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辉:重识主题性绘画的叙事特征与审美价值

显然,面对当下国内日益繁重的国家历史叙事需求,主题性绘画创作已提升到国家层面的视觉史诗创作这样一种历史与艺术双重使命的高度,因而重识主题性绘画创作的艺术价值,探讨主题性绘画创作的艺术规律,便成为解决与提高当代画家思想认识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对造型艺术叙事独特性的认知,尤其是对情节性绘画独特艺术规律与特征的探讨等命题。

人体造型是绘画叙事最独特的艺术语言

绘画是平面上的造型艺术,因而有关那些并不等同于现实人物形象的绘画人体造型,也便构成了绘画性叙事最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在绘画上形成的平面化了的空间所展现的人体肌肤、肌肉与骨骼的肢体语言叙事。尽管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再现性绘画追求三维空间的幻觉真实,但这种幻觉真实显然也体现的是平面上的幻觉感,这便极大地促成了人体造型的三维性是必须符合平面性审美特征的。因而,绘画上的人体姿态也便具有被平面化的审美特点,也即通过骨骼、肌肉、透视的再造以满足绘画平面上视觉审美观赏的习惯或经验。

有关人体造型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上的独特叙事价值,对于跨文化的中国画家而言体悟较浅,人们一直质疑徐悲鸿反映抗战精神的《愚公移山》何以使用印度半裸的模特儿。客观上的解释是,创作此作时徐在印度而不得不采用印度人物形象;但从人体造型作为西方主题性绘画叙事的必要性来诠释,可能更能揭示欧洲主题绘画的传统。应当说,作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真正注册生的徐悲鸿,深受巴黎高美崇尚历史画之影响,他渴望在自己艺术盛期创作大型历史画,因此,他追求的写实主义艺术转而为描绘中国历史、寓言与神话的大型绘画创作,而画面采用的丰满强健的欧亚人种的裸体人物原型,都接近他用人体造型来表达绘画性叙事的创作原则。[2]相比之下,他采用的中国着衣人画出的《篌我后》《田横五百士》等不仅形象干瘪,而且其接近真实的原型也削弱了人物造型特有的叙事力度。

徐悲鸿对于历史画的崇尚、对于用人体造型来进行绘画性叙事的观念,在国家博物馆近来举办的“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众多作品里获得了极好的印证。这个展览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无疑是19世纪那些在巴黎高美获得罗马大奖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展览甄选的近20件荣获巴黎高美年度罗马大奖的绘画、雕塑作品,让人们依稀能够触摸到在巴黎高美盛期崇尚历史主题性绘画的浓厚氛围,而围绕培养画家最终能够胜任对于历史、圣经题材绘画创作所展开的人体习作、表情练习、草图训练等,又无不体现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学院教学模式。也即,这个教学模式是紧紧围绕着训练画家对于人物造型的理解与驾驭以及这些造型如何在历史、圣经题材创作中进行艺术叙事而展开的,其造型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人物造型本体叙事。或许,画面上的那些历史事件、圣经故事是人们熟知的内容,绘画与雕塑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画面、石雕描绘了什么情节与内容,而在于怎样构思人物角色、组织人物戏剧性的空间关系以及用独特的人体造型语言来叙事。

从这个角度讲,主题性绘画中人体造型经典性的创造相当于文学作品塑造出的人物个性,是那些经典造型成为绘画叙事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学院与沙龙”展览令人瞩目的安格尔《朱庇特与忒提斯》大作,还让人们真切感受了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处理忒提斯撩抚朱庇特胡须的那只婀娜多姿的手的艺术匠心,它的修长温婉、娇嫩妖娆已远离真实而具有高贵妩媚的神韵,这或许也揭示了上述两幅画作中的芝诺比娅为何都被设计为一种高贵优雅的古典主义女性裸体的缘由(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命题本身就暗含了对古典主义人体塑造理解的检验)。[4]应当说,从波提切利《春》、达·芬奇《岩间圣母》、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至达维特《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和列宾《伏尔加河纤夫》等这些西方艺术史的经典名作,让人们印象至深的,便是这些主题性画作所塑造出的一个个经典的造型形象,是这些造型形象的经典性构成了人们脑海里有关这些画作所具有的人物个性化特征的叙事性,人们不仅在这些历史主题里感受到经典造型对于油画艺术生命的价值,而且感受到这种造型因审美追求而进行的远离真实的理想性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艺术创造。

