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木兰朝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3、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4、历史上共有过四个“木兰”,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2]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8-07-31(5)
关键词动画设计能力培训教学目标
0引言
由于政府对动漫技术产业的加大协助,在各职业教育学院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职院依据如今社会的需求、区域特色及就业门槛,都开办一些新兴的专业,如市场营销、服装设计、数控、财务会计等专业。而动漫设计专业也在这股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为我国企业培养了众多具有实操作与设计的职业人才,为社会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根据动漫专业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动漫专业素描课的后续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动画、原画和场景,开设相对应的课程主要有动画技法、动作设计、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线条表现能力、形体的塑造能力、透视的理解能力和动态的把握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素描课程培养目标要紧紧围绕专业需求展开.才能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服务。
动漫融入中国元素,如美国最早把中国人物元素美式化的迪斯尼版《花木兰》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属于美国好莱坞梦工厂98年动画片大作,此动画片主要取材于我国的文化动画片定制,《花木兰》的片名我们即可体现出有着浓浓的中国味儿:美国人采用中国的特色、元素以及颂扬女性坚强的品质打进了我国市场。动画影片全球热映的同时,让充满意蕴的中国元素及文化走向世界。视觉背景设计,背景呈现的风格多数浓郁着中国水墨画风格,虚实结合,另外有着几分诗意特质。
2改革人才培养途径
其一创新方面,一个成功的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我们触手可及的尽是史努比狗、米奇老鼠、kitty猫、猫捉老鼠等经典卡通形象,而部分国产动漫作品可看性依旧不强,造型方面的吸引力不佳,难与国外动漫产品相抗衡,因此这也是导致国产动漫产品玩具在国内市场上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其二设计方面,动漫业发展至今,已由当初单一的动画片延伸到如今的网络媒体、电子产品、漫画、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诸多方面。如何开发产品潜能、完善产品功能、拓宽产品系列、迎合消费者心理等,都将是设计者要考虑的方面,也是动漫教育的重要任务。
其三技术方面,计算机技术作为动画片、游戏软件开发、影视特技的后台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而这方面的人才支持在我国目前仍然较弱,将会足动漫教育的一个培养方向。
其四经营方面,营销人员应懂得生产何种产品、市场需求和筹措资金的渠道,掌握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技巧。而我国传统动画制作单位多由众多艺术家与生产者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他们能设计、生产,但与市场营销脱节;而一些加工单位也基本上是依赖型企业,这是整个动漫产业链中局部、被动和容易被取代的环节,也无营销可言。因此,运营人才是中国动漫产业的急需。
3中国动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3.1角色设计应赋予鲜明的个性
中国动画里的主角向来是孙悟空、哪吒、葫芦娃一类的人物,他们必须是勇敢的、正义的,不能像多啦A梦一样怕老鼠,不能像《功夫熊猫》里的熊猫一样有好吃、笨拙的毛病,它们都是神人,都是样板戏里的英雄,因而也就失去了个性,它不像多拉A梦、皮卡丘那样让人觉得是个活物,有亲切感。
3.2原刨是动漫产品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是动画加工大国,日本动画片70%都是在中国做的,像《圣斗士》、《浪客剑心》、《鹰卡少女樱》、《棋魂》、《犬夜叉》这些风靡世界的动画都是在中国制作的。我们并不缺制作人才,但是我们缺少的是创作人才。
3.3民族文化的虚无感造成文化产品的弱化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困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动漫提供创意。找准传统文化与动漫的契合点,与世界的契合点,发掘其中的时代特征,成为民旅元素动漫化的关键.在动漫作品中融入新的话题、新的思维,成为动漫创意的源头。
3.4态度决定切,细节决定成败
当前我国的大片制作一般至多两年,也本着宣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拿来现成的名著或曾经比较有影响力的剧本进行翻拍。原来的主题思想照搬照抄,无需进行思想的创新和文化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是让事件换个朝代、换个地方发生,再换一批演员,一部国产“大片”由此诞生:与好莱坞制作大片所花费的功夫与精力相比,这些“大片”似乎草率了很多。
3.5动漫作品国际接轨
好莱坞的作品索材是源于各国文化的。迪斯尼出品的《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改编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则是改编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内涵的处理上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表层展现的是中国功夫和异域风情,其包含着“勇气与责任”的励忐主题,熊猫阿宝的成长,可以见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年身上,这种情感和追求具有普世价值,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可以说.影片中所表达的文化几乎都被这样处理得“与世界接轨”。这样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文化我们没有让世界知道,而美国人却将其一部分发掘出来了。
