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设计(精选12篇)

⑴本课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路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进行想象,也可以从他们的嗜好入手。如:喜欢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等入手。这需要教师对学生非常了解。

2.教学内容与目标

⑴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应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⑶隐性内容与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4.学习材料

水彩笔、油画棒、16开彩纸、16开白纸、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教学意图

一、认识大小

二、启发想象

三、表现技巧

四、造型表现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

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

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请画在这张纸上。

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

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

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3.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我可以让这些树显得更高大!

在树杆上贴一个很小的人。

4.你们猜猜什么地方会有很多这么大的树?

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他是谁?

5.今天我们就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游览一下吧!

1.我们来到大人国和小人国时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我们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2.我们每个人到了大人国和小人国都会遇到不同的事,十节课也说不完,谁没有机会说都会失望,这样好了我们先把自己遇到的故事在小组中讲一讲吧。

3.巡视小组,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准备代表发言。(注意选择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地点的故事。)

4.选代表发言并适时给以肯积极举手表示。

举手

用线画一棵简单的树。

一名学生画更大的树。

比它大!

比一比高矮

比一比谁占的地方大。

感受大小的反差。

大人国的树。

小人国的使者、探险家......

积极举手。

一名学生发言。

四人一组。

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

选一幅最喜欢的作品讲给身边的同学听。

举出各种处理方法。

(画出大人的一小部分局部,上面有很多做活动的小人……)

单色彩笔

演示纸

范画

美术书

彩笔

彩纸

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

了解学生对表现大小认识角度。

指导学生认识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

渗透表现大小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

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材、构思、确定表现角度。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①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树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高矮的相互对比性知识。

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路,展开大胆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故事内容。

③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对比关系,丰富表现角度,打破画面的单一性。

三、教学评价:

1.评价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是适当的自评。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性评价,对特别精彩、独到的见解要给予特别的表扬、鼓励。

2.评价点

①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

②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

③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④在交流与绘画过程中是否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大人国与小人国

1.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节融欣赏、表演、创作、表现为一体,探索美术学科与音乐、语文、德育等学科相结合。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魔幻的颜色》、《万花筒》两课,让学生对颜色的性能和对称的图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的一节创作课。为以后《今天我值日》、《巧巧手》、《梦幻中的城堡》、《我设计的自行车》等创作画打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绘画创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a.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b.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2.显性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3.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四、教学分析:

1.观看动画片或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绘画游戏知道“大”或“小”对比。

3.示范制作方法。

4.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绘画游戏导入,认识“大”“小”——印象深刻

黑板做半部学生绘画场地“谁会用线条画一片叶子?”“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片巨大的叶子?”“请画到黑板上。”选一名学生在黑板前操作。“谁能在旁边画一片更大的?比刚才的大?”你们怎么看出第二片叶子更大?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更小。我可以让这片叶子显得更大!在树杆上贴一个很小的人。你们猜猜什么地方会有很多这么大的树?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他是谁?今天我们就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游历一下吧!让学生画和比较出叶子的“大”“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活跃点。接着揭示今天学习的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从绘画游戏点题,都是学生在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2.动画欣赏,身临其境感受或大或小的魅力

播放动画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听感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绘画愿望。

3.角色扮演,“我的奇遇记”

孩子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假设画面的主角是你自己,你希望来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到那里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想让学生捋顺一下头绪,自己创作一个童话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听!

4.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爱表现自己,但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画面。而本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并能够运用对比的绘画方法,表现“大人国与小人国”。

2、过程与方法: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我利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动画片《格列佛游记》《白雪公主》等视频片段来导入新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中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共同特点(动画片中人物大与小的鲜明对比)由此引出新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动画视频将学生的思绪引领到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与小的对比,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首先,我找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片树叶,问同学们这片树叶大还是小,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小”,有的会说“大”我提出质疑,“到底大还是小呢?”并找两名同学画出一个更大的和再小一些的。再问同学们,这样学生会很轻松说出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从绘画游戏中学生直观的理解大于小是通过相互对比得出来的。

【本环节设计既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激趣探究,想象创作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变大或变小,你和它来到了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找学生讲一讲)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看到同龄人的作品,谁能说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用哪种对比方法来表现你的画?