因绘画的平面性而使绘画主题性表达具有其独特的叙事特征。

就造型体态、肖像神情所构成的戏剧化人物关系的想象性而言,绘画上的戏剧性人物关系几乎是画家想象性的再创作,它和历史真实几乎没有太多的统一性。当下国内兴起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热潮,在有关戏剧化人物关系的构思与想象上也许做得最不尽人意,其症结就是不能有效地在画面上设计戏剧化的人物关系,而这个关系恰恰显现出画家在画面“编剧”和“导演”上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这两幅同一命题的历史画,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边找到芝诺比娅”的文学情境,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现场,每位画家对于这个历史场景的视觉呈现都是文学想象的再创造,这种历史画所追求的再现性,也只是画家通过虚构想象给予观众的一种画面上的现场真实感,而这种画面真实是否完全符合原本历史发生现场的真实已根本不重要。在这两幅同一命题的历史画中,尽管布格罗后来画名大噪,远胜博德里,但就这两幅画作的艺术感染力而言,博德里通过两组主要人物的设计所表现的情节性以及用那些人物的体态、手势与肌腱所表达的叙事性,则无疑胜出布格罗许多。这种胜出,体现了画面人物所具备的戏剧性处理,让每个人物都展现出符合他们年龄、个性的表情与体态,而人物之间所呈现的戏剧性则体现在画面上那些人物被夸张了的体态与表情上,他们仿佛是在舞台上进行着表演,却比舞台演员的表演更符合画面感。在博德里的画面上,没有一个不表达与这个事件无关的人物,画面上所有的人物都与这个特定情境构成了戏剧性的关系。[8]

应当说,这种被戏剧化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被戏剧化的表演,都是通过平面空间的造型形象来完成的,这些人物没有演员的台词,也没有文学作品通过文字叙述而在人们内心建立起来的各不相同的想象性形象,而是直观真切,不容含糊,并具有审美感的平面视觉形象。因而,这种平面视觉化的戏剧性情节,也便具有了恒久的凝固性。它不仅体现了画家对于情节、形象的理解与想象,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时代对某个历史事件与情节的阐释与塑造。

肖像式性格心理揭示与绘画性多人物组合及场景再造

尽管人像照片能够捕捉那些人们不易觉察的稍纵即逝的微表情,但肖像性绘画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是建立在画家对表现对象的综合理解的重新塑造上。对于有图像资料的被表现对象的刻画,画家能够叠加被表现对象的不同侧面、不同印象而强化被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与性格心理,所谓画得比本人更像本人,就在于画家对被表现对象的高度典型化。对于没有图像资料的被表象对象的想象性重建,画家能够根据自己对于文献史料的理解并在他所触及的现实人物形象中寻找接近被表现对象的人物原型进行再度创作,这显然就更不是照相图像所能及。对于那些被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一帧肖像画式的历史主题性绘画所包蕴的时代信息,可能要远远超过任何文字描述。从这个角度讲,历史主题性绘画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绘画形象的想象与塑造,来重建某个历史瞬间与场景中的人物形象,这种重建显然是站在某个时代视角、某个历史立场并对某种现实需求回应的视觉史诗书写。因而,肖像式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性格揭示,是历史主题性绘画最精彩的篇章,甚至所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处理,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展开的。

