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系列(精选5篇)

关健词:贵州玲东南苗族苗族古歌生态伦理思想

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观念中,也把人类看作是自然共同体中的普遍一员,认为人与自然不仅是资源关系,更是根源关系。

既然人类源于自然,是大自然之子,人类就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存,和谐共生。黔东南苗族古歌通过对大量自然物的拟人化,把自然万物理解成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的生命体,表达了人类这一大地之子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友善。比如对太阳的认识,苗族古歌中描写她有感知能知痛知痒,她任性、淘气,还时常不听规劝。这些特征都是人才有而其他物体不可能具备的,但苗族正是这样以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这些自然物,把它人格化。黔东南苗族不仅将太阳赋予人一样的灵性,他们还把人的灵性赋予其他自然物诸如天上的月亮、星星、雷电,地上的山石、花草、树木等身上,把它们看作是人类可敬可爱密不可分的伙伴。

摘要: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今天,许多国家颁布了动物福利法。目前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动物福利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国民的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虐待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从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现状出发,倡导生态文明和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伴侣动物;动物福利;保护

一、伴侣动物的概念

二、动物福利的概念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无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和痛苦等。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真正保护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动物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受人为因素的制约,使其能在康乐状态下生存。动物福利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的生存,人类应采取一系列行为给动物提供满足其在康乐状态下生存的外部条件。一言以蔽之,动物福利的实质在于反对残酷的对待动物。

作为动物的一种,伴侣动物应当享有一切动物所享有的基本福利。同时,基于伴侣动物与人类的特殊亲密关系,伴侣动物福利又具有其特殊性。伴侣动物一般被视为家庭成员,与人类有着心灵与情感的交流,因此,伴侣动物福利较其他动物来说要求也会更高,更多地体现人类对其的精神价值取向。

三、伴侣动物福利保护

(一)伴侣动物饲养人资格和条件

伴侣动物的饲养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经济能力,不具备该条件者不得单独饲养宠物,有法定监护人的以监护人为饲养人。饲养人对宠物负有管理和照看的义务,防止其侵害他

人或者遭到他人侵害。

(二)伴侣动物饲养登记、许可证制度

饲养猫、犬类宠物或大型宠物的,饲养人应在城管部门进行登记并获得许可。登记内容应包括伴侣动物的类别、年龄、主要特征、伴侣动物照片以及获得该伴侣动物的途径,由登记机关确认后发给饲养许可证。

(三)关于宠物动物饮食和生活环境福利

饲养人应当为其饲养的伴侣动物提供适当的食物和水,保证食物和水的新鲜和卫生;应为伴侣动物提供适当的居住环境,保证它的安全,保证它生活环境的遮蔽、通风、光照、温度、清洁符合要求,保证伴侣动物活动的空间,保证其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且应避免所饲养的伴侣动物遭受恶意或者无故虐待。

(四)禁止虐待、丢弃伴侣动物制度

伴侣动物饲养人不得虐待饲养的伴侣动物,或将其作为发泄之用。恶意造成伴侣动物痛苦和伤害的,应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经观察确认改正后才可再次饲养。再次饲养后又出现虐待伴侣动物情形的,应永久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伴侣动物饲养人不得丢弃饲养的伴侣动物,一经发现应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经观察确认改正后才可再次饲养。再次饲养又出现丢弃伴侣动物情形的,永久剥夺其饲养伴侣动物的权利。

(五)违反伴侣动物福利保护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人们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由公民个人或国家机关依据法律程序要求行为人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以此来惩罚违法行为人,从而以文明的方式平息纠纷和冲突。然而我国立法中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不配套的现象并非鲜见。法律法规中的义务性条款若没有法律责任条款的支持和保障,其作用、意义和评价就会大大减弱,在社会实践中一旦遇到违反义务条款的行为就会发现这些义务性条款显得软弱无力。基于此,我国伴侣动物福利保护要避免以上弊端,法律责任要明确,处罚力度应适当加大,以增强动物福利法的预防和惩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动物保护的概念及范畴》,野生动物网,2004.4.25。

