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6日的“中国美发移动创新实体大会”上,除了本土美发界的经管者汇聚一堂外,两位来自日本的美发人,也从“社会背景解读”和“中日比较”出发,让中国美发看到自己的现状坐标和未来坐标。
文/美业观察杜颖发自上海
变迁:从1960到2010
出生于1948年的千叶茂,在1992年成立株式会社发书房并任代表董事、杂志编辑部部长,2003年6月任月刊《BOB》创刊编辑长,2009年12月兼任月刊《NEXTLEADER》创刊编辑长。2015年4月就任株式会社发书房会长至今。
发书房每月出版3份月刊,《Ocappa》主要是以美容师及助理为受众,《BOB》的读者以造型师为主,《NEXTLEADER》则针对店长和管理者、以及年轻的创业者。
发书房旗下针对造型师的月刊《BOB》
千叶茂介绍,日本美发业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伴随技术的迭新,陆续经历了:卷发时代,沙宣剪发技术时代,法拉头、先锋派、自然发型时代,冷烫和Mix时代。
进入2000年代,日本美发进入了染发全盛时期,打造整体造型的大型美发沙龙,和方兴未艾的、服务项目单一的低价沙龙,成为了市场的两个趋势存在。
而到2010年,千叶茂认为一个“多样化时代”开启了。这也同样是日本美发业重新自我审视的时代。其具体体现在:多种业务形态的并存;互联网引流的盛行;而美发店,从单一的客数指标,到更为关心顾客层次、质量等等。重新审视的对象还有美发师和技术。
根据2015年的调查,日本美发店在1年、3年、10年内关店或倒闭数的占比,分别是60%、90%和95%。经营20年以上的美发沙龙占整体的0.3%,经营30年以上则占0.02%。
而自美容学校毕业后10年,仅有10%的理发师还在坚持本行。
原因:什么在影响日本美发业?
千叶茂在讲解日本人口变化
千叶茂选择基于社会形势变迁去思考上述行业问题。
历经数次出生人口减少与婴儿潮的交替,日本美发业现在面临的是怎样一个社会形势?
“截至今年4月的数据,日本总人口数为1亿2679万人。出生人口数量据2016年推算首次跌破100万人。现状是人口减少、少子高龄化社会形态。”千叶茂介绍道。
据他整理的近几年数据显示,日本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4岁,平均初次生育年龄为30.6岁。日本女性在2011年的平均年龄是46.4岁,而在1990年这一数字是38.8岁。社会富裕阶层的5大需求明确地锁定在:抗衰老、安全、保护资产、教育和娱乐。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日本美发店的未来,千叶茂得出几点总结:
首先,从总数来看,美发店、美发师的数量仍呈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日本美发店和美发师的数量都有数千的增长;
而由于美发店数量过多,加之少子高龄化的人口背景,商家开始从顾客数量转而更加注重顾客层次和质量;
从服务定价、顾客定位等层面,美发业开始重新研究沙龙品牌化。目前日本低价美发沙龙价格1000-2000日元(约合60-125元),中等美发沙龙为3500日元左右(约合219元),高价美发沙龙为6000日元(约合406元);
重新审视通过网络吸引顾客。
在日本,按一个美发师25岁出道来算,那么他面对的顾客中,比自己年纪大的女性(平均年龄46.4岁)占到了7成。而日本美发师的平均年龄为29.3岁,年龄差距成为障碍。此外,比起男性美发师,与女性顾客有更近价值观的女性美发师变得更受欢迎。
未来:成人社会的美发沙龙
他从几个角度,对美发业的本质进行重新打量。美发业有哪些本质?千叶茂认为要注意的是,首先美发业是一个回头生意,注重固定客户的占比,一个理想的比例是,固定客户和新客户维持为9:1。
此外,美发业的教育也有必要进行重新审视。进一步理论化、体系化外,技术培训也要与经营能力培训相结合。
以及,要重新注重通过网络吸引顾客,主要是“回头客、通过介绍来的顾客、忠诚顾客、终生顾客”,成为顾客“能炫耀的美发店”、“想要介绍给别人的美发店”。
关于日本美发业态的改革动向
千叶茂展示了一份2016年的调查问卷,对象是9775名15-69岁的日本女性。调查显示,22.8%的回答者通常根据需要去2家以上不同的美发沙龙,77.2%则总是去同一家店;
关于去低价美发沙龙的频次,15.8%的回答者表示过去一年内去过,14.3%过去一年没有去过,69.9%从未去过;在染发方面,在美发沙龙染的占70.3%(2010年为60.9%),在家中染的占27.9%。
而在忠诚客户的年消费金额上,高龄消费者贡献了较大部分。年消费10万日元(约合6237元)以上的,最多为60-70岁顾客占28.3%,然后依次往下是50-60岁、40-50岁、30-40岁、20-30岁,分别占23.7%、20.6%、14.1%、8.3%。
消费20万日元以上的,则依旧是60-70岁客户占比最高为36.9%,然后依次是50-60岁、40-50岁、10-20岁、20-30岁阶段,30-40岁阶段占比最低,仅为6.3%。
千叶茂建议的业态改革,首先是从剪头发的美发沙龙,变为整体造型机构,提升平均客单价、来店周期和到店次数,制造更多来店动机:包括增加美容护理类项目如头部按摩、美甲、化妆造型、眼部美容、美颜、整体造型、商品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