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副高级职称考核认定(以下简称考核认定)工作坚持重在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原则,不受论文论著等限制,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人员的知识、能力、品德、从业实绩等进行综合考核认定。
点评:没有论文要求,燃起了多少人评副高的希望,…………
(十)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一级注册计量师、设备监理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核认定业绩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须具备1一7条中的1条,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申报人员不受前7条限制):
1.作为主要完成人(一等奖限前7名、二等奖限前5名、三等奖限前3名),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1项(包括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奖,下同)。
点评:当前获取政府部门的奖励都很难
2.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获得省辖市(厅)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以上或二等奖3项以上。
3.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7名),在特大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业绩突出,获得大型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或特大型企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本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点评:针对特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不过,这里会留下口子:相应级别的奖励。什么是相应级别的奖励?
当前的行业协会多如牛毛,有些行业协会动不动就组织学术会议,邀请你参会,设立点奖项,前提条件是你得参会。
4.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7名),提出1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实施;
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7名),组织实施1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项目,对重大技术问题起重要作用,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完成1项以上国家级质检中心(含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型式评价实验室、产业计量中心等)、计量标准等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点评:前7的国家级项目1项
5.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提出2项以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重点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经省(部)级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并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或完成2项以上省部级质检中心(含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型式评价实验室、产业计量中心等)、计量标准等建设项目,通过省部级验收,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点评:前5的省级项目2项
6.作为主要起草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文件限前7名,其他标准限前5名),完成1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文件)、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文件),或2项以上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文件),并经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或作为主要起草人(限前5名),完成1项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典注释。
点评:国家标准的前7,1项;地方标准的前5,2项;
标准规范方面,和正高级职称形成了“倒挂”现象。河南省的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20版),不要求名次,反而副高级职称对排名有明确的要求。
新的正高级征求意见稿,也仅仅是限制一项前10的国标和2项前5的地标,依然没有副高评审条件要求的严格。
地方标准,是所有评审条件中最简单的、最没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地方标准基本没人去看,也没人去执行。
行业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摞起来通常都有一尺多高,谁有那闲心去看地标。
大多数地标仅仅是对有捷径的候选者,提供一条获取高级职称的途径。
地标的难,难在立项,立项的难,难在……
当前科研环境下,只有无法立项的地标,没有无法结项的地标。
既然要求条件不高,这就是漏洞,建议你争取两个前5的地标。
7.作为主要发明人,取得1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
点评:发明专利1项
河南省的评审条件,对专利从来没有名次要求,多好!
除了河南,很少有省份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对名次不做要求,所以,当前一个发明专利,挂名三四十人都很正常。
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既然要求条件这么低,建议你参与挂名一项发明专利。
8.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提出4项省辖市(厅)级重大科研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经省辖市(厅)批准实施,并通过省辖市(厅)级鉴定(验收),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点评:4项市(厅)级项目,前3
难,是因为要求数量太多了。
9.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解决过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同行业某一技术领域的空白,或解决复杂产品、大型检验项目、质量仲裁检验项目技术问题,并经有关部门认可、采纳或省部级鉴定(验收);
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完成1项国家标准物质协作标定。
点评:需要有关部门认可、采纳或省部级鉴定(验收),限制前3
10.主持完成2项技术难度较大和较复杂的产品(工程)或关键部件的开发、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经同行专家评审或鉴定,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或主持完成2项技术难度较大和较复杂的计量产品或产品检验设备、计量标准器的开发、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经同行专家评审或鉴定,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或作为技术专家,完成1项特种设备重大及以上事故技术分析,撰写事故技术分析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
点评:没有副高职称,没资格参与特种设备重大及以上事故技术分析,更别说去撰写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11.主持完成2项推广应用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验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点评: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12.主持完成研究开发2种产品或产品检验设备、标准器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并通过验收。
点评:开发设备,标准器,需要认定,认定程序比较难。
13.主持完成1项省级节能改造重大项目或环保治理重大项目或1项省级能源计量节能改造重大项目,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经有关主管部门鉴定验收。
点评:主持是第一名
14.主持建立或完成3项以上省部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非标检验检测方法,并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可,正式应用,取得显著的效益。
点评: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可,需要纸质的证明,并盖章
15.主持完成2项国家(行业)级或4项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发展规划方案等,并通过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正式发布实施。
点评: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正式发布实施
16.主持完成标准化体系2项,或标准实施效果评价2项或标准监督抽查方案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取得显著的效益,并经省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点评:省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17.主持完成的技术引进产品开发或成果推广的标准化技术项目,有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显著的效益;或在项目的标准化审查、评估和验收等工作中提出的结论正确可靠,并有3项可查证的技术性建议,被省(部)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认可。
点评:省(部)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认可,需要盖章的证明文件
18.主持完成的标准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项目,有5项对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或改进标准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被省辖市(以上)市场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或采用单位、企业确认。
点评:实际技术含量高,数量多,可认定较难
19.主持编制3篇行业技术状况分析报告、发展规划、标准资料综合研究报告,被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采纳、发布。
点评:技术分析报告,省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采纳、发布
20.主持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2部,公开出版发行或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每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该条仅适用于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人员)。
点评:适用于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人员
21.获得省辖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授予的“技术比武先进个人”、“技术能手”等业务技术类称号(该条仅适用于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