[2]占志刚:《关于伴侣动物权利可能性的论证》,载《新学术》,2008年05期。

[3]邓南海、曾欢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发展的几个关键性转换》[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3期。

[关键词]AVP;《异形》;铁血战士;反人类中心主义

“AVP”的全名是“Alienvs.Predator”,中文意思即“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同名电影已于2004年在美国上映,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著名科幻恐怖电影《异形》系列的续作。

人类从自然属性来说是地球上生物的一类,又因为人会用工具从事生产从而不同于别的生物。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生态文艺批评秉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念,反感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对人的地位的过度提升。走出中世纪严厉神学的黑暗时代的人类,经过了15、16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人的力量获得了肯定,变成了莎士比亚口中的“宇宙之灵长,万物之精灵”。发展到文艺复兴后期,人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认为现世享受变得理所当然,摆出一副自然主人的态度。18世纪人发明了机器,实验科学得到了广泛运用,科学理性成为人世间的惟一准则。人取代了上帝,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这也使得近代工业化以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成为可能并且这种利用和改造逐渐变得毫无止境,在所谓理性的面具之下人危害到了地球上的生物。

由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片面理解,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鼓舞下,人类认定自己在生物进化的顶端,是高等的智慧生物。人类超出了原始年代单纯满足生存的需要,大肆捕杀动物用作服装原料、生物药品,甚至把猎杀各种动物制成标本当好,有太多的物种是由于人为原因走向了灭绝。戴着镶嵌着“科技文明”皇冠的人类早就忘记了自己本身就是动物,就是地球上平凡的一员的事实,活得太高枕无忧了。20世纪以来已有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给人类做出了提醒,好莱坞经典灾难片(如《后天》《2012》)中反复强调“末日降临”,希望能达到宗教训诫和道德规劝的广泛效果。不少科幻电影运用画面技术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AVP算是这类电影中的翘楚。

然而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些类似于AVP的科幻题材电影中,人至少都还保持着人的地位,只不过出于科技水平上的差异,人类处在了相对的劣势。人类掌握的武器设备对外星入侵丝毫不起作用,这是对标榜“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科学家们引以自豪的发达科技的嘲笑,是对现代科技文明异化人的忧虑。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军事科技力量是其背后的强大支撑,是其自信心的保证。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意味着威力更大的武器,功能更完善的装备,这也是为什么在影片中美国总是首当其冲。可当科学技术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类的自信心就被摧毁了。人类当前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远远不能解决世界上产生的所有问题的,并且随着科技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有新的更加严峻的问题不断涌现,人类走得越远只会越发没有安全感。切尔诺贝利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爆炸事故打破了这一神话。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把核问题再次摆到了世界面前,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是无法自如掌控的。

异形把人作为培养幼体的寄生宿主的经典创意一直贯穿着整个《异形》系列和AVP,这也是两个系列影片中最能体现导演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地方。自1979年第一部《异形》电影的第53分钟起,潜入科学家体内的异形幼体开始长大,第一个人爆肚而亡,电影史上最恐怖的噩梦就开始了!异形幼体通过吸收人身体的营养物质在人的体内长大,最终从人的腹中冲破出来。这是对人认知伦理接受极限的挑战。人被当做培养器皿,活着的意义只剩下为异形幼体提供营养物质,这样的人也已经无法被称为人了。同时,破腹而出这一经过变形的“分娩”情节有其深刻含义:人滋养了外星怪物,并且给予了它生命。充当某种意义上“母亲”形象的人类可以说是一切灾难的源头,这是对人存在价值的终极否定。AVP正是因为这一点超越了其他同题材电影,堪称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巅峰之作。