(三)分层作业,创作表现

学生自编一个去大人国或小人国旅行的故事,用对比的方法画下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画题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注意:构图要饱满,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分层设标和分层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都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四)赏画评画,课后拓展

本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评出孩子们喜欢的画面和故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课后用泥塑等形式,把生活中的东西放大或缩小。

【设计意图:鼓励式的小结,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延续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更大的欲望。】

八、板书设计:大人国与小人国

对比

大小

下面是学生绘画展示区

板书内容图文并茂的体现了本课的精髓,并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教学重点是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会出来的。

教学难点是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情节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组富有想象的情境,学生兴趣昂然。然后通过具体的电脑制作的大小对比图片来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以一个“奇”字来展开,用语言来渲染,使学生进入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通过小组之间愉快地合作学生有了很多奇特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当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理性地提醒学生不仅要会想,更要会把自己的想法表现给大家看,绘画时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完整性,主题要突出,用自己的巧手来描绘一个心中神奇而有趣的幻想世界。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在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富有幻想趣味的“大人国”或小人国。在第一个班我给学生讲述《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想象编制、交流自己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幻旅行的故事,丰富学生的幻想世界。但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小的人物时过小。于是我引导他们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大小转化,并给孩子再次示范,画面中可以有物体与人的对比,也可以用大人国人物的局部与小人国对比,小人国的人物要画清楚,不能太小,动作多样,有故事性。

孩子们幻想的'故事无论多么生动有趣,都要转化成视觉的画面呈现。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把讲故事改为电影节选欣赏导入,这样的视觉刺激更加直观,学生一下就抓住了大与小的对比。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能给孩子产生共鸣,同时让孩子减轻创作压力,降低创作难度。丰富的优秀作品欣赏和有针对性的教师示范,孩子们的作品效果更好了些。

这节课我主要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给同学创设了富有想象的情境,同学兴趣昂然。然后通过实物直观的比较让同学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起同学们强烈的表示欲望。在这节课中我做到了让同学们遵循渐进的学习,一步一步深入,把重难点处置得都很细致,学生学得有兴趣、有热情,既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特别是在小组讨论这一块,我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大胆想象;然后再次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激发创作欲望;最后教师示范,使同学们掌握作画的基本步骤,把自身的奇思妙想表现在自身的作品上。

为了达到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欲望的目的,在制作课件时,我搜集了很多有趣的图片,课上下来,感觉还是不错,因为孩子们学得开心投入,绘画的内容题材多样,表现孩子们的童心、童趣。课前导入我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学生熟知并喜欢的童话故事图片导入,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然后通过绘画游戏“谁画的树叶大”,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在课件播放时,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

我以动画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里的精彩片段展开,用语言引导渲染,将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世界。然后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故事中的一员,你和同伴之间,或其他昆虫植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通过小组之间愉快地讨论,学生产生了很多奇特的想法,培养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当时他们的情绪高涨,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用一组更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组图片有趣的地方就是把我们平时见到的大的事物变小,小的东西变得更大,从而展现了一个有情趣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和小的强烈对比,为下一步的作画奠定基础。为了让学生巩固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了一棵树和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并希望孩子们能帮我想办法让小女孩变成巨人。

我愿把每节课都当作不断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也许,完美难以企及,但在努力与寻找中,也会收获一路的别样风光……

⑴本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大人国与小人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人国与小人国》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显性内容与目标

二、教学设计:j}Sbk,i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教学意图

四、造型表现

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

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巡视小组,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小人国的使者、探险家

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a。

范画,y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树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高矮的相互对比性知识。

③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对比关系,丰富表现角度,打破画面的单一性

.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札记:

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札记:

我找到了《格列维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

一、教材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2、接着我在大片树叶上贴一个小人女孩,问同学们她是谁呀?他来自哪里?班级学生的照片出现在我的中,并将他变得很大,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时我在将这位学生变小并放在另一名学生手中,这时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活跃点。接着我引导学生设想在魔法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大胆想象。

1、画人与景的'对比(C层)

2、画人与动物的对比(B层)

3、画人与人的对比(B、A层)

4、可以把多种对比运用到一幅画中。(A层学生)

1、指导思想

(1)本课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在让同学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示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出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发明能力、表示能力。

(3)在教学中启发同学思路时可以引导同学从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进行想象,也可以从他们的嗜好入手。如:喜欢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等入手。这需要教师对同学非常了解。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让同学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和相对性。

应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示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示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示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示出有情趣的内容。

4、学习资料

水彩笔、油画棒

一、导入:

1、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看过)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孙悟空)为什么?

2、可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到了如来佛的手中,却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的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

3、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述的“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里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二、新授:

1、认识大小要相互比较。

(1)[投影-大飞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2)[投影-小飞机]那这架飞机跟刚才的那架比,有什么不同?(小的很多)这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

(3)原来,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干显示出来的。

2、交流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方,跟蚂蚁比,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跟长颈鹿比,我们又成了小个子。

(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

3、交流讨论大与小的想像。

(1)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去玩一玩呢?

(4)同学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那你能不能把你想像中的情景画下来呢?

三、活动:

1、讲解画面要求。

要想表示出你是在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一定要把大小对比画的清清楚楚。假如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身画的(小),相反,假如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身画的(大)。当然,色彩也要丰富一些。

2、同学创作。

四、展示:

1、看来同学们在大人国或者小人国的经历已经画好了,相信你的奇遇记一定很吸引人。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作品?

2、这几位同学介绍的都很好,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小组内互相介绍自身的作品。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入了想像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课后大家多读一读有关的课外书,说不定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自由游戏中体验快乐。2、培养幼儿听信号变速行走的能力。活动准备:1、在场地的四角放四张凳子,凳子上分别插上柳条、桃花、迎春花和小草。2、幼儿分别戴小鸟、蝴蝶、小鸡、小兔的头饰。...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我的童年》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通过“语文与生活”中精彩片段的阅读,品味不同人物的笑,积累有关笑的词语,掌握其用法,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练习写钢笔字,掌握钢笔字的章法与行款格式。积累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丰富语汇。...