4结束语
动漫不仅是一种供娱乐消遣的节目,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动漫设计专业改革课程,确定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势必可以为中国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把中国动漫推向国际化,把中国文化通过动漫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济南的刘小飞中专毕业后,死活不肯听从家人的安排去上班,偏要凭着爱好去学婚纱美容化妆。可没过多久,她又发现只化些生活妆或者新娘妆太单调。一天,她在网上得知北京电影学院有一个化妆与影视化妆造型班,专教影视剧里那些刀伤等奇特的特殊效果妆。不安分的她决定去北京充电。父母极力反对,说:“学了有啥用?以后也没什么目标!”可执拗的她还是孤身奔到了北京。她相信,学了肯定能有用武之地。
刘小飞心动了:在剧组里做个小跟班,工作辛苦受气,还不如自己也做这种古装摄影生意呢!可得知对方的加盟费要4.8万元,刘小飞没有马上答应。她又特地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了一年摄影。
2005年4月,一直在北京漂着的刘小飞匆匆回家。本以为孩子想通了、安分了,可谁知她这回又“折腾”开了。“要开古装摄影店?咱济南有多少婚纱摄影店都赔着呢,你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嘛!投了这么多钱,一旦亏了怎么办?净胡闹!”父母极力反对。可刘小飞想:目前国内的摄影行业,主流是以西式的婚纱摄影和现代艺术照,只有古装苑是以影视民族古装造型为主,它能让顾客能亲身感受独特的中国古代各类女性的柔美、含蓄、高贵。东方古典美和古代仕女美的形象在中国女性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摄影正好让人们重温东方古典美,市场前景可观。现在济南的消费水平不低,古装摄影又迎合了年轻人爱美的特性,再加上自己把爱好当作事业去做,一定大有前途。抱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态度,刘小飞东拼西凑了一些钱,交了加盟费。
她一边参加北京总店的培训,一边周末跑回去看看店面装修情况。培训完毕后,她的古装摄影店也正好装修完毕。刘小飞沿用了总店的招牌,称之为“古装苑”。总店建议将店面设计成稳重的黑胡桃色,但刘小飞却装成了自己喜欢的活泼喜庆的中国红。
古装照毕竟是个新鲜事儿,大家的认知需要过程,这一点刘小飞还是比较自信的。可道理是这么回事儿,生意总这么赔下去,总不是办法啊。刘小飞又琢磨着怎么刺激大家的消费。
开业后的第二个月正好赶上学生放暑假。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于是,她针对学生推出了一系列特价古装照。这一招确实管用,得知这地方采用影视化妆和商业化妆相结合的手法,能把自己装扮成各朝代人物及历史名人,甚至能塑造成心目中的古代“四大美女”、太平公主、李清照、花木兰、红楼梦中的金陵12钗,以及清代的小燕子、近代五四时期的女性等电影电视中各类古装人物,一些女孩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价格是按照衣服数量计算的,拍的衣服越多价格就越高。因此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消费额,从200元一直到几千块钱的都可以。店内有古装仕女、古装情侣、古装儿童等系列可供选择。
活动开展以后,来拍照的学生很多,笑着说:“价格合适,而且也想穿上古装感受一下电视剧里古典美女的那种感觉,挺棒的。”每个月开始有了些盈余。刘小飞一直悬着的心这才稍稍安定了些。后来,有些外国游客路过,看到电视中才能见到的中国古装都很欣喜,纷纷进店拍照。古装苑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勤修历史文化使古装摄影魅力四射
为了使古装苑能吸引更过客人,刘小飞每年都要从总部进购一批新式古装,包括从秦汉时期到清末民初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宫中、民间服饰。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袖翩翩的衫子;中晚唐时期更加明显的大袖衫裙、长裙、披帛、唐代贵族妇女穿着的透明纱衣;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垂地长袍……
此外,不了解一个朝代的人文历史及生活特征,是无法做出符合历史要求的造型的。由于古装妆面造型很有讲究,不同朝代不同身份也有不同的发型及头饰。为了让顾客百分百满意,刘小飞不断补充这些知识,如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此: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所谓“花钿”是两眉之间的装饰。据说在南北朝时,一日,寿阳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额上,染成颜色,拂之不去。宫女见之奇异,乃争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钿除了用颜色染绘之外,还有用金属制造的。至于面靥,是因为有个贵妇,面颊上有块斑痕,特点此作为掩饰,众人觉其妍丽,便竟而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掌握了知识后,她便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经营中,不断提高自己和店员的化妆技术。顾客装扮拍摄成的“西施浣纱”、“贵妃醉酒”、“黛玉葬花”等形象惟妙惟肖,顾客看后都拍手称奇。
【关键词】电视剧;服装设计;性格
在古装电视剧中不仅要有古代服饰的元素,同时在结合现代大众审美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使古装剧服装兼具古典美和现代美。根据不同电视剧题材,对人物服装的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忠于历史事实的电视剧在人物服装设计时要尽量符合历史史实,在一些以历史为背景的新故事,魔幻、神话故事等就有宽阔的创作空间,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在服装上进行大胆的创新。
一、人物服装设计在古装电视剧中的作用
二、古装剧中服装设计的不同类型
[1]杨剑平,孙玉琦.写意与写实一一以影视剧中黛玉的服饰设计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01).
