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学毕业的蒋优入职后为企业客户介绍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办公价值。(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管理师黄祖胜(右)在收集分析客户的线下仓储实时数据,以帮助客户设定优化线上流程。(受访者供图)
3月18日,人社部发布第四批新职业。至此,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发布56个新职业。此外,还有大批未进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的新职业已经破土而出或逐步成熟。新职业的魅力何在?真实的就业状态到底如何?职业发展空间和前景怎样?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选取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一探究竟。
又一批新职业出炉了!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3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等第四批18个新职业。至此,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经发布了4批共56个新职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新就业形态,外卖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连锁经营管理师等新职业从业者不断涌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186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新职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不可忽视。
新职业的魅力何在?真实的就业状态到底如何?记者近日对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进行采访,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自2019年被纳入新职业以来,我国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在不到两年间已超过200万人。这些从业者有怎样的感受?职业发展空间和前景如何?背后又折射出新职业涌动的哪些创新活力?
新身份背后需求巨大
2019年对于黄祖胜的职业生涯而言有特别的意义。当年4月,人社部发布13个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被纳入其中。如今,借助一款名为“钉钉”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他已经成功帮助数十家企业搭建起组织架构、人事结构和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行政管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数字化管理师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黄祖胜告诉记者,义乌遍布各类中小企业,但过去很多企业就像绿皮火车,全靠老板一人带,存在公司运作数据把控能力低、沟通成本高、仓储管理混乱、岗位职责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普遍有数字化管理的需求。
“就拿我最近接手的几个项目来说,一家企业希望将现有产能提高3%,还有一家想摆脱高薪招不到人的困境。数字化管理师要做的就是将复杂事情简单化,为企业提供清晰化管理的最优解决方案。”黄祖胜介绍,在承接项目时通常会承诺,30天左右完成整改方案,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建立组织架构;调整目标计划方案,分解成有效的工作进度表;通过高层会议分离工作,完成管理工作统筹。
数字化管理是显性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数字产业化进程。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管理从业人员构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支生力军,但仍存在近千万潜在就业缺口。
与此同时,数字化管理师的出现也成为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人社部2019年发布的《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87%的数字化管理师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至3倍,按照每10∶1的比例配备数字化管理师人才的企业,比没有配备数字化管理师的企业工作效率高出35%至5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随着数字化技术向各行业快速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数字化管理师、在线学习服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从目前发展看,这类新职业市场空间大,从业人员市场需求量大,能够给从业者带来较好的薪酬待遇与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甚至催生了不少年薪百万的从业者”。
就业生态正在改变
新职业的出现,带来的不只是某一个职业,更在无形中改变了整个生态圈。新职业的“新”,不仅在于新的职业内涵,也体现在新的就业形式、雇佣关系等方面。数字化管理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组织,优化人才配置,让生产制造流程更加现代化、员工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2020年,疫情让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但也有不少企业抓住了疫情背后蕴藏的机会。疫情期间线上智能化设计订单量飞速增长,这对于洛客设计平台而言正是发展机遇。
佩戴自己设计的敦煌丝巾,穿着带有独特印记的T恤,定制符合自己收听喜好的音箱……借助数字化管理思路,洛客设计推出“群体创造”理念。通过在线协作、多角色协同,用户可以与设计师一起参与产品创作的全过程,并贡献创意。
李佳莹是一名来自吉林长春的设计师。2019年底李佳莹进入洛客设计平台,成了一名线上设计师。在这里,她可以从线上接手设计项目,通过与平台分成的方式赚取酬劳。李佳莹最大的感受是,工作方式更灵活了,不用守在“格子间”。此外,互联网平台带给她的项目类别更宽泛,客户也遍布全国各地。
“洛客设计自身的发展经历,就是一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洛客设计平台联合创始人、水母智能首席运营官周志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客设计刚启动时仅有几十位设计师,通过线上数字化平台发展,目前已有47000余名专业设计师,涵盖各类艺术设计领域。设计师在云端就能响应企业和机构多场景下的设计需求,从包装、品牌到物料设计,都能通过轻量化方式实现。
周志鹏介绍,平台按照个人从业年限、获奖经历等,将设计师分为7个级别,并定期组织设计师培训。1级基本是刚毕业的设计师,两年后升为2级就可以接单价更高的项目,一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数字化不仅为就业者提供新思路,也改变了区域性就业格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只要具备基础网络设施的地方,就可以开展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业务,这让新职业对地域、交通等因素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量就业机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向中小城市下沉。
新职业焦虑如何破解
眼下,新职业人才成为“香饽饽”,很多人对新职业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新职业来了,你焦虑吗”?
焦虑是难免的,而解决焦虑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环境。如今国内互联网行业出现这样一种景象,互联网白领们忙“充电”,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20年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96%以上的职场人士希望学习新职业;其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掌握新技能、为未来做准备等成为职场人士学习新职业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企业组织希望通过新职业培训,提升员工成长空间,给企业注入新动力。
作为数字化管理师行业里的资深“前辈”,黄祖胜也坦言,自己仍处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黄祖胜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参与各种项目,尽快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梳理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劳动者期望并需要更有针对性、可以随时参照学习的职业培训平台,以适应其工作环境,并满足其工作角色和职能的特定需求。”对此,张成刚认为,随着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越来越多劳动者愿意选择灵活就业,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迫切需要职业规划。数字时代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会更加微型化、碎片化、定制化、趣味化。
针对新职业从业者的需求,政府部门和市场也在积极探索。今年春节前,2021年首期高校数字化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在湖南开班,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唐纤报名参加。培训为期10天,像唐纤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人社部门给予每人1320元的补贴,相当于培训“全程免费”。
“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希望加大高校毕业生新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对纳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的新职业培训按标准予以补贴且不设上限,让更多大学生拥有‘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求职优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社局局长罗纳新说。
社会认知度亟待提升
新职业目前展现了巨大的就业扩容能力,但就业增长空间会不会有“天花板”?专家认为,新职业的出现并非短期现象,也不是职业内容的简单更新,其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前沿方向,更是技术进步、组织与商业模式变革以及需求升级带来的长期趋势。
在张成刚看来,人社部目前公布的新职业种类,仅仅是近年来出现的各类新职业中的一小部分,大批未进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的新职业已经破土而出或逐步成熟。
“可以预想,随着企业构建数字化办公环境的需要,其发展过程会需要招聘更多数字化管理师,来保障其内部数据的完整流转,届时数字化管理师将可能成为企业的标配。未来可能从数字化管理师分化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师’‘数字化行政管理师’等职业。”在黄祖胜看来,今天的新职业在未来可能细化出更多的“新新职业”。
然而当前,新职业的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还未被市场完全认知。尽管很多新职业已经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从业人员规模,但相对于其市场空间仍然偏少,许多新职业仍然亟需大量人才进入。“我有一个困惑是,虽然很多企业有数字化转型需求,但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数字化管理办公软件能对公司带来多大的帮助。甚至有的大型招聘网站还搜不到数字化管理师这样的岗位,这说明新职业的社会认知度仍需要不断提升。”黄祖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