活动目标:1﹑锻炼手脚协调能力﹑反应的灵敏度,练习蹲﹑跑等动作。2﹑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3﹑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称,了解五官的'位置。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简单的动态。2、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构思画面,表现节日喜庆场面,发展幼儿绘画表现能力。3、引导幼儿大胆选用色彩,渲染节日气氛。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THE END
1.1,树的结构解析及各种树的画法1,树的结构解析及各种树的画法黄绶青国画工作室 湖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所属专栏 国画,山水画基础入门课程 共18集 上一集 2,组树的组合画法及上色方法女孩为了复仇,亲手杀掉所有欺负过她的人,惊悚片 憨憨哥说电影 296跟贴 打开APP 美国是不是衰落了,请看看这一组数字 黑猫史记 1511跟贴 打开...https://m.163.com/v/video/VD7I83DL5.html
2.直杆大树造型制作,稍微拿一下弯度,枝条做到层次分明有立体感00:00/00:00 直杆大树造型制作,稍微拿一下弯度,枝条做到层次分明、有立体感 星星沙场2021.02.06 00:00 分享到https://www.sohu.com/a/449064467_100114192
3.教学案例十四:精心准备科学设计保证线上教学质量这学期讲授《机械制图》、《Inventor三维造型设计》、《Inventor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三门课程,利用智慧树强大的教学平台创建了三门网上课程,上传高清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方便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高清教学视频知识点集中,重点突出,时间紧凑,比较长时间的课堂回放,更能方便学生观看学习。每次课后用智慧树课程...https://jw.qut.edu.cn/info/1004/1868.htm
1.美术课《树叶贴画》教案设计(通用15篇)教学准备 学具: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https://www.cnfla.com/jiaoan/932025.html
2.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同学的发明精神。 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1780544.html
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教学难点: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他的哪些部分吸引了你。 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的重要。 (二)新课讲授 1、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 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部分进行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https://www.360doc.cn/article/4977308_862665602.html
4.中班秋天教案带反思(通用22篇)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美术欣赏活动设计选材于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作画的创始人蒙德里安的作品,他的作品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与理解。在设计本活动时,我重点引导幼儿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关注、启发幼儿感受蒙德里安画作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同时能用自己的思想来设计...https://m.jy135.com/ziyuan/jiaoan/1052952.html
5.小班美术教案:画大树(通用15篇)设计思路: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大树妈妈”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https://www.unjs.com/jiaoan/meishu/20230205175714_6380854.html
6.中班树的教案(通用17篇)4、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你像我,我像你,这就是我们家的家庭树,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教学反思: 今年兼任品社学科教学,心中还是挺没谱的。出去听过两次课,发现品社课是一个多元化、生活化的学科,一节课老师需要准备大量的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录音等,同时还要将这些素材巧妙串联成一个个...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2403418.html
7.最新中班音乐大树妈妈教案(优质10篇)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多媒体教学光盘。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 教师演示多媒体。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3194001/
8.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0篇)《有趣的数字》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征, 对数字进行变形, 并用绘画表现方法表现数字的特点, 使数字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篇4: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kbb0g2.html
9.线的表现力教学反思(精选17篇)篇6: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从题目上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https://www.hrrsj.com/jiaoxuexinde/fansi/678073.html
10.幼儿园教案左和右13篇活动设计背景 近期本班幼儿对方向的变化特别感兴趣,喜欢说一些方位词等做一些相关的小动作,所以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幼儿能按要求判断物体的左右。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604278.html
11.毕业音乐会总结11篇(全文)三、音乐会造型设计 本场音乐会,设计了四个节点作为换装造型的空当。提起服装造型,一定是需要根据自己的音乐会曲目风格及表达形式来定制的。当然,就是围绕主题来设想开场、中部、结尾三大部分的服装设计。 以古曲作为整场音乐会的开头序曲,服装的风格也便定在了古典风格上,第一篇章中有“春”,有“觅”,有“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b90sm7m.html
12.《大树的故事》美术教学设计《大树的故事》美术教学设计 汉滨区鼓楼小学 章瑜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册第15课 课题:《大树的故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并在作业中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引导...http://i.yanxiu.com/user/train/personal/viewHomework.tc?projectid=2591&hwid=13864356
13.造型设计《鹫》造型上色完整流程实名认证视频教程造型设计《鹫》造型上色完整流程【实名认证】:| 课程介绍 |INTRODUCTION| 如何在360度旋转的三维环境下,设计出好看并且具有特点的角色?如何在普通题材的限制下,发挥设计能力,使得角色拥有个性?|| 这一套教程中展示了《鹫》的一个从无到有的设计以及上色的过程,在影视https://www.yiihuu.com/a_8994.html
14.音乐教案通用模板(格式20篇)在幼儿掌握音乐之后,请幼儿区分什么时候是蝴蝶飞的,什么是摆造型的,幼儿在边表演边倾听时只会跟着老师表演,于是我让幼儿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安静的听,幼儿听,老师讲,然后再来表演,果然,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比以前好多了,知道什么是是飞,什么时候是摆造型。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068.html
15.社会课程:车的停靠家的港湾(如东县掘港镇新苗幼儿园许银华李...究竟设计什么样的停车位可以解决绿化与停车位共存的难题呢?我们参观了国美空中停车场,这样的停车就能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节约资源了。我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在阅览室找来关于停车位的书籍,书里所看到的先进停车位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太酷了吧!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吧,看我们设计的各式各样停车场,有没有...https://fzzx.rdedu.net/Item/3760.aspx
16.《大树》小班美术课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树》小班美术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树》小班美术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手掌印画反应树的特征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01212200233_62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