应当说,历史主题性绘画中的肖像式人物形象塑造一直有着许多潜在诉求。这里既有像欧洲中世纪盛行的圣像画那样,通过人物大小比例、正而律和审美化而对领袖、英雄形象进行神圣化的处理,也有以人为本而刻意凸显领袖、英雄那样一种平民化、日常化的人性精神的形象塑造。但不论怎样,主题性绘画中历史人物肖像的审美性,都被视作共同性的视觉要求。在特定历史人物肖像式刻画中,回避有缺陷的侧面,在凸显其性格心理及头像特征的同时尽力美化,都成为这些肖像式人物形象塑造的普遍规则。莱辛在探讨《拉奥孔》雕塑的表现表情所选择的顷刻时,就特别指出:“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浅程度如果表现在面孔上,就要通过对原形进行极丑陋的歪曲,使整个身体处在一种非常激动的姿态,因而失去原来在平静状态中所有的那些美的线条。所以古代艺术家对于这种激情或者完全避免,或者冲淡到多少还可以现出一定程度的美。”[9]可见,视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因而绘画视觉形象的直观性与凝固性,便要求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揭示要在很大程度上遵从视觉审美的规则。

同样,主题性绘画中的纵向多人物组合并不都是真实的等距排列,在极其有限的画面上以最小的面积求得排列最多的人物,都是主题性绘画延伸画面纵深感并造成众多人物场面的独特方法。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来朝》虽把圣母放置在坍塌破败的庙宇前,但众信徒朝拜的情景却形成了恢弘浩大的场面。这幅画作,众信徒的全身人物占据了画面大部,因人“众”而群“密”而致景“大”。但此作画面上的人物之数却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尤其是画面右侧那一组排着队的足足画了12个人,其中仅仅通过侧面脸庞前后叠置的人物就多达9人,而这组人物所占幅面也只有前景人物的一个空间大小,却达到了如此纵深而丰富的效果。这种前后叠加只将人的面庞的某个侧面露出来的技巧,不仅使这组人外轮廓显得整体统一,而且充分发挥了绘画平面性空间处理的优势。这种纵向叠置而将群体人物外轮廓简省性处理的方法,在一些经典作品里可谓屡见不鲜。[11]

上述多人物组合的横向排列与纵向排列,或可称为主题性绘画的构图技巧;但这种构图技巧已深刻揭示了绘画多人物戏剧性关系的呈现,是通过绘画平面这种独特的空间表达方式来获得的。画面上人物关系的戏剧性并不完全等同舞台或影视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其中许多人物在画面上都具有设立视觉坐标的作用,并以此最大限度地打开画面视野,是这种平面空间的视觉定位才最终形成了戏剧性绘画叙事的凝固性特征。

当然,可视形象的叙事与造型形象创造的平面性,也不可能将那些叙事的色彩、笔触从画布或画纸上彻底地割裂出来、独立出来;更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性叙事,不会完全像现代主义作品那样以个体经验或个人化叙事来表达对社会的人文情感或价值判断。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本文所论及的历史主题性绘画在叙事范畴、叙事角度上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历史长河的某个时期,但历史总有超越个人经验的宏大叙事。历史主题性绘画创作从根本上说就不属个人叙事,而是有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呈现所需求的一种思想、一种理想的审美表达,是某个时代精神与思想情绪对历史的再度灌注。从这个角度讲,这种历史主题性绘画是时代与民族的一种群体意识折射。

如果我们把人的个体经验叙事或审美表现作为这个时代艺术当代性的体现,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把有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呈现所需求的一种思想、一种理想的审美表述排除在艺术当代性之外。这或许也是历史主题性绘画能够穿越艺术史的一种当代性价值。

注释:

①三一律(classical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最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基拉尔底·钦提奥在1545年首先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布瓦洛定义和推导。他在《诗艺》第三章中明确提出:“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是对“三一律”最简明的概括。

(作者简介: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主编,博导。)

