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聊到台湾,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美食、夜市还是车水马龙的机车阵?事实上作为大中华圈最早发展的流行基地之一,台湾有许多与内地及香港截然不同的流行图像,同时这里独有的文化气息,也孕育了许多对于探寻型格生活有所共鸣的创意人士。在这初夏时分,HYPEBEAST独家对话前《Esquire》台湾版总编辑杨坤铭(TedYang)。
TedYang
前《Esquire》台湾版总编辑
@tedyang3781
以及身兼编辑、模特与造型师身份的人气KOL杨懿伦(AllenYang)。
AllenYang
KOL
@secallenyang
西门町:台湾首座潮流集散地
互联网时代来临,未来或将不再有同等份量的流行文化孕育基地出现
如果要说在何处是打开台北流行文化的开关,想必答案众说纷纭,例如奢侈品牌一级战区的东区,最早导入欧美流行品牌像Stussy、RalphLauren并开设专门店的天母,但若专注在「街头文化」这个主题,西门町似乎仍旧是多数人的共同答案。
「直接复制《POPEYE》或《men’sno-non》的造型随处可见,有点拙笨但想想也蛮可爱的。」——TedYang
回忆起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西门街头,由于当时正值日本流行文化在台人气爆发,「我觉得那时的西门町几乎和日本零时差,比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卖场如万年、狮子林与西门新宿,都可以看到、买到最新的日本流行单品。」Ted也提到由于当时所谓「潮流」这件事还不够成熟,因此年轻人的穿着风格比较类似「按图索骥」的感觉,「直接复制《POPEYE》或《men’sno-non》的造型随处可见,有点拙笨但想想也蛮可爱的。」同时也因为这里开始有了人潮,再加上西门町本来就有几个很适合玩板与练舞的地方,于是越来越多酷的、有型的人事物聚集于此,打造出西门町独有的街头文化场景。受到影响的年轻一代在2000年前后开始有了新想法,本地原创品牌自此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开启了台湾街头品牌盛极一时的新篇章。(详情请点击这里《台湾潮流文化发展里最重要的十年:2000-2009》)
与Ted同样喜欢西门町的Allen,却鲜少在这里的门店购物,因为他大多数的消费场域都在互联网上
对比Ted,身为90后的Allen一样喜欢西门,但其中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80年代还是学生的Ted前往西门比较像是「必须」,因为无论是杂志、服饰或流行文化只能在这里汲取,别无分号。但像Allen一般生于互联网时代的CoolKids,他们的所有食衣住行都能在云端搞定。或许未来就如同在西门町美国街开店的Kevin所言,台北不会再有下一个西门町,「因为已经没有所谓哪些人事物一定要在某个地方才能出现,也就是说未来西门町不再像之前一样,是个让年轻人有『认同感』的地方。」
中兴百货:第一个将高级时装带进台湾的跨时代名所
30年之间,奢侈品牌从金字塔顶端象征到弄潮儿手上人手一件的HYPE单品
中兴百货的营销策略大量结合创意思维,开启同业先河
定调以「中国创意文化」为主题的中兴百货,刻意与当时台湾主流的日系百货做区隔。1976年出生,曾负责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空间设计,目前担任好氏品牌研究室创意总监的陈易鹤(VanChen)告诉我们,他在高中时候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中兴百货。
「我觉得中兴百货厉害之处在于,它给了台湾消费者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视野。」——VanChen
「我觉得中兴百货厉害之处在于,他给了台湾消费者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视野。」Van记得当时只要能够在中兴百货工作的人,地位就如同现在的KOL般。「当时中兴百货的RalphLauren有个相当擅长穿搭的采购,比起什么明星或设计师来说,我认为这个人更像是我当时想学习的穿搭模板,我还因此买了很多很多的RalphLauren。」另外Van也提到中兴百货也是台湾首间将「陈列美学」视为一回事看待的百货门店,「中兴百货甚至每季举办服装展演,这在那个年代来看是相当了不起的创举。」
至今仍常常出现于《men'snon-no》之中的KEZNO
「我自己当时第一个买的奢侈品牌是KENZO,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那时候是《men’snon-no》的忠实读者,然后我看杂志上有许多特辑单元都穿KENZO,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中兴百货应该是第一个贩售KENZO的地方。」无独有偶与Van相同,Ted的第一件奢侈品牌单品也是在此入手,只是Ted入手的是90年代风头无二的GiorgioArmani。
Ted认为,GiorgioArmani之所以能够在90年代的台湾时装圈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在当时日韩尚未崛起,欧美在时装产业有着绝对的主宰权。「那时候的时装轮廓与现在正好相反,是窄身当道,而GiorgioArmani独有的柔美线条穿来格外修身,再加上一众好莱坞明星上身,所以整个品牌人气红到发紫。」
对于现今奢侈品牌为抢年轻族群纷纷HYPE化的这件事,Ted采持平态度看待,「我认为这就是单纯反映一个时代的当下状况,以及这些人为何对于那些事物为何感兴趣。」Ted预测在下个时代流行将不再存有疆界,「会生存在下个时代的流行应该会是SmartCasual,因为这才是真正彰显一个人对于流行、文化以及自己人格特质最真实的样子。」
从90's到10's球鞋文化与入手渠道
