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师悦)昨天,以“做大自然的‘野’朋友”为主题的猛禽图片故事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展出。
展区里,在因“爱”而“长出”羽毛的短趾雕展板周围,围着不少参观者。这只被救助的短趾雕在北京地区并不常见,康复师刚接收的时候,它两侧的飞羽几乎全部缺失,身上还有几处软组织损伤。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与营养支持,这只短趾雕逐渐恢复了健康,但飞羽始终长得不太理想。最终,专家决定用来自雕鸮、苍鹰、游隼、大鵟等多只中大型猛禽的羽毛,为它做一次特殊的接羽。今年秋天,它终于回归了蓝天。
在互动体验区,主办方搬来了一扇“窗户”,向观众讲解说,在城市中的建筑物上,透明玻璃幕墙会产生眩光和反射,使高速飞行的鸟类无法识别,造成撞击伤害。而在玻璃上张贴间距约5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圆点矩阵透明贴纸,就可以有效帮助鸟类识别障碍物。“原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帮大忙。”现场观众听完后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知识传播给身边的朋友。本报记者程功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