THE END
1.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介绍解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关注个体形象的分析与设计,涵盖化妆、发型、服装等多个方面。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如日常生活、婚礼等)进行妆容造型设计,并掌握面部及身体皮肤的分析与改善技巧。专业课程还包括色彩搭配和造型知识,使学生能够为客户打造整体优质形象。 http://nrk.55px.net/show-c6331r2hng.html
2.给力的概念数字人物造型设计设计欣赏给力的概念数字人物造型设计 Yigit Koroglu生于1980年7月14日,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Yigit三四岁的时候便开始绘画,1998-2002于Bilkent大学学习银行与金融,2002-2006年于Mimar Sinan大学学习室内设计,2008年正式成为一名数字画家。 [Page: ] [Page: ] [Page: ]...http://www.333cn.com/shejizixun/201036/43497_102331.html
3.[中国电影报道]揭秘《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概念设计[中国电影报道]揭秘《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概念设计 选集 更多 《中国电影报道》 20241007 《电影快讯》 20241007 《中国电影报道》 20241006 《电影快讯》 20241006 《中国电影报道》 20241005 《电影快讯》 20241005 《中国电影报道》 20241004 《电影快讯》 20241004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4323/eac20c55c31a425cbfbcca387cb57913/index.shtml
4.形象设计培训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分类篇PPT课件(17页)原则;第二节 人物形象设计的分类; 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分类;二、时尚人物形象设计 ;三、舞台人物形象设计 ;四、影视人物形象设计 ; 从行业现状来看,目前,国内的人物形象设计在影视人物造型、舞台?物造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等领域的发展初具规模。而在生活、职业、时尚人物形象设计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对人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414/5214204121002240.shtm
1.插画人物造型课程设计20241105.docx插画人物造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插画中人物的基本造型要素,如头部、身体、四肢的比例关系和结构特点。 2.使学生了解并运用不同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的情绪、性格和动态。 3.帮助学生了解插画人物造型的创作方法,包括草图构思、角色设定和细节完善。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277194.html
2.从线条到塑形一步一步探究人物全身绘画技法的艺术学研究三、线条与造型 随着构图确定后,便可以进入具体描绘阶段。这里面最核心的是使用恰当的手法进行线条处理。这涉及到几种不同的技巧,如轮廓勾勒、三角分割法等,以便更好地传达出人物形态。此外,对于身体各部分也需逐步加以塑形,使其看起来更加立体化,不仅如此,还应考虑光影效果,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https://www.stddjzkkll.cn/zi-xun/444450.html
3.B站大佬形体之美干货分享!轮廓体块具象b站要想在人体上有一个根本的进步,从基础体块搭建开始塑造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软件提供基础模型为了图效率去拿现成的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可能很难掌握人体的精华,因为人体的美感主要来源于大的关系。所以想提高造型能力就多从基础开始比较好。 另外一点要多去了解传统雕塑,数字雕刻只是一个新的手段,造型美学理论依...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7NDFL90516BJGJ.html
4.《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概念设计——李云中(商周人物篇)0:00/0:00 5秒 《封神三部曲》人物造型概念设计——李云中(商周人物篇) 3万次播放 超清 关联影片 封神第一部 古装/战争/奇幻/动作/伦理/家庭/励志/乌尔善/费翔 相关预告片 00:49 《封神第一部》发布片尾彩蛋 殷商太师闻仲回朝细节满满 04:53 https://m.1905.com/m/video/1633945.shtml
5.《动画角色设计》教学大纲五、人物性格特征元素 第三章 动画造型创作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方法,了解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步骤,掌握动画造型设计的表现手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动画角色设计的思维方法,了解角色创作的步骤,并能熟练绘制不同风格的角色类型。 https://ys.xxu.edu.cn/info/1579/1402.htm
6....设计与制作专业(戏剧影视人物造型)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的理论,具备较强的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能力,重点掌握戏剧与影视人物造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人物造型技术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广泛适应戏剧及其他舞台表演艺术、影视艺术、时尚艺术...https://www.bjxx.com.cn/c/2021-07-05/389529.shtml