不同年代的球鞋启蒙人、事、物
谈到「90年代」与「亚洲球鞋文化」这两组关键字,除了日本之外,台湾在这方面又是呈现如何的样貌?纵使现在经常做西装革履打扮,但Ted告诉我们在平日不用工作的时候,其实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球鞋穿搭。「你知道吗?当时我们要买鞋都要到西门狮子林,那里卖些台湾行货以外的独有款式,在当时那是我唯一可以入手特殊球鞋的管道。」有关这点,我们找到了在90年代求学与成长,自此开始踏上「收鞋」这条不归路的Bounce球鞋文化志主编张凯翔(AndrewChang),与我们谈谈他的首双球鞋与入手渠道。
AirJordan10Retro「Steel」即将于今夏复刻回归
回忆第一双入手的梦幻鞋履?「1994年推出的AirJordan10。我必须先补充一下历史,在AirJordan10推出的前一年,MichaelJordan宣布退休,而当时没有人料想到他在未来会复出。我之所以那么想要AirJordan10的主要原因,除了它好看跟机能性强外,AirJordan10的鞋底就像一个历史墙一样,将MichaelJordan的贡献和战绩列上,我在那时赫然发现,原来球鞋除了着用外,它也可以融入文化,成为可以承载故事的载体。」
创刊自2004年的《ShoesMaster》,至今仍被业界人士誉为必读的球鞋圣经
2007年开业的INVINCIBLE算是台湾买手店中的领头羊
至于后来拥有人气球鞋发售权的球鞋店,我们同时也访问了成长于台北,目前以上海为事业基地的潮流工作者「纹身白」,「我觉得那个年代手上能够有最多球鞋资源的要属创立于1981年的摩曼顿,例如当时HTMAirForce1他们也是台湾独卖,不过如果要说到全品店,可能就要到00年代中后期的PHANTACi与INVINCIBLE了。」
AtmosxNikeFreeTrail5.0
与Andrew成长年代相距十数载的Allen,在高中时期购入的首双梦幻鞋履,是日本发售的「AtmosxNikeFreeTrail5.0」,「我是从Facebook上的社团入手,最初是从日本朋友的Facebook上面看到,我们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却是同个球鞋社团的网友,于是就拜托他帮忙购买,他也很干脆地答应了,费用的部份我则是透过Paypal转给他。」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所有消费方式的生态与思考模式,但仔细想想是否也少了些许乐趣呢?
唱片、电影到饮食,又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
台湾90到00年代蓬勃发展的娱乐产业,绝对也是推进流行文化重要的起爆剂。其中「唱片封面」在当时实体唱片欣欣向荣的年代,也同样成为引领流行的重要媒介。当时畅销歌手的唱片封面上,不管穿了什么、戴了什么,都能造成抢购风潮。
L.A.Boyz于1992年推出第二张专辑《跳JUMP》
在唱片界拥有超过20年以上丰富资历,企划过大中华区上百张以上专辑造型的知名造型师陈孙华认为,如果要探究对于台湾流行文化有所启发的唱片封面,他认为是L.A.Boyz在1992年发行的专辑《跳JUMP》,「我认为所谓有划时代意义的造型,有时候不见得是穿了多厉害的牌子,反倒是作为领头羊,将这个风格真正导入大众消费市场之中。」
「在这之前的唱片造型思维,往往认为一定要将奢侈品牌上身,但以《跳JUMP》为分水岭来看,自此之后有没有『态度』反而变成了更重要的考量依据,」——陈孙华
由林强打造的《千禧曼波》配乐,在2017年被Chloe'巴黎时装周上再度被采用
在台北,越来越多好的茶餐厅与餐酒馆出现于街头巷弄之中
下个十年,台湾的流行文化愿景
自媒体时代到来,编辑与KOL要如何界定自我角色?
比较过去,如果创意工作者比市场更早一步发现趋势所在,做品牌的会积极代理,做媒体的则是费力找到资金筹备新杂志,以Ted为例便在过去十年,陆续于台湾创刊首本结合钟表与生活风尚的《Am:Pm》,以及讲述成熟男性型格生活的《StyleMaster》。
「编辑工作最让人着迷的事情,就是『从无到有』」——TedYang
「编辑工作最让人着迷的事情,就是『从无到有』,包括最初企划的发想、执行与摄影讨论的过程,一路到最后与设计讨论美术及视觉的呈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无限的创意。」Ted认为「编辑」这个工作好像没有做腻的一天,「我想即便数位时代来临,我还是会继续用不同的媒介,说我想说的故事。」而不同于其他KOL更像模特的性质,Allen对于自己的每个造型都有参与自身的想法。「如果有天不做KOL了,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做造型,因为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工作,可以根据造型师的风格与被造型者的人格特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
从90、00到10年代,30年中台湾流行文化变迁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无论从潮流、时装、音乐、电影已至于饮食文化都是,下个十年的台湾的流行风貌会是如何,目前我们无从预测,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将会与互联网产生高度联结。如同马云所说:「世界变化最快的时代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所以「现在」其实就是我们的时代,不是吗?
PRODUCERJOSEPHLUK/HYPEBEAST、SHAWNCHANG/HYPEBEAST
ACCOUNTJAYLIN/HYPEBEAST
VIDEOGRAPHERSAMUELCHAO/HYPEBEAST、CHIAHOLIAO/HYPEBEAST、HARRYKE/HYPEB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