计表达中,你总会通过眼睛转动的方向、身体的动作以及随着表情而变形的面部发现他设计中的目的性,而他作品的魅力还在于其恰到好处的标记,比如在一些作品中所做的亮色标记就很好地做到了一个设计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其他由Marlet所创作的概念设计图:
《驯龙高手》部分概念设计:
《驯龙高手》概念设计欣赏
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画卡通真的很简单吗?”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够严谨的
而这也是很多人的误区
即
“画画”和“设计”的区别
如果你照着悍娇虎画一个一模一样的
那并没什么难度
如果给你一张白纸
去设计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悍娇狮呢?
一个优秀的卡通造型设计是看起来明明这么简单,但真的不这么容易想到,最终生动鲜活的形象不是一拍脑门就想到落笔画出这么简单的过程,以上在设计层面里的各个技术环节会反复多次,其诞生过程可能会是数月甚至数年。以下是顽形老师对新一代的寄语:
“身为一位角色设计师,我热爱我的工作,从业至今我觉得才刚刚入门,前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我想要追求卓越,将它做到极致。
也希望你在你的领域找到乐趣,发光发热,追求卓越。行业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国内资深角色设计师
概念艺术家、自由插画师
代表作品包括:
电影《哪吒重生》《白蛇:缘起》《猫与桃花源》;漫画《撒野》《补拍》《野心家》;插画《嘿!看这里》《西游人物组图》
曾获奖项:
短篇漫画《补拍》获埃米尔科尔中法大学生动漫大赛一等奖;厦门“金海豚奖”漫画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