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基于对中国文人审美作品独有的静谧淡雅风格的喜爱,尤其是对《十竹斋笺谱》这种文雅精致的作品形式的喜爱,加之对《山海经图录》内容的兴趣,最终确定了创作的目标。通过参考历朝历代名家所画的不同版本的《山海经图录》形象和《山海经》古代原文描述(基础)加上自己的适度调整,最后参考《十竹斋笺谱》《芥子园画传》等作品形式试图创作出具有文人审美气质的山海经版本。
我会沿着以严谨的态度修证为基础的创作方式,怀着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独有文人审美意境的充分的理性自信继续创作。相信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特点的形象更适合成为《山海经图录》新时代发展的方向。希望创造出的作品能够区别于充斥在市场上的漫画式或游戏插图式的山海经作品,为喜爱《山海经》的大众与研究学者提供更合适的图像参考。
姓名:陈柏宇
出生年份:1996
指导老师:黄洋刘丽萍张烨
作品简介:木板的纹理千变万化,且永不重复,正如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它们本身的肌理之美令人感动。我开始以其固有的纹理为基础,顺势而为的进行创作。在创作到一定阶段,我开始主观地让其纹理为我所想表达的画面服务,于是便诞生了我尺幅最大的作品——诺亚方舟。创作灵感来自于圣经中的经典故事——“诺亚方舟”。在圣经中的设定是人类比动物高级,我们是“管理者”。而故事中上帝拯救了人类,人类拯救了动物。我则将两者关系颠倒过来,即动物在船上,人类在下呼救,意在表达人类对动物贪婪的需求。现在看来,人类确实在严酷的森林法则中存活下来并成为地球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物种,但是动物对人类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动物的价值被利用得十分彻底,肉体上来说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材,帮助人类劳作。精神上来说它们供人观赏把玩,为人类提供精神上的陪伴。今天,人类对宠物的需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是动物们在拯救人类。
木船上的青铜器纹样象征着权利。如今动物的生存权利已经完全被人类所把握,物种的生存与毁灭决定权并不在它们自身。人类甚至创造了许多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物种。所以对于动物们而言,人类其实就是上帝。但如此万能的上帝却也逃避不了精神上的空虚,只能向这些“被管理者”寻求慰藉。
姓名:邓明东
出身年份:1994
指导教师:黄洋刘丽萍张烨
作品简介:作品从水印版画的技法出发,运用综合手段制版、印制。通过对材料的不断组合、提炼,用更纯粹、更简洁的语言进行有力表达。视觉上的多元性更能够引人入胜,呈现出浑厚、坚实的气息,犹如大、小提琴协奏曲一般,具有强大的力量感和感染力。
姓名:刘畅
出生年份:1994
指导教师:李帆武宏
作品简介:抑郁症患者对于距离以及声音的敏感程度是异于常人的,对于“我们”来说,只是简单的心跳声,就足以“致命”这往往就是种恶性循环。距离,声音让“我们”紧张,越来越急促的心跳声则将“我们”推入深渊。所以,请“keepaway”。
姓名:赵墨约
出生年份:1995
作品简介:我将我最自然的工作环境与状态还原到场馆中,我也在以我最真实的状态和情绪来讲述我的故事。是的,一位分裂症患者的故事。
大学生活落差的冲击,成为了我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从有独立意识以来所坚持的信念开始动摇了,我开始了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但很不幸我迷失于其中,没能顺利地走出来,不断分裂的思维和愈发难以控制的身体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抑郁状态。
2018年4月3日我开始接受了心理咨询。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心理老师很自然的让我通过涂鸦和绘画来重新的认知自己。我将这些图示按三个阶段悬挂于我的桌子周围,展示了我精神世界中意象的变化历程。随着一年多的调整并通过图示变化的不断引导,我逐渐的走出了抑郁状态……
姓名:柯玮玥
指导老师:李帆武宏
作品简介:从现当代社会中对女性身体及面部的审美流行趋势出发,将最典型的几种改变身体或面部的手段外置为首饰来表现。
具体为:面部——对额头、鼻梁、下巴、的填充动作;对下颌骨、咬肌的削减动作的首饰化置换。身体——对胸部的填充动作;对身体比例的增高动作的首饰化置换。探索一种通过外部佩戴首饰来达到改变个体形象的新型美容手段。