片中的异形并非简单的外星怪物,它们没有杂念,没有一点的理性和随机行为,它惟一的目的就是生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保证种族的延续,这倒类似于人类。人在这个世界上目的也是为了生存,钻木取火,刀耕火种,都是人在寻求更好的生存的过程中的创造发明,但是逐渐的人的这种求生的本能被利用自然的惯性所替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再和谐,人的行为就如同异形般失去了理性。就好像异形把人当作幼体的孵化器一般,人如果一直破坏下去,那等到下一代人面对世界的时候也许就和AVP中从人的体内破肚而出的异形幼体一样,看到的是已经死亡的“母亲”。

异形象征的是“现实人”,外星武士则是人类对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未来人”的期望。从外表上看,铁血武士更接近人类,而且和人类一样他们有思维,科技,也有文明。AVP中他们是原始人类所敬拜的“神”,是陷入金字塔中的人类惟一能指望的“救世主”。铁血战士所奉行的行为原则也较为符合生态主义中的“平衡”观,他们控制着异形种族,在猎取异形的同时要防止猎物的疯狂繁殖,一旦情况失控,铁血战士会毁掉整个文明,回复原初。

铁血战士猎杀异形的类似于“成人仪式”的情节也有着特殊含义,从原始时代开始,狩猎就成为早期人类求得生存的必要手段,而能否掌握这种技艺,拥有杀死猎物的勇气也被看作单个的成年男性的标志,同时只有通过了这种“成人仪式”的考验,未成年男性才能被整个群体接受,从而获得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尊重和权力。“成人仪式”在世界上许多现存文明中依然存在,如非洲以游牧为生的库族,年轻人必须分别杀死一只雄性和雌性的大型动物才可获得认可,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动物被杀死之后,还要分别在青年的胸口、背部和手臂上割开一道垂直的伤口。然后从被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油脂,与草药混合,涂抹在伤口上。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伤痕便成为成年男性身份的永久象征,这可以看做是AVP中铁血战士的原型,成为成年人的“未来人”完成了任务,完成了本质的转变,象征着真正的人类眼中的“神”的出现,“未来人”代表着完美的人性,与自然界完全契合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者们希望人类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纵观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异形》系列和AVP,影片在紧张的情节、恐怖的氛围、刺激的效果之下,透露出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深度思考,是在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对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这赋予了AVP系列电影独特的思想文化价值,使得“异形”的故事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狐狸与猎狗》;生态批评;自然;和谐

《狐狸与猎狗》(TheFoxandtheHound)是迪斯尼第24部经典动画片,于1981年7月10日在美国首度推出。内容是叙述小狐狸陶德(Tod)与小猎狗考魄(Copper)自幼即结成最好的朋友,他们一同玩耍嘻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当他们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彼此是天敌的命运,一次意外陶德不小心害了照顾考魄的老狗旗夫(Chief)摔断了腿,于是考魄的主人阿莫斯斯莱得(AmosSlade)就带着考魄深山缉狐而来,他们过去真挚的情谊受到了宿命的纠缠。本片题材在迪斯尼动画之中可说是较为成人及现实取向的,再配合颇有乡村音乐味道的配乐,把片中这对好朋友的历程转变刻画得颇为深刻。

本片一直到1994年才首度在美国推出录像带,并容获当年美国年度最佳录像带殊荣。由于影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随后同年在阿根廷、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典、芬兰、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播放;从八十年代以后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生态主义思潮的风起云涌,该影片由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而在世界各地被再度推上银幕。其中美国再度播放于1988年,澳大利亚则在200P年再度播放该片。可见,在本世纪该影片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一、一曲融亲情、友情、爱情于一体的美妙旋律

在影片开头,观众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荡气回肠的母子之情。小狐狸陶德的妈妈口中含着儿子在狂奔,逃避猎人的追捕。她拼命地逃窜,可是猎狗的吼叫声越来越近,再不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她和孩子都难逃活命。于是狐狸妈妈跑到一个草丛边停了下来,将她的孩子藏在里面,然后毅然决然地向另外一个方向跑去,随后传来一声猎枪的动荡的响声,猎狗也随即停止了吼叫……这种伟大母亲的行为实在是感人肺腑,让人扼腕叹息。