7.直苴彝族服饰中人形舞蹈纹的造型设计应用直苴彝族服饰中人形舞蹈纹的演化情况并不容乐观,如今只有少数老年群体会在赛装节或其他重要场合选择牵手人物纹样来装饰服装,人形舞蹈纹在中青年群体服饰选择中长期缺席。因此,对人形舞蹈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应用十分有必要。笔者将从造型设计应用方面尝试一二。 https://minsu.httpcn.com/info/html/2019313/PWCQILTBPWKO.shtml
8.关于征求对《辽宁省艺术系列部分专业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艺术专业的不同类别,专业名称有: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编导)、指挥、作曲、作词、舞美设计师(含灯光、服装、人物造型设计师)、演出监督、舞台技术。各专业职称统一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对应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为体现专业属性,职称名称统一以级别加专业命名。 https://rst.ln.gov.cn/rst/yjzjjcnqk/2024052016034570994/
9.标志设计vi:什么是VI设计?vi设计是指那些辅助图形是企业标识系统中的辅助视觉元素,包括企业造型、符号图案和布局三个方面的设计。 1、企业造型设计与应用(又称企业人物或吉祥物、商业标志画): 企业造型是卡通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山水或其他非生物等,作为具体的企业的象征。 企业造型的应用: https://www.haohead.com/2022/vi_0405/24495.html
10.自考设计原理名词解释1.包装设计:是商业艺术设计,它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综合社会、经济、艺术、技术、心理诸要素,最终的设计应能达到商品信息传达与视觉审美传达之间的完美融合。(包括容器造型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 包装装潢设计) 2.概念设计:指基于对现有观念的否定与批判,体现对未来的预想和愿望,是一种开 ...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04000008_1380720.html
11.形象设计(精选5篇)形象设计;人物塑造;影视 影视人物塑造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影视人物塑造是将表演者代入剧情的重要手段,拉近表演者与剧情人物的距离关系,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可以激发表演者的表演欲望,加快表演者进入角色的速度。其次,影视人物造型是体现影视作品人物性格、人物特征、所处环境以及人物形...https://www.1mishu.com/haowen/141034.html
12.最新个人形象设计四篇(汇总)除却静态形象之外,《大圣归来》中对人物的动态造型设计也用了夸张的元素,如在孙悟空变身之际,坚硬的磐石化为了他的盔甲,背后延展开一条烈火熊熊的披风等,既用外在形象的改变表达了孙悟空法力的回归,同时也渲染了他在江流儿死后的极度愤怒之情。 二、《大圣归来》人物形象设计的符号化 在绝大多数的动画片中,都会对...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1705836/
13.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服装总设计师阳东霖:寻找古今审美沟通的可能...在做服装设计时,他有意将这种整体气质的区别进行了扩大处理,“在《杜甫》中,我用的面料是更偏粗麻质感的,符合这个人物、这个剧的气质。而在《李白》中,更多的是用纱和生丝绡。”具体到服装形制和剪裁上,《杜甫》中的宫廷舞段,是用“纸张一样的面料、庞大的造型”去表现皇权的摇摇欲坠,让华美的《丽人行》,...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a07e5926/aecd0e0afa.shtml
14.不得不说《爱情神话》服装造型色彩搭配美极了(爱情神话)影评所以,电影上映之后,影视工业网影视美术社群和本片造型指导魏湘容老师聊了聊她是如何设计人物的。这是《爱情神话》系列采访的第一期,内容超级多,文章解读了造型设计如何解读角色,也沟通了很多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对于电影,对于生活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魏湘容,作品有:《爱情神话》《最好的我们》《超时空同居》...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69220/
15.造型设计《鹫》造型上色完整流程实名认证视频教程造型设计《鹫》造型上色完整流程【实名认证】:| 课程介绍 |INTRODUCTION| 如何在360度旋转的三维环境下,设计出好看并且具有特点的角色?如何在普通题材的限制下,发挥设计能力,使得角色拥有个性?|| 这一套教程中展示了《鹫》的一个从无到有的设计以及上色的过程,在影视https://www.yiihuu.com/a_8994.html
16.现代设计史章节知识重点整理新美学风格 ,提供了一种美的视觉感受 ,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许多门类和材料的尝试经验。 (4) 新艺术对于 植物花卉图案的使用,对于线条的使用达到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度,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5) 新艺术运动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前奏,其造型的 简化和抽象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 新艺术既是对古典艺...https://www.jianshu.com/p/13d8930f6259
17.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20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231191441_217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