姓名:田晏冰
作品简介:我根据和母亲的一次争吵的录音编辑了一段影像,并设计了一个播放震动装置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这段音频中,我们围绕着出国留学的话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对话。在这段语言交流中,我们讨论了关于两代人之间的信任,爱,权利与义务等问题。我根据谈话内容剪辑视频,试图分析我与母亲之间的种种关系。在看似尴尬,隐私的私人录音里,所映射的社会问题也被隐隐呈现出来。
姓名:刘雨田
出生年份:1997
作品简介:我利用光的三原色原理,使三张相同的“色觉测试图”,在不同的滤镜后显示出不同的三句话,质疑了现有的秩序是如何成立的。
姓名:黄瑞冰
指导老师:李帆、武宏
作品简介:人的性本能无法解决时,便会产生性压抑。我从食物的外在和内在来述说性欲,如形似上的香蕉和象拔蚌,含义上的桃子和西兰花,把压抑着的欲望从画中释放出来。面对情色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羞涩且避而不谈,如果把它转换成色彩便更容易接受它。
姓名:马赫
作品简介:用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创作,做给生命中最重要和最爱的人——我的姥姥。
1997年7月28日,我刚出生,那是我与姥姥的第一次见面。
2014年五一,在火车站的站台,姥姥躺在担架上,妈妈、大姨、舅舅们陪着姥姥坐火车回往北方,那是我与姥姥见的最后一面。
每当思念姥姥的时候我都有一些遗憾,回忆中也有一些矛盾,我想把一直藏在心里无法言说的话用作品呈现,在形式上我选择了立体书装置。我想我始终没有机会和姥姥说再见,我也不想说再见,永不说再见。
姓名:方浩舒
作品简介:这件作品是我对大学期间拍习清曲的一次记录。我想把桌台清唱的自然状态和仪式感表现出来。
姓名:张雨彤
作品简介:我选取自己心脏检查报告中心动过速和过缓的心电图,通过心理上的曲线和图片处理软件中的曲线对应来调整,使其附近的点能够随前后点的变化而发生牵引性关联变化,从而使熟悉的风景和标准的面孔像不断变化,形成一幅充满宿命感的光景。
姓名:逄勃
指导教师:王华祥李晓林孔亮
《木生》木板
作品简介:这是一个充斥着宗教与想象,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荒诞图景。我试图用象征的,超现实的方式解构脑海中的意象,再用纯粹的木刻语言将它们重组。在无尽黑暗的夜海中,我们的自私与高尚,成就和孤独,都如一颗颗发光的果实,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自我。
姓名:尹伊阳
《乍暖还寒》木板
作品简介:以荒原为依托,探索刀与木板之间的可能性。
姓名:周宏博
指导教师:孔亮李晓林王华祥
《隐秘的欢愉》铜版
作品简介:我与夜晚交融,成为你的影子,并清醒。
姓名:丛浚枫
《uninhibited》铜版
作品简介:自由、不羁而浪漫。
姓名:李晓华
出生年份:1992
《默示录》系列铜版
作品简介:《默示录》系列利用铜版画的复制性与传播性,以其特有的形式和主题进行当下的、个人的叙事,表达我个人对所处环境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一些值得被注意、被尊重的情感,以及对自我的警示。
姓名:林瑄暎
出生年份:1994
指导教师:李晓林孔亮王华祥
《我,你,我们》铜版
作品简介:我所看到的人类与圆形很相似。如果在图纸上持续画圆形,即便这些圆形看起来很相似,但无法成为相同的形状,而这就是我眼里的人们。像这样,“圆”也可成为“我,你,我们”。我在我所感知的社会里,努力塑造成期望被别人感知的“我”的形象,而真正的“我”被努力掩盖。你是如何生活的呢?
姓名:刘香君
出生年份:1993
指导教师:冯梦波杨宏伟
《失控的世界》铜版
作品简介:这四张铜版画其实来自我一段痛苦的情感经历
在这段经历中,被摧毁被无视被抛弃被质疑被否定被虐待被嘲笑的感觉并不容易消解
有时候会是恨
但有时候也并不十分恨
也许孤独的感觉比恨重些
这种心情在变成亡灵的时候也会出现
没准我的心底里是很在意这些感觉的
在这个情感多变,婚姻易碎的失控的世界中
曾经是我以为早已经抓在手里的幸福仿佛在一夜之间瞬间崩塌灰飞烟灭……
姓名:余飞
《小梅子与毛毛丹》影像
作品简介:小梅子与毛毛丹是好朋友,在毛毛丹看来,小梅子是一个很容易因为小事情不开心的小心眼的人,自己是很有耐心的,不断安慰他,毛毛丹并没有考虑到小梅子的心情,当小梅子拒绝了毛毛丹的安慰后,毛毛丹自己以为的那一个无私温和且有耐心的形象就崩塌了。人与人的交往就像两面镜子,互相看到的是自己。
姓名:陈昱雯
《原来是这样》装置
姓名:邵雪洁
《春日里》影像
作品简介:在刚刚开始寻找自我的大学生活中,讲述了一对年轻情侣对过去的迷惑、冲突、对未来的释怀的故事。
姓名:田弈
《下坠》数码
作品简介:此作品的初期动机是创作一组关于梦境的连环画,借由此以探更多的创作手段。视觉探索仍是此套作品的主要目的。
姓名:刘天玥