除了对亲情、友情的刻画,影片也对爱情这个主题给予了唯美的描绘。当陶德在老奶奶推德家渐渐长大后,除了得到人类足够的呵护之外,还需要得到同类的相伴。人类的世界不可能满足动物世界的需求。于是老奶奶推德痛下决心将陶德放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陶德慢慢适应了自然法则,也很快就找到了一只雌狐狸,并将其成为自己的伴侣。两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另外一段爱情的描绘是指鳏寡之人老奶奶推德和猎人最终结合起来。起初由于对待动物的态度不同,尤其是在对待陶德问题上,他们经常吵架,简直成了仇敌。当猎人在追捕陶德自食其果受伤后且由于陶德救了他的一条命,他也从此不再打猎后,老奶奶推德原谅了他。最终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观众从中感受到了老年人的快乐,使得影片的主题温馨舒畅。可见,《狐狸和猎狗》是一部再现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情感交融的动画大片,寓情于景,寓情于理,情意浓厚。

二、生物中心的平等的生态思想的完美体现

通过对影片的多次赏析,观众不难发现动画片《狐狸与猎狗》充分体现了上述的一些生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思。在影片中,毛毛虫的命运和陶德的命运充分体现了“生物中心的平等”的思想。毛毛虫在树干里慢慢成长,可是啄木鸟等早已经虎视眈眈,伺机将其变成他们的猎物。正由于此,毛毛虫命运多舛,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在她的逃往过程中,大自然发挥了无比的威力,一次次地利用自然条件挽救了毛毛虫,同时也给啄木鸟等以严厉地惩罚,教训他们自然界万物平等,应该相互尊重,而不应该互相蚕食。最终,毛毛虫发育成熟,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再也不会受到啄木鸟等的追杀,成为自然界中快乐的一员。

小狐狸陶德的命运体现了自然界中反生态的行为,证实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和平共处的重要性。陶德首先是和老猎狗的冲突,老猎狗视陶德为他的死敌,多次进行残酷的捕杀。在一次捕杀行动中,眼看就要将陶德收为囊中之物,却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到了桥下,残废了一条后腿。从此再也不能参与打猎,在主人的心中也变得一无是处,这都是征服的代价。

其次,陶德和考魄有着痛苦的冲突。在殊死搏斗过程中,大自然的环境使得陶德得以脱身。可是考魄却遇到了强大的大黑熊。这或许也是大自然的安排大黑熊的出现很突兀,正当在陶德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神秘地降临于考魄和观众面前。无形中就会让人感觉大黑熊是大自然的化身,因为大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她无时无刻不在存在着并发挥着她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如考魄不去拼命地追杀他的朋友就不会遭到黑熊的袭击,就不会遭到来自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自然界的万物没有谁最强大,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绿色之思

四、结语

“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的社会本性和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无论是我国古代人们所向往的“小康社会”、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理念,还是西方思想家所提出来的“理想国”、“乌托邦”、“新和谐公社”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共同的价值目标。近代西方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也先后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而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只有马克思。作为创始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理念博大精深,立意深远。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和谐。

2.1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我国古代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一致主张“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实生物”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大多数思想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在这里,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看作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具有普遍性。

我们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属人”的自然,所以两者是统一而并非是对立的。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首先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看作和谐社会的最核心的关系,也就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最根本的关系。