关键词:古代艺术;女性绘画;时代特点
中国古代悠久的绘画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其中,不乏有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出现。魏晋以前的卷轴仕女画今已无存,我们所能见到的迄今最早的“仕女画”是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在这幅帛画中,出现了以为战国时期的女贵族。她虽然身材窈窕、衣着华丽,面部表情却显得十分肃穆。再参看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所绘女墓主的形象,她年纪稍大,体态肥硕,虽然在外形上与《人物龙凤帛画》中的女人大不相同,但也是一幅尊贵冷峻的样子。为何这两幅帛画中的女人都显得如此庄重严肃?因为魏晋以前,中国绘画尚未进入自觉状态,这类帛画的创作多是带有明显巫术礼仪性质的。它们被应用在丧葬仪式过程中,起着某种神秘的作用,比如是引魂升天,或是作为死者的符号代码等。这样庄重严肃的用途决定了这类帛画中女性形象程式化的肃穆。
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这种美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而备受瞩目,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继唐代之后的五代是个政权交替频繁的时代,画家们在仕女画的创作上,即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所变革。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笔下的女伎与唐代的仕女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歌伎丰腴的肌肤因缺少唐代宫女臃懒的体态,而更具健康之美。阮郜《阆苑女仙图》中仙女们修长的身材更是越出了唐代仕女丰满肥胖的造型程式,一改唐代即使画仙女,也始注重表现女性身段线条的曲线美及娇媚之姿。
元代作为蒙古贵族统治时期,特殊的社会现状和民族冲突,令画家们避居山野,倾心于抒发隐居情怀的山水画创作,由此而导致元代仕女画呈衰退之势。画家们在题材的选取上,没有继承宋代积极地表现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样处境下诸多女子的传统,而是,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寻找表现题材,人物造型上则继承了盛唐人物“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遗风,如周朗所绘《杜秋图》中的杜秋,她与周《挥扇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相仿,既圆形脸丹凤眼,高鼻梁,嘴唇小而丰满,面部没有过多的表情。躯体丰腴肥胖并着以直筒形长裙,遮掩住了女性腰身的曲线美。
明代是封建社会的政权稳定时期,仕女画在文人画家的积极参与下获得极大的发展。在题材上,除肖像外,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则成为画家们最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人物的造型由宋代的具象写实逐渐趋于带有一定唯美主义色彩的写意。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尤其,他们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贴体紧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明代作为仕女画的艺术成熟阶段,这时期,不仅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仕女画家和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而且在表现技法上亦丰富多彩,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吴伟的《武陵春图》代表了明前期白描仕女画的最高水平。武陵春以细匀的淡墨线绘成,画面清雅、秀润,更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的纤弱文静之气。
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代表了淡彩仕女画的最高境界。人物以朱砂白粉为主调的浅彩设色,表现出女神温柔娟秀的美感。仇英的仕女画有“周复起,亦未能过”之评。其《贵妃晓妆图》,充分地展示了他工笔重彩仕女画的深厚功底。图中所塑造的杨贵妃及宫女虽然是唐代宫苑仕女,但实际上她们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美女的形象。她们修颈、削肩、柳腰与周笔下曲眉丰颊、短颈宽胸的宫女有着全然不同的审美意趣。
清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仕女画发展至此,被抬高到居山水、花鸟诸表现题材之上的至尊地位,正如,清代高崇瑞《松下清斋集》所言“天下名山胜水,奇花异鸟,惟美人一身可兼之,虽使荆、关泼墨,崔、艾挥毫,不若士女之集大成也。”这时期的仕女画在创作上日益脱离生活,成为一种概念化,程式化的表现题材,画作中的女子无论是贤妇、贵妇、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皆拥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体貌,长脸、细目、樱唇的容颜,“风露清愁”、暗然神伤的小家碧玉般韵致等。因为,不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文人画家改琦、费丹旭等,均以表现女性“倚风娇无力”的仪态为他们的审美追求。这种程式化“病态美人”状,直至海派画家任颐等人的出现,才有所改观。画家们热衷于女性形象的创作并不表明对她们人格的尊重,女性只不过是被用来展示的艺术观赏品而已。因此,女性题材画在清代画坛中的地位的提高,折射出来的却是女性社会形象的日益低落。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观照她们能使我们窥见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不断出新的话题。我相信通过从各个角度不断的深入、不断扩展的研究,我们对这一领域还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古代的仕女,终将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向我们讲述有关她的更多故事。
[1]廖雯.绿肥红瘦―古代艺术中女性形象和闺阁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