指导教师:唐承华周吉荣祝延存张战地
《等》影像
作品简介:这件作品是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回忆了我童年时的记忆与感受。小时候我常常会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我孩童时期的真实经历其实很枯燥,但是想象力却充盈了那段时光。故事讲述了一个在深夜等待母亲回家的孩子在困倦中进入梦乡,开启了奇妙的臆想。
姓名:丁浩若
指导教师:周吉荣祝彦春唐承华张战地
《山后别相逢》凸版版画
作品简介:我们以各自的的方式寻找生活的意义,那个在山后等候的,也许是某个人,也许是某件事。但到后来才发现,山丘本身,就是生活的意义,无论再翻越多少座山,结果也都差不多。不要说隔着一座山,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来说见不着就是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而我也终于得出教训,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姓名:陈景元
出生日期:1997
《箱》旧木箱,影像,综合绘画材料
作品简介:箱子是储物的工具,也是记忆宿存的场所。将老木拆解后互相拼合,使四个木箱成为连为一体的可进入空间。作品促使观众进入狭小的异于常规尺度的复杂空间,体验箱体内,私密而诗性的立体感受,结合视频影像和附着于箱体内壁的绘画,作品试图展现在与空间结合下的多重的物性与综合的视听质感,并等待着观者的“在场”。
姓名:赵康乔
指导教师:唐成华周吉荣祝延存张战地
《间》铜版
作品简介:亿万年后,人类消亡却以灵魂体游荡于世间,充当为一股自然界的能量循环存在,新的地球生物崛起,万物法则皆有他们掌控,而我们成为虚无般的存在,不被发现,只是遵循某种规则不断循环往复于各种空间之中,如同冲刷着亿万年前所犯的罪孽与恩怨情仇,我们无法挣脱规则逃离无间,只有心灵再次纯净,才能再次重回人间,也许这本身也是个大的规则。
姓名:郑骁颖
指导老师:唐承华周吉荣祝延存张战地
【Stunning&Spooky】【CreamWhite】【CreamWhite&Company】绢印数喷
作品简介:作品创作灵感分别来自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Snowwhite)与“美女与野兽(BeautyandtheBeast)”,与流行音乐的专辑封面元素相结合,运用绢印方式以表达印刷品所具有的独特美感。
姓名:周其达
指导教师:唐承华周吉荣祝延春张战地
《鼓钟NO.2》石英钟芯单片机木箱心率传感器
姓名:许若琳
指导教师:武将康剑飞
《朝露》纸本炭笔
作品简介:过去的一年里我频繁梦见少年时代认识的人,在梦里我和他们拥有更好的现在。我开始回忆那些让我感到温情的地点,回忆过去的住所、街道、校园、公园、车站。我不断地画画,想让那种熟悉和温暖永远在我身边。
姓名:顾力玮
指导教师:康剑飞武将
《模样》纸本石墨
作品简介:《模样》分为两组作品,一组为四幅架上组画,一组为书籍装帧。”模样“一词含义较广,能使观者自由的联想,勾画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模样、自己的模样、人生的模样。架上作品呈现了生活的四种不同的状态:向上涌动、向下坠落,平静并列、无序拥挤。这四种状态在我生活中不断地出现和变化,因此借以我身边的物品来表达我对于生活的态度。书籍作品是一本图鉴式的绘本,在每一页都有我对于每一个物品形式的探索,借鉴了中国特有的全形拓的图式,以素描的方法呈现出来。
姓名:钱雨珑
出生年:1997
作品简介:新时代背景下,自媒体盛行,多种社交、修图软件应时而生,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新的伦理被构建,人类本身被边缘化与异化,新的形象和语言被创造。在生活中,如果人们完全顺从景观的统治,逐渐远离一切可能的切身体验,并由此越来越难以找到个人真正喜好之物,那么这种生存状态就无可避免地造成对个体的抹杀。我将通过非常规的创作方式去碰撞出带有生理与心理个体化可能性的图像。
姓名:王可可
《我们说话的方式像蛇》凹版版画、影像
姓名:金利县
出生年:1995
《B.》水彩、木上丙烯
作品简介:我的作品是以韩国的建国神话《檀君神话》为基础创作的。檀君神话是从想要成为人的熊和老虎找到上帝许愿开始的。只有经过上帝百日考验的熊才会变成人。作品中“熊”这一素材象征了等待与忍耐。一切事物始于自然归于自然。作品中以熊和自然为主题,作品中熊这一素材象征了等待与忍耐。通过熊展现了现实中人类应该具备却很难具备的品德,使人们通过作品能更轻易地了解现实中苦恼的难题,打造休息与思想的空间。虽然人们远离自然,但是他们也想摆脱沉闷的城市再次回归自然休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一、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