2.2人与社会的和谐

2.3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而社会也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是人们相互活动的产物。因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要与他人打交道,要面对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马克思又认为“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并且论证了“世界交往”在人类社会演进和社会结构变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与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及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统一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只有到了社会才会得以真正的消除。毕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集体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就意味着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平,个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得以统一,由此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THE END
1.执业兽医资格证难考么《执业兽医资格证难考么》由实用资料网发布,主要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证是从事执业兽医这个行业的通行证,2022年执业兽医考试时间将在7月份进行,想知道执业兽医https://www.liuxue86.com/a/4305685.html
2.宠物资格证怎么考?需要什么条件?宠物医师资格证怎么考? 成为一名宠物医生,需要考取执业兽医师证或执业助理兽医师证。 报考条件 1.符合兽医全科类考试报考专业目录(附件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全日制高校在读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兽医全科类考试。 2.在2009年1月1日前具有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兽医全科类考试。 https://m.syt126.com/shouyi/2021/20211210091613_246231.shtml
3.兽医资格证怎么考?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官方认证职Q平台账号 https://zq.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7348289
1....需要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社会误解:误解1:宠物行业暴利...缺点:初期工资低,加班现象严重,需要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 社会误解: 误解1:宠物行业暴利,宠物医生很赚钱。实际上,宠物行业竞争激烈,工资天花板较低。 误解2:宠物医生轻松又赚钱。实际上,工作并不轻松,晚上可能需要加班接诊患者。 其他职业方向: 生物公司:对学历要求较高。 考编:大城市招聘较少且竞争激烈...https://www.yoojia.com/article/4193387282958526790.html
2.宠物医生资格证怎么考宠物医生学习考证指南→MAIGOO知识摘要:宠物医生资格证是需要专业的技能考核才能从医就岗的,是需要农业局组织的专业宠物医师资格考试,毕竟经过考试并且考过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获得证书之后才能有权力和资格从事宠物医学服务,如剃毛、化验、抽血、打针、上药、验血等。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https://m.maigoo.com/goomai/227091.html
3.宠物执业医师资格证怎么考说到宠物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在很多的家庭中都会养一两只宠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了解的是关于宠物执业医师资格证怎么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通过本文的内容进行相关了解,下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宠物执业医师资格证怎么考 1、在指定日期内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名; 2、仔细认真阅读...https://www.66law.cn/laws/758818.aspx
4.宠物诊所管理制度兽医资格证怎么考宠物诊所管理制度 兽医资格证怎么考 宠物诊所是比宠物病院小的医疗机构,普通运营面积正在100平米之内,对于从医职员以及数目并无太严苛的请求,只具有平凡诊疗设置装备摆设,绝对资金投入较小,行业门坎没有高。那末宠物诊所办理轨制若何?考兽医资历证需求具有哪些前提?接上去,小编为您具体引见相干常识。https://www.zhppw.com/baike/288172.html
5.自考有兽医专业吗?可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吗?可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吗? 【导语】自考有兽医专业,专业名称叫做动物医学。该专业的开设,无疑为很多从事兽医工作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个升学的机会。也为想从事这行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来可以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二来可以考取执业兽医资格证。 一、自考有兽医专业吗?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4081294055.html
6.《离不开你》直击导盲犬的4次分离从分离中感受爱与责任——中国...第四集的主题为“何处是我家”,聚焦流浪小动物与疫情之下的留守宠物现状,其中#疫情中的留守宠物怎么样了#登上微博热搜榜44位,在讨论纪录片内容之余,观众们还自发分享起自己在疫情期间与宠物的暖心故事。纪录片第五集则围绕导盲犬的成长展开,以导盲犬所经历的四次离别来讲述导盲犬“犬生不易”,#导盲犬资格证有...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un.youth.cn/gnzx/202110/t20211008_13251951.htm
7.吉林省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第26号2023年起,吉林省已推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证电子证书,吉林考区往年获证人员证书丢失或损坏的,可直接登录“吉事办App-个人中心-我的证照”中下载打印执业兽医资格证电子证照,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如有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变更的人员,可于2024年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登录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上信息平台申请补证...http://xmy.jl.gov.cn/zwgk/zfxxgkzl/tzgg/202401/t20240112_8863020.html